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后期名人評價李白的詩句
李白在活著的時候詩名就已遠播,受到了很多人的崇拜,人稱“謫仙人”“詩仙”。
詩圣杜甫就有許多與李白唱和和懷念李白的詩留存到今,我們最熟悉的就有“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寫李白的詩句還有很多,“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中唐大文學家韓愈也寫有:“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大詩人白居易:“吟詠留千古, 聲名動四夷。”詩人皮日休:“吾愛李太白,身是酒星魄。
口吐天上文,跡作人間客。”李白在唐代就已經有了這么高的評價,后來他在文學界的地位越來越高,還生發出許多浪漫的故事讓人們傳誦。
所以,自唐代以來當涂就有了懷念祭祀李白的活動,到現在依然不衰。
用優美的句子或議論句子來評價李白150字
歷代文化名人評價李白詩歌成就有: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
才矣奇矣,人不逮矣。”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
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后》)黃錦祥對李白杜甫同贊道:“執唐詩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王世貞:五七言絕句,李青蓮、王龍標最稱擅場,為有唐絕唱。少陵雖工力悉敵,風韻殊不逮也。
(《藝苑卮言》)。
用優美的句子或議論句子來評價李白150字
歷代文化名人評價李白詩歌成就有: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后》)
黃錦祥對李白杜甫同贊道:“執唐詩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王世貞:五七言絕句,李青蓮、王龍標最稱擅場,為有唐絕唱。少陵雖工力悉敵,風韻殊不逮也。(《藝苑卮言》)
評價李白的詩都有哪些
夢李白 兩首 杜甫其死別已吞聲別惻惻 江南瘴癘逐客消息 故入我夢明我相憶 君今羅網何羽翼 恐非平魂路遠測 魂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使蛟龍其二浮云終行游久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局促苦道易 江湖風波舟楫恐失墜 門搔白首若負平志 冠蓋滿京華斯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事末懷李白 杜甫涼風起末君意何 鴻雁幾江湖秋水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庵詩 徐增詩總離乎才才才才吾于才李太白于才杜美于才王摩詰太白氣韻勝美格律勝摩詰理趣勝歲寒堂詩 張戒世王摩詰古詩配太白律詩配美蓋摩詰古詩能道事露筋骨律詩至佳麗調張籍 韓愈李杜文章光焰萬丈知群愚用故謗傷蚍蜉撼樹笑自量伊我其舉頸遙相望夜夢見晝思反微茫徒觀斧鑿痕矚治水航想施手巨刃磨揚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惟兩夫家居率荒涼帝欲吟哦故遣起且僵剪翎送籠使看百鳥翔平千萬篇金薤垂琳瑯仙官敕七丁雷電取流落間者太山毫芒我愿兩翼捕逐八荒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舉瓢酌漿騰身跨汗漫著織襄顧語友經營太忙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后人對李白的詩有何評價
李白的詩歌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
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的人生,無論何時何地,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整個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把握現實而又不滿足于現實,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難的憂患,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詩風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他只求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憑倏來飆起的感興潑墨寫意,而略去具體的細節,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
李白的山水詩又是無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征之間有著“同構互感”的微妙的呼應關系。
后人對李白評價的詩詞 對聯
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后》)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黃錦祥對李白杜甫同贊道:“執唐詩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王世貞:五七言絕句,李青蓮、王龍標最稱擅場,為有唐絕唱。少陵雖工力悉敵,風韻殊不逮也。(《藝苑卮言》)
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詩自為一體。子美學優才贍,故其詩兼備眾體,而植綱常系風化為多,三百篇以后之詩,子美其集大成也。(《清江集》)
有關后期名人評價李白的詩句
古代:杜甫:“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杜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憶李白》)杜甫:“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賀知章:“謫仙”(《本事詩》)。
魏顥:“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許多文人都對李白有著很高的評價。
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
(《書黃子思詩集后》)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楊升庵:李太白為古今詩圣。(《周受庵詩選序》)嚴羽: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
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
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太白《夢游天姥吟》《遠別離》等,子美不能道。
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
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
(《滄浪詩話》)王世貞:五七言絕句,李青蓮、王龍標最稱擅場,為有唐絕唱。少陵雖工力悉敵,風韻殊不逮也。
(《藝苑卮言》)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詩自為一體。子美學優才贍,故其詩兼備眾體,而植綱常系風化為多,三百篇以后之詩,子美其集大成也。
(《清江集》)高棅:太白天仙之詞,語多率然而成者,故樂府歌詞咸善。或謂其始以《蜀道難》一篇見賞于知音,為明主所愛重,此豈淺材者徼幸際其時而馳騁哉!不然也。
白之所蘊,非止是。今觀其《遠別離》、《長相思》、《烏棲曲》、《鳴皋歌》、《梁園吟》、《天姥吟》、《廬山謠》等作,長篇短韻,驅駕氣勢,殆與南山秋氣并高可也。
雖少陵猶有讓焉,余子瑣瑣矣。(《唐詩品匯》)呂居仁:“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后之言詩者,皆莫能及。”
(《江西宗派圖序》現代: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后人對李白評價的詩詞 對聯
上海大學教授董乃斌:他除了儒家的經典以外,除了一些兒童的啟蒙知識,天干地支呀,怎么計數呀,這些知識以外,他還讀了很多非儒家的,比如道家的、縱橫家的一些雜書,知識面是相當的廣。
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文化領事何博司:李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凡是受過教育的美國人都知道他的名字。美國最重要的詩人埃茲拉.龐德也受到了李自優美詩句的感染。
臺灣學者陳大洛:李白的詩歌深入民間,深入臺灣每一個基層,而且他寫的詩歌朗誦起來鏗鏘有力,也可以說在臺灣家喻戶曉,人們都在背誦著李白的詩句。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小偉:人們說唐朝的詩歌是以直抒胸臆,無所拘束自稱。那么唐詩里邊嗓門最大的詩人就是李白。
上海大學教授董乃斌:他能夠把人們心中想到,可是講不出來的那種感情,或者是能講,卻講得不太好的那種情況變得非常美麗,叫人家感覺到不僅把我的話講出來了,而且幾百倍幾千倍地比我的好。所以寧肯念他的詩來表達我的感情。杜甫是與李白同時代的唐代大詩人,兩個人曾經一起攜手出游,吟詩唱和。比李白華少十多歲的杜甫對李白的詩文敬仰無比,他總是念念不忘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贊嘆李白的詩文是“筆落原風雨,詩成泣鬼神”。
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中國是詩的國度。詩人一向特別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尊重。但是像李白那樣,生前就引起轟動的,恐怕并不多見。李白以他的人格、熱情和才華,以他那驚風雨,泣鬼神的詩歌,征服了同時代的讀者。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我們可能平談的生活中,因為有了李白的詩,突然間顯出來光彩。
上海大學教授董乃斌:如果打個比方的話,就像夏夜的星空一樣,有這么多燦爛的明星,這么多明星簇擁著一個明月,那個明月就是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