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詩人是誰
豪放派,形成于中國宋代的漢族詞學流派之一。北宋詩**新派作家如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都曾用"豪放"一詞衡文評詩。第一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
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者,一般認為是由明人張綖提出。詞本為合樂而歌,娛賓遣興,內容不外離愁別緒,閨情綺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間集》和李煜詞為代表的香軟詞風。故明人以婉約派來概括這一類型的詞風。但內容比較狹窄,人們形成了以婉約為正的觀念。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皆受影響.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儀的《姑溪詞》,歐陽修的《六一詞》,柳永的《雨霖鈴》都是很好的作品。
2. 【豪放派的詩人有哪些
豪放派和婉約派是宋詞的分類 唐詩另有浪漫和現實的分類 豪放派的詩人有哪些? 、豪放派 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張元干、張孝祥等.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江城子·密州出獵》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張元干:賀新郎(夢繞神州路)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 婉約派的詩人有哪些? 、婉約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彥、李清照等.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周邦彥:蘭陵王 (柳陰直)、蝶戀花 (月皎驚烏棲不定)、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山水田園派的詩人有哪些 山水田園詩派 王維、孟浩然、盧綸、李益、等: 特點:題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隱士;風格多恬靜雅淡,富于陰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絕、五律、五古. 王維:《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孟浩然:《過故人莊》 邊塞詩派的詩人有哪些? 高適、岑參、盧綸、李益等: 特點:描寫戰爭與戰場,表現保家衛國的英勇精神,或描寫雄渾壯美的邊塞風光,奇異的風土人情,又或描寫戰爭的殘酷,軍中的黑暗,征戍的艱辛,表達民族和睦的向往與情懷. 高適:《別董大》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浪漫派 李白特點: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中心,詠唱對自由人生個人價值的渴望與追求.詩詞自由、奔放、明白、順暢、想象豐富、氣勢宏大.語言主張自然,反對雕琢. 李白:《月下獨酌》、《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現實派 杜甫特點:詩歌藝術風格沉郁頓挫,多表現憂時傷世,悲天憫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代表作有:《三吏》、《三別》、《兵車行》。
3. 婉約派的詩人有那些人
五代時已形成婉約詞之花間派,以溫庭筠(約812—866)最為代表 花間詞派著有《花間集》 《花間集》詞作者18人,其中溫庭筠、皇甫松為晚唐曲子詞作家,列于卷首,表示西蜀詞派的源流所自。
和凝是北漢宰相,以制曲著名,當時稱為“曲子相公”。其詞和溫庭筠風格相近。
張泌或疑為南唐詞人,此外,從韋莊到李珣14人,都是蜀中文人,為王氏或孟氏的文學侍從之臣。溫詞秾艷華美,韋詞疏淡明秀,代表了《花間集》中的兩種風格。
其他詞人的詞作,則多蹈溫、韋余風。它們的內容,不外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多局限於男女燕婉之私。
但也有一部分作品,如鹿虔扆的《臨江仙》抒寫“暗傷亡國”之情,歐陽炯的《南鄉子》歌詠南方風土人情,較有現實意義。 南唐還有備受推崇的李煜 其詞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
當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
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對后世影響亦大。
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及書、畫創作均豐。
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 具體內容可參見/view/* 而后到了北宋到了婉約詞的發展高潮階段 柳永開婉約詞之大宗 在兩宋詞壇上,柳永是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他現存213首詞,用了133種詞調。
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個詞調中,有一百多調是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詞至柳永,體制始備。
令、引、近、慢、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長調短令,日益豐富。形式體制的完備,為宋詞的發展和后繼者在內容上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
如果沒有柳永對慢詞的探索創造,后來的蘇軾、辛棄疾等人或許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沖右突,而難以創造出像《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那樣輝煌的慢詞篇章。 北宋其他詞人: 晏殊(991-1055) 字同叔。
北宋 撫州 臨川縣文港鄉(今南昌 進賢)人,北宋前期著名詞人。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遷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學士、左庶子,仁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知政事加尚書左丞,慶歷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晏殊歷任要職,更兼提拔后進,如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皆出其門。他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有《珠玉詞》一百三十余首,風格含蓄宛麗。
其代表作為《浣溪沙》、《蝶戀花》、《踏莎行》、《破陣子》、《鵲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千古傳誦的名句。他亦工詩善文,原有詩文二百四十卷,現存不多,大都以典雅華麗見長。
晏幾道(約1040~1112), 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
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
有《小山詞》。 周邦彥(1056~1121) 中國北宋詞人。
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
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
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
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
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為《片玉集》。
歐陽修(1007~1072) 歐陽修的詞,主要內容仍是戀情相思、酣飲醉歌、惜春、賞花之類,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筆觸寫景〔采桑子〕十三首,描繪潁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寫得恬靜、澄澈,富有情韻,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另一些詞的“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樓春〕),“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綠楊樓外出秋千”(〔浣溪沙〕)等,也都是寫景的佳句。偏重抒情的詞,寫得婉曲纏綿,情深語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闋的最后兩句“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過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寫得非常深摯。
他還有一些詞,雖然頹唐嘆老、牢騷不平,卻直抒胸臆,表現出襟懷豪逸和樂觀的一面。還有一些艷詞,雖寫男女約會,也樸實生動;當然,其中也不免有淺薄庸俗的作品。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自號慶湖遺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居衛州(今河南汲縣)。
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賀鑄詩、詞、文皆善。但從實際成就看,他的詩詞。
4. 婉約派的詩人都有誰
豪放派: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念奴嬌》(大江東去)等 他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表現內容。
辛棄疾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破陣子》(罪里挑燈看劍)《永遇樂》等 多以國家民族為題材,表達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 張元干《賀新郎》等 情調蒼涼,風格豪邁 張孝祥 《六州歌頭》等 風格接近蘇軾,悲壯凄涼,多表現不能收復失地的壯志難酬的感慨。
陳亮 《念奴嬌·登多景樓》《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風格豪放壯烈,筆力縱橫馳騁。(少數詞屬于婉約派) 婉約派:柳永 《雨霖霖》語言明暢通俗,多用口語,感情凄婉,音律諧婉,但有些詞比較庸俗。
秦觀 《鵲橋仙》等風格輕柔,善于刻畫鮮明的形象。 李清照 《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醉花陰》等 前期的詞多表現閑適生活,嫵媚風流,后期作品多抒發身世之感,感情凄苦低沉。
參考資料: /z/*?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