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明是自己錯了.卻怪別人的詞語
怨天尤人 、怨天憂人
一、怨天尤人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解釋】:天:天命,命運;尤:怨恨,歸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怪別人。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翻譯】:不怨恨上天,不責怪別人,下學人事而上達天命,知道我的,大概就只有天吧!
二、怨天憂人 [ yuàn tiān yōu rén ]
【解釋】:怨:怨恨;天:命運;憂:責怪。怨恨天命,責怪別人。形容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埋怨別人。
【出自】:先秦·孔子《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翻譯】:不怨恨上天,不責怪別人,下學人事而上達天命。
擴展資料
怨天尤人/怨天憂人的反義詞:
一、反求諸己 [ fǎn qiú zhū jǐ ]
【解釋】:求:追究,尋求;諸:“之于”的合成詞。反過來追究自己。指從自己方面找原因。
【出自】:春秋.孟子《孟子·公孫丑上》:“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翻譯】:不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反過來找自己的原因。
二、自怨自艾 [ zì yuàn zì yì ]
【解釋】: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錯誤。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錯誤,自己改正。現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錯誤。
【出自】:魯迅《集外集·“音樂”》:但倘有不知道自怨自艾的人,想將這位先生“送進瘋人院”去,我可要拼命反對,盡力呼冤的。
2.明知自己錯了,還怪別人是什么成語
倒打一耙
成語解釋:自己做錯了,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
讀音:dào dǎ yī pá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我方才這一陣鬧;敢是鬧的有些孟浪。然雖如此;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也不輸嘴。且翻打他一耙;倒問他!”
擴展資料
近義詞:恩將仇報、賊喊捉賊
1、恩將仇報
讀音: ēn jiāng chóu bào
解釋:拿仇恨回報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負義。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卷:‘虧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將仇報;天理何在!’”
2、賊喊捉賊
讀音:zéi hǎn zhuō zéi
解釋:做賊的人喊捉賊。比喻壞人為了自己逃脫,故意制造混亂,轉移目標,把別人說成是壞人。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游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云:“有偷兒賊。青廬中人皆出現……紹遑迫自擲出,遂以俱免。”
白話釋義:魏武帝曹操年輕時,曾與袁紹喜歡做游俠,看人家結婚,于是潛入主人花園里,晚上大喊大叫:“有小偷。屋中的人都出現……紹急迫的**出去,兩人都免除。
3.形容"自己有錯還怪罪他人的成語"
成語有:怨天尤人、強詞奪理、混淆是非、飛揚跋扈、倒打一耙。
1、怨天尤人的意思是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怪別人。
出自:《論語·憲問》。
原文: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釋義:不怨恨上天,不責怪別人,下學人事而上達天命,知道我的,大概就只有天吧。
2、強詞奪理的意思是指無理強辯,明明沒理硬說有理。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原文: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
釋義:座上一人忽然說:諸葛亮所說,都無理強辯,都不是正討論,不必再說。
3、混淆是非的意思是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
出自:清·陶曾佑《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
原文:錮蔽見聞,淆混是非。
釋義:禁錮掩護見聞,我們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
4、飛揚跋扈的意思是不愛約束。現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出自:《北史·齊高祖紀》。
原文: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志。
釋義:侯景專制河南已有四年了,常有飛揚跋扈的心意。
5、倒打一耙的意思是比喻犯了錯誤或干了壞事不承認;反咬對方一口。
出自: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
原文: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也不輸嘴。且倒打一耙,倒問他!
釋義: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也不輸氣嘴。而且反咬對方一口,倒問他!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自己有錯還怪別人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