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
走在你我他的世界
雄鷹看到藍天的廣闊,便振羽高翔,自由而高傲;飛瀑看到峭崖的險絕,便一瀉千仞,流銀瀉玉,靈動如龍;海燕看到巨浪的洶涌,便引吭高歌,乘風破浪,大氣蔚然。
人,若是只看到自己,便如那墻頭的浮草,輕浮淺陋,如那草原的孤鹿,寂寞而時時有被吞沒的險情。
上帝造人,繁衍萬世,生命中不僅只有你,而是還有他、有我。
人之為世人,也絕不僅僅只有我,請不要忘了
欲望—心的隔離區
問世間私欲為何物,直叫人邪心四起,溝壑百出。
魏征有言曰: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誡。
然而能自誡者有多少呢?欲望可以變朋友為敵人;化貓咪為豺狼;可以使人雖身處人群卻心置孤島;雖笑臉相迎卻暗箭四起。
欲望是心泉的污染源,是心靈的隔離區!
一杯白開水
一杯白開水,極其普通,卻讓你透過它,看到了整個世界。
手捧一杯這樣的水,若在清晨輕輕呷下一口,淡卻微甜,就像清早的甘露,滴在葉尖。
那是媽媽的愛呀,你可看見?那是如雪山上綻放的雪蓮一般純潔,像山谷中流過的小溪一樣深沉的愛!是誰在我們最深的心底輕輕呼喚著我們的降臨?是誰在我們的每一寸肌膚上,播種下關懷?
一杯白開水,看到的是整個大千世界。
春風夏雨,秋實冬雪,草木蟲魚,飛禽走獸……而自我,多么渺小!我曾在山坡上放飛風箏,然而卻比不過天上的飛鳥;我曾在山谷中飲著泉水,但魚兒卻更為自由;我曾試著離開家門,卻未離開爺爺的視線,奶奶的叮嚀。
寬容別人,照亮自己
寬容是一種美。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淼無垠;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才有郁郁蔥蔥。
泰山不辭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
寬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
寬容是詩。
寬容是一首人生的詩。
至高境界的寬容,不是僅僅表現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處理上,而是升華為一種對宇宙的胸襟,對人生如詩般的氣度。
寬容的涵義也不僅限于人與人的理解與關愛,而是內心對于天地間一切生命產生的曠達與博愛。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這樣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那些反對三峽過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迸發出生命的潛能。
這不是簡單的寬容,這寬容如硎,磨礪著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看到別人,認清自己
雄鷹可以搏擊于蒼穹之中卻不能在水中游弋,麻雀飛翔于蓬蒿之間,食五谷而無憂,蒼鷹雖高飛而不若麻雀食五谷,何也?優劣不同也。
宋代詩人盧梅坡曾有詩《雪梅》云:“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因梅而顯生動,梅因雪而更脫俗;有雪無梅欠生機,有梅無雪少神韻。
梅雪如此,而況人乎!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不會十惡不赦,在看到其優點的同時,也要認清自己的缺點。
看到別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韓信看到劉邦的愛才惜才之心方為其效力,劉備看到張飛關羽的英勇多謀而與之桃園三結義,魏征看到唐太宗的開明賢能才進諫如流。
因而,韓信竭其力助劉邦贏得天下,張飛關羽盡其才使蜀國日益強大,魏征獻其智讓唐朝稱雄當時世界。
因此,看到別人方能開創一片新的天空。
讓愛永駐人間
太陽落下山谷,明天仍會伴著聲聲雞鳴打開黑夜之門,從東方升起。
草兒枯萎凋謝,明年仍會和著春風吐出新芽,散發清香。
溪流凝結成冰,明年仍會隨著東風的腳步彈奏音樂之歌。
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品德,沒有悔改的決心,那么他的惡行也會隨著時間日益增加。
中華自古就是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也要發揚美德,以前人為豐碑,以今人為榜樣。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夜闌人靜,獨坐窗前 ,把臺燈的亮度調至最小,放一曲輕柔的音樂,品一杯淡淡的清茶,透過那氤氳的熱氣,哲學家的話仿佛又一次在耳邊響起:“但就是因為這一點銀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
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向書櫥。
“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別人。”秦檜,說的是你嗎?你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國家,陷害忠良,讓抗金名將岳飛高呼著“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含冤而死。
可是你的下場呢?千百年來,受盡世人的唾罵,永遠跪在岳飛的墓前,你恐怕永遠都不會明白“送人荊棘,手留芒刺”的道理吧!
雨潤萬物,馨香滿天
初春時節,綿綿的細雨紛紛揚揚地散落人間,飄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這一切真的歸于沉寂了嗎?君不見細雨過后滋潤萬物,一片生機盎然;君不見閑花飄零馨香滿天,化作春泥更護花。
時間的巨輪隆隆輾過,在歷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車轍。
我于那泥土微濕的痕跡中看到了那泥水化成的細雨,滋潤萬物;又于那浸潤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嬌小的腳印,記錄有人穿著秀美的花鞋從這里走過。
天道無言
大海洶涌,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日出日落,縱然仰望蒼穹,高聲呼嘯,萬籟星辰,夫子云:天何言哉? 生命之道,大道至簡,大智無聲,方自成博大,自現精華。
人,匆忙而過,有誰讀得懂自然空然無求的境界? 漫漫紅塵外,飄飄天地間,隱者無求,遁乎山水之中,自悟一種清涼,自守一份安逸。
淺笑無痕
當記憶中的濕潤又一次沾染了西湖之畔的離歌,當朦朧的月色又一次浮動于頻頻過客疏離的神色,當紛雜褪去,是否會有人想起那夜那歌,那淺笑,那落寞。
她始終是笑著,帶著水光,恬淡而落落,像開放的百合。
他因她目光閃爍,因她戲改友人的詞作,因她流露的若韻。
這一幕邂逅來得玄月,來得猝不及防。
然而她不曾啟唇,然而他不曾停駐。
因為她只是西湖之畔的歌者,而他卻是名滿天下的太守。
她不曾挽留,他不也曾相守,因為她的卑微,因為他的身不由己。
于是,她只留一抹輕淺的微笑。
細雨未必看不見,閑花未必聽無聲
1.“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貴妃研墨,力士脫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賜金放還。
雖有昭昭明月之德,日 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他是長安的細雨,他是朝庭的閑花,他空有滿腔的抱負卻無計可施,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 顏”。
他把對朝庭的失望,對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類不朽的詩篇,這滴春雨,這片閑花,化作無數的雨滴,無數的鮮花,落進千家萬戶,灑遍中華大地。
2 .胸納幽蘭,神容主若。
他,一個不愛仕途,但愛美人,不愛富貴但愛超然的翩翩公子,雖出身顯赫卻博古通今,雖是奴才卻不甘 做奴才。
他叫納蘭容若,與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
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驅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華。
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襯,做君王身邊的細雨閑花, 但即使如此,仍然沒有人能漠視他的才華,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筆,書寫了“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凄婉情懷。
他憂郁而終,短短31載,彈指一揮間,卻創作出人間 最動人的詩詞。
這滴細雨,這片閑花,發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靈。
3 .蕭紅,近代最偉大的女作家,卻飽受了人世間的一切悲苦——親人逝世,家族歧視,愛人背叛,恩師離去,窮困潦倒……在這樣 的情況下,她把人間的悲苦都化作了筆下靈動的文字,隨著呼蘭河水,汨汨流去。
她是家庭的細雨,愛人的閑花。
就是這滴細雨,這片閑花,給中國文壇注入了清 泉,注入了活力。
一蓑煙草任江平
時間的流逝,淡滌舊跡,僅留下微漠的平淡與悲哀。
濮水之邊,你翩然而去,僅留下楚使的瞠目與嘆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愛亦苦亦甜的刺激,誰人如你——— 莊子,淡泊一切,與道合而為一,只偏執著那淡淡的清白。
當一種美,美得讓人無所適從,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當一種平淡,淡得讓人無從品味,也只好嘆之惜之,贊之賞之。
你甘于淡泊,樂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夢中化蝶而逍遙,只愿隨那盤旋而上的鵬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國事,不愿牽絆于塵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飴的淡淡而香的礦泉之水,給人以絕境逢生,給人以平靜致遠,給人以超脫外物,我想要觸及你的衣襟,卻在指尖碰觸了清而澈,涼而柔的泉水,原是這般滋味。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推薦50字以上的摘抄要告訴我文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