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啦,貼對聯說說句子
【第1句】春節貼春聯,是一種傳統習俗,特別在鄉下人們總喜歡把簡陋的房子貼得紅紅火火。寫春聯,貼春聯,給父老鄉親的大門小門貼上紅火的對聯,把祝福和期盼也帶上。讓辛苦一年的門洋溢著吉祥,露出幸福的微笑。
【第2句】古時在桃木板上書寫聯語,掛在大門上,認為桃木有辟邪的作用,具有驅鬼除邪的神奇力量。其后逐漸將聯語寫于紙上,稱為春聯。春聯就是這樣從桃符演變而來,據說最早的一副對聯,是五代時,后蜀皇帝孟昶在新年時寫在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是迄今所見記載最早的對聯。春聯的歷史悠久,承載著厚重的文化。
【第3句】日常生活中,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漳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他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殺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漳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適合小孩寫的春聯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淺寫礦石
一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永開花橫批:喜迎新春春滿人間百花吐艷福臨小院四季常安橫批:歡度春節百世歲月當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橫批:萬象更新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橫批:喜迎新春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吉星高照百年天地回元氣一統山河際太平橫批:國泰民安春雨絲絲潤萬物紅梅點點繡千山橫批:春意盎然一干二凈除舊習五講四美樹新風橫批:辭舊迎春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橫批:萬象更新一帆風順吉星到萬事如意福臨門橫批:財源廣進一年四季行好運八方財寶進家門橫批:家和萬事興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橫批:春回大地紅梅含苞傲冬雪綠柳吐絮迎新春橫批:歡度春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橫批:鳥語花香春滿人間歡歌陣陣福臨門第喜氣洋洋橫批:五福四海春臨大地百花艷節至人間萬象新橫批:萬事如意福星高照全家福省春光耀輝滿堂春橫批:春意盎然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順心永安康橫批:四季興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錦繡華夏騰飛祖國萬年輕橫批:山河壯麗迎新春江山錦繡辭舊歲事泰輝煌橫批:春意盎然舊歲又添幾個喜新年更上一層樓橫批:辭舊迎新東風化雨山山翠政策歸心處處春橫批:春風化雨家過小康歡樂日春回大地艷陽天橫批:人心歡暢多勞多得人人樂
小學生過年貼對聯作文
【過年貼對聯作文】
我們家每年都在年三十貼春聯,但今年因為年二十八我們就要回番禺爺爺奶奶家,所以年二十七我們就貼春聯了。
這一天早晨,我早早地起床,跟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今年春聯的品種很多,有紙的,有紙絨面的,還有布絨面的,我們選了紙絨面帶金粉的,紅絨面紅得很鮮艷,很有節日氣氛。
我們先將對聯攤開,在對聯的背面貼上雙面膠紙。為了保證對聯貼得平整,我們不單在對聯的四邊貼,還在中間加上一條鞏固的。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和爸爸媽媽端了凳子到大門口。我們先貼上聯,我們的上聯是家興人興事業興,然后貼下聯,我們的下聯是福旺財旺運氣旺。最后貼上橫批:吉星高照。由于我們樓道的墻壁剛剛粉刷過,一片雪白,貼上我們紅彤彤的對聯后,分外耀眼,頓時整個樓道變得喜氣洋洋,充滿了過年的氣氛。
對聯貼好了,我們也準備過年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過年帶小孩貼對聯句子簡短,過年啦,貼對聯說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