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帶秉字的古詩詞
1.《句》李煜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
2.《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李白
多君秉古節,岳立冠人曹。
風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
3.《贈僧崖公》李白
說法動海岳,游方化公卿。
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樓亭。
4.《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李白
常時飲酒逐風景,壯心遂與功名疏。
蘭生谷底人不鋤,云在高山空卷舒。
漢家天子馳駟馬,赤軍蜀道迎相如。
天門九重謁圣人,龍顏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萬歲,拜賀明主收沉淪。
翰林秉筆回英眄,麟閣崢嶸誰可見。
(以上幾首均是長詩的節選,具體可百度)
2. 含有秉字的成語或古語,最好有釋義
秉筆直書 秉:持,握住。寫史書根據事實記錄,不隱諱。
秉公辦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據公道辦事。
秉公滅私 主持公道,滅除私念。
秉公任直 持心公正,處事正直。
秉公無私 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摻雜私念。
秉節持重 保持節操,謹慎穩重。
秉鈞持軸 執政掌權。
秉鈞當軸 猶言秉鈞持軸。執政掌權。
秉文兼武 猶言能文能武。
秉文經武 執掌文事,經營武備。
秉要執本 秉:執,拿著;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秉正無私 主持正義,沒有私念。
秉燭待旦 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秉燭夜游 秉:執持。舊時比喻及時行樂。
當風秉燭 秉:舉著。迎著風舉著蠟燭。比喻身陷危險境地。
風中秉燭 秉:拿著。風中拿著燭易滅。比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江山好改,秉性難移 舊時俗語。強調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舊時俗語。強調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
一秉大公 指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虔誠 指誠心誠意。
一秉至公 秉:掌握、主持;至:極、最。辦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無私。
遵道秉義 猶言遵守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