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登山的詩句
1、有關“登山”\x0d唐代詩人李頎有\x0d“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x0d山行--- 唐朝杜牧\x0d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x0d古風----李白\x0d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x0d《望岳》---杜甫\x0d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x0d晉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x0d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x0d唐司空圖: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x0d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x0d唐王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x0d唐韓愈: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x0d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x0d唐張錫: 山之妙在峰回路轉,水之妙在風起波生.\x0d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x0d元張養浩: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x0d2、有關”觀海“的詩句\x0d登鸛雀樓——王之渙\x0d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x0d望月懷古——張九齡\x0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x0d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x0d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x0d次北固山下——王灣\x0d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x0d長歌行——漢樂府。
二、描寫登山的句子
描寫登山的句子
1. 我抬頭看,同事們已經開始登山了,山不高,不到兩千米,有幾個山頭,山坡上,雖然沒有高大的樹木,卻是滿是翠綠。我順坡而上。臺階是用木塊楔入的,橫豎交叉,臺階保持著土質,踩下去喧騰騰,還綿綿的。人們邊登,邊鬧,全當是玩耍,可是登著登著,聲音就靜了下來,有的人就蹲在地上,歇息,有的人撐不住,就退了下去。
2. 停下來歇歇腳,拭拭汗,一抬頭,啊,湛藍的天空下,那根直插云霄的電視發射針已近在咫尺了,加油!
3.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4. 貓躥狗閃,兔滾鷹翻,猴上樹,虎登山,蟒翻身,龍探爪。
三、形容登山的詞語
【巴山越嶺】:爬山越嶺。
形容善于登山行走。【跋涉長途】:跋涉:登山涉水。
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走長路的艱辛。
【從善如登】:指為善如登山那樣不易,比喻學好很難。【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從:順隨。
順隨善良象登山一樣,順隨惡行象山崩一樣。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行善如登,行惡如崩】:比喻做好事就像登山一樣困難,做干事就像山崩潰那樣容易。【莫躓于山,而躓于垤】:躓:絆倒;垤:小土堆。
沒有因登山而絆倒,反而被小土堆絆倒了。比喻小問題常易被忽略,因而贊成錯誤。
也指在小事上出了大差錯。【涉海登山】:渡過大海,攀登高山。
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亦作“涉水登山”。
【涉水登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同“涉海登山”。
【梯山航海】:登山航海。比喻長途跋涉,經歷險遠的旅程。
【梯山架壑】:形容登山涉險歷經艱辛。【學如登山】:學習象登山一樣。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瞻云陟屺】:陟:升,登;屺:沒有草木的山。
望云登山。比喻非常思念親人。
四、形容爬山的詞語
【著屐登山】屐:木頭鞋。穿著木頭鞋登山。形容歷盡艱辛
【臨水登山】臨:到,靠近。原意是到達水邊又登上高山,寫送別的情景。現也泛指游覽山水名勝。
【涉海登山】渡過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亦作“涉水登山”。
【涉水登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同“涉海登山”。
補充相關:
【登山踄嶺】踄:同“步”,蹈,走。形容長途跋涉,路途辛苦。
【登山驀嶺】驀:超越。形容長途跋涉,路途辛苦。
【登山臨水】形容旅途遙遠。也指游山玩水。
【登山涉水】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登山小魯】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眼光遠大。
【登山越嶺】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登山逾嶺】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五、有關登山的句子
1、停下來歇歇腳,拭拭汗,一抬頭,啊,湛藍的天空下,那根直插云霄的電視發射針已近在咫尺了,加油! 2、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3、貓躥狗閃,兔滾鷹翻,猴上樹,虎登山,蟒翻身,龍探爪。
4、經過半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到達了山頂。山上風光真美啊!山下的房子成了方糖,岷江河變成了一條飄帶,這時我才領略到一覽眾山的雄偉 5、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6、會當臨絕頂,一巒眾山小。
7、好一幅濃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畫!而我此時就身置其中,臨風而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離地才十來米,感覺呼吸不再那么從容,身上已經汗出如漿了,堅持著再行不到五十個臺階,兩人已經同時坐在臺階上。
8、到了半山腰坐著就希望再也不要起來了。下去的時候真希望能一下子滾到山腳下……就這樣疲憊。
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0、白云回望合,青靄人看無。
1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2、不久就感覺到了自己體力有些不支,于是我們在攀登的時候總是不斷的休息。一路之上,談天說地,博古論長,我們邊賞美景邊感受名山文化。
但見“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曉月暫飛千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更見得“四壁群山居上邱,白云依我欲何求。
瑤池碩果余盤盞,鷲嶺玄機遍隴疇”。如此意境,怎奈得文人詩話多。
山路之上,小伙子們身帶飲食之類,姑娘們個個身著運動裝,年輕人的朝氣初顯不服輸的勁頭,互相加油,雖然汗流浹背,嬌喘吁吁。 13、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劉墉《方向》 14、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我們終于爬到了頂峰。
“是真高敞處,別有大乾坤”,“更倚天門看城市,茫茫平地皆云煙”,的確,身居高處,天高云淡自是一番好滋味。雖居山下,朋友卻不怎么爬山,不知是因年齡的的增長還是生活的重擔,一旦登上高峰,他更是感慨:高處自有風景在,人生本是多塵埃。
若是萬般隨它去,何愁風云不變天。 15、人生就如登山,每個人都在前行的過程中不斷地累積東西,這里面有你的名譽地位權利財富親情友情愛情等等。
很多人只知道一味地往自己的袋子里堆積東西而不知道放下,以至于身心俱疲。其實,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學會放棄,才有可能獲得幸福。
16、每天像登山一樣活著吧,慢慢地堅持不懈地攀登,還要記得欣賞每一瞬擦身而過的風景。 17、我們走走停停,談笑風生,顧不得腰酸腿軟,汗流滿面,興致勃勃爬到了山頂。
18、站在山頂,極目遠望,小城的風貌盡收眼底,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晃動的人影若隱若現。遠處,山峰逶迤,白云繚繞,朦朦朧朧,給人無限的遐想。
田間阡陌縱橫,河塘碧水蕩漾。 19、站在山腳下,仰望神童山,群峰巍峨,亂石穿空,樹高林深,幾片白云游蕩在山腰,雨還是淅淅瀝瀝的打在身上,淡淡的薄霧把神童山上上下下包裹得越發厚重,崔嵬。
20、我背著一壺水,手里拿著個竹杖,沿著曲曲折折的石階往上爬,爬山可真是一件苦差事,出發不多久腳掌就磨破了,腿開始打顫,早就精疲力竭了。我撲哧撲哧的喘著粗氣,真是恨不得“脅下生雙翼,直飛到山頂”。
21、帶著些許的神秘感我們迎著朝陽出發了,踩著石梯在茂密的叢林中傳山而上,心里還真有幾分興奮,現在想來也許是內心深處對山頂的神秘渴望起了作用吧!就這樣走走歇歇終于爬上了山頂! 22、沿著用石子鋪成的蜿蜒的山道,拾級而上,穿梭在茂盛的樹林下,享受著和煦春風的撫摸,耳聞小鳥婉轉的和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明艷的世界。小草返青,嫩嫩的,綠綠的,朝氣蓬勃。
綠樹吐芽,在陽光的映襯下綠得發亮,似乎要把自己的生命力全部展示給我們看。 23、越往上走,風也越大,也越發凜冽,無數只鳥扇著白色的翅膀,鳴叫著在山間盤旋,我知道,是我們驚了它們的夢。
前面的人的腳帶起的塵土,迷得我睜不開眼,只好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上走。我也是氣喘吁吁的,遮陽帽早已濕了,身體也漸漸滯重,額頭上的汗水,順著面頰流淌下來…… 24、好一幅濃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畫!而我此時就身置其中,臨風而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
離地才十來米,感覺呼吸不再那么從容,身上已經汗出如漿了,堅持著再行不到五十個臺階,兩人已經同時坐在臺階上。停下來歇歇腳,拭拭汗,一抬頭,啊,湛藍的天空下,那根直插云霄的電視發射針已近在咫尺了,加油! 25、到了山頂,風景突變,一覽無余。
連綿的山脊,像群牛的脊背,我們踩在碧綠的毛氈上,可以看到山腰上一叢叢的色彩,有時是暗棕,那是一塊杉林;有時是亮黃,那是一組將紅的楓樹;有時又是翠綠,那是大片的松群。我們爬的山,群山腳下居然還有一片白晃晃的庫水,峰回水轉,安靜怡然,像明鐿,像白屏。
對面的山是最讓人震撼的,我想小孩們都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壯美,因為他們也會停下腳步來,遙望著,感嘆。
六、贊美登山的詩句
1、有關“登山”\x0d唐代詩人李頎有\x0d“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x0d山行--- 唐朝杜牧\x0d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x0d古風----李白\x0d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x0d《望岳》---杜甫\x0d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x0d晉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x0d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x0d唐司空圖: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x0d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x0d唐王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x0d唐韓愈: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x0d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x0d唐張錫: 山之妙在峰回路轉,水之妙在風起波生.\x0d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x0d元張養浩: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x0d2、有關”觀海“的詩句\x0d登鸛雀樓——王之渙\x0d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x0d望月懷古——張九齡\x0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x0d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x0d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x0d次北固山下——王灣\x0d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x0d長歌行——漢樂府。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贊美正月初二登山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