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譜 好詞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1你是一只蜻蜓,點過我的湖心。
然后我的記憶便以漣漪作裙,連寂寞都細繡綴錦,至此,我青春綺麗。 秋風將冷寂大把大把地撒向大地,艷陽下便有了聲聲低吟。
我側耳傾聽,可是風聲里所有關于你的消息都叫靜謐,每一次的錯過都叫忘記。 我不該怪你,沒有把葉之深情的詩讀給我聽,因為我們還沒有正面的相遇,只是你太累時恰巧路過我的湖心;我不該怪你,以一枚梧桐樹葉凝滯我的呼吸,因為你內心的錨過于沉重,你不期待再一次冒險的航行;我不該怪你,用一瞬間的相思換成我永世的銘記,因為你擁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注定要離我遠行。
你是一只蜻蜓,點過我的湖心。 然后,羽翼飄動的聲響,漸漸遠離我惶恐不安的心情。
可是你的離去卻沒有讓我恢復平靜,我因此陷入憂傷的漩渦。那波紋優美的線條匯成阻力,圍困我的心。
你把我從夢境深處喚醒,卻只告訴我,你要借著風箏遠離六月的雨,而我卻只能留在原地。我把我們的私密全部塵封于樹林寄給秋季。
我躲在秋風的衣襟里回想當時的心情—— 那是一個永遠的蜻蜓夢,似乎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清醒。 我錯把結局當作了開始,我始終無法相信,與你的緣分就這樣隨蕩開的波紋漸次散盡。
你沖破我的視線,消失在天邊湛藍的顏色里。 于是我知道,你不是蜻蜓,而我不再有湖心2 有生之年狹路相逢 終不能幸免 手心忽然長出糾纏的曲線 懂事之前情動以后 長不過一天 留不住算不出流年 決定解下羽毛,單獨完成這段孤寂的旅程。
且把桃花交予陶淵明;青荷讓給周濂溪;水仙還給古希臘神話;丁香退給“雨巷”的油紙傘;把明媚的憂傷,永遠留給自己。只在與你今生靈魂初次相遇的渡口,手持一張過期的舊船票,安靜地等待著駛向終點那最后一班客船的來臨…… 而在靜謐中默默靜化世間紛擾的塵屑,在內心深處保留一片屬于自已永恒的凈土;讓一切年少的憂悒都隨之零落成泥,悄悄掩埋。
塵思滌盡,胸臆中有空山靈雨的清明,這便是我惟一的企求。只是你不曾明白我纖柔的心思,常常困惑我心底寧靜的矜持。
或許,你永遠都觸摸不到這悄悄靜靜的風,心已疲憊,只讓我文字的幽魂空空地回旋于你的上空…… 霧著一張臉,以植物的狀態存在。屏住呼吸,流水西風中,懷一灣婉約優柔體悟靈山圣會上拈花一笑的妙諦。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笑亦含顰。”給你的愛從來都很安靜,你最后的凝眸,一笑而過,讓我不做任何猜想,亦絕口不說任何凄楚的別離。
給你的愛其實一直都很安靜,盈動于心,潤濕于眶,任日漸消磨的心之花瓣凋落盡。 但沉浸在澹然無痕的夢里,用一種幽冷的神情獨觀世人。
“無家,可以稟明生死;無兄弟。可以話桑麻;等我的人,我卻無夢相贈。
身,已如秋蓬;心,寄托行云流水,我怎能再做春閨夢里人?” 徘徊的路,走得總是那么艱難。“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歲月看著你我隔岸對峙,寸寸老去。用文字堆積起來的感情,在時鐘的嘀噠里也在漸漸憔悴、慢慢老去。
終是過客,被時光疾馳的箭,擊碎了浮塵玻璃心。縱喧囂都市,紙醉金迷的紅塵,亦掩飾不住繁華的荒涼。
重溫心中有過的悸動,時常叩問自己,應該放你在哪里?放自己在哪里?文字究竟因誰而美麗?文字到底因誰而哭泣?文字因誰而永唱不休?文字因誰而快樂憂愁?誰曾在經典的老歌里唱著一生一世的牽掛?誰曾在如水的文字里說著風雨相依的永遠?誰曾在秋天的童話里承諾今生唯一的約定? 一縷孤芳的幽魂,坐在寒冷的枝頭,用潔靜的冷艷分離著過往夢境。曾在玫瑰色的夢里,說著傻得可以的謊話,閉上眼睛以為自己就在天堂。
當歲月的指針尖銳的敲醒沉睡中的夢,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還在原地。 當時間的載體變成了股股紊亂的線頭,疑問從遙遠的天邊閃現,墜落一地破碎的語言,思緒無限。
碎成片斷的柔情,走過輪回里的曾經,布滿了世俗荊棘的陷阱。薄暮風中,無人知的思想幽谷,終年有霧。
今夜,又為你提筆寫下心中最清麗動人的樂音。困守古道邊纏綿的藤蘿,把淚流推向悲傷角落。
躲在小屋里,聽明媚的憂傷在字里行間淺唱低吟。 佛說:活在當下。
可是,我纖細的雙手總是挽不住流年,于是每一個當下也都成了歷史。好想去走一趟,那條長長窄窄的老街;好想有趟渡船,渡我到對岸。
卻未知,對岸繁華三千,紅塵里可有擺渡的人?清明靈臺,上下求索的禪機,何處是重生的明媚? 你說我像那位丁香雨巷里款款走來的姑娘。那些月光流蕩的舷邊,及那細雨霏霏的路上,有我給你的真心祈愿。
幸福的花瓣純潔的花瓣,因為我們共有的夢幻而綽約。洛水的彼岸是你,你日夜踏浪而歌,歌聲清越,我循著歌聲尋你。
是否,我和你,真的只是隔著一朵花的距離? 敲擊世俗的門,一扇接著一扇,為著那跌宕起伏的夢想,追逐陽光的味道,走了很久很久。在命運的水面下漂泊,看它偶爾泛起漣漪,感悟做翅,靈犀指路,依舊尋找著你,用最脆弱的記憶,最堅硬的時間,一路追隨。
身邊的人來來往往,耳邊的老歌聽聽停停。透過窗外如水的月色,探出頭去,看到的是滿街繁華的燈火。
依舊是萬丈紅塵,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總獨自在夜深人靜時冥想,體會著似曾遙遠的虛空。
留一方清雅。
描寫“祈福”的句子
1. 這是一個傳統的復歸,還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是因祈福而產生的下意識行為?還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2.有工作的人有福了,愿他不再祈福。他有工作,有生活的目標;他已經找到了目標,便會去追求。
3.為你的今年歡呼,為你的今天喝彩,為你的明天祈福:永葆青春的容顏和美麗的心情!
4.2013雁塔祈福鐘鳴五洲“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堤增。”敲響新年的鐘聲,可以給人們帶來吉祥,以輕松愉快的心情迎接全新的一年。
5.構思了很多心語,醞釀許多祈福,斟酌了眾多問候,才發現還是這話最實在:要保重身體,注意休息哦。
6.臘月二十五來祈福,祝你生活甜蜜沒有苦,事業發展向前大邁步,黃金鈔票堆滿倉庫,大家一起來享福,祝一切平安幸福!
7.祈福日來到,玉皇對你笑,一年霉運全趕跑,幸福團圓將你繞,憂愁傷心不能要,快樂開心不能少,玉皇祝福早送到,來年日子更美好。
8.新年祈福,條條祝福心意足。福星降福,財神發福,一年四季都是福。朋友祝福,瑞龍賜福,幸福人生處處福。愿你龍年真有福,生活更享福。
9.九月九日宴重陽,親友齊聚登高望,祈福避災無疾病,幸福如意身健康。遍插茱萸迎吉祥,好運圍繞財神伴,闔家歡樂業興旺!
10.小馬歡蹦跳,老蛇回家了。辭舊迎新春,爆竹聲纏繞。祈福吉祥年,家家步步高。合家大團圓,幸福路上跑。
11.二十八宿龍抬頭,好事成雙有來由,春龍祈福好兆頭,春雨滋潤貴如油,春游踏青精神抖,春耕忙碌把鋤頭,五谷豐登金進斗,一年好運跟你走!
12.祈福日到!金龍賀歲,歡樂祥瑞。金龍扣門,五福臨門。金龍出洞,財源涌動。金龍戲珠,好運連珠。金龍祈福,拜年送福。金龍飛舞,闔家幸福!
13.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在編織著夢想與希冀。遙望蒼穹,星空閃爍著訴說著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誠的禱告;那夢想是如此真實,又如此遙遠,因為那是心中不滅的追求,是浮于現實的繁華與幻想。
14.只見轟轟的炮聲把黑暗的夜空照亮了,瞬間就把夜空變成了煙花的海洋。五顏六色的煙花像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小星星。看,有的像小腳印,有的像笑臉,還有的像紅心,就連祈福燈也等不及去湊熱鬧了。
15.魚躍龍門,賀歲送福:大福小福全家福,有福享福處處福。知福來福有祝福,清福鴻福添幸福。接福納福年年福,守福祈福歲歲福!
重獲新生的句子,形容重獲新生的成語
1.重見天日
[chóng jiàn tiān rì]
出處:宋·文天祥《文山全集·十三·真州雜賦·序》:“一入真州,忽見中國衣冠,如流浪人乍歸故鄉,不意重睹天日至此。”
釋義: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陽。比喻脫離黑暗,重見光明。
2.死里逃生
[sǐ lǐ táo shēng]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半萬賊兵,卷浮云片時掃凈,俺一家兒死里逃生。”
釋義:從極危險的境地中逃脫,幸免于死。
3.轉危為安
[zhuǎn wēi wéi ān]
出處:《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釋義:由危險轉為平安(多指局勢或病情)。
4.劫后余生
[jié hòu yú shēng]
出處:清·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寄懷許仙屏中丞四首》:“歸飛越鳥戀南枝,劫后余生嘆數奇。”
釋義:劫:災難;余生:僥幸保全的生命。經歷災難以后幸存下來的生命。
5.浴火重生: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達到升華。與鳳凰涅槃同義。
關于正確對待生與死的優美語句
如果知道生與死是必然的過程 , 那麼 , 生命的本身就是尊嚴。
因為生存和死亡 , 是沒有辦法分割的; 出生時 , 就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來臨。 因此 , 生存并不麻煩可憐 , 死亡也不需要覺得悲哀凄苦; 而是要看我們對生存及死亡的態度而定。
生與死 , 是一個廣泛而深入的題目。 不同的人 , 有不同的看法、 想法及立場。
這個主題 , 在近叁十年來 , 漸漸受到東、 西方人士的重視 , 有許多的學者 , 從哲學、 宗教、 醫學等多角度的立場來探討。 在西藏系統的佛教 , 談到很多關於這類的問題 , 我大致上也看過一些 , 不過 , 我今天不是以西藏佛教的角度來討論 , 而是以中國漢傳系統佛教的立場 , 來談談生與死的尊嚴。
我不是一個研究生死學的學者專家 , 我只知道從佛法的觀點 , 對佛法的認識 , 以及對生死的體驗及觀察 , 來加以說明; 今天的這場演講 , 我將它分為八個子題。 有很多佛教徒 , 對生命的感受是負面的 , 認為生命是無奈的、 受罪的 , 是一種負擔 , 這是不了解佛法的原因。
佛說: 「人身難得 , 佛法難聞。 」 我們法身的慧命 , 就是要如何開悟? 如何成佛? 開悟成佛 , 一定要用我們這個色身 , 才能達成修行的目的; 色身就是肉體的生命 , 也只有在人的生命過程中 , 才可以聽到佛法、 修行佛法。
許多人認為修行 , 是要到佛國凈土去修 ,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因為菩薩要成佛 , 一定是在人間 , 不是以其他類別的眾生形態成佛。
必須先要有人的身體之后 , 才能發心; 發菩薩心 , 修菩薩道 , 然后成佛。 因此 , 人的身體是最可愛的、 可貴的; 由凡夫成為菩薩 , 由菩薩到佛 , 都是在人間修成的。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系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來臨。
生未必可喜 , 死未必可哀 , 生命若無尊嚴 , 何喜之有? 死亡若有尊嚴 , 何可悲哀? 如果知道生與死是必然的過程 , 那麼 , 生命的本身就是尊嚴。 因為生存和死亡 , 是沒有辦法分割的; 出生時 , 就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來臨。
因此 , 生存并不麻煩可憐 , 死亡也不需要覺得悲哀凄苦; 而是要看我們對生存及死亡的態度而定。 如果生存、 生活得沒有尊嚴 , 那死亡有什麼好可惜的? 生命又有什麼可喜的? 相反的 , 如果死亡得很有尊嚴 , 那死亡又有什麼可以悲哀的呢? 叁、 生命的尊嚴 , 是從活得有意義、 有價值、 有目標之中 , 來體驗和顯示。
人的生命 , 就是生與死的一個階段和一個過程。 生命的尊嚴 , 可以從倫理的關系、 社會的角度、 歷史的判斷、 哲學的理論以及宗教的信仰等 , 多方面來確立它的意義和目標。
然而 , 今天我不是從以上的角度來談 , 而是從一個佛教徒的立場來討論生與死的尊嚴。 從佛教的立場看 , 生命它是為了受報和還愿而存在的。
過去許的愿 , 一定要實踐承諾; 過去造的業 , 必須要受報。 因此 , 生命是因為因果的事實而存在。
生命的價值 , 并不是由客觀的他人來評估判斷、 來確立認定 , 而是自己負起責任 , 來完成你這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責任 , 同時盡量運用其有限之生命 , 作最高、 最大的奉獻。 每個人在世界上 , 都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 , 像父母、 夫妻、 兒女、 老師、 學生等。
因此 , 我們要盡心盡力的盡自己的責任 , 充實自己 , 作不求回饋的奉獻。 只是想如何的對他人有益 , 用物質的、 精神的種種能力 , 來奉獻一個人、 二個人 , 乃至於許許多多的人 , 這就是生命的價值; 甚至於 , 對一個自然的環境 , 也要盡到保護的責任 , 也作奉獻 , 這就是作自利與利人的工作 , 也是在行菩薩道。
這是需要有個大的方向 , 來作為自己永 的歸宿。 必須將自己的所有 , 分享給他人 , 回向給一切眾生。
同時 , 繼續發愿 , 愿自己能夠成長與消融 , 能夠圓融與超越 , 永無止盡地奉獻。 如果建立這樣的目標 , 不論人生是長是短 , 都是極有尊嚴的。
生是權利 , 死也是權利; 生是責任 , 死也是責任。 活著的時候 , 接受它、 運用它; 結束的時候 , 接受它、 歡迎它。
我常常對癌癥末期的病人說: 「不要等死、 怕死 , 多活一天、 一分、 一秒都是好的 , 珍惜活著的生命。 」 因為生存和死亡 , 都是無限時間之中的必然現象; 不應該死的時候不應求死 , 必須要你死的時候 , 貪生也沒有用。
生與死是息息相關的。 每個人從知道有生命的事實那一天開始 , 就要有面對死亡來臨的心理準備。
要知道 , 死亡的人 , 可能是自己 , 也可能是親友 , 這樣的事 , 隨時可能發生 , 這并不是讓年輕人恐懼死亡 , 用死亡嚇唬他們 , 而是要他們從小就知道死亡這樣的事實 , 如此 , 才能幫助我們智慧的成長。 釋迦牟尼佛在十多歲時 , 就發現人的生命過程 , 從生、 老、 病 , 到死亡的事實 , 因而促使他去修行、 去悟道 , 使他成長、 使他得到大智慧 , 進而拯救了全世界的人類。
(叁) 應該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的可貴 , 并且運用生命使自己成長 , 奉獻他人。 至於什麼時候死亡 , 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知道; 因此 , 知道它會來臨 , 但是不必憂慮死亡的事實會在何時發生。
在臺灣 , 我有一位在家弟子 , 他深信命理 , 曾請了多位相命師為他算命 , 都說他只能活到六十九歲 , 到了那一年 , 他把工作。
描寫"兒的生日娘的苦"的句子有哪些
1、孩生日,娘苦日,想想呢,娘親含辛茹苦,任勞任怨,為了我們健康成長,多么不易,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真是母愛的寫照!
2、兒的生日娘的苦日,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快樂是母親的痛苦換來的,特別的感謝母親!
3、媽,今天是我的生日同時也是您的苦日,所以今天我要送您這個禮物。媽,謝謝您。是您讓我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4、兒的生日母的苦難日!每當生日這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我,慢慢的開始避諱著這個生日。
5、生日對于每個人來說那只是出生時的一個紀念日。兒的生日娘的苦日,那也是紀念我們每個人出生時帶給母親的痛苦。
6、在紀念生日之時也要感恩,感謝母親給我們帶來生命和教養。
7、很多人卻只顧著自己祝福生日,而忘記了我們的生命是偉大的母親賦予我們的。
8、兒的生日娘的苦日,我們在祝福生日,紀念上天賜給我們一切的時候,可別忘我們偉大的母親。
9、每到我的生日這一天,我會更加能夠體會母親生下我們,養育我們的含辛茹苦,會心痛,會落淚。
10、生日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日子,我們擁有那一份對生命的感謝!但是,同樣的,作為一個母親,他們辛苦的把我們生下來,盡他們的一切所能來關心我們,照顧我們,愛我們,而我們作為子女的能為他們做的確是少之又少,唯一可以的就是我們的那一點孝心!
11、兒的生日就是娘的苦日,我們會始終牢記在心,感恩在心。
12、每個人都是媽媽辛辛苦苦生下來的,期間伴隨著很多的痛苦,所以說世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啊!
13、今天,是我的生日,每到今天,媽媽我都想起你,兒的生日,娘的苦日。
14、顯而易見母親生孩子的過程是相當艱辛的,因此有了娘的苦才有了孩兒的生呀!
15、兒的生日娘的苦日,那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
包含浮生的詩詞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滴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玉樓春》
年代: 宋 作者: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彀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垂釣》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臨水一長嘯,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廬。
浮生多變化,外事有盈虛。今來伴江叟,沙頭坐釣魚。
《遣興》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鏡弄白髭須,如何作老夫。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
忍過事堪喜,泰來憂勝無?治平心徑熟,不遣有窮途。
《嘆世》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坐對黃花舉一殤,醒時還憶醉時狂。丹砂豈是千年藥,白日難消兩鬢霜。
身后碑銘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追思浮生真成夢,到底終須有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