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也睡著了,一覺醒來,正是冬天的早晨。
萬籟無聲,雪厚厚地堆著,窗檻上像是鋪了溫暖的棉花;窗格子顯得加寬了,玻璃上結了冰紋,光線暗淡而靜,更加強了屋內舒適愉快的感覺。
早晨的安靜,似乎靜在骨子里,我們走到窗口,挑了一處沒有冰霜封住的地方,眺望田野的景色;可是我們單是走這幾步路,腳下的地板已經在吱吱地響。
2窗外一幢幢的房子都是白雪蓋頂;屋檐下、籬笆上都累累地掛滿了雪條;院子里像石筍似的站了很多雪柱,雪里藏的是什么東西,我們卻看不出來。
大樹小樹四面八方地伸出白色的手臂,指向天空;本來是墻壁籬笆的地方,形狀更是奇怪,在昏暗的大地上,它們向左右延伸,如跳如躍,似乎大自然一夜之間,把田野風景重新設計過了,好讓人間的畫師來臨摹。
3我們悄悄地拔去了門閂,雪花飄飄,立刻落到屋子里來;走出屋外,寒風迎面撲來,利如刀割。
星光已經不那么閃爍光亮,地平線上籠罩著一層昏昏的鉛狀的薄霧。
東方露出一種奇幻的古銅色的光彩,表示天快要亮了;可是四面的景物,還是模模糊糊,一片幽暗,鬼影幢幢,疑非人間。
4大地冰凍,遠處雞啼狗吠;從各處農舍門口,也不時地傳來丁丁劈柴的聲音。
空氣稀薄干寒,只有比較美妙的聲音才能傳入我們的耳朵,這種聲音聽來都有一種簡短的可是悅耳的顫動;凡是至清至輕的流體,波動總是少發即止,因為里面粗粒硬塊,早就沉到底下去了。
聲音從地平線的遠處傳來,都清越明亮,猶如鐘聲,冬天的空氣清明,不像夏天那樣的多雜質阻礙,因此聲音聽來也不像夏天那樣的毛糙模糊。
5腳下的土地,鏗鏘有聲,如叩堅硬的古木;一切鄉村間平凡的聲音,此刻聽來都美妙悅耳;樹上的冰條,互相撞擊,其聲琮,如流水,似妙樂。
大氣里面一點水分都沒有,水蒸氣不是干化,就是凝結成冰霜的了,空氣十分稀薄而似有彈性,人呼吸其中,自覺心曠神怡。
天似乎是繃緊了的,往后收縮,人從下向上望,很像處身大教堂中,頂上是一塊連一塊弧狀的屋頂;空氣中閃光點點,好像有冰晶浮游其間。
6太陽最后總算從遠處的林間上升,陽光照處,空中的冰霜都融化,隱隱之中似乎有鐃鈸伴奏,鐃鈸每響一次,陽光的威力逐漸增加;時間很快從黎明變成早晨,早晨也愈來愈老,很快地把西面遠處的山頭,鍍上一層金色。
我們匆匆地踏著粉狀的干雪前進,因為思想感情更為激動,內心發出一種熱力,天氣也好像變得像十月小陽春似的溫暖。
假如我們能改造我們的生活,和大自然更能配合一致,我們也許就無需畏懼寒暑之侵,我們將同草木走獸一樣,認大自然是我們的保姆和良友,她是永遠照顧著我們的。
——梭羅《冬日漫步》
7今年的初冬見識到一場北國的雪,且是小雪。
便是這樣的一場小雪罷,忽的飄飄然自空中而下,稍許的時間里,地便開始白。
車輛行人便也開始白。
而那尚青著的柳也開始白。
這是在南國未曾有過的體驗。
在南國下雪,尚還未下,天就陰沉,或者小雨、或者北風開道,氣候是要那么翻來覆去地變幻幾次,這才先撒下小米粒一般的雪子兒,然后,才是蚊子般的小雪從天空中鉆出來,落了地上,眨眼便不見了蹤影。
——古清生《北國的雪》
8我喜歡眼前飛舞著的上海的雪花。
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樣的美麗。
它好像比空氣還輕,并不從半空里落下來,而是被空氣 從地面卷起來的。
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黃昏時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時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飛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著人身,或擁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它靜默無聲。
但在它飛舞的時候,我們似乎聽見了千百萬人馬的呼號和腳步聲,大海的洶涌的波濤聲,森林的狂吼聲,有時又似乎聽見了情人的切切的密語聲,禮拜堂的平靜的晚禱聲,花園里的歡樂的鳥歌聲……——魯彥《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冬的摘抄100—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