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朦朧的詩句
1.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2.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紅樓夢》
3.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浣溪沙》
4. 含詞未吐,氣若幽蘭。《洛神賦》
5.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僚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詩經·月出》
6.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孔雀東南飛》
7.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蒹葭》
8.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陶淵明
9.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云而并驅矣。《文心雕龍》
10.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有關朦朧美的定義:
朦朧美是指美麗并不完全顯露出來,讓人有種看不透、摸不著的感覺。就猶如“猶抱琵琶半遮面”“欲拒還迎”的那種感覺,讓有產生遐想。其對象形象模糊,概念不確定,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朦朧含蓄的美。其特征是用某種朦朧模糊而含蓄的形式來表現多義性的內容,使欣賞者在欣賞中通過猜測、想像和意會,才能獲得某種審美享受。
【描寫仙人居住地的詩句要是那種云霧繚繞的,有朦朧感的詩句】
夢游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1.蒼翠的群山重重疊疊,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濤,洶涌澎湃,雄偉壯麗.2.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云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3.山有雄壯的風采,山也有樸素的品格.山豪邁,山也俊秀.奇險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溫柔是山,呼嘯是山.山,時而鬼斧神工,時而又平淡無奇.山的性格是剛強的,不懼怕任何壓力,但平素卻顯得和藹慈祥,文質彬彬,英俊而柔情.因為有山,流水乃為之改道,因為有山,城市才緣依環繞.大山以渾厚坦蕩容納萬世匯聚百川.4.人在山頂,你會覺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時的山正默默無聞地向你展示,不遠處它的伙伴比它更壯觀.人在山谷,常會感嘆山高不可攀,而此時的山卻悄然無聲向你披露,很多人正從它的峰頭悠然而下.5.山雖無言,然非無聲.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優美的琴聲傾訴;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靚麗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濤,是山對肆虐狂風之抗議;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對流逝歲月之記錄.6.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啟迪萬物.這是山給予我的厚重酬報.我對于門前的山,仿佛讀懂了李白與敬亭山,產生了“相看兩不厭”的情感.7.山是一部辭典,年輕時讀它薄,年長時讀它厚.“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山讓人類讀了千萬年而永遠讀之不完.山依然那樣虛懷若谷,山總是樂于把豐富的寶藏奉獻給熱愛它的人們.搜尋世上所有的形容詞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8.山最樸素的品質是石頭,而石頭從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總和.山的身體潛藏無數的財富,金銀銅鐵,錫鋁鎳鉻,鮮花美玉,礦泉溫泉,鉆石石墨,木材草藥,珍禽異獸,只要你善于發掘,決不會寶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頭,也有許許多多的品格.山身上還有人類至今尚未發現的資源.珍貴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著人類物質和精神的豐厚成果.9.大地何其廣袤,而山其實更壯闊.山的面積是陸地的三倍.山雖然以石為懷,卻從不嫌棄泥土,始終與泥土相依相伴.山雖然雄奇偉岸,卻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體周圍.人們贊嘆山之偉大,而山卻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巔.山因為有泥土,孕育了堅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蒼翠蔥蘢描繪著大山永遠不老的情懷.山正因為有泥土為伴,方襯出挺拔茂盛英姿勃發青春常在.。
形容"朦朧"的詞語有哪些
昏黃、微茫、隱晦、隱約、含混
一、昏黃 [ hūn huáng ]
黃而暗淡模糊(用于天色、燈光等):月色~。
引證: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迄今所述,止于昏黃,若去而求明星於爾時,則亦有可言者一二。”
二、微茫 [ wēi máng ]
隱約,不清晰:月色~。~的希望。
引證:華山 《山中海路》:“小鐵錘在巖石上敲擊著,山風回蕩著空漠微茫的回聲。”
三、隱晦 [ yǐn huì ]
(意思)模糊,不明顯:這些詩寫得十分~,不容易懂。
引證:洪深 《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一》:“﹝說話的﹞四種作用中,‘關系’與‘企圖’是屬于戰略的;其處理往往隱晦含蓄。”
四、隱約 [ yǐn yuē ]
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遠處的峰巒~可見。歌聲隱隱約約地從山頭傳來。
引證:洪深 《趙閻王》:“這已在林子中,遠處鼓聲隱約可聞。”
五、含混 [ hán hùn ]
模糊;不明確:~不清。言辭~,令人費解。
引證:楊朔 《風暴》:“ 趙區長 抓起窩窩頭,大口地吞食,語音含混地說:‘ 拴兒 !這有件頂要緊的公事,你得立時傳去。’”
寫燈光璀璨的詩詞,有朦朧之感的
1、《正月十五日夜》——唐代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譯文: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2、《正月十五夜燈》——唐代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譯文:元宵佳節,千家萬戶走出家門,街上亮起無數花燈,好像整個京都都震動了。無數宮女盡情的歡跳連袖舞,人間的歌舞樂聲直沖云霄,傳到天上。
3、《夜看揚州市》——唐代王建
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
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
譯文:揚州城里夜市繁華,千燈萬火映照碧云,高樓內外到處可見濃妝艷抹的女子,那些尋歡作樂的游客紛紛而來,絡繹不絕。如今的天下紛亂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樣,但想不到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4、《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她卻在,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5、《十五夜觀燈》——唐代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譯文:在色彩華麗的燈光里,夫妻舉辦芳宴玩樂慶祝,精致的燈具下,年輕人顯得更加光鮮艷麗。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遙看來好像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的點綴著天際。連接天河的燈光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似乎月亮懸掛空中。還有美麗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要幾首寫景的詩 傳神的有種朦朧感
霜天曉角·題采石蛾眉亭 韓元吉
倚天絕壁,直下三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大氣晚來秋。明月松問照,沾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竹枝詞(其九) 劉禹錫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春 興 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春山夜月 于史良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形容有畫面感的句子有哪些
1. 十里芳菲盡東風,絲絲柳搓金縷;漸次第桃紅杏淺,水綠山青,春漲生煙渚。九十日光陰能幾?早鳴鳩呼婦,乳燕攜雛;亂紅滿地任風吹,飛絮蒙空有誰主?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隨塵土!
2. 霧江的夜,美如一則謎。一江逝水襯以渺渺銀河,星辰如撒,近的快要墜下來似的……其壯闊與寂靜,令人又喜又悲。
3. 她和他起身,靠在近旁的那個拱窗前,向外眺望下瞰。涼風習習中,見萬山迤邐北去,后湖猶如一塊鑲在其中的碧綠明珠,而那點點或濃或淡的綻放艷麗,便是漫山正盛的深秋芙蓉。
4. 正是深秋時節,湖畔芙蓉夾岸,山色倒映著湖光,秋色與晴空爭妍。
5. 山風激蕩,人被吹得好像會掉下懸崖,我用手按著帽子,迎著山風又向前走了幾步,眼前云氣蒸騰,天地蒼茫。那些“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那些“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感覺忽然間就真正明白了,他們已經走了,可他們的思想卻在我腦海里復活,這一刻,我是我,我也不是我。
6. 初如柳絮,漸似鵝毛。唰唰似數蟹行沙上,紛紛如亂瓊堆砌間。但行動衣沾六出,只頃刻拂滿蜂鬢。襯瑤臺,似玉龍翻甲繞空舞 飄粉額,如白鶴羽毛連地落。正是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燭生花。
7. 我終于來到這里,我站在天支山的最高峰上,我站在山石筑建的流水亭畔,極目望去,蒼茫暮色中,遠近皆是朦朧的山影,沒有霞云飛鳥沒有香花秀樹沒有琴鳴清歌,百世滄桑已過,萬載風流已轉,天與地這一刻沉寂如水。
8. 遠方的山是朦朧的緋紅色,天空是由深及淺的藍。
9. 淡紅的天空中,漫天的星辰逝去,皎潔的月兒隱沒,有的,只是那滴滴答答的細雨和遮天蔽日的古樹,以及那些雨中孤寂的心緒。
10. 弄堂里彌漫起來的晨霧,被漸漸亮起來的燈光照射出一團一團黃暈。還沒有亮透的清晨,在冷藍色的天空上,依舊可以看見一些殘留的星光。氣溫在這幾天飛快的下降了。呵氣成霜。冰凍三尺。記憶里停留著遙遠陽光下的晴朗世界。
11. 在晚霞飛舞的黃昏,如果沏一杯熱茶,緩步在民俗村前的老榕樹下看夕陽沉落,聽歸巢的鳥聲,不知道是如何優美的一種景象哩!
12. 天色暗了,滿天都是白色的繁星,連月光下的大地都是一片黑白的清冷。
13. 冬天的星星最美,像貓眼睛,在冷的稀薄的夜色里泛著暖色,讓人寂寞。
14. 風不止的狂嘯,它攜帶著蒙蒙的細雨。茂密的云層、漆黑的天,原本是星空泛濫,銀霜落滿地!如今田野的蛙聲已漸稀,四處的燈火已漸滅,只剩下一縷寂寞的思念,和一個孤獨的自我!
15. 最后的櫻花。在樹上,它一直在變得越來越美。當它達到完美,它就飄落下去。然后,一旦落在地上,它肯定就會完全零落成泥。因此,只有在它穿過空氣躊躇不決地墜落的過程中,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它才是絕對完美。
最浪漫最朦朧愛情句子,詩句,文章等等(不要那種爛俗的)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千年夢,彈指間,往事如水淡如煙。曲以終,人亦散,舊夢初醒已千年。
凝眸千年的是笑意?是淚水?明滅不定的是希望?是絕望?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落寞無主日沉苦,晚寐披衣舞。寒月空中懸,風拂紗帳,心思斷愁腸。俯首對花花影動,東風意捉弄。面色勝傾城,卻為情故,秀眉又輕蹙。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淚縱能乾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舊時意,滄桑過,還記否,傷心人。白發枯燈走天涯,一朝寂寞換宿醉。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求一首有朦朧感的現代詩歌、
朦朧詩兩首《回答》and《致橡樹》
回答
北島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冰川紀過去了,
為什么到處都是冰凌?
好望角發現了,
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競?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前,
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聲,
我不相信夢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如果海洋注定要決堤,
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陸地注定要上升,
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
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致橡樹
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
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云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