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長短句
[編輯本段]詞解 拼音:cí 【什么是詞】 詞是一種押韻的可以配樂歌唱的文體。
語言學里,詞是能夠自由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 作為詩歌的一種,詞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
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詩和詞都屬于韻文的范圍,但詩只供吟詠,詞則入樂而歌唱。
詞是詩的別體,它最初是配音樂唱的。詞的特點在于它是長短句,詞牌詩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
詞的形式有以下特點: 1、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詞牌)。一般說,詞調并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 2、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不分段或分段較多的是極少數。
3、一般詞調的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
5、詞中聲韻的規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每個詞調的平仄都有所規定,各不相同。 【釋義】 ①語言中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詞典|名詞|用詞不當。
②語句;話語:臺詞|歌詞|詞不達意。③古代的一種詩歌形式,句子長短不一:詞曲|宋詞。
【詞】起于五代與唐,流行于宋的一種文學體裁。 文體名,詩歌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 因此又叫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有的詞限定也就是在某些字上可以不壓韻。明人顧從敬刻《類編草堂詩余》,將分類編排的舊本改為按調編排的新本,將詞重新分為長調、中調、小令三類:58字以內為小令,59字至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
[編輯本段]詞的起源 詞起源于民間,但在1900年敦煌石室打開之前,研究中很難見到民間作品。直到敦煌卷子中的詞曲面世,才補救了這方面的缺陷。
敦煌詞曲數量很大。其中有溫庭筠、李野(唐昭宗)、歐陽炯詞共五首,其余為無名氏之作。
作者范圍廣泛,多屬下層,寫作時間大抵起自武則天末年,迄于五代。其中最重要的抄卷是《云謠集雜曲子》,收詞30首,抄寫時間不遲于后梁乾化元年(911),比《花間集》的編定(后蜀廣政三年,940),早出近三十年。
所用詞調,除《內家嬌》外,其馀12調,《教坊記·曲名表》均有著錄。其中有慢詞,亦有聯章體。
敦煌詞創作的早期與作者成分來源的民間性,使作品從內容、體制到語言風格,都表現出這些初起的詞,初步脫離一般詩歌的大文化系統,開始獨立成體的過渡性特征。朱祖謀跋《云謠集雜曲子》暈:“其為詞拙樸可喜,洵倚聲椎輪大輅。”
可以用于對整個敦煌詞的評價。 [編輯本段]詞的種類 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別稱有長短句,曲子,曲詞,樂府,樂章,琴趣,詩余,是配音樂的。
從配音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也同樣是來自民間文學。后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
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 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數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詞大致可分為三類:⑴小令;⑵中調;⑶長調。
有人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這種分法雖然未免太絕對了,但是,大概的情況還是這樣的。
敦煌曲子詞中,已經有一些中調和長調。宋初柳永寫了一些長調。
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繼起,長調就盛行起來了。長調的特點,除了字數較多以外,就是一般運用韻較疏。
長一點的詞還可以有:雙調,三疊,四疊之分。 [編輯本段]詞 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
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個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關于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 ⑴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象菩薩。
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宜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
《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⑵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
《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
《念奴嬌》又叫《大江。
詞(長短句)分哪幾類
你是從內容上分類,這個恐怕有些難度,因為長短句的內容十分廣泛。
從詞的發展史上看,早期的詞,是作為詩余之地位開始的,及內容為詩之余緒,相對來說,比較窄,多集中于描寫閨怨一類,像早期的花間集。
到了宋代,詞所涉及的內容漸漸開廣,像晏殊小詞,多寫游宴一類,像柳永詞,多是舞榭歌臺、市井青樓;其中望海潮,以狀江南繁華,屬于形勝一類;雨霖鈴,屬于送別一類。
詞至蘇軾,境界為之一開,內容更為廣博,史實典章故事民俗,無一不可入詞,像《念奴嬌 赤壁懷古》,屬懷古憑吊一類、像《水調歌頭 名月幾時有》屬懷遠思親一類、象《水龍吟 古來云海茫茫》屬典章故實一類、像《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詠楊花詞》屬詠物遣懷之類、象《浣溪沙》系列小詞,屬田園情趣一類、像《水調歌頭 昵昵兒女語》屬隱括一類、像《戚氏 玉龜山》屬靈異傳說一類、像《減字木蘭花 鄭莊好客》屬藏頭一類、像《西江月 詠梅》屬回文一類……等等,舉不勝舉。
有沒有長短句的詩詞
陸游
一落索
識破浮生虛妄,從人譏謗。此身恰似弄潮兒,曾過了、千重浪。
且喜歸來無恙,一壺春釀。雨蓑煙笠傍漁磯,應不是、封侯相
一叢花
尊前凝佇漫魂迷,猶恨負幽期。從來不慣傷春淚,為伊后、滴滿羅衣。那堪更是,吹簫池館,青子綠陰時。
回廊簾影晝參差,偏共睡相宜。朝云夢斷知何處,倩雙燕、說與相思。從今判了,十分憔悴,圖要個人知。
上西樓(一名相見歡)
江頭綠暗紅稀,燕交飛。忽到當年行處、恨依依。
灑清淚,嘆人事,與心違。滿酌玉壺花露、送春歸
大圣樂
電轉雷驚,自嘆浮生,四十二年。試思量往事,虛無似夢,悲歡萬狀,合散如煙。苦海無邊,愛河無底,流浪看成百漏船。何人解,問無常火里,鐵打身堅。
須臾便是華顛。好收拾形體歸自然。又何須著意,求田問舍,生須宦達,死要名傳。壽夭窮通,是非榮辱,此事由來都在天。從今去,任東西南北,作個飛仙。
木蘭花慢
閱邯鄲夢境,嘆綠鬢、早霜侵。奈華岳燒丹,青溪看鶴,尚負初心。年來向濁世里,悟真詮秘訣絕幽深。養就金芝九畹,種成琪樹千林。
星壇夜學步虛吟。露冷透瑤簪。對翠鳳披云,青鸞溯月,宮闕蕭森。瑯函一封奏罷,自鈞天帝所有知音。卻過蓬壺嘯傲,世間歲月駸駸。
好事近
羇雁未成歸,腸斷寶箏零落。那更凍醪無力,似故人情薄。
瘴云蠻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煩問劍南消息,怕還成疏索。
如夢令
獨倚博山峰小,翠霧滿身飛繞。只恐學行云,去作陽臺春曉。春曉,春曉,滿院綠楊芳草。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要幾首《江城子》越多好
江城子 仇遠 云階步影夜凄涼。
采丹房。宿芽黃。
萬粟千螢,風露四闌香。歌斷小山枝上月,環佩冷,怯流光。
年時金屋罩琴床。憶情郎。
淡梳妝。筍玉春纖,挼蕊細浮觴。
愁夜滿城今舊雨,分付菊,自重陽。 秦觀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
動離憂。淚難收。
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
幾時休。飛絮落花時節一登樓。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 蘇軾 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
元豐壬戌之春,余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長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
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北山傾,小溪橫。
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都是斜川當日景,吾老矣,寄馀齡。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江城子·東武雪中送客 蘇軾 相從不覺又初寒。
對尊前,惜流年。風緊離亭,冷結珠淚圓。
雪意留君君不住,從此去,少清歡。 轉頭山上轉頭看:路漫漫,玉花翻。
銀海光寬,何處是超然?知道故人相憶否:攜翠袖,倚朱欄。 江城子·別徐州 蘇軾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向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 蘇軾 翠蛾羞黛怯人看。
掩霜紈,淚偷彈。且盡一尊,收淚唱陽關。
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 畫堂新構近孤山。
曲欄干,為誰安?飛絮落花,春色屬明年。欲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
和凝 江城子 和凝 初夜含嬌入洞房,理殘妝,柳眉長。 翡翠屏中,親□玉爐香。
整頓金鈿呼小玉,排紅燭,待潘郎。 江城子 和凝 斗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棲鶯。
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 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
江城子 和凝 迎得郎來入繡闈,語相思,連理枝。 鬢亂釵垂,梳墮印山眉。
婭姹含情嬌不語,纖玉手,撫郎衣。 江城子 和凝 帳里鴛鴦交頸情,恨雞聲,天已明。
愁見街前, 還是說歸程。 臨上馬時期后會,待梅綻,月初生。
江城子 和凝 竹里風生月上門,理秦箏,對云屏。 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
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月,太遲生。 歐陽炯 江城子 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
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 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韋莊 江城子 韋莊 恩重嬌多情易傷,漏更長,解鴛鴦。 朱唇未動,先覺口脂香。
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檀郎。 江城子 韋莊 髻鬟狼籍黛眉長,出蘭房,別檀郎。
角聲嗚咽,星斗漸微茫。 露冷月殘人未起,留不住,淚千行。
牛嶠 江城子 牛嶠 極浦煙消水鳥飛。 離筵分首時,送金卮。
渡口揚花,狂雪任風吹。 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雨如絲。
江城子 牛嶠 鵁鶄飛起郡城東。 碧江空,半灘風。
越王宮殿,蘋葉藕花中。 簾卷水樓魚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張泌 江城子 張泌 浣花溪上見卿卿,臉波明,黛眉輕。 高綰綠云,金簇小蜻蜓。
好是問他來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江城子 張泌 碧闌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曉鶯聲。 飛絮落花,時節近清明。
睡起卷簾無一事,勻面了,沒心情。 其他詩人 江城子 朱淑真 斜風細雨作春寒。
對尊前,憶前歡, 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
昨宵結得夢夤緣。水云間,俏無言,爭奈醒來,愁恨又依然。
展轉衾裯空懊惱,天易見,見伊難。 江城子 張先 鏤牙歌板齒如犀。
串珠齊。畫橋西。
雜花池院,風幕卷金泥。酒入四肢波入鬢,嬌不盡,翠眉低。
小圓珠串靜慵拈。夜厭厭。
下重簾。曲屏斜燭,心事入眉尖。
金字半開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江城子 崔敦禮 吳王臺上雨初晴。
遠煙橫。柳如云。
門外西風,催踏馬啼塵。聲斷陽關人去□,遮落日,向西秦。
不教容易縱歸程。語酸辛。
黯消魂。且共一尊,相屬莫辭頻。
后夜月明千里隔,君憶我,我思君。 江城子 黃庭堅 畫堂高會酒闌珊。
倚欄干。霎時間。
千里關山,常恨見伊難。及至而今相見了,依舊似、隔關山。
倩人傳語問平安。省愁煩。
淚休彈。哭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