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垃圾分為那幾類?怎樣處理?
醫療廢物的分類原則:普通垃圾:醫療機構的管理,建筑,維修中產生醫療廢物: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5類.手術中產生的醫療廢物有:感染性: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病理性:醫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損傷性:能夠刺傷或割傷人體的廢棄醫用銳器藥物性:過期,淘汰,變質或污染的藥品化學性: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的廢棄化學物品污物流程:生活垃圾入黑色垃圾袋,針頭刀片等利器入專用的利器盒,醫用垃圾使用雙層黃色垃圾袋,打包后放入專用垃圾桶----專人經污染電梯間----專人在確定時間送至焚燒爐處理.
什么是醫療垃圾呢?是如何處理的?
醫療垃圾是指醫療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具體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損傷性、藥物性、化學性廢物。這些廢物含有大量的細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間污染、急性病毒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如不加強管理、隨意丟棄,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們生活環境中,就會污染大氣、水源、土地以及動植物,造成疾病傳播,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在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的今天,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當今已有多種技術可用于對醫療垃圾的處置,其中高溫焚燒處理就能完全保證醫療垃圾的穩定化、安全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環保要求,同時又符合當代醫療垃圾處置的發展趨勢。此外,環衛部門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展了醫療垃圾的管理與處理工作,成立專門機構并配備專職人員到醫療機構定時收集和集中處置醫療垃圾,逐步完善了醫療垃圾污染控制流程的管理制度,在整個處理醫療垃圾的過程中能夠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技術規定執行。
醫療垃圾是如何處理的?
醫療垃圾就是指一次性針頭針管、一次性塑料盤、各種導流導液的膠皮管、帶菌的紗布紗條棉球以及各種病人手術后的切除物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醫療物管理條例》和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危險廢物名單,醫療垃圾屬于第一類危險廢物。所以,對醫療垃圾的處理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要消除污染,避免傷害;二是要統一分類收集、轉運;三是要集中處置,.四是必須與生活垃圾嚴格分開,嚴禁混入生活垃圾排放;五是在焚燒處理過程中要嚴防二次污染,必須達標排放,六是焚燒過程中的飛灰必須視同危險廢物,要妥善處理。
醫療垃圾是什么?
醫療保總局對于醫療垃圾的定義為: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包括廢棄物和病人的排泄物等。這些廢棄物均屬高危險性、高污染性廢物, 其所含病菌或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在疾病的傳播、流行過程中起到擴散的作用,如果不進行恰當的處理,勢必將危害人們的健康。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許多醫療衛生單位并不重視醫療垃圾的危害性,仍然不斷地隨意排放和處理醫療垃圾;有些醫療單位和醫務人員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將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賣給廢品回收站或個體商販,再由廢品回收站和個體商販將其處理,包裝成偽劣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再次賣給小型醫療單位和個體診所使用,對人類健康造成了極大危害。
圖片來源網絡
因此,為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必須對醫療垃圾的處理采取有效措施
醫療垃圾處理制度
第七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其法定代表人為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職責,防止因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和環境污染事故。
第八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制定與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有關的規章制度和在發生意外事故時的應急方案、設置監控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負責檢查、督促、落實本單位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防止違反本條例的行為發生。
第九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對本單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
第十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為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其受到健康損害。
第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
第十二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第十三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
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時,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減少危害的緊急處理措施,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同時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通報。
第十四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
禁止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
擴展資料:
醫療廢物的處理技術在我國還處于摸索階段,優選方法仍不夠成熟。相關的處理技術大體分為三類:①高溫處理法,如焚燒法、熱解法和汽化法;②替代型處理法,如化學消毒法、高溫高壓蒸汽滅菌法、干法熱消毒法、微波處理法和安全填埋法;③創新型技術,如等離子技術、放射技術。[6]
用于處理醫療垃圾已有多種技術,根據處理原理不同,一般可分為滅菌消毒法、焚燒法、等離子體由于醫療廢物具有全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污染等特征,其所含有的微生物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廢物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如處理不當。
會成為醫院感染和社會環境公害源,更嚴重可成為疾病流行的源頭。醫療廢物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細菌、病毒和有害物質。而且廢物中的有機物不僅滋生蚊蠅造成疾病的傳播,并且在腐敗分解時釋放出的氨氣(NH3)、硫化氫(H2S)等惡臭氣體,生成多種有害物質,污染大氣,危害人體健康。
同時也是造成醫院內交叉感染和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由醫療廢物引起的交叉感染占社會交叉感染率的20%。法、熱解法和衛生填埋法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醫療垃圾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什么是醫療垃圾醫療垃圾處理技術,醫療垃圾分為那幾類?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