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相思的詩意是什么,簡短一些的
長相思,詞牌名。唐教坊曲。《古詩十九首》有“客從遠方來 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作者未知)得名。又名《雙紅豆》、《憶多嬌》。后主李煜詞名《長相思令》。宋人林逋有“吳山青”,又名《吳山青》;張輯有“江南山漸青”,又名《山漸青》;張先詞名《相思令》;趙鼎詞名《琴調相思令》。金代嘛鈺詞名《長思仙》。元代仇遠詞名《越山青》;王行詞名《青山相送迎》。明人孫秉宗詞名《長思令》。清人沈謙新翻仄體詞名《葉落秋窗》等。原有平仄兩格。雙調三十六字。平韻格為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平韻,一疊韻,一韻到底;仄韻格如是壓仄韻。別有四十四字三首聯章一體。唐時張繼《長相思》一首,令狐楚二首,俱樂府詩,非詞體格。《長相思》詞牌共錄入平仄韻十三體(參考文獻《中華詞韻(增訂本)》謝映先,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歷史上著名的《長相思》詞令作者有白居易、陳東甫、林逋、晏幾道、萬俟詠、納蘭性德、李煜、王灼、歐陽修等。
其詩意:戰士們跋山涉水,向山海關那邊進發.夜里,住宿帳篷,每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夜里又是刮風,又是下雪,戰士們不禁思念起故鄉來.故鄉溫暖寧靜,是沒有寒風朔雪之聲的.
2. 長相思詩意短的
一、《長相思》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釋: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2、榆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
3、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4、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5、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6、聒(guō):聲音嘈雜,這里指風雪聲。
7、故園:故鄉,這里指北京。
8、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詩意:
走過一條條山路,走過一條條水路,
正向榆關那邊走去。
夜深了,人們在帳篷里點燈。
晚上又刮風又下雪,
聲音嘈雜打碎了思鄉的夢,
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
二、《長相思》
作者:李煜
原文: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注釋:
1、重:量詞。層,道。
2、煙水:霧氣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嶺南尋弟》中有“蒼梧白云遠,煙水洞庭深。”詩句。
3、楓葉:楓樹葉。楓,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子掌狀三裂。其葉經秋季而變為紅色,因此稱“丹楓”。古代詩文中常用楓葉形容秋色。丹;紅色。
4、塞雁:塞外的鴻雁,也作“塞鴻”。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來,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贈江客》中有詩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鴻聲急欲霜天。”
5、簾:帷帳,簾幕。風月:風聲月色。
三、《長相思》
作者:李白
原文: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注釋:
1、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
2、絡緯:昆蟲名,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
3、金井闌:精美的井闌。
4、簟色寒:指竹席的涼意。簟,涼席。
5、帷:窗簾。
6、青冥:青云。
7、淥水:清水。
8、關山難:關山難渡。
9、摧:傷。
詩意:
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
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
薄霜凄凄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
夜里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
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
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
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3. 【長相思(納蘭性德)意思是什么
長相思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注釋】①程:道程,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也.②榆關:即山海關,古名榆關,明代改今名.③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④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⑤更:gēng,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⑥聒:gūo,嘈雜攪人.⑦故園:謂京師.⑧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翻譯】一路上爬山涉水,向榆關那邊行進.夜深宿營,只見無數行帳中都亮著燈火.挨過了一更又一更,風雪聲吵得我鄉心碎亂,鄉夢難圓.家鄉沒有這種聲音.上片寫行程之勞.直寫戍路途之曲折迢遙,側寫跋山涉水之艱險辛苦.下片側重游子思鄉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風雪載途,作者思念家鄉.。
4. 長相思的詩意,要簡單,復制的不要
長相思 作者: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程】道路、路程。
【榆關】今山海關 【那畔】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聒】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故園】故鄉 【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解釋: 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
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么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故園無此聲”看似無理實則有理,故園豈無風雪?但同樣的寒霄風雪之聲,在家中聽與在異鄉聽,自然會有不同的感受。)
5. 長相思的詩意
一、《長相思》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釋: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2、榆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 3、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4、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5、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
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6、聒(guō):聲音嘈雜,這里指風雪聲。
7、故園:故鄉,這里指北京。 8、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詩意: 走過一條條山路,走過一條條水路, 正向榆關那邊走去。 夜深了,人們在帳篷里點燈。
晚上又刮風又下雪, 聲音嘈雜打碎了思鄉的夢, 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 二、《長相思》 作者:李煜 原文: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注釋: 1、重:量詞。
層,道。 2、煙水:霧氣蒙蒙的水面。
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嶺南尋弟》中有“蒼梧白云遠,煙水洞庭深。”詩句。
3、楓葉:楓樹葉。楓,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子掌狀三裂。
其葉經秋季而變為紅色,因此稱“丹楓”。古代詩文中常用楓葉形容秋色。
丹;紅色。 4、塞雁:塞外的鴻雁,也作“塞鴻”。
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來,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贈江客》中有詩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鴻聲急欲霜天。”
5、簾:帷帳,簾幕。風月:風聲月色。
三、《長相思》 作者:李白 原文: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注釋: 1、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
2、絡緯:昆蟲名,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 3、金井闌:精美的井闌。
4、簟色寒:指竹席的涼意。簟,涼席。
5、帷:窗簾。 6、青冥:青云。
7、淥水:清水。 8、關山難:關山難渡。
9、摧:傷。 詩意: 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 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
薄霜凄凄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 夜里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
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 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 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