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個字的愛國古詩書法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愛國詩句毛筆書法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于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范文字的產物。
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楷書寫出來好看的愛國的詩
瘦金體。好看吧!
五言愛國詩句楷書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六經示兒子 陸游(宋)
六經如日月,萬世固常懸。
學不趨卑近,人誰非圣賢。
馬能龍作友,蚋乃甕為天。
我老空追悔,兒無棄壯年
春望 杜甫(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愛國題材的詩毛筆書法,36個字的愛國古詩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