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個名人事例作文素材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于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于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
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
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于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
后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后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
萬斯同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
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
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于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里,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
林則徐不僅敢于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
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
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
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于感動了陳長興,終于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
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
王獻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于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
他也因此有些驕。
2. 積累作文素材一些名人典型事例100,200字左右越多越好(關于讀書
非本人整理的,僅供參考,不要用于“非法活動”哦,本人概不負責的哈一、理想、立志1. 明代李時珍,發現以前藥物書中有很多錯誤,立志要編寫一部藥物書籍.歷經艱辛,走千山萬水,用了三十多年,終于寫成了劃時代的醫藥巨著――《本草綱目》.2.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年輕時便立下“探奇于名山大川”的宏愿.后來多次遇險,幾乎喪命,但他始終沒有畏懼,最終給人留下了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徐霞客游記》.3.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為減輕工人挖土時的繁重勞動,決心發明炸藥.整整四年,不惜犧牲,做了幾百次實驗.被一種崇高的目標所鼓舞,以驚人的毅力和忘我的崇高精神,發明了炸藥.4、宋朝文學家蘇洵27歲開始發憤,立志就讀,晝夜不息,結果大器晚成,終于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5、我國明代畫家王冕,少年放牛時,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畫出來.他不分晝夜地繪畫,立志不移,后來成為當時著名的畫家.二、教育:1.曾參的妻子趕集為讓兒子不要跟去,口頭許諾兒子回來后,給兒子豬肉吃,曾參知道后,毅然殺豬給兒子,身教重于言教教子.2、王獻之問父親王羲之寫字的秘訣,王羲之有感于自己“臨池學書”,指著家里的十八口水缸教育兒子說:“你把這十八口缸里的水寫完,就知道我寫字的秘訣了.”王獻之照辦,果真也成為了大書法家.3、周公誡子.他告誡兒子,“創業難,守業更難”.自己愛惜人才,握發吐哺.教育兒子;貴為天子者,更應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三、勤奮治學:1.司馬光是宋史學家,主持編撰了《資治通鑒》,歷時19年之久.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貪睡.“警枕”就會翻滾,將他喚醒,繼續堅持奮筆疾書,最終編成了《資治通鑒》.2.王羲之為學好書法,臨池學書,天長地久,整個池水盡被染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最終成為著名的書法家.3.西漢學者匡衡家貧而好學,夜晚無燈,鑿壁偷光,終成知識淵博的學者.四、時間、成就1、馬克思寫《資本論》,嘔心瀝血,花了40年時間.2、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研究進化論,花了22年時間,寫出了《物種起源》一書.五、逆境奮起1、吳王夫差立志為父報仇,逆境奮起,打敗強國——楚國;可是貪圖享樂,敗于自己曾打敗過的小國——越國.2、球王貝利童年時的生活環境十分差,但他卻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磨練出堅強的斗志,每天堅持練好足球,經受困難的磨練,方能成為球王.六、走出成敗1、愛迪生發明電燈,歷經了幾萬次失敗,但他始終不氣餒,最終發明了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2、威靈頓元帥失敗而不氣餒,他躲在雨中的看到,蜘蛛快結成的網不斷被風雨吹壞,仍然繼續在結網,于是重整旗鼓在滑鐵盧戰役一舉打垮拿破侖.七、善于積累1、詩人李賀雖只活到27歲,但留下了許多優秀詩篇.他的成功在于積累.他隨身攜帶錦囊,一有靈感便記在紙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將紙片拿出來整理.這樣就積累了許多創作素材,最終成為一位著名詩人.2、馬克思為寫《資本論》,閱讀了1500多種書,留下了100多本讀書筆記.他幾乎掌握歐洲一切國家的語言,他在頭腦里積累儲存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資料.八、團結、豁達1、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位居廉頗之上,受到大將軍廉頗的嫉妒,揚言要找藺相如麻煩,藺相如以豁達心胸對待,驅車屢屢避開,對部下說:趙國為什么能不受外來入侵,只因為有我和廉頗存在.廉頗知道后深感慚愧,于是負荊請罪.將相和的美名得以流傳.九、自尊、骨氣1、、陶淵明為官清廉,“出淤泥而不染”,不為“五斗米而向鄉里小人折腰”,辭官不做,歸隱山林,為后人留下了許多詩文.2、晚年貧病交加的大文學家朱自清,一身錚錚鐵骨,富有骨氣,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3、南宋抗戰將領文天祥,面對元朝的高官厚祿的誘惑,毫不屈服,寧死不屈,以身殉國,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壯志,永垂史冊.十、自信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駁相對論》,愛因斯坦對此不屑一顧,十分自信:“假如我的理論是錯的,一個人反駁就足夠了,一百個零加起來還是零.”2、科學家居里夫人,她堅信放射性元素存在并能提煉出來,經過幾百次的實驗終于發現了稀有元素——鐳;十一、挑戰命運1、音樂家貝多芬,晚年面臨著雙耳失聰的嚴峻考驗,還是沒有停止對音樂的追求與進取,毅然創造了.2、海倫.凱勒,她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殘疾人,靠著頑強的毅力學會盲文,生活樂觀,積極進取,寫成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文章,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當時成為世界十名杰出婦女之一.十二、懷疑好問1、清代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書善于發問,在老師講解《大學章句》時,就問朱熹是何時的人,他何以知道二千多年前的事.難倒老師,受到老師夸獎“此非常兒也”. 2、牛頓對蘋果落地的進行思考,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十三、改革創新1、商鞅變法強秦.商鞅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改革家.他幫秦孝公進行兩次重大改革,“開阡陌封疆”,“廢止井田制度”等.他的改革,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十四、求學尊師1、程門立雪.北宋楊時拜程頤為師,當他到程頤家中求教時,程頤正靜坐睡覺.楊時求。
3. 有什么寫作素材,要真實的名人或事,且要簡短
發明大王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九的汗水。”世上從來沒有懶惰卻成功的人。就像歌詞中唱的一樣:“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可以沒有天才的智慧,但不可缺乏天才的勤奮。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一頭撞在樹墩子上,死了。農夫高興極了。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每天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農民當再也沒有撿到撞死的野兔,田地也荒蕪了。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個人最終成為大家談笑的對象。
4. 簡短的作文素材,我要20個
1. 貝利成名后,有個記者采訪他。
“你的兒子以后是否也會同你一樣,成為一代球王呢?”貝利回答:“不會。因為他與我的生活環境不同。
我童年時的生活環境十分差,但我卻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磨練我堅強斗志,使我有條件成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沒有經受困難的磨練,他不可能成為球王。”適用范圍:磨練 環境 2.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
演出前一 天,李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驚恐萬狀,抽泣著說,冒稱是出于生計,并請求寬恕。
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給他聽,并加以指點,最后爽快地說:“大膽地上臺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向劇場經理宣布,晚會最后一個節目,由老師為學生演奏。”
李斯特在音樂會上彈了最后一曲。使用范圍:寬容 3.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史上占有特別的地位。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 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的答案獲得了該題的最佳答案。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適用范圍:成功評價: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那個。
5. 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 30個
羅斯福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
他很少與同學們游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
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
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
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后,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
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并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后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后,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里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么。
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
也許那樹是那樣的平凡、不起眼;也許那樹是如此的瘦小,甚至還有些枯萎,但只要有這養料的澆灌,它就能長得枝繁葉茂,甚至長成參天大樹。 老舍教子平凡 〔做木匠、瓦匠同樣有意義〕老舍先生在文章中寫道:“我有三個小孩,除非他們自己愿意,而且極肯努力,做文藝寫家,我絕不鼓勵他們,因為我看他們做木匠、瓦匠或做寫家,是同樣有意義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別。”
〔不必非入大學不可〕老舍先生在信里談到對孩子們的希望時寫道:“我想,他們不必非入大學不可。我愿自己的兒女能以血汗掙飯吃,一個誠實的車夫或工人一定強于一個貪官污吏,你說是不是?” 〔兒童宜多玩耍〕老舍先生特別珍視兒童的天真,認為這是天下最可貴的,萬萬不可扼殺。
他主張兒童“宜多玩耍”,最害怕看見“小大人”、“小老頭”和“少年老成”。 〔不以兒童為玩物〕老舍先生說:“摩登夫婦,教三四歲小孩識字,客來則表演一番,是以兒童為玩物,而忘了兒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長也。”
〔像對待好朋友一樣對待孩子〕老舍先生提倡待兒童必須有平等的態度,主張尊重兒童,像對待好朋友一樣。在這方面,他是身體力行的。
他愛給兒童寫信,在信中常用幽默的話開玩笑,甚至悄悄地向兒童宣布自己的寫作計劃。《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寫作大綱便是在給冰心的大女兒——一位中學生的信中首次披露的。
在他面前,孩子可以自由說話,他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態度和胸懷。 〔鼓勵創造〕老舍先生喜歡看兒童寫大字,認為是一大樂趣。
“倒畫逆推,信意創作,興之所至,加減筆來畫,前無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點滿身,亦且淋漓之致。”這是他對孩子們的描述,推崇孩子們的這種創造力 李嘉誠教子自立 香港巨富李嘉誠,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見地。
他非常注意對孩子人格與品性的培養。他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長到八、九歲時,李嘉誠就讓他們參加董事會,不僅讓孩子們列席“旁聽”,還讓他們插話“參政議政”,主要是學習父親“不賺錢”、以誠信取勝的學問。
后來,兩個兒都以優異的成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了,想在父親的公司里施展宏圖,干一番事業,但李嘉誠果斷地拒絕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還是你們自己去打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是否合格到我公司來任職。”兄弟倆去了加拿大一個搞地產開發,一個投資銀行,他們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把公司和銀行辦得有聲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類拔萃的人物。
李嘉誠的“冷酷無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強之路,陶冶了他們勇敢堅毅、不屈不撓的人格和品性。 李嘉誠從小就讓他們接受苦難教育,并且培養他們的理財意識,教導他們節儉。
他用生活的道理教導兒子。溫室里的幼苗不能茁壯成長,他就帶他們看外面的艱辛,比如,一同坐電車坐巴士,看路邊報攤小女孩邊賣報紙邊溫習功課那種苦學態度。
李嘉誠堅信,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與人相處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他說:“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現在也有約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其余三分之一是談生意。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我經常教導他們,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信。我現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人也不足以應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別人主動找自己的,這些都是為人守信的結果。
對人要守信用,也許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覺得一個‘義氣’,實在是終身用得著的。”。
6. 求幾個議論文的名人例子找幾個議論文的素材,別太老套,素材最好
吳王夫差立志為父報仇,打敗強國——楚國;貪圖享樂,敗于自己曾打敗過的小國——越國、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末了命運交響曲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不怕嘲笑,力糾口吃、李白遇老婦,“鐵杵磨成針”、司馬遷遭腐刑,寫史記 、文天祥寧死不屈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蒼生安危為己任.、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以恢復中原為畢生責任,六出祁山,兩朝開繼老臣心. 、愛因斯坦苦,苦于別人的嘲笑,最終他成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勾踐苦,苦于臥薪嘗膽,但苦心人天不負,終于三千越甲可吞吳; 我國明代畫家王冕,少年放牛時,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畫出來.他不分晝夜地繪畫,立志不移,后來成為當時著名的畫家. 宋朝文學家蘇洵27歲開始發憤,立志就讀,晝夜不息,結果大器晚成,終于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練完后就在家邊的一口池塘里洗筆.這樣日復一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們把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硯池","洗筆池". 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他為了發明電燈,閱讀了大量資料,光筆記就有四萬多頁.他試驗過幾千種物質,做了幾萬次實驗,才發明電燈. 方仲永就是因為沒有勤奮學習從天才變成一個平庸的人. 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寫字,用盡18缸水,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師.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研究進化論,花了22年時間,寫出了《物種起源》一書. 馬克思寫《資本論》,嘔心瀝血,花了40年時間. 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居里夫人,歷經12年的實驗,不怕挫折失敗,從幾十噸的礦物中提取了幾克鐳. 威靈頓失敗而不氣餒,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侖。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