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人心不誠的詩句
《詩經.氓》: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意思是:女子沒有什么差錯,男子行為卻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
《詩經.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譯文:
那個人老實忠厚,拿布來換絲。并不是真的來換絲,到我這來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過淇水,直送到頓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時間,而是你沒有好媒人啊。請你不要生氣,把秋天訂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墻,遙望那來的人。沒看見那來的人,眼淚簌簌地掉下來。終于看到了你,就又說又笑。你用龜板、蓍草占卦,沒有不吉利的預兆。你用車來接我,我帶上財物嫁給你。
桑樹還沒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新鮮潤澤。唉,斑鳩啊,不要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愛情中。男子沉溺在愛情里,還可以脫身。姑娘沉溺在愛情里,就無法擺脫了。
桑樹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枯黃,紛紛掉落了。自從我嫁到你家,多年來忍受貧苦的生活。淇水波濤滾滾,水花打濕了車上的布幔。女子沒有什么差錯,男子行為卻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
多年來做你的妻子,家里的苦活兒沒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沒有一天不是這樣。你的心愿滿足后,就對我開始施暴。兄弟不了解我的處境,都譏笑我。靜下來想想,只能自己傷心。
原想同你白頭到老,但相伴到老將會使我怨恨。淇水再寬總有個岸,低濕的洼地再大也有個邊(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襯男子的變化無常)。少年時一起愉快地玩耍,盡情地說笑。誓言是真摯誠懇的,沒想到你會變心。你違背誓言,不念舊情,那就算了吧!
2.人老心未老的詩句
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
譯文:年紀老邁而情懷更加豪壯,豈能因白發而改變人的心愿?境遇艱難而意志越發堅定,決不會墜掉直凌青云的志向。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出自:漢·曹操《龜雖壽》。
譯文: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3、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出自:宋·陸游《書憤五首·其二》。
譯文:絲絲的春雨飄灑在上林苑的亂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見了洛陽宮的斷磚破墻。我的壯心并沒有同年歲一起衰老消亡,縱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4、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
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出自:宋·張元干《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譯文: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胡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5、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上華顛。
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出自:宋·黃庭堅《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譯文:不要取笑我,雖然年邁但氣概仍在。請看,老翁頭上插菊花者有幾人呢?吟填詞,堪比戲馬臺南賦詩的兩謝。騎馬射箭,縱橫馳騁,英雄直追古時風流人物。
3.形容人老心不老的詞語
童心未泯:年歲雖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還有著孩子的天真。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老來俏
【解釋】:指年老而愛打扮的人。多含貶義。
【出自】:曹禺 《日出》第二幕:“對了,就是她!老來俏,人老心不老。”
鶴發童顏
【解釋】: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出自】: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朱顏鶴發
【解釋】: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精神矍鑠
【解釋】: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強健。精神矍鑠: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出自】:(1)《后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中“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4.帶有誠字的成語和詞語十幾個左右.
抱誠守真 誠惶誠恐 誠心誠意 誠心實意 誠心正意
誠至金開 赤誠相待 殫誠畢慮 竭誠盡節 竭誠相待
盡誠竭節 精誠所至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精誠團結 久慣老誠
開誠布公 開誠相見 開心見誠 露膽披誠 樸訥誠篤
傾抱寫誠 犬馬之誠 少年老誠 推誠布公 推誠接物
推誠相見 推誠置腹 五體投誠 閑邪存誠 心虔志誠
心悅誠服 修辭立誠 修辭立誠 一秉虔誠 真心誠意
正心誠意 至誠高節 主敬存誠
5.心什么誠什么成語
心悅誠服xīn yuè chéng fú
[釋義] 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誠地服氣或服從。悅:愉快;誠:真心。
[語出] 《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為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正音] 服;不能讀作“fù”。
[辨形] 悅;不能寫作“樂”。
[近義] 心甘情愿 心服口服
[反義] 口服心不服
[用法] 用作褒義。多用來形容真心服從或佩服人和事。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五體投地”;都可以形容非常佩服。但“五體投地”是用來形容這種動作的;強調佩服的程度深;有時帶有詼諧和諷刺的意味;~則含有“樂意”的意思;強調真心真意;不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