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能鑒別氫氧化鈉溶液、鹽酸、水的試劑是石蕊試劑。酒精燈火焰溫度最高的是外焰。可以用酒精燈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缺碘或過量都會引起甲狀腺腫大等等。
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8、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護: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后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9、水的凈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靜置、吸附、過濾、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凈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凈水劑是活性炭。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速燃燒,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氣體、可燃性液體的蒸氣、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遇火種均有可能發生爆炸。
考點整理
1、實驗室制取氫氣所選用的藥品是鋅和稀硫酸。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選用的藥品是石灰石和稀鹽酸。
3、在天然物質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剛石。可用來切割玻璃。
4、實驗室制取氧氣所用的藥品是①氯酸鉀(白)和二氧化錳(黑)的混合物;②高錳酸鉀;③過氧化氫溶液(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在反應中二氧化錳均做催化劑。
5、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態氧和固態氧均為淡藍色。
6、可燃物燃燒的兩個條件是①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②溫度達到或超過可燃物的著火點。
7、化合價口訣: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碳二四,鐵二三,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
8、固體二氧化碳的俗稱是干冰。氫氧化鈉的俗稱是燒堿、火堿、苛性鈉。碳酸鈉的俗稱是純堿。氫氧化鈣的俗稱是熟石灰、消石灰。
9、收集氣體應用集氣瓶;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需用量筒;溶解較多固體時應用燒杯;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一般使用藥匙;取用塊狀藥品應使用鑷子。加熱時常用酒精燈。
10、氧氣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氫氣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氣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
初三化學中考必考知識點有哪些?
比如說氫氧化鈉,硫酸,鹽酸等非常重要的常見化學物質,這些東西就是中考化學試題的常考考點。還有制氫氣,二氧化碳,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還有四大反應類型-----化合,分解,復分解,置換反應。
誰能幫我總結一下初中化學的重要知識點?我馬上就要中考了!!!
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⑴金剛石、石墨:C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 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堿、燒堿:NaOH (10)純堿: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堿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 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 (14)甲 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氣 :NH3 (堿性氣體)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堿,具有堿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堿) (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用鹽、 有毒)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余溶液一般不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鹽和堿):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堿:藍色↓:Cu(OH)2 紅褐色↓: Fe(OH)3白色↓:其余堿。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7、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 固體:NaNO2 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 三、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堿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堿不溶于水。難溶性堿中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其他 難溶性堿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堿性氧化 物+水→堿)
初中化學知識點,希望總結的稍微全一些,中考的化學知識
初中化學知識總結(化學方程式) 一、化合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現象:(1)發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熱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現象:(1)劇烈燃燒,火星四射(2)放出熱量(3)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細沙,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4、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 2CuO現象:銅絲變黑。 6、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有白色固體生成。 7、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現象:(1)產生淡藍色火焰(2)放出熱量(3)燒杯內壁出現水霧。 8、紅(白)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現象:(1)發出白光(2)放出熱量(3)生成大量白煙。 9、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現象:A、在純的氧氣中 發出明亮的藍紫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在空氣中燃燒 (1)發出淡藍色火焰(2)放出熱量(3)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10、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現象:(1)發出白光(2)放出熱量(3)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1、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12、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 C + CO2 高溫 2CO(是吸熱的反應) 13、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現象:發出藍色的火焰,放熱,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4、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 CO2 + H2O === H2CO3 現象:石蕊試液由紫色變成紅色。 注意: 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15、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應放出熱量) 注意: 堿性氧化物+水→堿 氧化鈉溶于水:Na2O + H2O =2NaOH 氧化鉀溶于水:K2O + H2O=2KOH 氧化鋇溶于水:BaO + H2O ==== Ba(OH)2 16、鈉在氯氣中燃燒:2Na + Cl2點燃 2NaCl 17、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CuSO4 + 5H2O ==== CuSO4?5H2O 二、分解反應: 17、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現象:(1)電極上有氣泡產生。H2:O2=2:1 正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負極產生的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18、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現象:綠色粉末變成黑色,試管內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9、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MnO2 2KCl + 3O2 ↑ 20、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1、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O2↑ 現象: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2、加熱氧化汞:2HgO 2Hg + O2↑ 23、鍛燒石灰石:CaCO3 CaO+CO2↑(二氧化碳工業制法) 24、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現象:石蕊試液由紅色變成紫色。 25、硫酸銅晶體受熱分解:CuSO4?5H2O 加熱 CuSO4 + 5H2O 三、置換反應: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6、鋅和稀硫酸反應:Zn + H2SO4 === ZnSO4 + H2↑ 27、鎂和稀硫酸反應:Mg + H2SO4 === MgSO4 + H2↑ 28、鋁和稀硫酸反應: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9、鋅和稀鹽酸反應:Zn + 2HCl === ZnCl2 + H2↑ 30、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31、鋁和稀鹽酸反應:2Al + 6HCl === 2AlCl3 + 3H2↑ 26-31的現象:有氣泡產生。 32、鐵和稀鹽酸反應:Fe + 2HCl === FeCl2 + H2↑ 33、鐵和稀硫酸反應:Fe + H2SO4 === FeSO4 + H2↑ 32-33的現象: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6、鐵與硫酸銅反應:Fe+CuSO4==Cu+FeSO4 現象:鐵條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的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 (古代濕法制銅及“曾青得鐵則化銅”指的是此反應) 40、鋅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CuSO4+Zn==ZnSO4+Cu 現象:鋅片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的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 41、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現象:銅片表面覆蓋一層銀白色的物質,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 (3)金屬氧化物+木炭或氫氣→金屬+二氧化碳或水 38、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39、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現象:黑色粉未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5、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 Cu + H2O 現象:黑色粉末變成紅色,試管內壁有水珠生成 34、鎂和氧化銅反應:Mg+CuO Cu+MgO 35、氫氣與氧化鐵反應:Fe2O3+3H2 2Fe+3H2O 37、水蒸氣通過灼熱碳層:H2O + C 高溫 H2 + CO 四、復分解反應: 1、堿性氧化物+酸→鹽+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2、堿+酸→鹽+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Ba(OH)2+H2SO4==BaSO4↓+2H2O 3、酸+鹽→新鹽+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NaHCO3+HCl==NaCl+H2O+CO2↑ 4、鹽1+鹽2→新鹽1+新鹽2 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 5、鹽+堿→新鹽+新堿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H4Cl==NaCl+NH3↑+H2O 五、其它反應: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 +Ca(OH)2 ==CaCO3↓+ H20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CO2,也可以用CO2檢驗石灰水) 2、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硫反應:SO2 +Ca(OH)2 ==CaSO3+ H20 3、氫氧化鈣和三氧化硫反應:SO3 +Ca(OH)2 ==CaSO4+ H20 4、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除去二氧化硫):2NaOH + SO2 ==== Na2SO3 + H2O 6、氫氧化鈉和三氧化硫反應(除去三氧化硫):2NaOH + SO3 ==== Na2SO4 + H2O 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 +堿 -------- 鹽 + 水 7、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現象: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8、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現象:發出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9、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現象:黑色粉未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現象:紅色粉未變成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冶煉鐵的主要反應原理) 1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亞鐵:FeO+CO高溫Fe+CO2 12、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Fe3O4+4CO高溫3Fe+4CO2 13、光合作用:6CO2 + 6H2O光照C6H12O6+6O2 14、葡萄糖的氧化:C6H12O6+6O2 6CO2 + 6H2O
初中化學知識重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整理
一、元素化合物
1、物質分類定義:
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酸,堿,鹽,有機物
2、材料分類: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合成材料,復合材料
3、元素,原子團化合價(離子符號書寫)
4、金屬活潑性順序
二、化學反應:
1、化學反應定義:
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2、復分解反應條件:(1)生成水,氣體或沉淀(2)除不溶堿、碳酸鹽能與酸反應外,其他沉淀不反應。
置換反應條件:(1)活潑型強于被置換金屬(2)反應物可溶
4、酸堿鹽的通性
3、化學反應現象(主要燃燒反應)
三、特殊反應:
高溫反應:(1)分解:碳酸鈣分解(2)還原:氫氣,一氧化碳還原金屬氧化物
一變三的反應:碳酸氫銨,高錳酸鉀,堿式碳酸銅
一變二的反應:雙氧水
生成氣體的反應:
分解:高錳酸鉀,雙氧水
置換:金屬置換氫氣
復分解:酸+碳酸鹽—二氧化碳 堿+銨鹽---氨氣
四、特殊性質的物質
含有相同元素的兩種物質:CO和CO2 ,H2O 和 H2O2
堿性的氣體(能使濕潤的酚酞試紙變紅):氨氣
特殊顏色:藍色沉淀:氫氧化銅 紅褐色沉淀:氫氧化鐵
五、溶液
1、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2、質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濃硫酸;
(2)由于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
3、質量減少的
(1)由于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六、實驗
氣體制備:氧氣,二氧化碳,氫氣
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高錳酸鉀法,雙氧水法
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溶解性,密度
干燥劑的選擇(不與被干燥物質反應):酸性干燥劑,堿性干燥劑
七、物質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淀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淀粉。
13、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紅色沉淀,就含葡萄糖。
八、探究
1、大容積的容器注意氣體會殘留在其中,導致測量結果偏小
2、沉淀洗滌干凈的標志:取洗滌后的溶液,檢測其中是否含有所要洗滌的溶質
3、測量值偏大的原因:
(1)吸收氣體偏多:如因與外界空氣接觸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或者吸收了瓶中殘留的二氧化碳等,或者有水蒸氣被吸收,
改進措施:加裝吸收裝置,在進入測量儀器前,將誤差氣體先除去,如通過加裝堿石灰吸收水蒸氣或二氧化碳
(2)吸收氣體偏少:部分氣體殘留在瓶中,或吸收不徹底,或漏氣等
4、二氧化碳與水同時檢驗時,先檢驗水,后檢驗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與水同時吸收時,先吸收二氧化碳,后吸收水
5、計算物質化學式時,根據元素設數字,由元素守恒得出元素質量,進一步算出原子個數比
6、導管通入液體中有氣泡產生,可能兩種情況(1)兩種物質反應產生氣體(2)混合后放熱使溫度升高,氣體膨脹,產生氣泡
7、氣體測量方法:
(1)吸收法:
(2)排水測體積:
八:計算題常見類型
1、直接法:問什么,設什么,根據已知條件求出未知量。注意,用于計算的已知量必須是純凈物。
2、差量法:題目告訴你反應前**克,反應后**克,一般使用差量法
(1)差物質質量:如堿石灰等吸收了二氧化碳,水質量改變。石灰石高溫分解后質量改變,碳酸氫銨分解后剩余固體質量改變。可能會以圖表等形式出現。
(2)差元素質量:一般告訴你的都是固體質量,如CuO被CO還原成Cu,反應前后質量改變就是氧元素的質量,可以根據氧元素的質量計算出氧化銅的質量
(3)差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反應前后的固體物質發生改變,且分子量有差別,如銅鐵的混合物10g投入到足量的硫酸銅中,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變為10.8克,此時增加的0.8克就是由于鐵變為銅,相對原子量增加的原因。
3、圖像法:注意分段分析,反應先后,如一開始無氣體或沉淀,后來產生氣體或沉淀,就要分成數個反應分段計算。
4、元素守恒法:適用于反應物質量不明確,反應物數目眾多,且方程式也較多,最后所有反應的最終產物一般只有一種,其中一種物質的質量比較明確,一般根據此物質中的某元素全部轉化到所求產物中,根據元素質量相等,求出所求物質質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化學中考必背知識點2023,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