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凡中體現偉大的事例
1、大連市公共汽車司機黃志全,在行車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用最后的力氣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路邊并拉下手動剎車閘;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將發動機熄滅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2、葉志平,被廣大網友親切地稱為“史上最牛校長”。作為校長,他知道,確保娃娃的安全責任重大,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安全教育,一遍又一遍在組織避險演習。當大地震驟然來臨時,2200多娃娃在1分36秒中全部撤離到操場上。
3、地震發生時,譚老師正在教室上課,他正講得起勁時,房子突然開始劇烈地抖動。譚老師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聽到老師的喊聲,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可還有四名同學已經來不及沖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名學生。隨著轟隆隆一陣響,水泥板重重地砸在譚老師的身上,房子塌了。
經過一天一夜的搜尋,譚老師和四名學生終于被找到,“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學生們都還活著!”
4、地震發生時,他正在教學樓例行巡查,突然,一陣地動山搖,“不好,地震!”茍老師腦海中出現了這個可怕的念頭。
出于本能,他大聲地喊叫,讓學生趕快逃走,可他自己卻一次又一次地沖回教學樓救出學生。
當他再一次沖到三樓抱起兩名孩子向樓下跑時,頂樓轟然坍塌,一塊重約一噸的磚塊和混凝土砸向他的小腿,他將兩個孩子“藏”在懷中,用自己的身軀擋住了從天而降的磚塊。
5、在甘肅山區有位叫張學成的小學教師,被人稱為教壇的保爾。他就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甘為奉獻者之一,他的事跡使無數的讀者聞之落淚。
他任教的小學是當地條件最為艱苦的地區。就在張學成任教不到一年的時候,接二連三的不幸降臨到他身上。先是一次普通的靜脈注射,意外地使他下身偏癱;接著,他的左腿在進行化療時,不慎造成大面積燒傷;此后,他的左腳又遭到感染做了植皮手術。
1998年秋季,他又被醫生告知患有潰瘍性結腸炎,而且可能會發生癌變。病痛折磨著他的肉體,但并沒有削減他對教育的熱愛。路不能走了,他讓妻子牽著毛驢接送;講臺上站不住了,他就趴在講桌上講課;學生們多次哭著把老師抬進教室。
冰雪天里,妻子抄起鐵锨在前面為他鏟腳窩,張學成緊跟身后,一跌一撞地向學校走去。一段正常人只需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夫妻倆卻攙扶著足足要走5個多小時。
他對學生關愛備至,即使在債臺高筑、生活異常艱難的情況下,仍然經常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為貧困生墊交學雜費、買學習用品。他身殘志堅、扎根山區、獻身教育的事跡被廣為傳頌,被人們譽為“教壇保爾”。
2. 平凡中見偉大的事例
這些天,安縣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的故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被廣大網友親切地稱為“史上最牛校長”。
作為校長,他知道,確保娃娃的安全責任重大,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安全教育,一遍又一遍在組織避險演習。當大地震驟然來臨時,2200多娃娃在1分36秒中全部撤離到操場上。
聞報師生都平安,葉志平長哭了。這淚中,更多的是欣慰。
和葉志平一樣受尊敬的,還有這次災難中的許多老師。作為老師,他們知道,災難降臨時,自己的位置應該在哪里,盡管不少老師的孩子也埋在廢墟里,不少老師的親人也在其他地方遇難,但為了自己的學生,他們一直沒有離開學校,一直在全力組織救援。
許多學生得救了,而他們卻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親人。面對這群英雄的教師們,許許多多的人不由淚流滿面。
人們在口口傳揚,人們在眼噙熱淚,人們在由衷贊嘆,他們太偉大了!這些偉大的人原本是平凡的,是什么造就了他們的偉大? 偉大在于他們的堅強,在于他們的勇氣,更在于他們的責任。責任孕育偉大,具有責任感,盡到責任心的人就是偉大的人。
在這場大地震中,正是責任促使許許多多的人,把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8653835生的希望留給他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他人撐起了生命的空間。譚千秋、何智霞、瞿萬容……那一刻,他們的生死抉擇讓人動容。
在很多時候,責任讓人忘記了害怕,讓人變得堅強。強震中,北川縣委書記寧明棄車越過塌方路段往縣城狂奔;縣長經大忠拼命扒出5個孩子,而自家4個親人遇難卻顧不上去看一眼;地震襲來,病員和群眾往外跑,而全院醫務人員往里沖,漢源縣人民醫院黨總支用行動唱響生命贊歌;作為汶川縣沙坪壩村支部書記,痛失妻子等4位親人的龍德強,強忍悲痛帶領500多名村民安全轉移……中組部通報表彰的第一批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員的事跡,就是用責任雕塑出的偉大群體。
責任同樣給人以智慧和信心。100多個小時,路斷,電斷,通訊斷,一級基層組織,如何帶領2800多名受災群眾自救,看看一個鎮干部的“孤鎮”日記,就不難明白,大難面前,富有責任心的都江堰市龍池鎮的黨員干部們是如何臨危不懼,沉著指揮,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
而當通訊剛剛恢復時,鎮黨委書記王晉給市委匯報災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黨在,人在。我們再來!”聽到這句果敢睿智的話語,誰不為之動容? 在偉大的群體面前,任何災難都會顯得渺小,任何描述都會顯得微弱。
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偉大的人,一個有責任心的群體是偉大的群體,一個有責任心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些偉大的人,社會也將因這些偉大的人而不斷走向文明進步。
以上故事,一共4個。
3. 舉幾個平凡中的偉大的例子
自從四川大地震發生之后,全國及至全世界的目光到聚焦到這里,從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中,我們能看到飽受創傷的災民,看到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看到與死神搏斗的白衣天使,看到來自志愿者、慈善機構等等忙碌的身影,但是也許電視機前的我們永遠不會看到這樣一群人………… 據一位正在四川做志愿者的天涯網友電話爆料,在救災現場,活躍著這么一群農民工,把在當地救援的解放軍都感動得落淚。
他們是山東莒縣一個村的村民。領隊的叫劉中明,是一個種田的農民。
12日晚上聽說四川地震后,他馬上與同村的另外九個村民商量,決定立馬趕赴四川幫助救援。14日凌晨一點多,帶著自家做的山東大煎餅和裝滿水的水壺,坐上其中一位村民劉守華的一輛三輪車,劉中明等10個農民踏上了抗震救災之路。
他們在三輪車上用歪歪扭扭的字體寫上了:“山東莒縣農民救災志愿者”十一個字。可能,他們是這次四川大地震后最早出發的志愿者了。
因為是三輪車,不能上高速,他們只好一路走國道或省道,一路上要交過路費、過橋費。(平均50公里一個收費站)10個人擠在一個小車廂里,餓了吃煎餅,渴了喝口水,就這樣,他們趕了三天三夜大概2000多公里的路,來到了四川。
因為路不熟,他們是靠問路問過來的,這一路上遭遇了多少白眼和誤解,有許多的人嘲笑他們開的車這么破爛,也有人說他們是為了不交路費才打出救災的牌子,沒有人相信這幾個農民真的要去四川當志愿者。但是他們沒有停下腳步,只想快點到達災區。
到四川之后他們就直奔災區,首先來到了廣元,幾天后又到了綿陽,如今又輾轉到了安縣,他們每天搭帳篷、為各地來的運送救災物資的貨車卸貨,幾天來搭建起帳篷200多頂,卸下的救災物資則已經數不清了。 天涯工作人員電話聯系劉中明,當我們問到會不會覺得太累了,劉中明靦腆一笑:“我們是農民嘛,有的是力氣。”
時間已經是22日晚上的九點四十五分了,電話里頭的劉中明表示等下還要去卸貨,至于什么時候回家,還沒有定,因為“這里還有很多事情。”家里的農活,走之前已經讓親戚幫忙了。
采訪的最后,我們問劉中明此刻的感想,他說:“我覺得自己的力量太小了……” 下午給我們電話介紹這幾位農民志愿者的單先生說:“他們吃了很多的苦,連奮戰在救災第一線的解放軍戰士都對我說被這幫農民工兄弟感動得落淚了。但是他們這一路過來都不被人理解,也沒有人在意他們。
忙了這么多天,他們唯一的希望是——回去的時候能不能省點過路費,過橋費。” 讓我們記住這個救援隊的名字:“山東莒縣農民救災志愿者”,記住它的成員:劉中明、劉光波、劉中富、劉中停、劉中彩、劉守華、劉守秋、劉守欣、劉守貴、劉光瑞。
讓我們記住他們吧! 這些天,安縣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的故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被廣大網友親切地稱為“史上最牛校長”。作為校長,他知道,確保娃娃的安全責任重大,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安全教育,一遍又一遍在組織避險演習。
當大地震驟然來臨時,2200多娃娃在1分36秒中全部撤離到操場上。聞報師生都平安,葉志平長哭了。
這淚中,更多的是欣慰。 和葉志平一樣受尊敬的,還有這次災難中的許多老師。
作為老師,他們知道,災難降臨時,自己的位置應該在哪里,盡管不少老師的孩子也埋在廢墟里,不少老師的親人也在其他地方遇難,但為了自己的學生,他們一直沒有離開學校,一直在全力組織救援。許多學生得救了,而他們卻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親人。
面對這群英雄的教師們,許許多多的人不由淚流滿面。 人們在口口傳揚,人們在眼噙熱淚,人們在由衷贊嘆,他們太偉大了!這些偉大的人原本是平凡的,是什么造就了他們的偉大? 偉大在于他們的堅強,在于他們的勇氣,更在于他們的責任。
責任孕育偉大,具有責任感,盡到責任心的人就是偉大的人。在這場大地震中,正是責任促使許許多多的人,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他人撐起了生命的空間。
譚千秋、何智霞、瞿萬容……那一刻,他們的生死抉擇讓人動容。 在很多時候,責任讓人忘記了害怕,讓人變得堅強。
強震中,北川縣委書記寧明棄車越過塌方路段往縣城狂奔;縣長經大忠拼命扒出5個孩子,而自家4個親人遇難卻顧不上去看一眼;地震襲來,病員和群眾往外跑,而全院醫務人員往里沖,漢源縣人民醫院黨總支用行動唱響生命贊歌;作為汶川縣沙坪壩村支部書記,痛失妻子等4位親人的龍德強,強忍悲痛帶領500多名村民安全轉移……中組部通報表彰的第一批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員的事跡,就是用責任雕塑出的偉大群體。 責任同樣給人以智慧和信心。
100多個小時,路斷,電斷,通訊斷,一級基層組織,如何帶領2800多名受災群眾自救,看看一個鎮干部的“孤鎮”日記,就不難明白,大難面前,富有責任心的都江堰市龍池鎮的黨員干部們是如何臨危不懼,沉著指揮,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而當通訊剛剛恢復時,鎮黨委書記王晉給市委匯報災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黨在,人在。
我們再來!”聽到這句果敢睿智的話語,誰不為之動容? 在偉大的群體面前,任何災難都。
4. 事例;平凡中也孕育著偉大
臨危不亂帶領群眾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千鈞一發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職守,凸顯**人的本色扎根懸崖小學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發,不變的是真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 平凡中見偉大的事例
這些天,安縣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的故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被廣大網友親切地稱為“史上最牛校長”。作為校長,他知道,確保娃娃的安全責任重大,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安全教育,一遍又一遍在組織避險演習。當大地震驟然來臨時,2200多娃娃在1分36秒中全部撤離到操場上。聞報師生都平安,葉志平長哭了。這淚中,更多的是欣慰。
和葉志平一樣受尊敬的,還有這次災難中的許多老師。作為老師,他們知道,災難降臨時,自己的位置應該在哪里,盡管不少老師的孩子也埋在廢墟里,不少老師的親人也在其他地方遇難,但為了自己的學生,他們一直沒有離開學校,一直在全力組織救援。許多學生得救了,而他們卻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親人。面對這群英雄的教師們,許許多多的人不由淚流滿面。
人們在口口傳揚,人們在眼噙熱淚,人們在由衷贊嘆,他們太偉大了!這些偉大的人原本是平凡的,是什么造就了他們的偉大?
偉大在于他們的堅強,在于他們的勇氣,更在于他們的責任。責任孕育偉大,具有責任感,盡到責任心的人就是偉大的人。在這場大地震中,正是責任促使許許多多的人,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他人撐起了生命的空間。譚千秋、何智霞、瞿萬容……那一刻,他們的生死抉擇讓人動容。
在很多時候,責任讓人忘記了害怕,讓人變得堅強。強震中,北川縣委書記寧明棄車越過塌方路段往縣城狂奔;縣長經大忠拼命扒出5個孩子,而自家4個親人遇難卻顧不上去看一眼;地震襲來,病員和群眾往外跑,而全院醫務人員往里沖,漢源縣人民醫院黨總支用行動唱響生命贊歌;作為汶川縣沙坪壩村支部書記,痛失妻子等4位親人的龍德強,強忍悲痛帶領500多名村民安全轉移……中組部通報表彰的第一批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員的事跡,就是用責任雕塑出的偉大群體。
責任同樣給人以智慧和信心。100多個小時,路斷,電斷,通訊斷,一級基層組織,如何帶領2800多名受災群眾自救,看看一個鎮干部的“孤鎮”日記,就不難明白,大難面前,富有責任心的都江堰市龍池鎮的黨員干部們是如何臨危不懼,沉著指揮,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而當通訊剛剛恢復時,鎮黨委書記王晉給市委匯報災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黨在,人在。我們再來!”聽到這句果敢睿智的話語,誰不為之動容?
在偉大的群體面前,任何災難都會顯得渺小,任何描述都會顯得微弱。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偉大的人,一個有責任心的群體是偉大的群體,一個有責任心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些偉大的人,社會也將因這些偉大的人而不斷走向文明進步。
以上故事,一共4個。
6. 平凡中見偉大的事例
1、10歲的董玉培在映秀鎮小學讀四年級。地震那天,董玉培她們班正在二樓的教室上科學課,樓房坍塌了,董玉培隨著走廊重重摔到地上。清醒后,董玉培發現自己肚子邊趴著一個同校二年級的女同學,該同學頭部的鮮血染紅了一大片廢墟;同時,自己的左手邊也躺著一個女同學。
董玉培活動了一下四肢,發現右肩膀劇烈疼痛(后來醫生檢查是肩膀脫臼),其他的感覺很正常。董玉培連忙使勁推開自己身邊的一些小水泥塊,連滾帶爬從廢墟里鉆了出來,然后使勁扒開水泥塊救出兩個女生(其中一個已遇難) 。
2、一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汶川縣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后,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一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我哭著對他說,馬健你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
馬健說,‘我不會走的,你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堅持住。’”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后,向孝廉終于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
3、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里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的班長。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一個小孩,手里還拉著一個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
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愿自己淋得透濕,也不讓她們受罪。他們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那對母子安全送到家。
4、1952年10月中旬,在抗美援朝一次戰斗中,**所在營奉命擔負潛伏任務。潛伏前,**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寫道:“寧愿自己犧牲,決不暴露目標,為了整體,為了勝利,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愿獻出自己的一切”。
執行任務中,**在距敵前沿陣地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敵人突然向潛伏區逼近,為了掩護潛伏部隊,指揮所命令炮兵對敵進行打擊。
敵人遭到打擊后出動飛機偵察,并盲目發射偵察燃燒彈,一顆燃燒彈正好落在**身邊,飛迸的火星濺落在他的左腿上,燒著了他的棉衣、頭發和皮肉。
但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他嚴守紀律,咬緊牙關,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劇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年僅26歲。
5、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蘇省金壇市城南小學組織學生觀看革命傳統教育影片,在學生隊伍過馬路時,一輛小轎車飛馳而來。危急中,52歲的女教師殷雪梅毅然張開雙臂,奮力將走在馬路中央的6名學生推到路邊,而自己卻被車子撞飛到25米外。
孩子得救了,但殷雪梅卻永遠地走了。殷雪梅是位普通的小學教師。她用愛心教書育人,以真情關愛學生終于職守,更在危急關頭用生命鑄就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7. 關于平凡和偉大的名人事例200字左右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選曾在談到“好人觀”時說道:“一個人要有所成就,他首先要做個好人,而好人的標準是考慮別人比考慮自己稍多一點就是好人,甚至考慮別人與考慮自己一樣多的就是好人。”可是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從自己的立場來考慮問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37613232題,大多數都是只考慮自己,很少有人考慮別人。其實愛因斯坦也說過這樣的話:人只有為別人活著,那才是有價值的。事實上,凡有所成就的人,大多具備這種品質。很多人之所以平凡,因為他們總是在為自己考慮,很少甚至不為別人考慮,平凡與偉大之間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差異而把它們分開了。
其實看看我們那些曾為革命而犧牲的英雄們,看看那些為人類解放而不懈努力奮斗的勇士們,那些為了人類的偉大的科學家,那些·······。他們為自己想過多少呢?且不說那些吧!那些感動中國的人物,那些真正的大企業家,那些見義勇為的英雄們,·····,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的付出與回報不一定成比例嗎?我們可敬的洪戰輝,我們的歌手叢飛,····他們之所以不平凡,因為他們為別人考慮的東西遠超過了為自己考慮的。有時生活中我們如果能多為別人考慮的話生活將變得更精彩。就如天堂與地獄的故事一樣,同樣都是長長的勺柄,可是地獄的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食物卻沒法吃到嘴里,而天堂的人卻選擇喂對方,他們彼此都不再挨餓。
其實平凡人與偉人之間也許只有那一點點差異。就如做人做事一樣,做一天好人很容易,可是做一輩子好人就沒那么容易了;一件事,我們堅持一兩天,幾個月也許很容易,可是要堅持幾年甚至幾十年那就難了;也許遇到困難時你在考慮自己如何脫身,而偉大的人卻在考慮大家該如何脫身;也許當夜幕降臨時你在考慮如何為自己照明,可是偉人卻在為人類考慮如何為人類照明。都是在考慮,可是這結果相差太遠了,也許這就是平凡與偉大的差異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平凡中的偉大簡短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