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龍有關的詞語
白龍魚服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
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暴腮龍門 :象魚仰望龍門而不得上一樣。
科舉時代比喻應進士試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處境窘迫。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藏龍臥虎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車水馬龍 :車象流水,馬象游龍。
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成龍配套 :搭配起來,成為完整的系統。
乘龍快婿 :乘龍:女子乘坐于龍上得道成仙。快婿:稱意的女婿。
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
打鳳撈龍 :鳳、龍: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難得的人才。
得婿如龍 :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 二龍戲珠 :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
風從虎,云從龍 :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風虎云龍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
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伏虎降龍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
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 伏龍鳳雛 :伏龍:(臥龍)諸葛孔明。
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
后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龜龍鱗鳳 :傳統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
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龜龍片甲 :比喻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的好東西。
虎斗龍爭 :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 虎踞龍盤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虎臥龍跳:形容字勢雄渾超逸。 虎穴龍潭 :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
比喻極險惡的地方。 畫龍點睛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
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活龍活現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驥子龍文 :驥子:千里馬;龍文:駿馬名,舊時多指神童。原為佳子弟的代稱。
后多比喻英才。 降龍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
后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蛟龍得水 :傳說蛟龍得水后就能興云作雨飛騰升天。
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也比喻擺脫困境。
矯若驚龍 :矯:矯健。常用于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來龍去脈 :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現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老態龍鐘 :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鯉魚跳龍門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
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麟鳳龜龍 :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
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龍飛鳳舞 :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龍鳳呈祥 :指吉慶之事。 龍肝豹胎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龍肝鳳腦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龍肝鳳髓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龍駒鳳雛 :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龍馬精神 :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比喻人精神旺盛。
龍鳴獅吼 :比喻沉郁雄壯的聲音。 龍盤虎踞 :盤:曲折環繞;踞:蹲、坐。
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
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龍蟠鳳逸 :如龍盤曲,如鳳深藏。
比喻有才能而沒有人賞識。 龍蟠虎踞 :象龍盤著,象虎蹲著。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特指南京。
龍蛇飛動 :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龍蛇混雜 :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龍生九子 :比喻同胞兄弟品質、愛好各不相同。
龍潭虎窟 :窟:洞穴。潭:深水池。
龍居住的深水潭,虎棲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
龍潭虎穴 :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
龍騰虎躍 :象龍在飛騰,虎在跳躍。形容跑跳時動作矯健有力。
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為。 龍跳虎臥 :比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
龍驤虎步 :象龍馬昂首,如老虎邁步。形容氣慨威武雄壯。
龍驤虎視 :象龍馬高昂著頭,象老虎注視著獵物。形容人的氣慨威武。
也比喻雄才大略。 龍行虎步 :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一般。
后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 龍血玄黃 :比喻戰爭激烈,血流成河。
龍吟虎嘯 :象龍在鳴,虎在嘯。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
也形容人發跡。 龍躍鳳鳴 :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
比喻才華出眾。 龍章鳳姿 :章:文采。
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風采出眾。
龍爭虎斗 :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 攀龍附鳳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盤龍之癖 :指愛好賭博的惡習。 跑龍套 :原指戲曲中拿著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
配套成龍 :搭配起來,成為完整的系統。 烹龍炮鳳 :烹:煮;炮:燒。
形容菜肴極為豐盛、珍奇。 前怕龍,后怕虎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強龍不壓地頭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難對付盤踞當地的惡勢力。 喬龍畫虎 :形容假心假意地獻殷勤。
群龍無首 :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法統一行動。
人中之龍 :比喻人中豪杰。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神龍見首不見尾 :原是談詩的神韻,后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生龍活虎 :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
2.關于龍的句子
《三國演義》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其它: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斯須九重真龍出, 一洗萬古凡馬空. 龍的詞語:筆走龍蛇 藏龍臥虎 車水馬龍 二龍戲珠 風虎云龍 虎斗龍爭 虎踞龍盤 虎臥龍跳 虎穴龍潭 畫龍點睛 蛟龍得水 老態龍鐘 麟鳳龜龍 龍飛鳳舞 龍鳳呈祥 龍肝豹胎 龍肝鳳腦 龍馬精神 龍盤虎踞 龍蛇飛動 龍蛇混雜 龍生九子 龍潭虎窟 龍潭虎穴 龍騰虎躍 龍跳虎臥 龍驤虎視 龍行虎步 龍吟虎嘯 龍躍鳳鳴 龍章鳳姿 龍爭虎斗 攀龍附鳳 龍的形貌:馬臉、鷹爪、鹿角、魚鱗、蛇身.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螭龍,無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稱龍.。
3.有關龍的詩句有哪些
1、亦知清戒守仙規,燕血塵埃豈嗜宜。 為虛化實是何日,棄甲成林會有時。 已笑癡兒執凡鐵,驅云駕霧奈何之。——《詠龍》唐蕭曠
譯文:知道遵守神仙的戒律戒規,特別喜歡飄浮于宇宙間的巖石顆粒。什么時候會化成龍呢,總有一天會脫甲成龍。那時候就會笑看這些拿著凡鐵的人們,騰云駕霧而去,你們能奈我何。
2、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杜甫《梅雨》
譯文: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龍在嬉戲,形成一個個漩渦達到河岸又返回來。
3、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重有感》唐代李商隱
譯文:哪能有蛟龍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沒有鷹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
4、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唐代韓愈
譯文:你的歌聲酸楚歌辭也悲苦,沒有聽完熱淚就紛紛下落。洞庭湖水連天九疑山高峻,湖中的蛟龍出沒猩鼯哀號。
5、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杜甫《絕句四首》
譯文:清溪有蛟龍的居所,但是迫于地勢險要所以不敢居住
4.有關龍的詞語
一、125個在第一位: 龍馳虎驟、龍雛鳳種、龍德在田、龍雕鳳咀、龍斷可登 龍斷之登、龍蹲虎踞、龍多乃旱、龍幡虎纛、龍飛鳳舞 龍飛鳳翔、龍飛鳳翥、龍飛虎跳、龍鳳呈祥、龍肝豹胎 龍肝鳳腦、龍肝鳳髓、龍鬼蛇神、龍翰鳳雛、龍翰鳳翼 龍胡之痛、龍虎風云、龍化虎變、龍荒蠻甸、龍荒朔漠 龍江虎浪、龍精虎猛、龍駒鳳雛、龍舉云興、龍舉云屬 龍樓鳳城、龍樓鳳池、龍樓鳳閣、龍樓鳳闕、龍馬精神 龍眉豹頸、龍眉鳳目、龍門點額、龍鳴獅吼、龍拏虎攫 龍拏虎跳、龍拏虎擲、龍攀鳳附、龍盤鳳舞、龍盤鳳逸 龍盤鳳翥、龍盤虎踞、龍盤虎拏、龍蟠鳳逸、龍蟠鳳翥 龍蟠虎伏、龍蟠虎踞、龍蟠虎繞、龍蟠虬結、龍潛鳳采 龍屈蛇伸、龍去鼎湖、龍跧虎臥、龍蛇飛動、龍蛇飛舞 龍蛇混雜、龍伸蠖屈、龍神馬壯、龍生九種、龍生九子 龍首豕足、龍潭虎窟、龍潭虎穴、龍韜豹略、龍騰豹變 龍騰鳳集、龍騰虎蹴、龍騰虎踞、龍騰虎嘯、龍騰虎躍 龍騰虎躑、龍騰虎擲、龍跳虎伏、龍跳虎臥、龍頭鋸角 龍頭蛇尾、龍威虎震、龍威燕頷、龍驤豹變、龍驤鳳矯 龍驤虎步、龍驤虎視、龍驤虎嘯、龍驤虎跱、龍驤蠖屈 龍驤麟振、龍翔鳳舞、龍翔鳳躍、龍翔鳳翥、龍翔虎躍 龍心鳳肝、龍興鳳舉、龍興云屬、龍行虎變、龍行虎步 龍血鳳髓、龍血玄黃、龍言鳳語、龍顏鳳姿、龍陽泣魚 龍吟虎嘯、龍游曲沼、龍馭上賓、龍御上賓、龍躍鳳鳴 龍躍鴻矯、龍躍虎踞、龍戰虎爭、龍戰玄黃、龍戰魚駭 龍章鳳彩、龍章鳳函、龍章鳳姿、龍章麟角、龍章秀骨 龍蟄蠖屈、龍爭虎斗、龍爭虎戰、龍睜虎眼、龍姿鳳采 二、77個在第二位: 白龍魚服、扳龍附鳳、藏龍臥虎、成龍配套、乘龍佳婿 乘龍快婿、乘龍配鳳、雕龍畫鳳、二龍戲珠、放龍入海 飛龍乘云、飛龍在天、伏龍鳳雛、龜龍鱗鳳、龜龍麟鳳 龜龍片甲、駭龍走蛇、畫龍不成反為狗、畫龍點睛、畫龍點晴 畫龍刻鵠、黃龍痛飲、活龍活現、活龍鮮健、火龍黼黻 降龍伏虎、蛟龍得水、蛟龍戲水、酒龍詩虎、亢龍有悔 來龍去脈、馬龍車水、描龍繡鳳、攀龍附鳳、攀龍附驥 攀龍讬鳳、盤龍臥虎、盤龍之癖、炮龍烹鳳、跑龍套 炮龍烹鳳、烹龍庖鳳、烹龍炮鳳、烹龍炮鳳、烹龍煮鳳 騎龍弄鳳、潛龍伏虎、強龍不壓地頭蛇、喬龍畫虎、青龍金匱 群龍無首、如龍似虎、神龍見首、神龍見首不見尾、神龍馬壯 神龍失埶、生龍活虎、屠龍之伎、屠龍之技、土龍芻狗 土龍沐猴、一龍一蛇、一龍一豬、魚龍百變、魚龍變化 魚龍混雜、魚龍曼羨、魚龍曼延、魚龍曼衍、魚龍漫衍 元龍高臥、元龍豪氣、云龍風虎、云龍井蛙、真龍活現 真龍天子、祖龍之虐 三、55個在第三位: 鰲憤龍愁、暴腮龍門、筆底龍蛇、筆走龍蛇、鼎成龍去 鼎成龍升、鼎湖龍去、鳳表龍姿、鳳附龍攀、鳳骨龍姿 鳳狂龍躁、鳳樓龍闕、鳳毛龍甲、鳳髓龍肝、鳳舞龍飛 鳳舞龍蟠、鳳簫龍管、鳳臆龍鬐、鳳翥龍蟠、鳳翥龍驤 鳳翥龍翔、鳳子龍孫、鶴骨龍筋、虎變龍蒸、虎步龍行 虎超龍驤、虎斗龍爭、虎據龍蟠、虎踞龍盤、虎踞龍蟠 虎窟龍潭、虎略龍韜、虎臥龍跳、虎穴龍潭、虎擲龍拿 驥子龍文、老邁龍鐘、老態龍鐘、馬足龍沙、批逆龍鱗 前怕龍,后怕虎、人中龍虎、日角龍庭、日角龍顏、尸居龍見 歲在龍虵、歲在龍蛇、匣里龍吟、一世龍門、魚升龍門 魚躍龍門、魚質龍文、云起龍襄、云起龍驤、云蒸龍變 四、39個在第四位: 禪世雕龍、車水馬龍、打鳳撈龍、打鳳牢龍、打虎牢龍 得婿如龍、風虎云龍、伏虎降龍、附鳳攀龍、貫斗雙龍 矯若驚龍、矯若游龍、酒虎詩龍、踞虎盤龍、跨鳳乘龍 鯉魚跳龍門、麟鳳龜龍、流水游龍、馬如游龍、馬水車龍 曼衍魚龍、炮鳳烹龍、炮鳳烹龍、配套成龍、雀馬魚龍 人中之龍、蛇化為龍,不變其文、事火咒龍、痛飲黃龍、托鳳攀龍 望子成龍、臥虎藏龍、舞鳳飛龍、繡虎雕龍、藥店飛龍 葉公好龍、游云驚龍、直搗黃龍、擲杖成龍 五、2個在其他位置: 大水沖了龍王廟 風從虎,云從龍。
5.與龍有關的詩句
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標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里,深泉固九重。奮髯云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潭
【唐】應物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云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游人不欲還。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當年雙檜是雙童,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
蘇軾《塔前古檜》
6.關于龍的詞語
龍騰虎躍、藏龍臥虎、畫龍點睛、虎踞龍盤、龍鳴獅吼。
一、龍騰虎躍
拼音:lóng téng hǔ yuè
釋義: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
出處: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贊序》:“圣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白話釋義:圣人接受天命,賢能的人擔任;龍騰虎跳,風流云蒸,要求的精髓,其方法也不都是天的原因。
二、藏龍臥虎
拼音:cáng lóng wò hǔ
釋義:龍、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隱藏著的龍;睡臥著的虎。比喻潛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或英雄。
出處:北周 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白話釋義:暗石就像是一頭隱藏的老虎,盤根好似一條臥著的巨龍。
三、畫龍點睛
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釋義:畫龍之后再點上眼睛。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出處: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白話釋義: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常說:“點眼睛就飛走了。”人認為荒誕,堅決請求點了。一會兒,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走上天,沒有點眼睛的兩條龍還在。
四、虎踞龍盤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釋義:踞:蹲或坐;盤:盤繞。原指石頭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鐘山象蛟龍盤繞在東面。形容地勢險要。
出處: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賦》:“昔之虎踞龍盤,加以黃旗紫氣。”
白話釋義:前的虎距龍盤,加上黃旗紫氣。
五、龍鳴獅吼
拼音:lóng míng shī hǒu
釋義:比喻沉郁雄壯的聲音。
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王子喬墓在京茂陵,國亂時,有人盜發之,都無所見,唯有一劍,懸在空中,欲取之,劍便作龍鳴虎吼。”
白話釋義:王子喬墓在京茂陵,國家混亂時,有人盜走了,都沒有發現,只有一把劍,懸在空中,要想取的,劍便作龍虎吼叫聲。
7.有關龍的成語或詞語
臥虎藏龍、
龍生九子、
葉公好龍、
龍馬精神、
龍爭虎斗、
龍鳳呈祥、
飛龍在天、
龍飛鳳舞、
亢龍有悔、
龍虎風云、
畫龍點睛、
龍潭虎穴、
車水馬龍、
望子成龍、
鯉魚跳龍門、
來龍去脈、
生龍活虎、
神龍見首不見尾、
屠龍之技、
虎踞龍蟠、
虎略龍韜、
龍驤虎跱、
真龍天子、
馬如游龍、
攀龍附鳳、
人中之龍、
強龍不壓地頭蛇、
龍驤虎步、
潛龍伏虎、
龍吟虎嘯、
神龍馬壯、
龍行虎步、
龍神馬壯、
一龍一豬、
風虎云龍、
飛龍乘云、
龍蛇混雜、
龍翔鳳翥、
龍肝鳳髓、
龍生九種、
龍頭蛇尾、
麟鳳龜龍、
鼎成龍升、
馬足龍沙、
龍眉鳳目、
矯若驚龍、
元龍高臥、
龍駒鳳雛、
活龍活現、
龍精虎猛、
痛飲黃龍、
日角龍顏、
龍陽泣魚、
龍躍鴻矯、
一世龍門、
矯若游龍、
歲在龍蛇、
蛟龍戲水、
龍翰鳳翼、
盤龍臥虎、
龍舉云興、
龍躍鳳鳴、
成龍配套、
元龍豪氣、
魚龍百變、
魚龍變化、
魚龍曼延、
虎據龍蟠
雀馬魚龍、
龍血玄黃、
驥子龍文、
云起龍驤、
龍馭上賓、
龍章鳳姿、
伏龍鳳雛
魚躍龍門、
筆走龍蛇、
龍騰虎躍、
魚龍混雜、
降龍伏虎、
乘龍快婿、
直搗黃龍、
虎踞龍盤、
跑龍套、
老態龍鐘、
大水沖了龍王廟、
酒虎詩龍、
群龍無首、
白龍魚服、
二龍戲珠
8.有關"龍"的詞語或語句
題棲鳳亭四首
年代:【宋】 作者:【白玉蟾】 體裁:【七絕】 類別:【】
竹也多年管風月,鳳兮幾夜宿云煙。
林間有客吹簫去,竹化成龍鳳入天。
北苑十詠·龍塘
年代:【宋】 作者:【蔡襄】 體裁:【】 類別:【】
泉水循除明,中坻龍矯首。
振足化仙陂,回晴窺畫牖。
應當歲時旱,噓吸云雷走。
武林山十詠·龍泓洞
年代:【宋】 作者:【梅詢】 體裁:【】 類別:【】
矯矯淵下龍,潛神在靈府。
云臥雖有時,泥沙可長處。
陰崖寒氣腥,峭壁煙痕古。
題結線袋子詩
年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體裁:【】 類別:【】
交絲結龍鳳。
鏤彩織云霞。
一寸同心縷。
千年長命花。
吳宮宴
年代:【唐】 作者:【曹鄴】 體裁:【五古】 類別:【】
吳宮城闕高,龍鳳遙相倚。
四面鏗鼓鐘,中央列羅綺。
春風時一來,蘭麝聞數里。
三度明月落,青娥醉不起。
江頭鐵劍鳴,玉座成荒壘。
適來歌舞處,未知身是鬼。
續演雅十詩
年代:【宋】 作者:【白珽】 體裁:【五絕】 類別:【】
八珍肴龍鳳,此出龍鳳外。
荔枝配江(左蟲右兆),徒夸有風味。
贊歷代天師·第十九代諱修字德真
年代:【宋】 作者:【白玉蟾】 體裁:【七絕】 類別:【】
玉局瑤篇龍鳳文,三元開度士如云。
翻身踏著蓬萊路,浴罷焚香自入墳。
見懶翁
年代:【宋】 作者:【白玉蟾】 體裁:【七律】 類別:【】
一掬精神迥出塵,懶翁自是不凡人。
淵明松菊逕猶綠,靈運池塘草正春。
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將苔砌展蒲輪。
家傳衣缽歸龍鳳,自指冰壺嗣潁濱。
詠龍
年代:【宋】 作者:【舒岳祥】 體裁:【】 類別:【】
曾見老人潭上坐,忽然不見石泓深。
至今月白風清夜,潭底時聞似笛吟。
重慶閫治十詠·龍虎屏
年代:【宋】 作者:【李曾伯】 體裁:【】 類別:【】
不逐風云去,盍求山澤安。
祗憐當筆者,空作畫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