1. 《陽關詞》的解釋以及它作者陳剛中的簡介
宋 陳剛中 《陽關詞》
“客舍休悲柳色新,東西南北一般春,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古人”
解釋:
在客店旁邊不要因為柳樹新生的枝丫而感到悲傷,
大地的各個角落現在都是一樣的春季,
而四海之內又都是與我情同兄弟的好友,
我走到哪里遇見他們,不都是古人相逢嗎?
模仿的實在不怎么高明,比王維差遠了。
陳剛中,字彥柔,閩清(今屬福建)人。高宗建炎二年(1128)進士(《永樂大典》卷三一五○引《紹興正論》)。紹興元年(1131)官太府寺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九)。五年,簽判江陰軍(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六)。八年,因忤秦檜貶知安遠縣,卒於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三、一三七)。
2. 描寫陽光的詩詞
1.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鸞翔。
——相和歌辭·采菱行(劉禹錫) 2.波弄日光翻上棟。窗含煙景直浮空。
——題碧藻軒(唐寅) 3.淺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參天陰翳長。——寄平甫弟衢州道中(王安石)4.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春光(李商隱) 5.竹里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南園十三首(李賀) 6.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暫入都交加。
——李花二首(韓愈) 7.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浪淘沙 望海(納蘭性德) 8.陰陰日光淡,黯黯秋氣蓄。
——李氏園(李茂貞園(蘇軾) 9.嘆息西窗過隙駒,微陽初至日光舒。——窗日(黃庭堅) 10.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
——早春即事(白居易) 11.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寄贊上人(杜甫) 12.戈船破浪飛,鐵騎射日光。
——江上對酒作(陸游) 13.日光微漏潭見底,水氣上薄云成堆。——山中得長句戲呈周輔并簡朱縣丞(陸游) 14.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日日(李商隱) 15.曉連星影出,晚帶日光懸。——詠紅柿子(劉禹錫) 16.柘袍臨池侍三千,紅妝照日光流淵。
——書韓干牧馬圖(蘇軾) 17.低昂黃金杯,照耀初日光。——黃葵(蘇軾) 18.旁映白日光,縹緲輕霞容。
——第三峰(常建) 19.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云浮日光。——即事(杜甫) 20.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
——集靈臺二首(張祜) 21.驚近白日光,慚非青云器。——初授拾遺(白居易) 22.為憂鵩鳥至,只恐日光斜。
——和春深二十首(白居易) 23.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愛。——自在(白居易) 24.浮云翳日光。
悲風動地起。——雜詩(曹植)。
3. 蘇軾的陽關詞 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釋
[注釋](1)銀漢:即銀河。玉盤:指月亮。
[譯文]夜幕降臨,云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
這首小詞 ,題為“中秋月 ”,自然是寫“人月圓”的喜悅;調寄《陽關曲 》,則又涉及別情。記述的是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從月光下筆,而從“暮云”說起,用筆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盡 ”,轉覺清光更多。句中并無“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積水空明的感覺。
月明星稀,銀河也顯得非常淡遠 。“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4323636銀漢無聲”并不只是簡單的寫實,它似乎說銀河本來應該有聲的,但由于遙遠,也就“無聲”了,天宇空闊的感覺便由此傳出。今宵明月顯得格外團 ,恰如一面“白玉盤”似的。語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此用“玉盤”的比喻寫出月兒冰清玉潔的美感,而“轉”字不但賦予它神奇的動感,而且暗示它的圓。兩句并沒有寫賞月的人,但全是賞心悅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團,更值兄弟團聚,難怪詞人要贊嘆“此生此夜 ”之“好”了。從這層意思說,“此生此夜不長好 ”大有佳會難得,當盡情游樂,不負今宵之意。
不過,恰如明月是暫滿還虧一樣,人生也是會難別易的。兄弟分離在即,又不能不令詞人慨嘆“此生此夜”之短。從這層意思說 ,“此生此夜不長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別情。說“明月明年何處看”,當然含有“未必明年此會同 ”的意思,是抒“ 離擾”。同時,“何處看”不僅就對方發問,也是對自己發問,實寓行蹤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銜接,對仗天成。“此生此夜”與“明月明年”作對,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與“明年”之“明”義異而字同,借來與二“此”字對仗,實是妙手偶得。疊字唱答,再加上“不長好”、“何處看”一否定一疑問作唱答,便產生出悠悠不盡的情韻。
這首詞從月色的美好寫到“人月圓”的愉快,又從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歸結到別情。形象集中,境界高遠 ,語言清麗,意味深長。《陽關曲》原以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歌詞,蘇軾此詞與王維詩平仄四聲,大體結合,是詞家依譜填詞之作。
4. 跪求形容陽光的詩詞或短語
關于陽光的詩句: 1、竹里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
——南園十三首(李賀) 2、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春光(李商隱)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作者簡介: 1、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
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2、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 ,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進士,當過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唐代詩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李商隱是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作者。
李商隱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3、常建(生卒年不詳),字號不詳,大約是長安(現在陜西西安)人(有爭議),唐代詩人。
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隱居鄂渚。
天寶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詩現存不多,其中《題破山寺后禪院》較為著名。
5. 含有陽關的詩句
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陽關一曲腸千斷。—— 唐 馮延巳 《鵲踏枝·幾度鳳樓同飲宴》千萬遍陽關。
——宋 李清照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一曲陽關情幾許。——宋 蘇軾 《漁家傲·一曲陽關情幾許》陽關聲巧繞雕梁。
——宋 晏幾道 《浪淘沙·翠幕綺筵張》陽關疊里離聲。——宋 晏幾道 《臨江仙·淡水三年歡意》唱徹陽關淚未干。
——宋 辛棄疾 《鷓鴣天 送人》垂鞭自唱陽關徹。——宋 晏幾道 《醉落魄/一斛珠》忍聽陽關第四聲。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天臺舊路》第四陽關云不度。——宋 黃庭堅 《青玉案·煙中一線來時路》誰唱陽關第四聲。
——宋 謝逸 《鷓鴣天·水闊天低雁字橫》唱徹陽關分別袂。——宋 葉夢得 《臨江仙·唱徹陽關分別袂》陽關休唱斷腸聲。
——宋 周紫芝 《浣溪沙》一曲陽關聲欲盡。——宋 周紫芝 《減字木蘭花·門外青驄月下嘶》忍教三疊唱陽關。
——宋 洪適 《浣溪沙》熟聽陽關不慘顏。——宋 陸游 《鷓鴣天·看盡巴山看蜀山》唱徹陽關淚未乾。
——宋 辛棄疾 《鷓鴣天·唱徹陽關淚未乾》一杯早唱陽關勸。——宋 辛棄疾 《蝶戀花·莫向城頭聽漏點》陽關莫作三疊唱。
——宋 辛棄疾 《鷓鴣天·夢斷京華故倦游》陽關一曲腸千斷。——唐 馮延巳 《蝶戀花·窗外寒雞天欲曙》斷腸朝雨賦陽關。
——清 朱彝尊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