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治療的簡單方法
運動,多曬太陽,和別人多交流,做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多去旅游和登山,去社區幫助別人,你會從中得到樂趣,制定一個計劃,如果成功會獲得幸福和快樂,如果無法做完,不要灰心,對著鏡子傻笑半小時或是一個小時以上,多與社會接觸,實踐一下什么工作,雖然可能經常被上司罵,但要知道這對你以后人生的閱歷會很有幫助。睡覺前多問問自己今天有什么快樂的事,開心一下,然后美美地睡去。如果沒有,告訴自己快點睡覺,會在夢中遭遇一個美女或美男子。
人都是會緊張的,我也會的,你要試著分析一下大概是什么原因,然后制定計劃去突破它。
實在不行去看心理醫生,把你的病情告訴他。如果仍然沒什么效果,就多到人多的地方,比如多逛街,或是去看看喜劇,或是和兒童說說話,然后就是參加各項體育活動。乒乓,網球,排球,籃球,足球,還有跑步。多吃甜食,好像是草莓吧,心情會很開朗的。
一定要多照照陽光,把你身上的黑暗霉菌都曬死掉。
就這樣吧,人是從黑暗中學會光明的,關鍵看你自己是否有強烈拯救自己的決心,其他的都是假的。
祝福你早日成為陽光的好男孩或好女孩。
2. 有沒有簡單的自我心理治療法
看看佛法的智慧如海,其中一滴就夠我們一生品味了,朋友請看:
一位得道高僧
有一天他下山
碰到一個老太太在哭
于是上去前問:這位老太太為何如此傷悲
老太太:我是為我二個女兒的不幸而哭,可我又幫不了她們
高僧:你的女兒怎么了 我能幫到你什么嘛
老太太:你幫不了她們啊
高僧:你說來聽聽
老太太:我有個女兒,她們都是我心肝寶貝,大女兒嫁到一家賣面粉的店里,我的二女兒嫁到一家賣雨傘的人家.
高僧:那不是很好嗎
老太太:可是她們的命苦啊
這時老太太哭得更傷心。..
高僧:老太太 莫哭,還請你慢慢說來..
老太太:下雨的時候,我想到大女兒賣面粉,面粉都要上蟲了,沒地方曬干,你說這日子怎么過啊?還有晴天的時候我想到二女兒是賣傘的,不下雨,你說她的雨傘能賣出去嗎 生意不景氣。..
高僧: 老太太,莫難過,我給你個建議,你可以參考,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就想到你的大女兒.當下雨天你就想到你的二女兒。..
老太太聽著聽著就不哭了
(朋友,同一事物環境,您是選擇痛苦還是快樂,一切都緣自您那顆心,凡事都有好與壞,多向好的方面想,經常這樣的觀想,不知不覺你會發現,人世間可以如此美好。)
佛教啊,有很多深的道理。人要不學佛,這一生就白做人了。不學佛,這一生哪,人就是白活了。一點意義也沒有,除了吃、睡,和動物沒啥區別了。你看就人這一生,吃、睡、有個男女,完了有孩子就完事了,動物也是那樣,人活著就白活了。
所以說人這一生學佛掌握真理,這才是主要的。人活著,為什么要活著?死上哪兒去?生從哪兒來?我們都得研究清楚了,是不是?人再沒有恐懼了,等你把這些事情都研究完以后,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恐懼,對生沒有恐懼,對死沒有恐懼,對活著也沒有恐懼,而且很自在的。沒有比這再舒服的事情。世間就給你錢,它也是個迷茫。錢也不知道是怎么花?也不知道花錢為了什么玩意?除了吃,沒有啥用處,是不是?就是造業。
最后祝朋友您身心自在,事事順心,全家幸福!
1
3. 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哪些
心理治療亦稱精神治療,是醫生或其他人用語言、表情、態度或動作來影響病人,從而調節病人的情緒和感受,改變他們對所患疾病的認識和態度,幫助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達到減輕病情和恢復身體健康的目的。
心理治療的基本形式有:集體治療、個別治療和行為治療,均是通過現身說法,引導勸慰,解釋鼓勵,說服暗示,系統脫敏法,厭惡療法及自我調整等方法,來達到改變舊的條件反射,建立正常心理和新的行為反應。
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六種:
第一、精神分析療法。
第二、支持性心理療法。
第三、行為療法。
第四、森田療法。
第五、認知療法。
第六、催眠療法。
第七、音樂療法。
4. 心理疾病和性格的關系是怎樣的
上樓的回答明顯的有一些簡單而絕對了.我在我的博克里提到過性格與環境的共同作用,以及心理問題與性格的關聯. 我們雖然不能絕對地說一個擁有這樣性格的人就會擁有那樣的心理疾病.但是,至少,心理疾病在不少情況下與個人性格是有著關聯的.而且,并不是不明顯,相反,很明顯.那么,讓我們理清一下這三者的關系:環境,性格,心理.人,并不是單一存在.出生以后,人就注定著是與環境互相影響的.我曾在另一個提問里分析過一個個生性內向的人發展成為一個抑郁者的可能性.這與家庭,社會有著非常大的聯系.一個缺少社會支持系統的人,或者這樣的支持系統并不強,那么, 人們的性格往往會顯得內向或者是極端——暴力.一般來說,除非因為在懷孕過程中,或者是在生產過程中外界原因或者是遺傳原因所導致的性格特殊性異以外,很多人的性格生來都是開朗的,認為世界是美好的。
但是,為什么人們在一歲之后(有自我意識之后)性格就會出現明顯的變化?人們通常發現有的孩子是自私的,有的孩子是乖順的,有的時候是活潑的,有的卻是一動不喜歡動的。這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環境的影響。
比如:家人不喜歡這個小孩子(重男輕女,或者其他原因)那么,這樣的小孩子生存著,并不能感受到關注與愛。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或者認為自己純粹就是一個多余的人。
在與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有一種相互對比的傾向。而他就會想:為什么別人的父母對他們那么好,而我不能得到這些呢?你們,不覺得這樣的環境里,不會出現一個樂觀的人么?這只是舉了一個小例子來說明環境對人的性格的影響。
當然,因為其間的理論非常多,我也只能舉一個通俗一些的。更何況,一些原本開朗的人,或者說是樂觀的人,在人生路上,并不會注定他們永遠就是這樣的人。
有些人的承受能力相應更強,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容易注重一件事情當中好的成分所帶來的積極作用,而一些人更注重一件事情當中壞的成分所帶來的消極作用。我們 時常看到一些抑郁癥患者,他們的思維非常地極端(特別是重度抑郁癥患者),以至于你根本不可能通過所謂的開導來讓他們擺脫這樣的心境。
心理咨詢,也并不是如上所說的:找個人幫你找開這個結,這么簡單。而這些原本開朗的人,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消極者。
這在于成長的經歷所帶來的影響。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風平浪靜,也不可能如心所愿。
相反的,它充滿了挑戰和困難。而在面對一些事件的影響下,人們的心態也往往容易變得消沉。
在很多開朗的人,面對戰爭,災難,親人離去等情況下,都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最明顯不過的就是越戰之后美國大兵的應激創傷,以至近幾年發生的美國9—11事件。
這就能明顯地說明:環境對性格的影響是明顯的。我們最后來談談心理和心理問題。
如何來界定心理呢?我不認為我有這樣的能力來進行詮釋。我個人認為:當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可以面對社會生活,不會因為特異的心理狀態而導致社會功能的退化。
這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而所謂的心理問題的出現,就意味著個人的特異心理狀態已經影響到了自我的社會生活。
我們分析問題的時候,可以更深入一些。比如:一個女孩在哭。
我們應該如何去想?當然,現在只是用文字來表明心理咨詢的深入分析,而不是指的常規心理咨詢。一個女孩在哭——幾歲的女孩?哭得怎么樣?能回應你的安慰么?為什么而哭?能夠止住她的哭么?如果不能,這樣的哭時常出現么?在什么情況下出現?出現的幾率高么?她還能融入與另人的交流么?她能在不哭的時候清楚地表達么?等等。
總而言之。心理治療,并不如大家所想的那么簡單易行。
很多人在進行心理咨詢的時候,總想著:一次就治好。要知道,心理問題的源起,發展,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單純的結果。
很多人的心理問題存在了不少年。他們認為心理咨詢師或者是治療師就是神仙一樣的人,只要聽到他們說一遍,就能馬上為他們治療并治療好了。
想一想:感冒了,吃藥。一個是原因,一個是解決方法。
但是,解決方法雖然可行,卻不會立桿見影響。也有人希望著幾次的心理治療就能夠讓他們完全好了。
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心理治療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咨詢師所能作的,是基于對你的全面了解之上所作的進一步的幫助與引導。
不過,在中國的心理治療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治療者更傾向于用藥,而很多咨詢師也傾向于開藥。為什么?因為很多人覺得交流——這不算是一種治療方式。
而藥,則可以讓他們馬上感受良好。所以,他們更傾向于藥物治療。
當然,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很多人不想承擔咨詢費用。中國人,一直以來就不是正眼看待心理治療,他們覺得這樣的事情見不得人,也不能接受這樣的費用,畢竟,生活水平并不高。
而咨詢師們也有相同的心思:既然你不想進一步治療,那么,給你開藥就行了。到精神病院的時候,大家就更明了地發現這一點了。
有人甚至說:精神病院跟監獄差不多。我個人不發表過多的意見。
現在我們再來總結一下心理疾病與個人性格的關系:有著聯系,卻不能一言以斷。而這樣的關聯關系較為復雜,以至于一些專業書籍當中,都無法得出公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