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星空的詩句
天上的街市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浪漫主義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早年先后在日本岡山高等學校和九州帝國大學學習醫學.在帝國大學,詩人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920年詩人在《時事新報·學燈》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作品,1921年出版詩集《女神》.這部詩集是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詩的浪漫主義風格.同年,詩人和郁達夫等人組織成立創造社,創辦《創造》季刊.1923年,詩人從帝國大學畢業.1926年,詩人出任廣東大學校長.同年7月,詩人隨國民革命軍北伐.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加入中國**.起義期間,詩人創作了大量歷史劇,宣傳革命,挖苦諷刺**的丑惡嘴臉,遭到**的通緝.1928年2月,他開始了在日本的10年流亡生涯.期間詩人潛心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奠定了他的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的地位.1937年,他秘密回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有時代氣息的歷史劇,如《虎符》、《屈原》等.解放后詩人一直主持文化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關于國慶節的現代詩句
國慶 舉國上下慶國慶 遙想當年戰鼓驚 全國人民齊祝興 皆出兒女愛國心關于國慶節的現代詩句我的祖國, 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雞-----喚醒拂曉的沉默, 你是沖天騰飛的巨龍-----叱咤時代的風云, 你是威風凜凜的雄獅-----舞動神州的雄風, 你是人類智慧的起源-----點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個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國! 那就是中國啊,我的祖國. 我深深愛戀的祖國.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搏動的心臟跳動著五千年的脈搏,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涌動的血液奔騰著長江黃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黃色的皮膚印著祖先留下的顏色,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元旦的詩詞詩句
1、《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唐代: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釋義:
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里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2、《除夜太原寒甚》明代:于謙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釋義:
請捎個信去告訴居住在遠方的友人,眼前盡管天氣寒冷,這點寒冷算不了什么,不必為它發愁。
春風已經吹來,離我們不遠了,就在我們房屋的東頭
3、《新年作》唐代: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釋義:
新年來臨思鄉之心更切,獨立天邊不禁熱淚橫流。
到了老年被貶居于人下,春歸匆匆走在我的前頭。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曉,江邊楊柳與我共分憂愁。
我已和長太傅一樣遭遇,這樣日子須到何時才休?
4、《除夜》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釋義:
天地之間一片空曠,時光公然地離我而去。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為風雨而受驚,在偏僻的邊疆飽經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這一年一樣快要結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經歷也會被遺忘。
以后再也夢不到過新年喝屠蘇酒,只能在漫漫長夜里撥動燈火。
5、《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釋義: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
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
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
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關于元旦的詩句,不要全詩
元旦的來歷:
中國的元旦,據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
元旦的詩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北宋)王安石《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唐)孟浩然《田家元旦》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宋)毛滂《元日(玉樓春)》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清)孔尚任《甲午元旦》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明)陳獻章《元旦試筆(選一)》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清)錢謙益《丁卯元日》
關于銅陵的詩句
《銅官山醉后絕句》
唐代:李白
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
應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
譯文:
我愛銅官山,這里樂無窮,住它千年也不想離開。我要天天長舒舞袖,拂遍五松山的山山水水。
擴展資料:
1、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于天寶十三年(754)游銅陵時所作,作者看到銅官山、五松山的雄渾景色,酒醉以后,興奮地舞之蹈之,再也不想回長安去了,也是作者不愿低頭折腰事權貴的傲慢者的心態,同時也是壯志難酬,滿腹才華無處發揮作用的失意者的心態。
2、賞析
這首詩雖只是短短的五言絕句,但其間詩人思想情感高強度的抒發和藝術夸張手法的大膽使用讓人們拍案叫“絕”。“我愛銅官樂”,詩中首句就開門見山點出全詩主旨。這里詩人直抒胸臆,豪爽坦蕩,用俠人直語引出詩人對銅陵深沉愛的情感,夸張之源正在于此。
愛銅陵之情,詩人先從眷戀不舍之情寫起——“千年未擬還”。“千年”從時間上極度夸張,引出了詩人對銅陵愛的延綿,從時間(數字)的夸張,引出情感的夸張,表現詩人情感的真摯。詩人置酒銅官山,宴飲談笑,揮動象征壯志的長劍助興,拂動簾大的衣袖歌舞長嘯,使讀者羨慕其樂。
由宴飲歌舞之樂,詩人又用夸張把情感推向高潮。三、四兩句即言詩人對銅官山歡宴之樂還嫌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愛意,尚須一回舞袖,拂盡秀色可餐的五松山。五松山山秀木榮,山上崗巒泉洞、花草樹木,不可能教“舞袖”“拂盡”,這是浪漫色彩行為的空間上的夸張。
表現了詩人對銅陵山山水水的深情蜜意,“拂盡”二字,表現了詩人內心似水柔情。詩中用的兩處夸張,方式雖屬相同,皆屬于擴大夸張,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長、強……)處說(前者把時間往長處說,后者把空間往大處說),但細加斟酌,二者尚萌不同。
前一夸張寫得較虛較略,后一夸張寫得較詳較實,兩者從時間、空間的不同角度烘云托月,在造成色彩強烈的藝術境界中,讓詩人“我愛銅官樂“感情的積聚爆發。
由此可見,在抒情詩里,夸張能把詩人的情感強烈鮮明地抒發出來。夸張的“失真”和悖理,詩情的真實和感人,二者反映了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差異和聯系。而正如藝術真實離不開生活真實一樣,夸張當然也離不開詩人郁積的深沉強烈的思想感情。
無此,夸張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無法撥動讀者情感共鳴的心弦。李白這首詩中夸張手法的成功就在于有雄厚的思想情感基礎作后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銅官山醉后絕句
關于春節的詩句有哪些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共說此年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一)
陳獻章
天上風云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并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