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詩句映日荷花別樣紅,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詩句.關于
早春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暮 (宋)曹幽 門外無人問落花, 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 青草池塘獨聽蛙. 夏日 (宋)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 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 摘盡枇杷一樹金.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冬 (明)康海 云凍欲雪未雪, 梅瘦將花未花. 流水小橋山寺, 竹籬茅舍人家. 夜雪 (唐)白居易 巳訝衾枕冷, 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冬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放船閑看雪山晴, 風定奇寒晚更凝. 坐聽一篙珠玉碎, 不知湖面已成冰. 描寫春天的古詩 憶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山寺月中聽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里白沙堤.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初春小雨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晚春 韓 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 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描寫夏天的古詩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描寫秋天的古詩 南北朝 鮑照 秋蘭徒晚綠.流風漸不親. 飆我垂思幕.驚此梁上塵. 沈陰安可久.豐景將遂淪. 何由忽靈化.暫見別離人.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燕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座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描寫冬天的古詩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3.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5.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6.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2. 宋代詩人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 后面的詩句是什么
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句詩出自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原詩: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首七絕。此詩通過描寫六月西湖的美麗景色,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林子方的眷戀之情。
首二句以"畢竟"二字領起,一氣而下,既協調了平仄,又強調了內心在瞬間掠過的獨特感受。然后順理成章,具體描繪這使他為之傾倒與動情的特異風光,著力表現在一片無窮無盡的碧綠之中那紅得"別樣"、嬌艷迷人的荷花,將六月西湖那迥異于平時的綺麗景色,寫得十分傳神。
詩的后兩句是互文,文義上交錯互見,使詩句既意韻生動,又凝練含蓄。
3. 接天蓮葉無窮碧的下一句詩句是什么
接天蓮葉無窮碧下一句:映日荷花別樣紅。
出自《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楊萬里。 一、原文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二、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三、注譯 ①曉出:太陽剛剛升起。
②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④畢竟: 到底。⑤六月中:六月的時候。
⑥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⑦同:相同。⑧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⑨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⑩映日:太陽映照。?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
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四、創作背景 林子方舉進士后,曾擔任直閣秘書(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的文官,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
時任秘書少監、太子侍讀的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后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職位知福州。
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則不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五、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杭州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這兩句是寫六月西湖給詩人的總的感受。
“畢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非同一般,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
詩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涂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么嬌艷、那么明麗。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
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這種在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楊萬里的詩以白描見長,就這點來說,這是詩不失為他的代表作之一。
從藝術上來說,出了白描以外,此詩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虛實相生。前兩句直陳,只是泛說,為虛;后兩句描繪,展示具體形象,為實。
虛實結合,相得益彰。二是剛柔相濟。
后兩句所寫的蓮葉荷花,一般歸入陰柔美一類,而詩人卻把它寫得非常壯美,境界闊大,有“天”,有“日”。語言也很有氣勢:“接天”“無窮”。
這樣,陽剛與柔美,就在詩歌中得到了和諧統一。 六、作者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4. "接天連夜無窮碧"詩詞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注釋]1.曉:早晨。
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2.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4.別樣:特別,不一樣。
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賞析]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7386666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
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