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廉潔小故事
1.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
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后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
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2.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并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
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3.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
后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后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4.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
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
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5.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
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后還寫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建立我們新中國的一代偉人**主席,在他生前用過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過20 多年、已補過73次的睡衣。身邊的工作人員多次提出給他換一件新的,他都執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還是穿著這件補釘綴補釘的睡衣。
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導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幾個烤芋頭就是一餐飯,與全國人民同甘共苦。
2. 清廉小故事
三國時,胡質在魏國任州郡長官近三年,死后家無余財,只有朝廷賞賜的衣服和數箱書籍而已。
對他的廉潔操守,人人稱道。胡質在荊州任刺史時,其家眷都在京都。
一次他的兒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時,胡質拿出一匹絹給他,讓他路上做盤纏。胡威跪在父親面前說:“爹爹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說:“吾兒不必懷疑,此絹是我的俸祿所余。”
胡威謝過父親的賞賜,遂騎驢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時都是自己放驢,自己砍柴做飯。
后來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績卓著,清名遐邇。入晉以后,晉武帝接見了他。
晉武帝談起當年胡質的生平事跡贊嘆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親比起來怎樣?”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晉武帝問:“為什么呢?”胡威說:“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遠。
海瑞(公元1514年~1587年) 海瑞一生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他體察民情,革除弊政,積極反對貪污和奢侈;禁饋贈,懲貪官,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審理積抑,昭雪了許多冤獄。
海瑞生前儉樸到一般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張破席上,蓋著夫人的舊裙…… 海瑞不僅為官清廉,生活也十分儉樸,清苦之行舉朝第一。
萬歷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七十四歲的海瑞以老病之身卒于官舍后,死后僅余葛幃舊衣,賴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殮。同鄉蘇民懷檢點其遺物,只有竹籠一只,內有俸金八兩,舊衣數件而已。
故海瑞深得百姓擁戴,發喪之日,市民送者夾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絕,被百姓呼為“海青天”。時人王世貞以九字評:“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后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并懷金十斤相贈。
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3. 清正廉潔的小故事,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
古今清正廉潔的小故事作者:LOVE陽光 日期:2007-10-12 21:52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總理突然轉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云水庫那里修建一個相當高級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
總理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聲地說了一句:“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樣難受。
如果按現在某些干部的想法,總理既未嚴厲批評,又未責成處理,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蒙混過關。但在**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后,立即在黨組會上作了傳達。
水利部黨組隨即決定:將這座價值400多萬元的建筑,無償轉讓給第一機械工業部一個研究所,并向中央寫了一個深刻檢查的報告。
4. 廉潔的小故事 不太長,不太短
廉政故事孫中山遺囑兒女當自愛孫中山曾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等職,可謂官高權重。
然而,他為公而忘私,一生清廉,臨終時只留下自己用過的一些衣物以及2000本書籍和一所住宅。住宅還是旅居加拿大的華僑為他募捐購買的。
人留下的《家屬遺囑》中說:“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
此囑。” **留給我們的在京參觀**的襯衣、床單和拖鞋,都補丁摞補丁;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帶頭不吃肉;讓兒子岸英入朝鮮參戰,直到犧牲等等。
看到這些,我和講解員一起流淚,內心的震撼無以倫比。**沒有錢吃穿嗎?論功勞,誰能功蓋**;論權力,中國何人至上?所以黨的領導干部是不是廉潔從業,只要看看他的衣食住行和對親屬的安排就一目了然了。
**向農戶道歉抗戰勝利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難。有一次,警衛班幾個戰士湊在一起,想給**副主席弄點吃的補補身子。
警衛戰士小魏出了個主意,拿四雙舊布鞋去農戶家里換了一條狗。**知道后,嚴肅地批評小魏說:“四雙舊鞋能換到一條狗嗎?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換,是因為他們相信**,我們決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第二 天,**帶著小魏找到農戶家里,向農戶道歉,并親自付了錢。**“宴”事1958年7月,**總理到廣東省新會縣視察。
時任該縣的縣委書記黨向民同志看到**風塵仆仆,日夜操勞,感到過意不去,就在**離開新會的前夕,他悄悄安排炊事員在縣委院內的一間小屋里為總理設宴送行。宴會沒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
盡管這樣,在吃喝將近結束時,**語重心長地說:“向民同志,你一月的收入,我清清楚楚。這樣一頓飯,你請不起,還是讓我出錢,算我請客吧!”總理隨即示意他的秘書,把300元人民幣交給了縣委的司務長。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石門,在廣州城之西,距市中心十四公里。“石門返照”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成為羊城八景之一。
不過,石門最出名的還是貪泉、沉香島與東晉名臣吳隱之之間的故事。吳隱之(?一413年),字處默,東晉濮陽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人,是東晉末年著名的清官廉吏。
他歷任輔國將軍功曹、征虜將軍參軍、衛將軍主簿、晉陵太守、秘書監、御史中丞、左衛將軍、廣州刺史、度支尚書、太常、中領軍等官職。他一生廉潔儉樸,堪為清官楷模,關于他的故事,不少都傳為千古佳話。
酌飲“貪泉”明廉志所謂“貪泉”,原是廣州郊外二十里處石門鎮的一股涌泉。過去,人們稱之為石門水,又叫沉香浦或投香浦。
據說,該泉水終年清澈見底,香氣四溢,而且十分甜潤。相傳西晉時期,廣州很多地方官都與商人勾結,貪污腐敗成風,朝廷為此大傷腦筋。
一個叫周清廉的人,長期在北方地區為官,向以清正廉明而著稱,于是朝廷決定派他到廣州擔任刺史,希望他能以身作則,整頓廣州的吏治。周清廉受命來到廣州后,開始時確有大干一翻事業的氣勢。
可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喝了石門的泉水,覺得泉水甘甜清冽,入口滑順,久久難以忘懷,從此天天派人專門到石門取泉水。結果,三年任滿,周清廉已不再清正廉明,而是變成了一位巨貪。
當他貪污行為東窗事發后,皇帝無限感慨,這么一個好官,怎么就這樣成了貪官呢?周清廉受到查處后,廣州當地人就將周清廉喝過的那眼泉水稱為“貪泉”,而喝了貪泉水將使人產生無盡的貪心、貪欲的傳聞也在當地不脛而走,傳播開來,而且越傳越玄。從此,凡是到廣州任官的人,再也不敢飲此泉之水,哪怕路過時渴得口干舌燥也竭力忍著,以保自己的清廉。
即便一些正直的人路過此地,也不敢造次,大都繞道而行。 因吳隱之久負清名,朝廷也想一改廣州吏治腐敗的局面,元興元年(402年),吳隱之被調任廣州刺史。
吳隱之赴任時途經石門,他聽隨從說起關于“貪泉”的故事,便對隨從說:“美好的東西容易引起人的貪欲,越過五嶺就喪失清白的原因,我現在知道了。”決心前往一探“貪泉”的究竟。
來到泉邊,只見周圍山清水秀,一股泉水從石巖中汩汩涌出,巖下有一泉眼,泉眼中的水清澈可人。吳隱之忍不住贊嘆道:“好泉水啊好泉水!”忽見他蹲下身來,掬起一捧泉水暢飲,隨從見后大驚失色,趕緊上前阻攔:“老爺!這是貪泉水呀,千萬飲不得!”吳隱之聽后哈哈大笑起來,對隨從說道:“什么貪泉不貪泉,我就不信這個邪。
清廉的人飲了也不會變成貪濁之人,而貪濁的人飲不飲都是貪濁之人啊!”說完環顧了一下四周,隨著微微的山風,他略加思索,便賦詩一首,詩云: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這首詩的意思是說:許多年來,人們傳說喝了“貪泉”的水便會貪得無厭,欲壑難填。
我認為,假如品德高潔的伯夷、叔齊喝了它,一定不會改變初衷的!實際上,吳隱之是借賦詩的機會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清白之志向,無異于他的就職誓言。吳隱之到任后,時時牢記自己在“貪泉”邊的誓言,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平時,他不沾酒肉,吃的只是蔬菜、干魚;穿的,仍是過去那些舊衣服。他還下令。
5. 廉潔的小故事
廉潔小故事 “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當年在**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在**的會上,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總理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1959年,在**的氣氛下,水利部未經報告請示,在密云水庫附近興建一座水利建設成就展覽館。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總理突然轉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云水庫那里修建一個相當高級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
總理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聲地說了一句:“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樣難受。
如果按現在某些干部的想法,總理既未嚴厲批評,又未責成處理,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蒙混過關。但在**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后,立即在黨組會上作了傳達。
水利部黨組隨即決定:將這座價值400多萬元的建筑,無償轉讓給第一機械工業部一個研究所,并向中央寫了一個深刻檢查的報告。
6. 關于廉潔的小故事
**清正廉潔的故事 腐敗,既是革命的死敵,更是社會主義的死敵。
**生前,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取得了許多可歌可泣、彪炳史冊的成功經驗。 清正廉潔率先垂范 打鐵先須自身硬。
只有自身清正廉潔者,才能自覺而堅決地反腐敗。大量事實說明,在清正廉潔與反腐敗斗爭上,**有超人之勇氣,真乃古今之罕見,全黨之表率! 在舊社會,當官者,一般都是為了個人發財,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過著驕奢淫逸之腐朽生活。
即使有清官,也是鳳毛麟角、寥若晨星。**的一生,大部為官。
但他當官,從來不見為了個人發財,而是報國為民、甘作公仆。其清正廉潔,有口皆碑。
早在井岡山時期,身為井岡山最高領導者的**,就毅然廢除中國數千年舊軍隊官兵不平等的腐敗惡習,在紅軍中帶頭實行官兵一致。 瑞金時期,身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的**,個兒又高飯量又大,但他的糧食定量只及普通戰士的3/4。
長征道上過草地時,辣椒是個寶。警衛員設法為酷愛吃辣子的**多領了20個紅辣椒,被**嚴令其如數退回。
警衛員不以為然,**嚴肅指出:"我們是紅軍,作為領袖怎么能搞特殊?"警衛員沒法,只好照辦。 新中國誕生后,功高蓋世的**,雖已進入人生暮年,但他依然廉潔如故,艱苦奮斗依舊,不僅吃穿還是那么省儉,而且在工作上,不分什么晝夜。
抗美援朝爆發,**帶頭送子參軍。不幸老年喪子。
女兒上學,不準用公車接送。禮品一律交公。
對親友從不循私。警衛人員在外面多吃多占,**用私款退賠,并就此對警衛人員開展整風,一整就是半月。
正因為**本人十分注意清正廉潔,為全黨樹立了表率,所以,在他當政時期,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黨風軍風政風,都十分純正和清廉,受到中國人民的稱贊。 疾惡如仇親抓大案 在反腐倡廉問題上,凡是大案、要案,他都親自去抓,而且一抓到底。
只要是腐敗分子,無論是誰。不問親疏,他都鐵面無私、嚴懲不貸。
在瑞金時期,**嚴懲了于都縣一個集團貪污案。將貪污數額最大的縣委軍事部長等4人,公審之后,執行槍決,余者一律依法嚴辦。
延安時期,邊區貿易局副局長肖玉壁,是個勞苦功高、體無完膚、身上有80多處傷疤的老紅軍。為給其治病,**在供給上給他以特別關照。
但他出院之后,功高自傲,無視法紀,公然貪污大洋3000多元。案發后,**執法如山,嚴令槍決。
肖犯一死,形勢大變,陜甘寧邊區政風明顯好轉。 紅軍旅長黃克功,為戀愛而殺人。
為整肅軍紀,申張正義,愛將如命的**也不得不"揮淚斬馬謖"。建國后,劉青山、張子善。
都是30年代入黨,年輕有為,前途無量的青年領導干部。但他們經不起執政之考驗,雙雙成了大貪污犯。
**怒不可遏,不顧勸阻,將他們公審后槍決。震動了全國,教育了全黨。
建章立制以法反腐 為了反腐倡廉,**還十分注重以法反腐。**一生領導、主持和親自制定的律法規有數百件,其中有不少著名的法規,就是專為反腐倡廉而制定的。
早在井岡山時期,革命根據地尚屬初創,**就制定了《井岡山反腐敗訓令》。在瑞金時期,**又頒發了《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26號訓令。
規定:凡"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處以死刑",以下者,分等判刑。除追回贓款外、還要"沒收其本人家產之全部或一部分"。
凡"挪用公款為私人營利者以貪污論罰罪"。與此同時,建立審計制度,審查稽核各級決算和財政收支,加強監督管理,促進廉政建設。
新中國誕生前,為防止**執政后腐敗,**在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防腐方針,特為黨的高級干部作了不做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把中國同志與馬恩列斯并列等6條規定。建國后,為適應新形勢下的反腐倡廉需要,**提議在黨內設立紀律檢查委員會,在政府內設立行政監察機構,還先后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懲戒違法失職公務員暫行條例》等一系列法規,全面系統地規定了貪污賄賂罪名及量刑標準等。
從而使反腐敗斗爭經常化、制度化和法規化。 教育為本思想反腐 腐敗有政治腐敗、組織腐敗、經濟腐敗、司法腐敗、軍事腐敗、生活腐敗、文藝腐敗、學術腐敗、教育腐敗、思想腐敗等種種表現形式。
思想乃行動之先導,首先有思想腐敗,才會有其它腐敗。只有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在思想道德上,筑起拒腐防變的精神長城,才不會產生其它腐敗。
正因為如此,所以**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均特別重視思想領域內的反腐倡廉斗爭。為了從思想上反腐,**在實踐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9年。他針對紅四軍中存在的許多思想,抱病主持召開了紅四軍第二次黨代會。
會上,他不僅嚴肅批評了紅四軍中存在的一系列錯誤思想,而且深刻論述了它們的根源及糾正措施。對舊社會腐朽思想在紅軍中的影響,進行了一次蕩滌污泥濁水式的大掃除,從而使中國工農紅軍完全變成了一支真正的無產階級軍隊,因而對中國革命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再如,**一生中領導過多次整黨整風運動。
7. 廉潔小故事要很短的
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為官倡導簡肅,把排衙喝道之類的禮儀看成是桎梏,他察看民情,不像別的官員那樣八抬大橋,前呼后擁,鳴鑼開道,大顯威風,而是身著便服,腳踏草鞋,親臨鄉下察訪,即使在夜間出巡,也只讓一個差役,提著寫有“橋”字樣的燈籠引路,從不打“回避”、“肅靜”之類的牌子。
一次,山東巡撫包括向板橋索求字畫,板橋畫竹并題詩以贈: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般詩情畫意,生動表述了板橋身在官位,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乾隆十七年,濰縣遇到天災。
板橋關心民瘼,呈請,賑濟。然后,他的請賑惹怒了上司,遭到打擊報復,被加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板橋遂憤然辭官,卸職返鄉。鄭板橋回到楊州,生活仍很貧寒,他在女兒嫁奩詩中寫道: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
最慚吳陷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鄭板橋一生歷盡坎坷,廉潔愛民,于乾隆三十年放下了手中的如椽之筆,與世長辭。
他身后留下的不啻是成百上千幅的“日畫日詩日書三絕”,更是留下了一個兩袖清風的清風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