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詩句分別與我國傳統節日關聯正確的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中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七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重陽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清明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元宵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端午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出自
秦觀:
《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是一個美好而又充滿神話色彩的節日。杜牧《七夕》詩云:“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相傳這天夜晚(陰歷七月初七)是分居銀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織女是織造云錦的巧手,所以,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別好看。舊時風俗,少女們要于此夜陳設瓜果,朝天禮拜,向織女“乞巧”。這個魏以來就流傳著的美麗神話,引起了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的詠嘆。其中能長久地膾炙人口,傳誦不衰的絕唱,則要推秦少游這首《鵲橋仙》了。
我國的情人節是哪天?
陰歷的七月初七呀
七七情人節,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一想到這美麗的故事,我就感動不能自己了。
我不能自己的,是那個七仙女,她下凡嫁給牛郎,她這是多么的偉大!她要打破多少樊籠,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文憑的高低、地位的懸殊、情趣的不同、家庭環境的巨大差異、父母的反對;再說,牛郎在福布斯中也沒液咐備有排名、衣著也不流行和講究、家里沒有什么產業、出入沒有臥車(不知道有沒有自行車,我沒考證;板車可能有,不然七仙女所織的布,他怎么交給那個企業家的?)、牛郎連個下崗職工都沒混上,再說,他嘴簡正巴又不會哄人,用現在(不是現代,不知道以后鬧毀是不是)人的講法,他只是心腸好而已;說得好聽點是心好,說得難聽點就是傻。
七仙女嫁給牛郎,這要有多么偉大的革命思想啊!
王母娘娘本就不贊成這門婚事,再者受不得同事、鄰居、親戚的背后指指點點與當面說那些不中聽的話,三者腦中還有世俗、門當戶對封建思想的流毒,后來,七仙女就被牛郎的岳母娘給騙回家關了起來;本不再讓他們二見面的,但賴何不了牛郎的死纏難打,和放不下二個可愛的外孫。終還是點頭,同意他們在7.7這天見面;我想這個岳母,可能還考慮到,如果這么長的時間不讓見面,怕女兒得個什么內分泌失調,就不好了,還得自己出錢;可見她還是學過一點現代醫學和經濟知識的。
誰對“七夕”與有哪些了解?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鍵芹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于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
(五代·后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稿孫畢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凱消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莊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兩情若是長久時是什么傳統節日,下列詩句分別與我國傳統節日關聯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