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有關豬的歇后語和成語
豬八戒吃肉-- 豬八戒結親-- 豬八戒擦粉-- 豬八戒咬牙-- 豬八戒看唱本-- 豬八戒吃西瓜-- 豬八戒嫁妹子-- 豬八戒吃人參果-- 豬八戒丟了釘耙-- 回答者:dadamx02 - 門吏 二級 2-11 14:30 豬朋狗友: 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豬怕壯: 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會招致麻煩 一龍一豬: 喻二人相去懸殊 指豬罵狗: 猶指桑罵槐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豬突豨勇】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豬朋狗友】比喻損友。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犧牲而希望得到大報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
通常用以形容兩軍對陣,敗軍奔逃流竄的情狀。 【殺豬教子】 比喻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
【豬朋狗友】 形容只能玩樂、不能共患難的朋友。 【豬羊變色】 比喻扭轉并徹底改變局面。
【豬狗不如】 罵人連牲畜都不如的話。 【豬突豨勇】 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
【遼東之豬】 表示少見多怪,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 【馬店買豬】 (歇后語)沒那事。
比喻無中生有的事。 【扮豬吃老虎】 比喻用心機耍詐。
【一龍一豬】 比喻人的賢與不肖,相去懸殊。 【泥豬瓦狗】 比喻無用之物。
【指豬罵狗】 拐彎抹角的罵人。 【牧豬奴戲】 賭博或奕棋。
【肥豬拱門】 比喻送上門來的利益。 【廟里的豬頭】 (歇后語)已經有主。
引申喻有理由、有道理。 【豬八戒上陣】 (歇后語)倒打一鈀。
比喻不承認自己的過失,反而倒咬別人一口。 【豬八戒戴花】 (歇后語):(1)自覺美。
(2) 越是丑人越作怪。 【豬八戒照鏡子】 (歇后語):(1)里外不是人。
(2) 當面給他難看。 【豬八戒坐飛機】 (歇后語)丑上了天。
【豬八戒吃人參果】 (歇后語)全不知滋味。 【人怕出名豬怕肥】 (諺語)人出了名,往往招來各種麻煩;豬長肥了,將很快被屠宰。
【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 比喻條件成熟了,才好辦事。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諺語)比喻見識再少也會懂得一些。
【三豕渡河】 比喻文字訛誤或傳聞失實。亦作三豕涉河。
【封豕長蛇】 比喻貪暴的人。亦作封豨修蛇。
【牧豕聽經】 比喻勤學。 【狼奔豕突】 形容人倉皇失措的逃跑,或壞人恣意摧殘破壞。
【遼東白豕】 比喻少見多怪而自視不凡,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常用作自謙詞。
【豕交獸畜】 比喻待人不禮貌。 【魯魚亥豕】 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
亦作亥豕魯魚。 【信及豚魚】 比喻極有信用。
【戴雞佩豚】 因公雞、野豬性好斗,古人作為勇猛的象徵。 【瘠牛僨豚】 比喻大國雖實力衰弱,然如凌壓小國,則小國必亡。
【豚兒犬子】 對人謙稱自己的兒子。 【豚蹄穰田】 比喻希圖以少許東西求取大量收益。
【拼死吃河豚】 (諺語)比喻勉強從事。 【豚肩不揜豆】 比喻非常節儉。
【犬彘之食】 比喻食物非常粗糙。 【狗彘不食】 比喻人的品行卑劣無恥,連豬狗都嫌棄。
【狗彘不如】 比喻人的品格卑劣,連豬狗都比不上。 【曾子殺彘】 比喻人講求信用。
【殺彘教子】 指父母教導子女應言行一致。 【行同狗彘】 形容人的行為卑劣。
亦作行同狗豨。 【豬突豨勇】 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
【行同狗豨】 形容人的行為卑劣。 狼奔豕突:形容莽撞蠻干的人。
牧豬奴戲:賭博。 豕交獸畜:指受人之恩而不懂回報的人。
向虎借豬:表示不可能之事。 老虎借母豬:喻有借無還的行為。
豬欠狗債:理所當然的事。 不撿糞,豬就不瀉痢:事有湊巧,或本該如此。
人怕出名豬怕壯:豬養尊處優,絕沒有好下場,因為一旦肥壯就被宰殺。所以有時名聲遠揚常給人帶來煩惱。
豬扶不上樹:喻無可救藥之人。 豬八戒喝了磨刀水,心里秀:豬八戒外表愚笨,但內心卻非常善良聰明,所以用此話喻外表掩蓋智慧,秀中愚外。
封豕長蛇:比喻貪婪橫暴的人。 預示地震的俗語: 雞飛上樹豬拱圈。
豬嘴上插蔥,裝象。 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熱鬧處獻母豬,盡丟丑。 豬八戒上陣,倒打一鈀。
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 駝背子牽母豬,前世的冤。
死豬不怕開水燙。 【狗彘不若】(成語) 彘(zhì):豬。
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極其卑劣或行為極端無恥。
[語出]《荀子·榮辱》:“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也作“狗彘不如”。
[近] 禽獸不如 【狼奔豕突】 形容人倉皇失措的逃跑,或壞人恣意摧殘破壞。 【豬朋狗友】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也形容只能玩樂、不能共患難的朋友。與“狐朋狗友”同義。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豬怕壯】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會招致麻煩。 【一龍一豬】 喻二人相去懸殊。
出自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說人在幼時大致沒有什么區別,而學問的深淺由年長而不同,于是有一龍一豬的差別。 【指豬罵狗】 拐彎抹角的罵人。
與“指桑罵槐”同義。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豬突豨勇】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犧牲而希望得到大報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兩軍對陣,敗軍奔逃流竄的情狀。
【殺豬教子】 比喻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 【豬羊變色】 比喻扭轉并徹底改變局面。
【豬狗不如】 。
二、描寫豬的好詞好段
1. 豬是我們人類的友人,咱們應該愛待它,它不像蛇那樣無情,也不像虎那樣兇悍,它就是它本人,那么的渾厚,誠實,無邪。
2. 小豬長得毛色黑亮,長長的嘴巴,圓圓的肚子,小尾巴撲甩著。
3. 豬象征著可貴,帶給我財運,豬象征著吉利,帶給我好遠,豬象征著憨厚,帶給人美妙。
4. 這些小豬卻長著長長的大耳朵,跑動時,長耳朵也一上一下地晃個不停。它們的身體圓滾滾的,透過淺淺的白毛,顯露出紅嫩嫩的皮肉。
5. 一群小豬撒著歡兒奔向豬食槽子,連拱帶掀,搶得豬食四下飛我家的老母豬,長著一張長嘴巴,兩只毛耳朵又長又大,沉甸甸的大肚子,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嘴里還不住地哼味著。
6. 這只豬吃東西的時候,兩個耳朵像大扇子一樣一扇一扇的,腦袋一顛一顛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食物。
7. 豬,真的像一個無知的小孩子,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尾巴一擺一擺,但我就是愛它這種純粹無瑕的心靈。
8. 豬吃完食乖乖地走到圈里,懶洋洋地躺下了,還不時地哼哼兩聲,好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這匹馬,全身皮毛黑發紅,紅中透亮,油光水滑,像剛從油缸里跳出來似的。
9. 活潑可愛。
10. 憨狀可掬。
11. 活蹦亂跳。
12. 四蹄生風。
13. 乖巧伶俐。
14. 生龍活虎。
15. 大智若愚。
活潑可愛:行動自然,不呆板,形容小孩子很可愛,討人喜愛。多用來形容兒童或活潑愛動的少女、蘿莉、正太、動物,有的陽光型大男孩也可用可愛形容,令人發笑快樂而產生喜愛之情的也可以用可愛來形容。很少用來形容成年人或老年人,有時也用來形容寵物動物。
憨狀可掬:形容頑皮嬌癡、單純幼稚的樣子充溢在外,招人喜愛。
活蹦亂跳:形容活潑、歡樂,精力旺盛的樣子,出自曹禺《日出》。
四蹄生風:步履矯健,形容跑得很快。
乖巧伶俐:形容人機警,讓人滿意。
生龍活虎: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潑矯健、生氣勃勃。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眾的人,看來好像愚笨,不露鋒芒。
三、帶豬字的成語有
牧豬奴戲
對賭博的鄙稱。
人怕出名豬怕壯
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煩,就象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殺一樣。
豬卑狗險
比喻卑鄙陰險的人。
豬突豨勇
豨:野豬。指拼命向前沖,不怕死的人(含貶義)。
一龍一豬
出自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說人在幼時大致沒有什么區別,而學問的深淺由年長而不同,于是有一龍一豬的差別。
雞飛上樹豬拱圈
這是一句預示地震的俗語,所以地震多發區的人們將它編入歌謠:"震前動物有前兆,綜合異常作預報。牛羊騾馬不服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咬"
打不死野豬樹上躲
豬發起怒來可不得了,會兇悍得橫沖直撞,所以人們說"打不死野豬樹上躲"。
豬扶不上樹
喻無可救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