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竹的詩句
自古以來竹子一直是詩人、畫家們筆下的題材。
古詩中關于竹的詩句很多: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維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白居易“閣畔竹蕭蕭,閣下水潺潺”等等。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畫了很多竹子畫,并在上面題詩,他在《竹石》畫上題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意思是人要有風骨,無論做什么事,沒有咬定和堅韌的精神,是難于立根的。 “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賽竹王;銅鼓蠻歌爭上日,竹林深處拜三郎。”
2.古人詠雪的經典詩句所有的詩詞句都可以
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 "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 "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沙平連白雪,蓬卷入黃云" 還有個方法就是: 在百度里搜索《全唐詩庫》 網址是: 你在首頁檢索欄里輸入“雪” 所有含“雪”的唐詩就搜索出來了 真的好用極了 你快去試試吧。
3.與木芙蓉相關的詩句
《窗前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姜特立
西風颯颯吹紅蘭,千林搖落無容顏。芙蓉花高猩血殷,爍爍對此紅玉盤。
冰霜骎骎花事寢,坐對此花須痛飲。安得蠻戶千張機,為我織此明霞錦。
《次韻高秀才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項安世
流落秋江世未知,知心未有子西詩。蘇韓句外新相識,孔孟門中許獨窺。
不怨碧桃真義命,最宜青女好襟期。娉婷恥向東風嫁,羞殺邯鄲道中姬。
《題殷舍人宅木芙蓉》
年代: 唐 作者: 徐鉉
憐君庭下木芙蓉,裊裊纖枝淡淡紅。曉吐芳心零宿露,晚搖嬌影媚清風。
似含情態愁秋雨,暗減馨香借菊叢。默飲數杯應未稱,不知歌管與誰同?
《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劉兼
素靈失律詐風流,強把芳菲半載偷。是葉葳蕤霜照夜,此花爛熳火燒秋。
謝蓮色淡爭堪種,陶菊香秾亦合羞。誰道金風能肅物,因何厚薄不相侔。
《廨后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托根地雖卑,凌霜花亦茂。物稟固不遷,人情自為陋。
幸與時菊開,誰嗟發孤秀。楚人搴木末,已見離騷就。
《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溪山瀟灑最宜秋,緩步何須百尺樓。亂后見花如故舊,老來得酒更風流。
幽蓀暗折誰知處,好鳥一啼人舉頭。欲對黃花開口笑,茫然消息也堪愁。
《次韻徐伯遠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千林搖落見孤芳,銷得詩人賦拒霜。高壓菊花還獨步,靜窺池水試新妝。
自憐衰病追歡懶,忽睹騷吟引興長。何必采江重比并,佳名艷色正相當。
《秋朝木芙蓉》
年代: 唐 作者: 趙彥昭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條偏是著花遲。平明露滴垂紅臉,似有朝愁暮落時。
《木芙蓉》
年代: 唐 作者: 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4.關于松竹梅菊的詩句
1、詠梅詩: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詠松詩
松 宋.謝子才
壯節無雙獨占春,靈根誰肯混凡塵。
有時雷雨掀天地,疑是蒼龍獨奮身。
3、詠竹詩
竹 鄭板橋(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4、詠菊詩
《和郭主簿》 晉·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5.有關春花的古詩句
虞 美 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什么時候才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樓上昨夜又刮來了春天的東風,在月明中對已亡的本國不忍回首去想念。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朱紅的顏色已經改變。問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東流。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己 亥 雜 詩 作者:龔自珍
其五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有關龍的詩句
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標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里,深泉固九重。奮髯云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潭
【唐】應物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云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游人不欲還。
7.有關冬風的詩句
北風破南極,朱鳳日威垂.(唐·杜甫《北風》)
城外蕭蕭北風起,城上健兒吹落耳.(明·劉基《北風行》)
北風獵獵吹人倒,千卉千葩盡枯槁.(無名氏·《題梅》)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魏·曹操《步出夏門行 冬十月》)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風吹沙雪紛紛.(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
憶昨臘月天,北風三尺雪.(唐·白居易《別氈帳火爐》)
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漢·無名氏《別詩》)
十里向北行,寒風吹破耳.(唐·白居易《早朝賀雪寄陳山人》)
烈烈寒風起,慘慘飛云浮.霜濃凝廣隰,冰厚結清流.(唐·李世民《冬狩》)
瑞雪帶寒風,寒風入陰琯.陰琯方凝閉,寒風復凄斷.(唐·張說《奉和圣制溫湯對雪應制》)
散漫馀雪晴,蒼茫季冬月.寒風吹長林,白日原上沒.(唐·薛據《出青門往南山下別業》)
寒風吹畫角,暮雪犯征衣.(唐·張南史《送司空十四北游宋州》)
寒云著我巾,寒風裂我襦.(元·王冕《冀州道中》)
細雪翻沙下,寒風戰鼓鳴.(南北朝·庾信《奉答賜酒詩》)
四氣代謝,懸景運周.別如俯仰,脫若三秋.昔我初遷,朱華未晞.今我旋止,素雪云飛.(魏·曹植《朔風詩》)
朔風扣群木,嚴霜凋百草.(唐·薛光耀《相和歌辭·子夜冬歌》)
朔雪寒斷指,朔風勁裂冰.(唐·孟郊《雜曲歌辭·羽林行》)
長安朔風起,窮巷掩雙扉.(唐·李景《除夜長安作》)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唐·盧汝弼《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
昨夜朔風吹地動,起看長劍雪花明.(元·王冕《會友》)
朔風撼天云黮黮,雪花恰似楊花糝.(元·王冕《雪中次韻答劉提舉》)
昨夜朔風吹倒人,梅花枝上十分春.(元·王冕《素梅 其十三》)
朔風吹撼處士廬,凍云隔月天模糊.(元·王冕《梅花 其一》)
朔風卷地吹急雪,轉盼玉花深一丈.(宋·陸游《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
殘雪暮還結,朔風晴更寒.(宋·陸游《雪后苦寒行饒撫道中有感》)
朔風吹雪飛萬里,三更蔌蔌鳴窗紙.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宋·陸游《夜大雪歌》)
北風吹同云,同云飛白雪.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慘烈.(唐·李隆基《溫湯對雪》)
凍埋蛟龍南浦縮,寒刮肌膚北風利.(唐·杜甫《相和歌辭·前苦寒行》)
北風北風,職何嚴毒,摧壯士心,縮金烏足.凍云囂囂礙雪,一片下不得.(唐·僧貫休《相和歌辭·苦寒行》)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唐·李頎《少室雪晴送王寧》)
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唐·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高適《別董大》)
嚴冬北風急,中夜哀鴻去.(唐·錢起《冬夜題旅館》)
獨立大河上,北風來吹人.(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唐·孟郊《苦寒吟》)
北風臨大海,堅冰臨河面.(唐·孟郊《求友》)
刺刺北風吹倒人,乾坤無處不沙塵.(元·王冕《應教題梅》)
北風吹人身欲僵,老翁畏冷晝閉房(宋·陸游《與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東園尋梅》)
天寒霜雪繁,蕭蕭北風勁.(宋·文天祥《第一百八十》)
吹面北風來,拂鬢堅冰至.(宋·文天祥《發潭口》)
北風十二月.雪下如亂巾.(南北朝·鮑照《學古詩》)
積雪皓陰池.北風鳴細枝.(南朝·謝朓《阻雪連句遙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