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峽中的個別詞語意思是什么
自:從,此處有“在”之意。
三峽:指長江上游重慶、湖北兩省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全長實際只有四百多里。
略無:毫無。闕:通“缺”,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停午:一作“亭午”,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這里指太陽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漲上了高陵之上。襄,上。
陵,大的土山,這里是丘陵的意思。 沿:順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時。
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傳達。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市奉節縣。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 奔:奔馳的快馬。
御風:駕風。 以:這里當作“似”。
素湍:白色的急流。綠潭:綠色的潭水。
回清:回旋的清波。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峰。
巘,凹陷的山頂。 飛漱:飛流沖蕩。
懸泉: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泉水。飛漱:急流沖蕩。
漱,噴射。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剛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zhǔ):動詞。
引:延長。 凄異:凄涼怪異。
哀轉久絕:悲哀婉轉,很久才能消失。 巴東:漢郡名,在現在重慶云陽、奉節一帶。
沾:打濕。
二、余秋雨《三峽》的深刻含義是什么
三峽,博大的中華文化意象——《三峽》導讀 《三峽》一文與其說與景有關,不如說是作者心中內斂卻激越的豐富情感的外在體現。
文章脈絡清晰,由引子和三部分正文組成。 引子開門見山,點明了三峽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第一部分寫白帝城,以李白的詩句、《白帝托孤》的樂曲和故事串起整個部分,一語道出詩人與山水的親密關系:“只能請那些在黃卷青燈間搔首苦吟的人們不要寫詩了,那模樣本不屬于詩人。”真正的詩人,是在湍急的水和險峻的山這間以一葉扁舟把酒臨風,沉著而激動地吟出心中精神與感動的人,如李白在白帝城悄然登舟,當時無專用,卻被傳記千年。
而那些馳騁一時的戰將與戰事則隨滔滔江水滾滾東去。三峽,是真正的詩歌的搖籃,有那闕《早發白帝城》為證,有李白為證。
第二部分,寫過長約200千米的三峽時進入眼簾的神女峰。如果說三峽的洶涌奇險是力量、是激情、是陽剛,那么神女峰的安靜與神女峰的傳說則帶著神秘美好陪伴著這力量、這激情、這陽剛。
無以為報,三峽只有以湍急的浪與呼嘯的風作為無言的答謝。正好李白等詩人執著游吟出沒于險山惡水間,找尋這樣那樣的美,神女峰的美好與獨聳千年的落莫也被詩人用銳利的眼與澎湃的情淺淺吟出。
作者在此處不吝筆墨地摘錄了舒婷的《神女峰》,于是,一個雖殘破卻仍留在整個民族心中的神話就這樣被描述。 “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直接,簡單,卻有無究的色彩,與千百年前的那句“朝辭白帝彩云間”異曲同工。 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一脈相連,足跡的轉移帶來感情的波浪思緒的火花,詩是唯一的出路。
三峽,是屬于真正的詩人的,古往今來,沒有變更過。 第三部分則相對地平靜,正好激情澎湃后小憩片刻的詩人。
有萬千思緒,王昭君、屈原激激蕩蕩涌上心頭,不僅是憑古,更是在古今一致的水面上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萬千感慨歸結為一句平平的“還好,還有一位女詩人留下了金光菊和女貞子的許諾,讓你在沒有月光的夜晚,靜靜地做一個夢,殷殷地企盼著。 ”夢里,怕者是把酒游吟的李白,珠淚輕垂的神女,盈盈淺笑的昭君,問天索地的屈原,滿目的熱淚,和那亙古不變的洶涌瑰麗。
全文無甚直接寫景之處,只是以三峽游蹤為經,編織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多次凸現三峽的文化含義,詩人、奇山異水、神女、昭君、屈原,三峽幾乎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見證者。 在作者筆下,三峽,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山水風景,更含有極具濃郁的文化氣息,是作者心中的一塊圣地,一個無從替代的意象。
沒有太多的抒情,卻能讓人的心頭起伏不定,正如不需要風的吹拂,三峽的水湍急澎湃——因為水下暗流洶涌不禁佩服作者,不矯情不夸張,卻在平和之中帶讀者作了一番留下深刻印象的游歷。 作者的學者氣息、文人氣息盡顯無遺。
深刻含義: 《三峽》絕非泛泛的文人游記。讀罷《三峽》,心中的洶涌遠非釋卷便可以靜息。
三峽是美景,更是歷史與理想、力量與激情的結合體。這片美景外國人不懂,不可能懂,在千百年中歷經滄桑的三峽僅屬于中華民族,這是只有我們才有的驕傲與狂放不羈。
無論你有沒有到過三峽,請與我一起,在余秋雨先生的帶領下作一番記憶情的三峽文化之旅。
三、關于長江三峽的詩
【過懷王墓】張說 咿?Σ豢尚牛源稅芑懲酢?退?i關路,返葬岐江陽。
啼狖抱山月,饑狐獵野霜。一聞懷沙事,千載盡悲涼。
【對酒行巴陵作】張說 留侯封萬戶,園令壽千金。本為成王業,初由賦上林。
繁榮安足恃,霜露遞相尋。 鳥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陰。
夢中城闕近,天畔海云深。空對忘憂酌,離憂不去心。
【曉行巴峽】王維 際曉投巴峽,馀春憶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 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過蜀龍門】沈?縉? 龍門非禹鑿,詭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峽,不與眾山同。
長竇亙五里,宛轉復嵌空。伏湍?那筆偎址紜? 流水無晝夜,噴薄龍門中。
潭河勢不測,藻葩垂彩虹。 我行當季月,煙景共舂融。
江關勤亦甚,?t?餑亞睢? 勢將息機事,煉藥此山東。 【巫山高二首(一作宋之問詩)】沈?縉? 巫山峰十二,合沓隱昭回。
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
何忍猿啼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
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高】沈?縉? 巫山高不極,合沓狀奇新。
暗谷疑風雨,陰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九江春。
為問陽臺客,應知入夢人。 【入鬼門關】沈?縉? (搜狐視線注:鬼門關即夔門) 昔傳瘴江路,今到鬼門關。
土地無人老,流移幾客還。 自從別京洛,頹鬢與衰顏。
夕宿含沙里,晨行岡路間。 馬危千仞谷,舟險萬重灣。
問我投何地,西南盡百蠻。 【道峽似巫山】朱使欣 江如曉天靜,石似暮云張。
征帆一流覽,宛若巫山陽。 楚客思歸路,秦人謫異鄉。
猿鳴孤月夜,再使淚沾裳。 【巫山高(一作沈?縉謔£空叛? 巫山高不極,合沓狀奇新。
暗谷疑風雨,陰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曉,潮滿九江春。
為問陽臺客,應知入夢人。 【巫山】張循之 流景一何速,年華不可追。
解佩安所贈,怨咽空自悲。 【巴南舟中夜市】岑參 渡口欲黃昏,歸人爭流喧。
近鐘清野寺,遠火點江村。 見雁思鄉信,聞猿積淚痕。
孤舟萬里外,秋月不堪論。 【送客游荊州】李嘉祐 草色隨驄馬,悠悠共出秦。
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在四鄰。
青門一分首,難見杜陵人。 【巴陵送李十二】王昌齡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
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雨中過員稷巴陵山居贈別】劉長卿 憐君洞庭上,白發向人垂。
積雨悲幽獨,長江對別離。 牛羊歸故道,猿鳥聚寒枝。
明發遙相望,云山不可知。 【送人還荊州(一作李嘉祐詩)】皇甫曾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謁禹廟】徐浩 畝澮敷四海,川源滌九州。
既膺九命錫,乃建洪范疇。 鼎革固天啟,運興匪人謀。
肇開宅土業,永庇昏墊憂。 山足靈廟在,門前清鏡流。
象筵陳玉帛,容衛儼戈矛。 探穴圖書朽,卑宮堂殿修。
梅梁今不壞,松祏古仍留。 負責故鄉近,?A來申俎羞。
為魚知造化,嘆鳳仰徽猷。 不復聞夏樂,唯馀奏楚幽。
婆娑非舞羽,鏜鞳異鳴球。 盛德吾無間,高功誰與儔。
災淫破兇慝,祚圣擁神休。 出谷鶯初語,空山猿獨愁。
春暉生草樹,柳色暖汀州。 恩貸題輿重,榮殊衣錦游。
宦情同械系,生理任桴浮。 地極臨滄海,天遙過斗牛。
精誠如可諒,他日寄冥搜。 【入峽寄弟】孟浩然 吾昔與爾輩,讀書常閉門。
未嘗冒湍險,豈顧垂堂言。 自此歷江湖,辛勤難具論。
往來行旅弊,開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流萬壑奔。
我來凡幾宿,無夕不聞猿。 浦上搖歸戀,舟中失夢魂。
淚沾明月峽,心斷鶺鴒原。 離闊星難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書此示鄉園。 【大覺高僧蘭若(和尚去冬往湖南)】杜甫 巫山不見廬山遠,松林蘭若秋風晚。
一老猶鳴日暮鐘, 諸僧尚乞齋時飯。香爐峰色隱晴湖,種杏仙家近白榆。
飛錫去年啼邑子,獻花何日許門徒。 【荊州歌】李白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繭成蛾, 繰絲憶君頭緒多。撥谷飛鳴奈妾何。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江上寄巴東故人】李白 漢水波浪遠,巫山云雨飛。 東風吹客夢,西落此中時。
覺后思白帝,佳人與我違。瞿塘饒賈客,音信莫令稀。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悲秋】杜甫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禹廟(此忠州臨江縣禹祠也)】杜甫 禹廟空山里,秋風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
云氣生虛壁,江聲走白沙。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題忠州龍興寺所居院壁】杜甫 忠州三峽內,井邑聚云根。 小市常爭米,孤城早閉門。
空看過客淚,莫覓主人恩。淹泊仍愁。
四、帶三峽的詩句有哪些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三峽 酈道元 春冬這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瞿唐峽 清 張問海 峽兩蒙蒙竟日閑 扁舟珍落畫圖間。 便將萬管玲瓏筆, 難寫瞿唐兩岸山。
三峽歌 宋 陸游 十二巫山見九峰, 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滟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歸京 【唐】白居易 水陸四千里,何時歸到秦? 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入峽次巴東 【唐】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三峽聞猿 【唐】貫休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峽聞猿 【唐】慕幽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云道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