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準備好了的詞語
蓄勢待發
發音
xù shì dài fā
出處
《三國演義》,龍非池中之物,趁雷欲上九霄,蓄勢待發……意思是有一段是劉備在劉表那,被蔡瑁陷害。蔡瑁寫了一句詩:龍豈池中物,乘雷欲上天。然后跑到劉表那去告狀說是劉備所寫。
釋義
指隨時準備進攻。原意是指半蹲著的人隨時準備站起來沖出去。
示例
福娃虎虎,帽子上有個東北虎,蓄勢待發,有稱王稱霸的勇氣,象征運動員虎虎有生氣。
經過一個月的緊張準備,城墻防御和制高點進攻策略臻于完美,士兵 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呈蓄勢待發之勢。
2.形容去旅行已準備好了的詞句
1、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
2、胸有成竹 :比喻熟練有把握。“胸有成竹”和“心中有數”都是“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胸有成竹”偏重于事前對問題已有全面的考慮和解決辦法,或者因心中有了主意而辦事神態鎮定、沉著;“心中有數”偏重于對客觀情況已有所了解,十分有把握。
3、勝券在握 :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4、萬無一失 :指非常有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5、嚴陣以待:擺好嚴整的陣勢等待著要犯的敵人。形容做好完全的準備工作。
6、我都準備好了一切了,為什么你還不肯走?
3.形容做好準備的成語
弓調馬服 比喻辦任何事情,應先做好準備工作。
出處:《荀子·哀公》:“弓調而后求勁焉,馬服而后求良焉。”
摩厲以須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準備,等待時機。
出處:《左傳·昭公十二年》:“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摩厲以需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準備,等待時機。同“摩厲以須”。
摩礪以須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準備,等待時機。同“摩厲以須”。
磨礪以須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準備,等待時機。
出處:《左傳·昭公十二年》:“摩以厲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未雨綢繆 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出處:《詩經·豳風·鴟號》:“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引而不發 引:拉弓;發:射箭。拉開弓卻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啟發引導。也比喻做好準備暫不行動,以待時機。
出處:《孟子·盡心上》:“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整裝待發 整理好行裝,等待出發。
4.表示“準備好了,重新出發”的成語有哪
另謀高就:指另找一份職業,意即辭去原職。(含有重新開始的意思)
浪子回頭: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歸正后極其可貴。(含有重新做人的意思)
東山再起:指退隱后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后重新得勢。
重整旗鼓:重新整頓戰旗戰鼓。 比喻遭受挫折或失敗之后,重新聚積力量,準備再干。
卷土重來:揚起塵土。比喻失敗后組織力量重新猛撲過來。(含貶義)
死灰復燃:死灰:燒余的灰燼;復:再,重新。冷灰重新燒了起來。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停止活動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
改過自新:自新:自覺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痛改前非:痛:徹底;非:錯誤。徹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錯誤。(含有重新做人的意思)
枯木逢春:枯干的樹遇到了春天,又恢復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