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賞析:一共八個字卻稱贊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而且朗朗上口,婦孺皆宜。
后來關羽雖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沒聽別人這么說過,估計作者肯定是呂溫侯的FANS,否則也不會這么肉麻。
2、“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賞析: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
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
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后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
因此當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3、“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賞析:這里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諸葛亮真實的寫照,也是最能表現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無力回天時的心情,也成為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4、“既生瑜,何生亮”
賞析:在《演義》里,周瑜是心胸狹窄,永不服輸的代名詞,也只有當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時,才會由口及心地發出這樣的感慨。
只不過這句話過于自卑,長了諸葛志氣,滅了自己威風。
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主中格式化了。
5、“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賞析:在《演義》里趙云并不是作者重點描寫的對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能得到主子這么一句肯定,當然是高興得找不到北了。
不過也可以看出劉備沒有知人之能:趙云跟了自己這么多年,到這時才知道他的膽識,平時只給他一些壓糧運草,打掃戰場,保護家屬的雜活,真是埋沒英雄。
擴展資料: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
《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后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宋太祖龍虎風云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