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分析李白和杜甫詩歌風格的區別。
李白與杜甫在詩歌創作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及價值取向。我們可以從下列幾點來比較李白和杜甫:
一、 思想:李白的詩,很多表現出求仙出世和及時行樂的思想;杜甫的詩,很多表現出憂時傷世,悲天憫人的思想。所以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 二、 風格:李白經常用夸張的手法,生動的比喻,抒發出熱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經常用剛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現對社會實況的深厚同情。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寫實。
三、 擅長的體裁:兩人都能寫各種體裁的詩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詩和絕句寫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詩寫得最好。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兩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的詩更能表現盛唐文人意氣風發、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而杜甫的詩則更能反映國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李白天才放逸,詩歌自成一體,是天授的奇才;杜甫當世英才,詩歌兼備眾體,是人能的極致。李白的詩對于后代愛好豪放詩風、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詩人有深遠的影響。杜甫的詩對于后代關懷社會現實、重視詩法變化和字句鍛煉的詩人影響更大。韓愈說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他們兩人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兩人的詩,是各有長處的。
李白詩歌各具特色,風格多變,以“飄逸”二字難以概括其不同時期的風格。出蜀前后,李白游奇覽勝,受道家思想影響很深,詩歌“飄逸”的風格比較明顯;一入長安受到挫折,但他并未失去希望,詩風豪邁奔放、感情熾熱,反復歌詠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長安之后,李白仕途坎坷,國事也日斷衰敗,蒼生水深火熱,詩風一步步接近現實,豪放之中充滿憂國憂民的沉郁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時,李白多以衰怨悲痛的筆調抒發情懷,揭露現實,鞭撻社會,詩風明顯轉為悲壯。
杜甫的詩歌風格形成于安史之亂時期并逐漸在苦難中成形。杜甫深入社會并關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視寫實。他背負著對國家和民族任務的沉重責任忠實描繪時代的面貌和自己內心的感受。杜甫“沒飯不忘君”,藝術風格沉郁頓挫。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詩派更是杜甫視為宗祖,他的影響力巨大。以上供參考。
對比李白詩歌與杜甫詩歌的不同?希望大神不吝賜教,萬分感謝!!
李白之詩佳處不著紙,杜甫之詩佳處在力透紙背:
李白的詩風浪漫飄逸,仙風俠骨。仿佛要躍然出紙,瀟灑自在詩外紙外。而杜甫詩風沉郁悲痛,滿滿的現實主義,關切著上至卿國大夫,下至征人思婦他們的命運悲喜,詩句是那樣有力,讀來讓人沉重無言,可不是力透紙背!
李白與杜甫的不同點
李杜創作的根本區別在哪里呢?裴斐先生在《李白十論》一書中說:“李杜創作的最根本區別,簡單講來,乃在于對待主客觀的不同態度,用王國維的話說,李白屬于‘主觀詩人,杜甫屬于‘客觀詩人’,杜甫擅長客觀描寫,代表作是敘事詩,他的抒情詩也帶有客觀色彩;李白擅長自我抒情,絕大部分是抒情詩,他的敘事詩也帶有抒情色彩。杜甫詩的社會內容是通過一幅真實的生動的社會生活圖畫直接呈現的。因而容易被人認識,李白詩歌形象主要是詩人自己,而不是客觀的社會生活,因而他的社會內容不容易被人認識。”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李白與杜甫的樂府詩的不同,舉例分析李白和杜甫詩歌風格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