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謠 要短的
一繡一只船,船在江心里航,繡了個姜太公,手持釣魚竿.二繡張果老,騎驢過州橋,張果老騎驢過的是趙州橋。
三繡和合仙,和合二神仙,又繡個劉海戲金蟾。四繡包文正,做官多清明,白斷陽來夜里斷陰靈。
五繡午端陽,菖蒲配雄黃,繡了個白娘子愛許仙。六繡六月仙,湘子持花籃,韓湘子花籃開的是牡丹.七繡七月七,牛郎會織女,他二人隔在天河兩岸里.八繡八大仙,洞賓戲牡丹,呂洞賓戲的是白牡丹.九繡九重陽,九月菊花黃,九天仙女繡的是鴛鴦.十繡十大神,六路正財神,四路的福神來到咱家門考情哥問:俺說個一,你給俺對個一,什么開花在水里?答:你說那個一,俺給你對個一,蓮蓬開花在水里。
問:什么開花節節長?答:芝麻開花節節長.問:什么開花一身刺?答.花椒開花一身刺。問:什么開花一嘟嚕?答:葡萄開花一嘟嚕。
問:什么開花一塊肉?答:雞冠開花一塊肉。問:什么開花葉兒稀?答:臘梅開花葉兒稀。
問:什么開花不見花?答:蒼子開花不見花。問:什么開花手扯手?答:梅豆開花手扯手。
問:什么開花長胡子 l 答:玉米開花長胡子。探 妹正月里探妹正月正,我接小妹看花燈。
看燈是假意,接你是真情。二月里探妹龍抬頭,我領小妹下揚州。
免受窩囊氣,一去不回頭。三月里探妹三月三,我領小妹打銀簪。
銀簪打齊備,不用你花錢.四月里探妹四月八,我領小妹吃黃瓜。大的才打紐,小的才開花。
五月里探妹午端陽,江米粽子拌沙糖。兩個咸鴨蛋,留你過端陽。
六月里探妹三伏天,洋紗褂子大鑲邊。請人做齊備,留你夏天穿。
七月里探妹七月七,牛郎織女會佳期,老天心大毒,拆散他好夫妻.八月里探妹是中秋,月餅柿于共石榴。還有兩只梨,留你過中秋。
九月里探妹菊花黃,我與小妹進洞房。打開紅羅帳,一股桂花香。
姐在房中淚悲啼姐在房中淚悲啼,伸手拉住情郎哥的衣,有句話兒告訴你:當初咱倆有情意,如今對我光好發脾氣,俺有啥子得罪了你?我勸你戒酒是好意,飲酒過量傷身體,俺這全是為著你;不讓你賭錢也是為著你,賭博場上沒有好東西,傾家蕩產悔不及!催眠曲小毛睡,小毛乖,小毛不睡眼睜開。賣饃的咋不來,叫俺的小毛餓起來!嗯……嗯“'”““'小毛睡著嘍,小毛的媽跳河嘍。
小毛睡醒嘍,小毛的媽跳井嘍!嗯……嗯……逃 荒叫了一聲爹,喊了一聲娘,好不該留俺在世上,人人比俺強!低頭想一想,房中沒有糧,嘆了一聲叫親娘,只好去逃荒。進了一莊村,狗子咬破門,莊莊把俺來盤問,說俺是壞人。
東家要一口,西家要半碗,三天難吃一頓飽飯,餓得俺隨風轉!大雪遍地白,渾身把糠篩,冷冷清清苦難挨,兒女靠墻歪。要想不要飯,堅決去抗戰,打狗棍一丟,換的是槍桿,跟著老彭于,跟著老彭于:〔注〕把糠篩:渦北方言,形容凍得發抖。
老 彭: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附記):《逃荒》這首民歌流行于渦北新興集一帶。
當時新興集稱靈奶奶廟,是新四軍四師司令部所在地。《逃荒》以簡潔的詞句、鮮明的音樂形象,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遭受重重壓迫的勞動人民所發出的慘痛而憤怒的呼聲,以及他們不甘忍受這種屈辱生活而堅決起來斗爭的情緒和意志。
此歌一九五七年參加地區、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得了節目獎和演出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錄音播放快快團結起來田是咱們的田,地是咱們的地,咱們的田地不能讓給日本鬼.大家快快團結起,參加游擊隊!送郎參軍小妹妹才十九,手拉著我郎手,要送我郎參軍走。我郎有決心,參加新四軍,灰色軍裝穿在身。
我郎上前線,殺敵去抗戰,打跑鬼子再團圓。調 軍 錢晉 搜集姐在房中間沉沉,忽聽門外來調軍,不知調哪軍?南軍、北軍都不調,單調我郎新四軍,前線打敵人!擦干眼淚說一聲,再叫我郎你是聽,將你送一程。
送郎送到大門口,伸手拉住我郎手,我郎慢慢走!送郎送到莊西頭,一雙新鞋交郎收,跑步不發愁。送郎送到九里村,叫聲我郎記在心,別忘窮鄉親!送郎送到渦河邊,河里輪船冒青煙',我郎快上船。
輪船開走一陣風,手搖汗巾喊連聲,勝利早回程!打東洋同胞們,細聽我來講:咱們的東鄰合有一個小東洋,幾十年來練兵馬,東亞逞霸強,一心要把中國亡,咿呀嗨!“九·一八”平地起風浪,一夜里領人馬強占我沈陽,東北軍隊幾十萬,半點不抵抗,東北四省遭淪喪,咿呀嗨:七月七,日寇更猖狂,蘆溝橋開了火,行為似虎狼,燒殺奸淫又掠搶.老百姓遭了九,人人見了都心傷,咿呀嗨!殃,新四軍英勇世無雙,領導咱打游擊保衛咱家鄉,咱們支援新四軍,狠打小東洋,趕鬼子享安康,咿呀嗨(二)童 謠不讓鬼子再猖狂紅纓槍,紅纓槍,槍纓紅似火,槍頭放金光。拿起紅纓槍,去打小東洋。
打東洋,保家鄉,不讓鬼子再猖狂小弟弟真淘氣小弟弟,真淘氣,拿個玉米秸當馬騎。騎到東,騎到西,騎到臺灣打美帝。
鄰家哥哥要娶妻鄰家哥哥要娶妻,鄰家伯伯笑嘻嘻,吩咐廚子殺雄雞那雞說:我會早起報時候,為啥不殺那頭牛?那牛說:我會耕田力氣大,為啥不殺那頭馬?那馬說:我會拉車四處走,為啥不殺那個狗?那狗說:我會在家看門戶,為啥不殺那個豬?懶豬天天不做事,要想申辯沒話說。沒話說,當奶***賣兒郎種地人,吃稻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