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祭文大全
格式內容 1.標題。寫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輩份或與生者關系。 2."維"起。 3.死者逝世的情況。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跡。 6.表示哀痛之情。 7.結語用 "伏食尚饗"。
開頭人們寫祭文,習慣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別的意思。祭文以“維”字開頭后,緊接著即言明吊祭文時間及祭誰,誰來祭。這是開篇明義,首先要點明的問題。 內容祭文的內容必須簡短,語言必須精煉,要以簡明扼要之詞表達悲哀況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為宜,切忌拖泥帶水。過去的祭文,語言均押韻。可—韻到底,也可變韻——即押兩個以上韻。 結尾祭文用“尚饗”一詞結尾。“尚饗”是臨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詞。尚,是庶幾,希望也;饗,設牲犧以品嘗也。
下面是一份祭文,“天堂在線”紀念網上有。
維: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齊期刊、大維、二維等,虔具清酌庶饈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靈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僅七旬。奔波勞碌,終生耕耘。風雨無阻。不避艱辛。勤儉持家,生活平穩。教育吾輩,克己恭人。對待敵友,愛憎分明。維護集體,不講私情。祖父之德,足啟后人。老當益壯,宜壽長春。無奈不測,急病纏身。一臥不起,迅速辭塵。嗚呼祖父,百喊不聞。肝腸斷絕,血淚沾巾。哀號祭奠,悲痛難陳。黃泉有覺,來品來嘗。嗚呼哀哉! 尚饗!
2. 我父親簡簡單單的一生的祭文該怎樣寫
父親:您走了,我們萬分悲痛,您的一生,留給了我們無盡的思念。
任何記憶都會因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模糊,可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身姿背影卻在我心中漸漸變得清晰起來。您生前的點點往事,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您出身貧寒,勤勞一生:6歲多時父親就被日本鬼子的毒氣熏死,母親嫁人。坎坷的一輩子承受了幾多勞累,幾多心酸。
從7歲開始給人家放牛,到77歲壽終,寡言少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晴天、雨天。您是一個勤勞的人,或許您生前安于淡泊,不貪圖物質的享受;或許您生前過慣了苦日子懂得勤儉,即使在生命終結的幾個月還在勤勞的耕作。
您生性耿直,望子成龍:您一輩子正直正派,自強不息,性格剛強有點固執,說話直接,實在,對許多事看不慣。雖然出身貧寒,卻不貪小便宜,到死也是個好人。
您從工廠下放回家后就再沒出遠門,憑著一身力氣和一手好農活,一心在家里辛勤勞作,養兒育女。在我的印象里,一家七口,全靠您一人掙工分。
在生產隊里年年倒找錢。但我們沒有餓過肚子,就是這樣您讓我們兄妹都上學。
把五個兒女養大成人,使他們成了家立了業。因為沒有文化,所以望子成龍。
您是一個嚴厲的父親。從小只要我做錯事,必定會受到懲罰, 我常常會反感,甚至是憎恨。
不明白為什么別的父親對孩子那么疼愛有加,而我的父親卻這樣對我?后來長大了,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原來嚴厲是一種必要的父愛——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愛。 您心靈手巧,心地善良:您沒上過一天學,但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記賬,能看懂機械說明書,動手能力特別強,我還記得,小時候,大隊的加工廠就是出自父親之手,而您從未真正地學過這些,憑的是自己的聰明才智。
貧苦的出身造就了您吃苦耐勞、善良、老實、本分,勤奮上進的個性,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無論遭受多少委屈、多少挫折、多少困苦,您都會默默地承受下來,與之拼爭。您總從不言難,不屈不撓,不向困難低頭,辛勤養育兒女。
村里喜紅白事,都能送去自己的心意;家族中誰家老了人,您會放下手頭的活計,把治喪的事忙完。附近村莊誰家縫紉機有了故障,總愿請您去,因為不但手藝好,而且不收錢。
您一生儉樸,不圖奢華:您沒有在貧苦生活中消沉。白手起家,從無到有,一步一個腳印走完一生,您的一生是艱辛、勞累的一生,同時又是奮斗不息的一生。
幾十年生活的拮據使您養成了節儉的習慣,一根鐵釘、一段鐵絲在他的眼里都是寶貝。給您買的核桃總是省著吃,說這東西太貴。
我到東海后您只來過一次,目的是看看曾經為之奉獻過的即將要拆遷的廠子。多想帶您下一回館子,點一些您沒吃過的好菜,可您心痛我花錢,硬是沒去。
每想起這事都感到自責和心酸。您生前省吃儉用,含辛茹苦,您朋友不多,甘于淡泊,清貧,不追求享樂。
不貪圖利祿,您活的有些累,甚至有些窩囊。但您真實,真誠,平凡,平和。
如今,盡管您沒留下什么財產給我們,但作為您的兒女,我們感到由衷的驕傲!因為您把永不消逝的身影留在了人間,留在了永遠思念您的兒女的心中。您留給我們的巨大的無價的精神財富。
都將深深地影響著您的子孫后代。 您崇尚人貴德,孝為先:您沒念過書,或許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從口中講出的很多道理明顯超出您的文化水平。
我沒有忘記,一次我回家看您,您眼睛有些濕潤,問我:你知道你的老太太叫什么名嗎?我搖頭。你的老太太叫貴先,他老人家的長子叫自德,老輩人起名有學問,是想告訴后人“人貴德,孝為先”,這是做人子人孫的準則。
您最后說:我這輩子只要有討飯的上門,寧愿自己不吃也要給他們盛上,這是積德行善。我還有兩件事想做:一是你奶奶死一定爭來和你爺爺并骨;一個是我們村的立莊始祖是英有文,是這個村我英姓人的祖宗,如果能續個家譜,使后人能知道自己的來龍去脈,也算是孝子賢孫了。
事隔幾年這兩件事我幫您實現了,您說很滿意!可能您已有不祥的預感,快過年了,您要求子孫都回來,看著滿堂兒孫,您感到自己對得起列祖列宗了。您說希望能去夏莊見見大爺,老哥倆拉拉家常,想想小時受的罪,看看現在享的福,聊聊人這輩子。
因為您身體的原因,我和大哥沒能成全您的心愿。 您喜愛看電視:您不愛串門,喜愛看電視,不管是重慶衛視的英雄劇,還是CCTV的探索與發現,最愛看的就是新聞類節目,而科技節目、軍事節目、文藝節目乃至少兒節目您也樂此不疲、看得津津有味。
離開了這個世界前,您看了一下午的電視。 父親您就是這樣,一生沒什么輝煌的功名和事業。
無聲無息地生活著。當我細細想您的時候,我覺得您是偉大的,您的偉大蘊涵在人生的深層,蘊涵在平常瑣事的點滴之中。
您走了,走的那么匆匆,竟然沒有看我們最后一眼,更沒有留下一句遺言。 父親您就這樣走了,懷著遺憾,懷著期待。
您在臨走前的聲聲呼喚,您在逝去前心中那難舍之情,時時刻刻都在折磨我們的心,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傷痛! 我們不會辜負父親您的期望,我們是您生命的延續,將永遠銘記您和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愿您的在天之靈,保佑我們這個大家庭,代代生息、繁衍、和諧、輝煌。
您是我們的好父親!來世,我。
3. 幫忙寫6篇簡短點的文章 200字左右 題目自己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無大志不立.而有大志而不行動.則大志就只能成為斷線的風箏.大志化為實際就是大事.而行動,卻不能一飛沖天的奇跡般的取得碩果.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將大事化成小事的沉淀,高樓化做平房的疊加.才是通想成功的康莊大道.所以,我們要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豐滿羽翼.在一步一步的沉淀中,填充自己的能力.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一展雄風~!只有小事的積累才能煉就一身的鐵打本領,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一展身姿,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和諧之美
那美麗的鮮花,因為有了綠葉的依偎,才顯得清純和鮮潤;那藍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云的打掃,才顯得靜穆和安詳;那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擁吻,才顯得和平和馨香。而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甚至一個國家,不也是因為互相依存,互相映襯,互相促進,一起共同發展,才呈現出那五彩斑斕的和諧嗎?和諧,猶如一幅畫,好似一首歌。和諧產生美麗,和諧產生力量。
和諧之美在于寬容。因為擁有寬容才有和諧。寬容是人類情感中的種子,她能在人類的心靈這片凈土上扎根發芽,在愛的保護下茁壯成長。寬容之心是多么偉大,她能夠熄滅怒火,她能感化邪惡,播散善良,她能夠無私奉獻,從不計較。她讓我們享受陽光一般的溫暖,雨露一般的滋潤——寬容之和諧,竟妙不可言!
和諧之美絕不容忍名利所縛,只有淡泊名利才可以稱為和諧之美。雄鷹是為了搏擊長空而在天空自由翱翔,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無限的天空賜予了它自由快樂的空間;風帆只為乘風破浪而在海中搏擊風雨,而不是夸耀自己的檣桅。因此,浩瀚的大海給予了它豪壯寬闊的樂園。其實,你也一樣,只要你用一顆平凡的心去看待,也會找到屬于自己的星群!
有一種美,給生命帶來溫暖,和諧之美——與我們同行。我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友誼是一種和諧的平等。”
我學會了堅強
堅強,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堅強,就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沒有堅強,就沒有通向成功的動力。
那天,我跟著爸爸去溜冰。爸爸買了兩雙溜冰鞋,然后帶我走進溜冰池。啊,溜冰池里的人真多呀!我看著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在溜冰場上快樂的滑著。有的單腳旋轉,像在跳《四小天鵝》;有的張開雙臂快速地滑著,像大鵬展翅;有的還在波浪式的地方滑,就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他們各有各的絕招,我真佩服他們呀!
于是,我讓爸爸趕快交交我。爸爸耐心的說:“你先把兩腳分成八字形,接著一步一步的向前滑去。有我在,你不用擔心滑倒。”
聽了爸爸的話,我迫不及待的開始溜了。可是,剛邁出兩步,就摔了個四腳朝天。像海灘上的烏龜一樣寸步難行了。我摸著摔疼的屁股,像霜打的白菜一樣——焉了。這時,耳邊傳來爸爸意味深長的話:“不要灰心,要學會堅強,失敗是成功之母嘛!”聽了他的話,我又鼓起勇氣,朝前滑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學會溜了,而且還能溜得飛快。正在我得意忘形的時候,忽然前面出現一個坡。我大驚失色,剎車已經來不及了,我只能聽天由命吧?這時,爸爸的話語又鼓勵了我,我把握好身體,騰空而起后,轉了一圈就順順當當的落下來了。頓時,場上響起一片掌聲,我自豪地看著爸爸,他正在豎著大拇指夸我呢!
那一刻,我學會了堅強,那一刻,我才明白:沒有堅強,就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沒有堅強,就沒有通向成功的動力。
假如世界上沒有了音樂
“音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樂不僅可以豐富生活,陶冶情操;還可以凈化心靈。每天放學,我總會聽上一段音樂,那些煩惱就一掃而光。總之,音樂在我們生活中很重要,但是你想過沒有,要是世界上沒有了音樂,世界會是什么樣子的?
假如世界上沒有了音樂,那些鋼琴、笛子、二胡……這些樂器就沒了用武之地,成了一堆廢物。那些歌唱家也不能放開喉嚨高歌,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舞蹈家也不能跳出優美的舞姿來了。沒了音樂,人的生活就成了一潭死水。因為他們熱愛音樂,音樂是他們的靈魂,音樂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假如世界上沒有音樂,學校也沒了音樂課,只有書聲朗朗;幼兒園也沒了孩子們的歡笑聲,只有“我要聽音樂”的聲音;在家里,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只有爸爸的責備聲和催促聲。
沒有了音樂,就沒有快樂。我們要擁有音樂,熱愛音樂。
4. 祭文怎么寫
祭 父 文 時維公元二零零七年元月二十一日,農歷丙戌年臘月初三,乃祭奠之期,行奠孝子唐守益,孝女唐守瓊、唐守芬、唐守容、唐守謙、唐守岑恭具香燭楮財、時鮮供品。
不腆之儀、置祭于家父唐經科老大人靈前,作揖叩首、低頭泣血告慰祭奠之辭: 嗚呼!終身難忘冬月廿六日夜,刺骨寒風起,吹散我父與子、女兩分離,家父撒手人寰,享年七十七。天地感動、長空傾雨。
較場頂竹木低頭垂淚,南廣河碧水鳴哀悲泣。我們跪拜家父靈前,痛心疾首、淚如斷線珍珠涮涮落地,各自哀聲悲啼,多少往事從頭涌起。
父親尚未成年,祖父死去。位居兄長,生活靠你、年少失學,在家種地,栽秧打谷是能手。
犁耙鏟搭樣樣行。家庭重擔,嫩肩挑起。
解放六年,命運轉機,參加工作,服務鄉里。 我們作為您的子女,深感榮幸。
因為您退休前,對待工作,敬業勤奮、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廉潔奉公,兩袖清風,勤政為民。人們常說:唐書記,是好人,為人正直,實事求是,辦事公平。
對待同志肝膽相照,對待百姓,平易近人。工作幾十年,群眾有好評:無論在曹營,還是在德勝;無論在縣革委,還是在農委。
都一直保持著**員的先進性。 敬愛的父親啊!您不但是人民的好公仆,還是我們心中的偉人。
您對祖母很孝順,您對母親很坦誠,您對我們盡其心,不求我們都成龍成鳳,但要我們堂堂正正地做人。教我們愛文就多讀書,愛武就去當兵,再不然就當農民,勤勞能致富,勤勞能生存。
父親思想觀念新,從不重男把女輕。不管是兒還是女,同樣對待很公平。
同樣關心我們成家立業,同樣為我們指點迷津。父親啊!您是菩薩心腸。
善良品行,不使我們挨饑餓,不使我們受寒冷。就怕我們懶惰,就怕我們生病。
為我們健康成長,確實操了不少心。羊是畜牲,不忘跪乳之恩;鴉是禽類,尚報反哺之情。
我們是人,對您的大恩大德,肯定銘記終身。 父親啊!您因忽然得急病,奇方妙藥也不靈。
天命難違成永別。從今后,要見父親,除非南柯夢里尋。
跪在靈前淚珠滾,思親感恩之言難表盡,恭奉清酌敬父親,盼望父親來領情。敬愛的父親啊!兒女們祝愿您一路走好!早登佛國入天庭! 哀哉 尚饗。
5. 怎樣寫祭文
祭文的格式內容: 1.標題。
寫成“祭***文”、“***”表示死者的輩份或與生者關系。 2.“維”起。
3.死者逝世的情況。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跡。 6.表示哀痛之情。
7.結語用“伏食尚饗”。示例:祭祖父文。
維: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齊期刊、大維、二維等,虔具清酌庶饈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靈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僅七旬。奔波勞碌,終生耕耘。
風雨無阻。不避艱辛。
勤儉持家,生活平穩。教育吾輩,克己恭人。
對待敵友,愛憎分明。維護集體,不講私情。
祖父之德,足啟后人。老當益壯,宜壽長春。
無奈不測,急病纏身。一臥不起,迅速辭塵。
嗚呼祖父,百喊不聞。肝腸斷絕,血淚沾巾。
哀號祭奠,悲痛難陳。黃泉有覺,來品來嘗。
嗚呼哀哉! 尚饗! 以上是在網上收集的,總得來說,祭文還是比較難寫的,不但要情真意切、符合規矩,對文字的駕馭能力也要非常高(參照祭文范例自己感受。
)。
樓主這樣自己寫祭文恐怕會非常辛苦。
不過想弄個祭文,把祭祖儀式辦的規范莊嚴一點的話,也有辦法。
可以試試上網在“慈恩天下”里祭祖,里面設置了很多種儀式,供奉、燒紙、大型祭祖、拜佛……各種,祭文是準備好的,有祭奠祖輩、朋友等等不一樣的選項,在儀式上會有語音朗誦,流程也比較規范隆重。心誠的話,祖輩會收到你的心意的。
6. 現代祭文如何寫
這個問題涉及到祭文的基本寫法,詳解以及舉例如下: 一、祭文格式 古代祭文多以個人名義而寫,且大多用文言文,用典故較多,講究文辭華麗,并且格式嚴格,有些還有一些迷信色彩,今人應批判地學習。
現在,一般不再用祭文。 祭文是祭祀或祭奠時而寫出的誦讀文章。
古時的祭文,范圍極度為廣泛,祭天、祭地、祭鬼、祭神、祭人、祭物,無所不包。我們所說的祭文,主要是指為祭奠死者而寫的誦讀文章,用它來表示對亡親故友的哀念之情。
祭文既是哀悼死者的文辭,所以在寫作時感情要真摯,要表達出悲哀沉痛的感情,讀起來委婉動人。過去的祭文,人們習慣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別的意思。
其內容比較簡短,語言精練,以四言押韻者居多,結尾常用“尚饗”收尾,“尚饗”是希望亡靈采歆嘗祭品之意。新祭文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變化和發展,在內容上體現了積極的思想和時代精神,既有寄托對死者的哀思,又鼓勵生者化悲痛為力量。
在形式上比較自由,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有用韻文寫的,也有用散文寫的,比較適合家祭之用。 二、(一)祭祖文維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公之后代敢昭告于列祖列宗之尊靈曰:年華如駛倏又一春。
追念先祖,報本情殷。緬懷祖德,既厚且深。
逢茲盛世,舊典宜遵。謹具牲醴,佐以粢盛,祭告恭伸,尚饗。
清明祭祖文維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子孫某某等敢昭告于列祖列宗之奠靈曰:昭光流易,已屆清明。桐花將放,柳絮將棉。
追念光德,倍覺愴然。禮應報本,祭禮宜虔。
謹具牲醴,列陳粗筵。恭申祭告,佐以短篇。
尚饗。 (二)男性、女性死者通用祭文維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等謹以剛之儀,致祭于某公某某先生之靈曰:嗟呼,天之生人兮,厥賦維同;良之秉彝兮,獨厚我公,雍容足式兮,德望何崇。
優游自適兮,倏爾潛蹤。悵望不見兮,杳杳音容。
只雞斗酒兮;,儀愧不豐。冀公陟降兮,鑒我微衷。
伏維尚饗。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等謹以清酌庶羞,致祭于某母太夫人之靈曰:嗟呼!夫人之德,鐘郝流芳。
夫人之譽,彤管休揚。早為人婦,相夫有光。
及為人母,教子有方。待人以慈,內外皆康。
持家以儉,巨細咸藏。豈期大數,遽夢黃梁。
幽冥永隔,實為可傷。忝叨眷屬,聞訃彷徨。
爰具牲醴,奠祭于堂。仰祈靈貺,是格是嘗。
伏維尚饗。 (三)祭祖父、祖母文維 公元某某年某月某日,齊期孫某某某等,虔具清酌庶饈之奠,致祭于先祖先某某老大人之靈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僅七旬。
奔波勞碌,終生耕耘。風雨無阻,不避艱辛。
勤儉持家,生活平穩。教育吾輩,克已恭人。
對待敵友,愛憎分明。維護集體,不講私情。
祖父之德,足啟后人。老當益壯,宜壽長奉。
無奈不測,急病纏身。一臥不起,迅速辭塵。
嗚呼祖父,百喊不聞。肝腸斷絕,血淚沾巾。
哀號祭奠,悲痛難陳。黃泉有覺,來晶來嘗。
嗚呼哀哉!尚饗!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不孝孫某某等虔具清酌時饈,致祭于先祖母某某老孺人之靈而哀曰:天蒼蒼,地茫茫,我哭祖母別家堂,千呼萬喚不聞應,捶胸頓足斷肝腸。我伶丁孤苦,幼失爹娘。
饑寒交迫,艱難成長。祖母苦心,含淚撫養。
相依為命,甘苦共嘗。形影相吊,寒暑相望。
希望我成人,山高水長。孫無祖母,骨早拋霜。
祖母無孫,自絕路旁。今我長大,配偶成雙。
云開日出,初見陽光。童子撲懷,天倫剛享。
敬奉除年,晨昏周祥。唯愿祖母,長壽無疆。
無奈黃天不祜,一病臥床。氣息奄奄,速歸帝鄉。
勞苦一生,晚福未享。我深恩未報,徒有悲傷。
號泣祭奠,以表衷腸!愿祖母地下有靈,來品來嘗。嗚呼哀哉!尚饗! 四)祭父、母文維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不孝男等,謹以清酌時饈祭于顯考某某府君之靈前日:嗚呼,痛維吾父,偶染微恙,一病亡身。
嗟余不孝,禍延嚴君。號天泣血,淚灑沾土。
深知吾父,畢世艱辛。勤耕苦種,日夜奔忙。
創家立業,儉樸忠信。處世有道,克已恭人。
至生吾輩,愛護如珍。撫養教育,嚴格認真。
如斯人德,宜壽百旬。俾為吾女,定省晨昏,侍奉敬養,略報深思。
胡天棄我,一別吾分。魂游冥府,百喊不聞。
瞻望不及,音容莫親。哭斷肝腸,情何以伸。
茲當祭奠,聊表孝心。化悲為儉,化痛為勤。
繼承遺志,成家立身。先父九泉有靈,來嘗來品,嗚呼哀哉!尚饗! 公元某某年某月某日,不孝男某某等虔具素酒醴之奠,致祭于先慈之靈前,吊之以文曰:生死永訣,最足傷神。
不幸吾母,一別辭塵。憶思吾母,克勤克儉。
奉侍翁姑,恭敬孝順,妯娌共處,相愛相親。迨生永輩,苦育成人。
籌謀婿娶,萬苦干辛。職盡內助,居賤食貧。
勞勞碌碌,以度長春。具斯淑德,宜壽百旬。
菽水承歡,略報深思。胡天不祜,過早亡身。
哀哀兒女,百喊不聞。薄酒祭奠,聊表微忱。
愿母九泉有覺,來嘗來品。嗚呼哀哉!尚饗! (五)祭夫、妻文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妻某某聞夫不幸去世某日,遠具庶羞之奠,謹向先夫某某某之亡靈吊以文曰:嗚呼我夫,恩愛同宿。
白發齊眉,猶嫌短速。胡天不佑,中年分途。
同林好鳥,你歸冥府。悲痛欲絕,昏迷于路。
心緒茫茫,只有號哭。欲見無緣,凄涼寂寞。
吊以斯文,遠方祝托。臨天祭拜,心何彷徨。
先夫地下。
7. 老人去世一個月說什么悼詞
浦水曲終陰雨細訴蒼天無情萬里云低昏鴉猶泣落日吞悲2003年12月6日凌晨三點零兩分,***、***、***三兄弟的母親與世長辭了,年僅60歲的母親離我們遠去了,操勞一生的母親離我們遠去了,幾天來,兒孫們淚水早已枯竭,悲痛難以言表。
在送別母親蓬山西去的時刻,我們兄弟三人再一次飽含深情,緬懷我們平凡而偉大的母親。慈顏已逝,德傳梓里。
媽媽啊,您的一生是含辛茹苦的一生。您三歲喪父,十歲喪母,那時,兩位舅舅也只有十幾歲,缺少童年的甜蜜,沒有少年的快樂,但苦水沒有泡散你對生活的希望,貧窮沒有挫垮你對生活的信心,兄妹三人相依為命共同熬過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艱難歲月,正是那一段異常艱苦的歲月鑄就了您堅韌不拔、勤儉持家的美德。
1962 年您和父親成家,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家呀,兩間破漏的土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一點生活用品,家徒四壁,一窮二白。您除了手腳不停地干家務,還得背著孩子參加生產隊的體力勞動掙工分養家糊口,起早摸黑,四十多年您停留過嗎?您休息過嗎?三更樹搖隨鶴唳,殘山剩水念好人。
媽媽呀,成家以后您身板并不結實,卻要支撐起一個大家庭,贍養老人、哺育小孩、照顧小姑子、團結眾鄰居,您勤扒苦做,任勞任怨,艱苦奮斗,熱情待人,您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的勞動婦女,您擁有中國勞動婦女所有的樸素情感。姥姥一直在念叨您的好,您把她從初中送到大學畢業,供她吃,供她穿,幫她洗衣,為她鼓氣,姥姥含淚說,沒有您這樣的好嫂子就沒有她的今天,您的大恩大德讓她永志不忘。
媽媽呀,黃泉路上有奶奶在迎接您,你孝敬婆婆早已成為團坊四鄰的美談,在農村,婆媳關系不好處,奶奶卻逢人就夸自己有個好兒媳,那些年生活十分緊張,有了一點好吃的,您總是盡孝在先,我清楚地記得,有幾次您受了奶奶的委屈,飯桌上您噙著淚水也在為奶奶夾菜添飯,奶奶晚年中了風,半身不遂臥床五年,您每次勞動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病床前問寒問暖,久病有孝媳,白天,您為老人梳頭洗澡,端飯熬藥,晚上,您和奶奶同睡一張床,侍侯奶奶大便小便,還惟恐自己做得不好,五年過去,奶奶病逝了,您也熬壞了身體。因為過度勞累,您晚年患了腰椎骨質增生病,但您不輟勞作,我們勸您休息,您說做了一輩子,就是勞動的命,不做事就渾身不自在。
直到去世的前一天,您還在操持家務。您的一生,是勞動的一生。
倚門人去云影淡,瞻容兒悲月光寒。媽媽呀,您識字不多,文化不高,但您希望每一個兒子都成人成材,您把畢生的心血都耗在家人身上,惟獨忘記關心自己。
從1961年9月大哥出生到現在,整整四十年您都在為我們四兄弟嘔心瀝血,大哥1967年發萌讀小學,小弟1998年中專畢業,連續31年您撫育三個孩子讀書求學,物質的貧乏、生活的清苦、勞動的繁重、家庭勞動力的欠缺,天大的困難您都扛在肩上,您自始至終都把三個兒子的成長放在第一位,節衣縮食地供養孩子上學讀書,您那顆望子成材的心可與歷史上的孟母爭輝。我們病了,您整夜整夜地守護在醫院,我們冷了,您擠出一丁一點的時間為我們縫補衣服趕做布鞋,我們餓了,您看著空空如也的家急得直掉淚,我們學習,您頂住疲憊陪在煤油燈下。
您不會講什么大道理,但您知道怎樣在品行方面嚴格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上校正我們的言行,大哥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他小的時候打豬草,有一次順手割了生產隊里的幾兜油菜苗,回家以后被您嚴厲地教育了好幾天,您的言傳身教時時為我們四兄弟的成長端正方向。如今,我們幾兄弟都已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工作,日子逐漸好起來了,想想您一生對我們的好,弟兄幾個開始思考怎么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剛剛為您改善了住房條件,增加了一點生活設施,還想在您的晚年做更多的回報,您卻匆匆地撒手而去了,就這樣把無盡的悲痛留給了我們,沒有完整地盡孝,這讓我們幾兄弟一生不安哪!難道上天注定您到這個世界上來只求奉獻不求索取嗎?蒼天不公啊!教子齊家語不聞,寸草何曾報母恩。
望云路斷親何在,空余血淚灑新墳。媽媽呀,今天陰陽界上為您送行,何時才能再相見?我們在淚花和松柏中銘記您慈祥的面容,我們在夢中期待著聆聽您親切的教誨,您平凡而偉大的人格將永久地激勵后人,面對您的遺體,我們兄弟四個對蒼天無情有千萬個想不通,我們只能強忍悲痛,向您老人家道一聲“謝謝”,除此以外,我們默然無語。
媽媽呀,偉大的媽媽,安息吧,黃泉路上請您一路走好!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