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專業畢業后都做些什么工作啊?
通常機械專業的畢業生會進入工礦企業,先從機械方面技術員干起,慢慢積累,成長,之后看你個人的能力和表現了,可能走上管理崗位,也可能是技術骨干工程師之類的崗位。
機械類的各專業畢業后的就業方向有哪些?
機械類一般不外乎有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工業設計,自動化專業。
各個專業大多數畢業都會去工廠(從事技術類,銷售,管理),個別的會去研究所。還有就是不敢本行的 !另外你還可以考研究生,將來去研究所或者工廠搞研發!
機械專業畢業后具體做什么工作?
機械類機械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對該類機械專業的就業機械專業前景存在著誤解,認為該類機械專業的對口工作看起來不太“體面”。其實,他們都忽視了機械類機械專業所具備的廣度適應性,比如在設備維護、數控維修、環保設備設計等領域的應用。同時,機械類機械專業還涉及不少交叉科,通過這些知識的積累,也為跨機械專業、跨行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該類機械專業要求同學們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富于想象力,并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 其實,機械類機械專業也并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機器打交道,比如工業設計機械專業,就是一門和藝術相關的機械類機械專業。“什么是工業設計?”有人認為,工業設計就是簡單的包裝。其實不然,工業設計是屬于對現代工業產品、產品結構、產業結構進行規劃設計、不斷創新的機械專業。它是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環保的核心過程,是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的著陸點,是產品、商品、用品、廢品相互轉化的系統方法。該機械專業就是培養具備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機械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工業設計在一件產品的價值里占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為它是蘊含在里邊的,是一個軟價值。國外有些類似的比方,如美國有這樣一個說法:企業里如果投資于技術設備更新帶來了效益的話,那工業設計帶來的效益是它的5倍。這樣說來,工業設計師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比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機械、控制、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術機械專業,主要研究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超導材料、微電子材料及特殊功能材料的成型設備與工藝、成型過程的自動化與智能控制、質量檢測和可靠性評價等。隨著各種新材料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加之我國新材料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與材料成型設備新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對既有材料科學知識,又能掌握材料成型設備設計和制造技術的高級科技人才的需求將有所增加。 而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是集機械工程、化學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學科于一體的交叉機械專業。強調以計算機應用為平臺,使工藝、裝備和控制緊密結合,側重于閥門密封、低溫與制冷、壓力容器等過程裝備與控制成套技術的設計開發及應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專業的同學接受了正規的機電一體化訓練,具備機械設計、電子控制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識,是企業和研究機關的搶手人才。
機械類專業的學生就業有什么前途可言?
:最近忙著找工作,要機械專業的企業很多,機會也很多,是好事也是壞事,機會多了會發現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如文中所說的有些迷茫,也許看完下文能有些許的目標。但是不管選擇哪一個方向,都要朝著最好的努力去做。
機械專業的出路很寬,正是因為太多的選擇在我們面前,導致很多朋友在選擇工作的時候迷茫,甚至工作后發展仍然迷茫。本文的目的是嘗試列出機械專業不同的出路,以便我們在選擇出路時,有一個比較清醒的選擇思路。讀者對象是在校學生以及畢業工作5年以內的朋友。見過很多有著相當機械天賦的人整天做著低層次沒有創造力的工作;也見過很多資質一般,但因為把握住某些機會生活的很滋潤的人。個人覺得對于畢業生來說,第一份工作是很重要的;對于工作中的朋友,明確自己的定位也很重要。建議你騎驢找馬的去工作,那是對你的時間、機會、自信和舞臺的不負責。出于各自的位置,很多人還是會告訴你先就業,后擇業。下面列出一些常見的崗位:
1. 設計工程師。模具、汽車、家電、工程機械、非標準設備等等各種機械設備的設計。用著常用的機械設計軟件(延伸閱讀:《常用機械設計軟件大全》):AutoCAD、 Proe、UG等工具做產品結構設計或其他設計,不斷的修改,天天對著電腦,有空還會網上到處轉轉,做設計需要很好的耐心。設計新人不少會熱衷折騰設計軟件的各種技巧,這是一個誤區:設計軟件和機械產品設計的關系就如同書法和文學作品的關系,好的書法能寫出好看的字,但不一定能寫出好的文學作品。因此做好設計的關鍵在于設計素養的積累,而不是軟件本身,所以沒必要為了滿足某些目的,學上一堆軟件,而忽略機械設計的本質。設計的職業生涯很長,但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學習的東西也很多,材料、工藝、加工、美學等等。
2. 設備工程師。就是在生產車間做設備維護,天天和設備打交道,設備壞了就修;沒壞就保養。需要熟悉所管理設備的原理,以及設備相關的知識。是一個沒事比較清閑,有事就得辛苦的崗位。設備管理的出路可以轉做設計類職位,也可以做設備的技術支持或者銷售。
3. 工藝工程師。基本上在車間天天發現生產的工藝問題,統計不良,改善不良,提高生產效率,編制工藝文件,作業指導書。單調,輕松。負責加工工藝之類的工作,分析不良,改善品質,其實大部分的不良都是供應商原材料的不良,天天盯著同樣的不良分析,做改善。不同公司工藝的發展前景不同,一些成熟的工藝,這個崗位也就算打打雜;一些工藝很關鍵的公司,工藝的崗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前景也稍好,可以作為一個職業來發展。
4. 加工。現在的生產一般是操作機床,學校出來的至少是操作數控機床,也稱為操機。一般有學歷基礎的朋友,上手應該在操機和編程這個起點左右。開數控車床,肯定不能一直開,可以開幾年,以后考慮做編程、設計、管理或者賣機床。
5. 機電方向。偏電子,和電子信息、自動化等專業的就業交叉。具體方向很多,如PLC、單片機、嵌入式系統開發等。比較好的發展是結合機械的優勢,這樣才能發展更有后勁,比如嵌入式系統方面,做機床的數控,我們機械專業做數控系統就具備加工等知識優勢。
6. 管理方向。首先是車間管理,就是在車間轉為做生產管理,安排計劃,管理人員,提高合格率。然后做到部門主管,或者更高管理的職位。不過管理的瑣碎的事情真的太多,絕對折磨人;這是車間刮泥。進一步是生產管理,安排生產計劃,確保產能的完成。前面兩種管理屬于工業工程的范疇。再進一步發展就是人力資源的管理,和機械專業本身相關性不大,這里就不討論。機械行業中打算走技術路線的話,最好是朝產品行業方向研究,技術攻關,材料創新都可以,個人認為當管理要小心,特別是在國企,官大一級壓死人;在私企,管理者就是老板的棋子,老板隨時讓你為他的決策負責,沒有尊嚴。
7. 采購。也就是常說的供貨商管理工程師(SQE)。如果擅長研究技術,又有較好的交際能力,SQE是一條不錯的出路。與供應商溝通比較多,需要經常跑供應商,蠻辛苦的,剛畢業的肯定不適合干,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各方面的知識,包括機械專業知識,生產管理知識,商務等等,否則很容易被忽悠。最重要的是溝通能力,要靈活,協調供應商和本公司的利益。
8. 產品工程師(PE)。做新型號產品的開發–夾具制定–樣品生產–批量生產 負責整個流程的各種問題的解決, 一邊面對客戶 一遍面對供貨商。以后往項目經理方向發展。 項目經理,也有的地方叫項目工程師;叫法不同,工作內容類似,就是協調本公司的相關部門 共同完成新項目的試制,改善,直至量產工作。和客戶的SQE 打交道,匯報項目進度。要懂APQP的流程。
9. 銷售。就是賣機械產品,這個方向逐漸遠離技術了。做銷售好的會賺到很多,差的可能挨餓。選擇做渠道,還是直接做客戶,選擇什么行業,這些應該也很重要。如果做了銷售想轉到做技術應該比較難。
10. 深造。主要指考研,不論出國還是國內。考研之前也需要明確自己的需求,不要為讀研而考研,考研這個話題內容比較多,以后再專門整理一篇文章。
上面這是常規的崗位情況,還有一些人數不是很多的崗位,比如質檢,就不深入討論。至于如何選擇崗位,個人認為不同性格適合不同崗位;不同性別也適合不同崗位。比如能忍受孤獨、天性喜歡機械、好學好問、能安心看技術資料、能動手動腦的人,不論做哪個技術崗位,都能有一定的成就;但做銷售或者采購這些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做好。還有一些性格外向、善于交際、但不能想象三維投影的人,讓他搞設計顯然就為難了。女性也不大適合做現場性強的工作。
不論做什么崗位,充實自己永遠是最聰明的做法,真的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不妨在工作學習之余多學學英語,科技強勢語言,不要求考過什么級別,但得看懂技術資料,很多我們折騰不明白的東西老美都公開發表了;有空來制造業觀察網站看看行業前沿的東西,感受下行業的脈搏,會有用的;這些是最簡單的充電。當然要是你經常說你沒時間學習,卻有時間去偷菜、去網游、去某些論壇蓋樓灌水牢騷;那就算了。
除了崗位的選擇,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地方就是就是行業的選擇。個人觀點做機械不是沒有前途,但一定要摸到門路,找適合自己施展的空間,而不是往人堆里扎。出來工作,首先做的是行業,選擇好的行業,機械專業可以用在非常多的企業中,哪怕是制藥,環保等行業,只要做產品,都會有機械工藝類的職位,一旦進入到某個行業,在本行業內跳槽僅一條有某某行業的相關經驗就是很大的優勢,反之如果你選擇當前看起來很火熱的模具、汽車等傳統制造企業,雖然也有很多生產主管等職位,但競爭者會太多。當然也不是說這些行業不好,選擇什么行業,是一個長遠利益的博弈。
我們國家整個制造業當前情況只能說是不好不壞,規模大,但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還很大,技術性不強,實際工作很可能與期待的腦力勞動有所差異。但這只是一個過渡階段,整個機械行業還是個充滿機會的行業,不少朋友從事機械產品設計,逐漸積累后自己開發一些市場產品,不論是山寨一些東西還是自己的產品,都算是創業有所成。這種現象在南方比較常見,這種生活充滿挑戰更是充滿希望,其他很多專業是很難像我們這么容易起步的。很多企業技術人員的待遇都不好,這是個事實。但機械專業跟醫生有點類似,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需要不斷的積累和學習,職業壽命較長,工作強度也不是很大。
希望大家一起努力,選定一個行業,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心去研究,去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