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感動人物觀后感300字
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艷、秦艷友、郎平、屠呦呦、閻肅、徐立平、莫振高、官東、買買提江·吾買爾、王寬等。
其中王寬很讓我感動,他是鄭州戲曲圈里的一位老藝術家,1998年退休后,王寬夫婦陸續收養了6名老家的孤兒。為了供養這些孩子吃飯穿衣、讀書學藝,王寬決定放下自己國家一級演員的身段,去茶樓賣唱,這一唱就是7年。王寬老師用他的行動向大家傳達愛的意義。
他的頒獎詞是重返舞臺,放不下人間悲歡,再當爺娘,學的是前代圣賢,為救孤,你古稀高齡去賣唱,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臺上,你蒼涼開腔,臺下,你給人間作了榜樣。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于眼淚的背后,我收獲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怎么寫
昨晚如約打開電視機,準時收看《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節目。
與往年一樣的結果,在這個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經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動著中國。他們有國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卻都以不同的偉大事跡感動著這個麻木而又世俗的國度。
感動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覺醒
感動中國到昨天就已經整整十幾個年頭了,其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與發展迅速的物質水平相對比,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國家稱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國人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國人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托,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美好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
2、榜樣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動中國》,與其說是對道德模范、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說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跡通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與其說是被獲獎者的無私感動,不如說是被他們人性中的那種真善美感化、激勵,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們內心翻騰,化作一種獨特的動力,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靠攏,向他們學習,社會的風氣因此而改變。這就是感動中國的力量,是榜樣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時間的流逝帶走感動
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人們選擇坐在電視機前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淚總是停不住,但典禮結束以后,人們又恢復了之前的一切,內心平靜的沒有一絲波瀾似乎人們把感動中國變成了一種情緒的宣泄途徑,把一年的淚水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流干凈,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著,期待著下次感動中國。不信的話,可以捫心自問,你能叫出幾位曾經感動過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了吧。不管怎樣,我希望被遺忘的僅僅是名字,是符號,而不是其背后蘊含的一種精神。
3.2016年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閑著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閑著,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么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該怎么辦?應該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閑,會覺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現在,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后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閑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么窮嗎,再說政府干嘛去了?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同情困難人群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通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沖淡了,但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后內心柔軟的說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為什么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己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說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說,讓所謂溫室里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今天晚上含著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2016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凈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4.【求意林,習慣,清歡,時文選粹的讀后感只要600字的,不管哪個
《習慣》讀后感人的習慣是很重要的,看一個人的習慣就能看出這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習慣有好和壞,有的人習慣常看課外書,這就是一個好的習慣,看多點課外書能增長字的知識和對一些事物的了解,能促進我們的學習進步.有的人習慣作弄別人,這就是一種壞習慣,就拿習慣看課外書和習慣作弄別人來對比,一眼就可以看出喜歡看課外書的人是一個好學、勤奮的好學生,而一眼就看出喜歡作弄別人的人是一個在別人的心中是一個大壞蛋,學習成績一定很差,什么也不會做,時常搞三搞四,這種人就會很少朋友,甚至連一個朋友也沒有,所以良好的習慣對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還有讀書也有不良的習慣,許多同學在閱讀的時候,速度很慢,這是由于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造成的.常見的不良習慣有幾個方面:一見到生詞和生字就聽下來,不會跳過去閱讀下文,不會聯系上下文猜測文字的意思,在心中默讀或小聲地逐詞朗讀,不斷回視已經讀過的內容.以上幾種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不但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影響對文章大意的正確理解,通過以上的幾個例子說明一個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是很大作用的,我們人人從小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例如,玩完或者吃完東西都要去洗手,不要隨地扔垃圾,多看一些有意的課外書,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有不良習慣的人要把壞習慣改掉,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這些良好的習慣會讓我們做什么事都會成功.。
5.2014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500字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14頒獎典禮》終于在2014年2月10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十大感動人物的事跡,讓人感動、震撼。這些人物出身平凡甚至低微,卻用一輩子在重復著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那種老一輩無私奉獻的精神確實值得新一代年輕人效仿和傳承。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制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親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么大的正能量。觀后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圍很多人,真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著。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跡介紹,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看了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現在還需要加倍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中學生的努力奮斗,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希望大道。
今天晚上含著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2014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我被他們的杰出事跡感動著!一個撿破爛為生的古稀老人,能省吃儉用數年來捐出十幾萬元錢,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學生。一個身患絕癥的村官,能把自己的百萬家產,都用到了村里的公益事業。自己到最后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她叫唐愛蘭,她說的一句話更讓我感動!那就是你對大家付出了真誠,大家就會對你付出真誠!絕對真理!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將軍夫人,放棄安逸,回到艱苦的農村生活,用他一生的付出實現了自己的崇高理想!還有身患絕癥的母親用三年的時間繡出清明上河圖,用生命詮釋偉大的母愛!還有為了救人落下終身殘疾,笑對人生無怨無悔的見義勇為的英雄!還有義字當先為犧牲的戰友守墓三十年的守墓人。還有為了孩子們上好學舍棄小家的好老師!還有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航天英雄們!等等!他們的事跡使我非常感動!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凈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
6.感動生命中的陽光好詞好句、讀后感
感動生命讀后感
或許感動你僅是一分鐘,但你的感動會是一輩子。——題記
寒風肆虐,我與媽媽手拉手走進了體育館,去聽一堂關于感恩的講座。在我看來這一堂課很特別,因為講座開始前,老師要求我們在場的所有人的必須用紅布蒙上眼睛,因為感恩主題是“用心體會,與愛同行”!
首先感動我的是一陣音樂過后的那幾句話:“是誰在你哭泣是安慰你,是誰在你跌倒是扶起你,是誰……而你為何要一次一次傷害他們的心”聽到這里,我怔住了,不錯,當我一天一天長后,漸漸地我與父母有了隔閡,覺得他們開始不了解我,不懂我,不疼我……原來是我太自私了,從不理解父母的苦心,都要求他們處處為我、依我,容不得一點馬虎。
接著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個男孩,家里很窮,他的父母工作又很忙,沒有時間陪他,因此小男孩總是對父母發火:為什么你們不陪我,為什么我不能有很多的玩具?但他得到的只有父母的嘆息聲和那一句“我們都是為了你好”,聽到這里,我似乎明天了父母的苦心,他們為了孩子有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而我們卻不能理解,反倒抱怨起來,想到這里我不禁自己以前與男孩一樣的舉動而感到愧疚。故事在繼續,小男孩上學了,但他很貪玩,一回家就看電視,常常不做作業。父母很擔心,一次次勸告孩子“你現在不努力學習,以后會吃虧的”,男孩聽不進,為此男孩的母親不得不提早下班回家,督促男孩的學習,某一天,都晚上7點了,孩子的母親還沒回來,男孩子心中很開心,因為沒有人管他了,他可以盡情的玩耍、看電視了……過了很久很久母親還沒有回來,男孩子終于有點擔心著急,就開始寫起來了作業。又過了很久,家里門鈴響了,男孩子高興極了以為似乎媽媽回來了,沒想到門外站的卻是警察,男孩子的母親車禍進了醫院……
到了醫院,看到母親滿身插滿了各種管子,男孩子再也忍不住哭喊著:“媽媽你起來管我啊,我以后一定聽你的話,好好學習”,這是媽媽睜開用力睜開眼睛用微弱的聲音對孩子說:“媽媽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了,以后你要是想媽媽就看天上的星星,總有一顆是媽媽的眼睛。”男孩的母親用她最后的生命,感動感化著男孩。聽到這里,我也仍不住留下了傷心的淚水,哭著對媽媽說了句:“對不起”,媽媽緊緊我住了我的手,我想這是她給我的力量和愛。靠在媽媽的肩上,一下子明白了“珍惜”二字的真正含義。
后來男孩子就發奮讀書,當他考試得了第一名,想告訴天國的母親:媽媽你在哪里,我天天都在看星星,數完了所有的星星,但看不到媽媽的眼睛,我雖然很想你,卻不敢說,我怕天國的媽媽心會痛。那一瞬間,我明白了,原來愛是雙方的,每次我們大聲對父母說:“你們煩死了,我知道了,不要你們管”,父母的心該有多痛,聽完這個用生命換來的感人故事,此時全場的人已經泣不成聲。
是啊,我們的生命中有很多的感動,因為這些感動改變著我們,引領著我們成長。
7.求助有關描寫愛的句子,段落
1.面對人生難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們能以起承轉合去尋找心靈的故鄉.人總是有限制的,但有夢總是最美的. 2.曾以尋死的心活著,被迫超越,也曾主動超越,不管夢是否實現,有夢總是最美的. 3.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 4.今天掃完今天的落葉,明天的樹葉不會在今天掉下來,不要為明天煩惱,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 5.這么多年來,我同情那些最頑劣、最可憐、最卑下、最被社會不容的人,我時常記得老師說的:在這個世界上,關懷是最有力量的. 6.每次轉變,總會迎來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時甚至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對順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7.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軟的,那最綠的草原是柔軟的,那最廣大的海是柔軟的,那無邊的天空是柔軟的,那在天空自在飛翔的云,最是柔軟的! 我們心的柔軟,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綠,比海洋更廣,比天空更無邊,比云還要自在.柔軟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8.生命是那樣美好,建議大家多做深呼吸,體會空氣的清新,體味事物的美好.我喝水時總會想這也許是我喝過的最美味的水,時時要保持一種愛,學會欣賞美,惟有愛和美才是心靈的故鄉. 9.關鍵是覺悟,人生的快樂痛苦都是覺悟.一個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滿對人類的博愛,行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遠圍繞著真理的樞軸而轉動,那么他雖在人間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點擊我的回答下方【選為滿意回答】按鈕.你的采納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8.感動生命中的陽光好詞好句、讀后感
感動生命讀后感或許感動你僅是一分鐘,但你的感動會是一輩子。
——題記寒風肆虐,我與媽媽手拉手走進了體育館,去聽一堂關于感恩的講座。在我看來這一堂課很特別,因為講座開始前,老師要求我們在場的所有人的必須用紅布蒙上眼睛,因為感恩主題是“用心體會,與愛同行”!首先感動我的是一陣音樂過后的那幾句話:“是誰在你哭泣是安慰你,是誰在你跌倒是扶起你,是誰……而你為何要一次一次傷害他們的心”聽到這里,我怔住了,不錯,當我一天一天長后,漸漸地我與父母有了隔閡,覺得他們開始不了解我,不懂我,不疼我……原來是我太自私了,從不理解父母的苦心,都要求他們處處為我、依我,容不得一點馬虎。
接著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個男孩,家里很窮,他的父母工作又很忙,沒有時間陪他,因此小男孩總是對父母發火:為什么你們不陪我,為什么我不能有很多的玩具?但他得到的只有父母的嘆息聲和那一句“我們都是為了你好”,聽到這里,我似乎明天了父母的苦心,他們為了孩子有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而我們卻不能理解,反倒抱怨起來,想到這里我不禁自己以前與男孩一樣的舉動而感到愧疚。故事在繼續,小男孩上學了,但他很貪玩,一回家就看電視,常常不做作業。
父母很擔心,一次次勸告孩子“你現在不努力學習,以后會吃虧的”,男孩聽不進,為此男孩的母親不得不提早下班回家,督促男孩的學習,某一天,都晚上7點了,孩子的母親還沒回來,男孩子心中很開心,因為沒有人管他了,他可以盡情的玩耍、看電視了……過了很久很久母親還沒有回來,男孩子終于有點擔心著急,就開始寫起來了作業。又過了很久,家里門鈴響了,男孩子高興極了以為似乎媽媽回來了,沒想到門外站的卻是警察,男孩子的母親車禍進了醫院……到了醫院,看到母親滿身插滿了各種管子,男孩子再也忍不住哭喊著:“媽媽你起來管我啊,我以后一定聽你的話,好好學習”,這是媽媽睜開用力睜開眼睛用微弱的聲音對孩子說:“媽媽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了,以后你要是想媽媽就看天上的星星,總有一顆是媽媽的眼睛。”
男孩的母親用她最后的生命,感動感化著男孩。聽到這里,我也仍不住留下了傷心的淚水,哭著對媽媽說了句:“對不起”,媽媽緊緊我住了我的手,我想這是她給我的力量和愛。
靠在媽媽的肩上,一下子明白了“珍惜”二字的真正含義。后來男孩子就發奮讀書,當他考試得了第一名,想告訴天國的母親:媽媽你在哪里,我天天都在看星星,數完了所有的星星,但看不到媽媽的眼睛,我雖然很想你,卻不敢說,我怕天國的媽媽心會痛。
那一瞬間,我明白了,原來愛是雙方的,每次我們大聲對父母說:“你們煩死了,我知道了,不要你們管”,父母的心該有多痛,聽完這個用生命換來的感人故事,此時全場的人已經泣不成聲。是啊,我們的生命中有很多的感動,因為這些感動改變著我們,引領著我們成長。
9.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觀后感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張瀝今76 2018年《感動中國》觀后感每年的早春三月,《感動中國》如約而至,在中央黃金頻道播出,已經是第十六個年頭了,已經是第十六次感動著中國,每年推出的十大感動中國的人物,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如盞盞明燈,點亮千家萬戶,溫暖人們的心房。
第一位感動中國人物——盧永根院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名老科學家,用無言的行動詮釋了人生的意義。
中科院院士盧永根身患重病,在夫人徐雪賓的攙扶下,一同來到建設銀行,將十幾個存折的存款都取出來,分別輸入密碼,簽字,歷經一個多小時,將業務辦理完畢。共計8809446元捐給了華南農業大學。
當我聽這個到數字,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這可是筆巨款啊!可是卻被盧永根夫婦輕描淡寫地捐了出去。鏡頭又回到了盧永根的家里,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四室兩廳的房子并沒有裝修,簡單的擺設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樣子:破舊的木沙發、鐵架子床銹跡斑斑,掛帳子用的竹竿,一頭綁著繩子,一頭用釘子固定在墻上;幾張還在使用的椅子,用鐵絲綁了又綁。可想而之,盧永根的家庭生活是異常的儉樸。
“錢都是老兩口一點兒一點兒省下來的。”盧永根的秘書趙杏娟說,對扶貧和教育,兩位老人卻成為了一擲千金的富豪。
盧永根有女兒,但是他沒有將財產留給子女,而是慷慨地將自己的財產全部捐獻給國家,捐獻給學校。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于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
因為在盧永根關于科學家的定義是這樣的:一個科學家,必須是真正愛國的科學。
10.2013感動十大人物中國觀后感
《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寒假學校布置我們觀看“感動中國”這個節目并要求觀后寫觀后感,我與家長一起認真觀看后,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
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默默筆耕寫下不朽名篇獲諾貝爾獎;有的人因前往災區為孩子運送捐資喪失生命;有的人?? 在2013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很多,有??;有??;有??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講述人物事跡(可網上搜索) 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 ??,是她讓我感受到了??。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后,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