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一句后悔沒孝敬父母的句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韓詩外傳》卷九,原文是“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以上的嘆息是皋魚在父母死后有感而發的.皋魚周游列國去尋師訪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豈料父母相繼去世,皋魚驚覺從此不能再盡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時未能好好侍床,現在已追悔莫及了!皋魚以“樹欲靜而風不止”,來比喻他痛失雙親的無奈.樹大不喜隨風擺動太多,否則便枝歪葉落;無奈勁風始終不肯停息,而樹木便不斷被吹得搖頭擺腦.風不止,是樹的無奈;而親不在則是孝子的無奈!因為這緣故,后人便以“風樹之悲”來借喻喪親之痛.。
二、諷刺不孝子的詩句有哪些 諷刺那些不孝子的句子
1、“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干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釋義: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3、“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勸孝歌》節選
清末:徐熙
劬勞辛苦盡,兒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
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
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
兒行千里路,親心千里逐。
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釋義:辛苦勤勞的工作,孩子已經十五六歲。
孩子聰明擔心他勞累,孩子愚鈍擔心他將來。
有好的行為要表揚他,有過失要批評教育他。
兒子長大外出沒有回來,靠在門前不分晝夜的等待。
兒子外出千里之遠,心中的思念也跟隨千里。
孝順是應該的,不孝順連禽獸都不如。
4、《勸孝歌》節選
作者:徐熙孝
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畜。慈鳥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孝竹體寒暑,慈枝顧本末。
釋義:一個人如果不能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怎么能把人和畜牲區別開來。
慈烏尚且還反過來喂食母親,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喂養父母。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5、“有田若不勤耕稼,菽水猶虧豈是人。”
《安溪勸農詩·勸孝養》
宋代:陳宓
父母辛勤養汝身,直須五鼎奉雙親。
有田若不勤耕稼,菽水猶虧豈是人。
釋義:父母辛勤勞動來養育你,應該盡全力侍奉父母。
有田地卻不勤勞耕作,那愧對于做為一個人。
三、不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么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
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么,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
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么?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
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
生出來的。
● 老人家不貪什么,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
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白話佛法
四、形容不孝順的詞語有哪些
不孝之子,逆子貳臣,逆子賊臣,無后為大,鸮鳥生翼,衣冠梟獍.
解釋
1.不孝之子【bú xiào zhī zǐ】:不孝順的子孫。
2.逆子貳臣【nì zǐ èr chén】:貳臣:由舊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
3.逆子賊臣【nì zǐ zéi chén】: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4.無后為大【wú hòu wéi dà】:舊時認為沒有子孫后代是最為不孝的事。
5.衣冠梟獍【yī guàn xiāo jìng】: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造句
1. 他的不孝之子被剝奪了遺產繼承權.
2. 對于揭“家丑”者,同行業的許多從業人員感到惱火,將其看成“逆子貳臣”是可以理解的。
3. 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4. 對老一輩來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不易改變。
5. 二師父,我在古書上見過‘衣冠梟獍,狼狽為奸’的句子,這便是那梟獍?
五、不孝敬父母的語段
對于不孝敬父母的人,你難道不感到汗顏嗎?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
我花了很多時間,
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
教你系鞋帶,扣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擤鼻涕
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是多么的令我懷念不已
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
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
讓我再想一想……
極可能最后連要說什么,
我也一并忘記.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
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
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
去回答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為什么"嗎?
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
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
體諒我,
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
希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
孩子
現在我常忘了扣口子,系鞋帶.
吃飯時,會弄臟衣服,
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
不要催促我,
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
只要有你在一起,
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涌上心頭.
孩子!
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
所以,
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
陪著我,慢慢的.
就像當年一樣,
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多點時間陪陪父母吧,對他們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