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經·大雅·皇矣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維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受祿無喪,奄有四方。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篤于周祜,以對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岡,無矢我陵。我陵我阿,無飲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帝謂文王:訽爾仇方,同爾弟兄。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
臨沖閑閑,崇墉言言。執訊連連,攸馘安安。是類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無侮。臨沖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絕是忽。四方以無拂。
二、詩經 表示訣別的句子
詩經中的送別詩《燕燕》
燕燕子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于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還有一個是漢古詩十九首里的送別詩《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三、詩經中寓意美好的句子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1.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侶。
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
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6.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譯: 我懷戀著倩影,我心傷悲!
8.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四、根據《詩經·大雅·皇矣》的記載,周人主要是歌頌文王的以下哪一項
上帝偉大而又輝煌,
洞察人間慧目明亮。
監察觀照天地四方,
發現民間疾苦災殃。
就是殷商這個國家,
它的政令不符民望。
想到天下四方之國,
于是認真研究思量。
上帝經過一番考察,
憎惡殷商統治狀況。
懷著寵愛向西張望,
就把岐山賜予周王。
砍伐山林清理雜樹,
去掉直立橫臥枯木。
將它修齊將它剪平,
灌木叢叢枝杈簇簇。
將它挖去將它芟去,
檉木棵棵椐木株株。
將它排除將它剔除,
山桑黃桑雜生四處。
上帝遷來明德君主,
徹底打敗犬戎部族。
皇天給他選擇佳偶,
受命于天國家穩固。
上帝省視周地岐山,
柞樹棫樹都已砍完,
蒼松翠柏栽種山間。
上帝為周興邦開疆,
太伯王季始將功建。
就是這位祖先王季,
順從父親友愛體現。
友愛他的兩位兄長,
致使福慶不斷增添。
上帝賜他無限榮光,
承受福祿永不消減,
天下四方我周占全。
就是這位王季祖宗,
上帝審度他的心胸,
將他美名傳布稱頌。
他的品德清明端正,
是非類別分清眼中,
師長國君一身兼容。
統領如此泱泱大國,
萬民親附百姓順從。
到了文王依然如此,
他的德行永遠光榮。
已經接受上帝賜福,
延及子孫受福無窮。
上帝對著文王說道:
“不要徘徊不要動搖,
也不要去非分妄想,
渡河要先登岸才好。”
密國人不恭敬順從,
對抗大國實在狂傲,
侵阮伐共氣焰甚囂。
文王對此勃然大怒,
整頓軍隊奮勇進剿,
痛擊敵人猖狂侵擾。
大大增加周國洪福,
天下四方安樂陶陶。
密人憑著地勢高險,
出自阮國侵我邊疆,
登臨我國高山之上。
“不要陳兵在那丘陵,
那是我國丘陵山岡;
不要飲用那邊泉水,
那是我國山泉池塘。”
文王審察那片山野,
占據岐山南邊地方,
就在那兒渭水之旁。
他是萬國效法榜樣,
他是人民優秀國王。
上帝告知我周文王:
“你的德行我很欣賞。
不要看重疾言厲色,
莫將刑具兵革依仗。
你要做到不聲不響,
上帝意旨遵循莫忘。”
上帝還對文王說道:
“要與盟國咨詢商量,
聯合同姓兄弟之邦。
用你那些爬城鉤援,
和你那些攻城車輛,
討伐攻破崇國城墻。”
臨車沖車轟隆出動,
崇國城墻堅固高聳。
抓來俘虜成群結隊,
割取敵耳安詳從容。
祭祀天神求得勝利,
招降崇國安撫民眾,
四方不敢侵我國中。
臨車沖車多么強盛,
哪怕崇國城墻高聳。
堅決打擊堅決進攻,
把那頑敵斬殺一空,
四方不敢抗我威風。
五、詩經中表達思念的句子
《詩經》里思念的詩句:《周南關雎》:。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周南漢廣》:。
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水矣,不可方思。《邶風擊鼓》:。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邶風雄雉》:。
。我之懷矣,自詒伊阻。
展矣君子,實勞我心。
。道之云遠,曷云能來。
《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鄘風桑中》:爰采唐矣?沬之鄉矣。云誰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麥矣?沬之北矣。
云誰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東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王鳳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陳鳳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陳鳳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彼澤之陂,有蒲與蓮。有美一人,碩大且卷。
寤寐無為,中心悁悁。彼澤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檜風羔裘》:。
豈不爾思,勞心忉忉。
。豈不爾思,我心憂傷。
豈不爾思,中心是悼。《豳風 東山》:。
。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今,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收。
六、先秦散文或詩經中描寫戰爭的句子
給你兩個我認為在先秦時代最好的: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屈原 《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雖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