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雞的成語故事簡短
雞鳴狗盜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么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
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于鉆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舍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鉆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并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么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
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2. 【求諸葛亮喂雞的故事,要又短又詳細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于水鏡先生司馬徽。
那時,還沒有鐘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
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喂食。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他一聽便會,不解求知饑渴。
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于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嗚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于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里,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么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喂食。司馬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為什么不按時叫鳴?其他學生都摸不著頭腦。
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喂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司馬先生。司馬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
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司馬夫人。司馬夫聽了請葛亮喂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馬先生說情。
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蒙老師。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司馬夫人反復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為了多學點東西,并沒有他圖。司馬先生聽后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
3. 收集和雞有關的故事簡短
白雞嶺是信宜市的一座名山,海拔1548米,位于信宜市白石鎮與錢排鎮的交界處,為白石河與錢排河的分山嶺。嶺下有白雞村、白雞寨、白雞街等以白雞命名的地名。
有一年,玉帝派太白金星到人間查看五谷收成,發現人間沒有了太陽,一團漆黑,五谷不生,禽獸殘害百姓,黎民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
他正要召集天宮里的大臣們商量辦法,忽見東海龍王敖廣滿頭大汗、氣喘噓噓地跑進靈霄寶殿,撲通跪下,口里連叫:“玉帝救命,玉帝救命!”
玉帝問明了原由,原來是那個太陽藏到海底不
出來,沒有多久,就把海水燒熱了,燙得西海龍王和魚鱉海怪受不了,都在狂蹦亂跳,本來平靜的海面,不斷掀起狂濤巨浪。西海龍王領著蝦兵蟹將去驅趕太陽,前頭的還沒有
靠近,就被太陽烤得受不了。西海龍王斗不過,只好讓老大東海龍王熬廣到天宮來告狀。玉帝見事情緊急,非同一般,立刻決定,派太白金星去完成這件事。便賜給一對天宮瑤池上所臥的神雞,由兩位神仙帶到長江嶺山頂上,雄的早晨叫鳴,催太陽出海,雌的天黑時叫鳴,喚太陽回窩。
太白金星和炎帝拜辭玉帝,到了人間就把這對神雞安放在長江嶺山頂上。然后,乘坐六螭懸車,去東海督促太陽出海,起來工作。
這對神雞,潔白的羽毛,鮮紅的雞冠,金黃色的嘴巴和爪子,綠色的翅膀和尾巴,長得非常漂亮。
神雞的冠子里長有靈蟲,到時候就在雞冠里起舞跳動,神雞被撫弄得再也睡不著覺,就一聲接一聲地鳴啼。太陽聽到天下的雄雞都跟著神雞引頸而鳴,吵得無法睡懶覺,只好起來。太陽一起來,黑夜馬上退去,天下又一片光明。后來這對神雞化作了長江嶺的最高山頭,被稱為白雞嶺。
雞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十,與十二地支配屬“酉”,故一天在十三時辰中的“酉”時——下午五點至七點又稱“雞時”。易卦為“異為雞”.
雞王是一個好強爭勝的家伙,成天惹事生非,打架斗毆(這種德性今天都有還有殘留)。玉帝封生肖的時候,考慮了動物對人類有無功勞,雞王當然也排不上了。有一天,雞王看到已封生肖的馬受人寵愛,金鞍銀澄,心中十分羨慕,于是上前詢問道:“馬大哥,你有今天的榮譽,靠的是什么?”馬回答道:“我平時耕田運物,戰時沖鋒陷陣,給人類立下汗馬功勞,當然我應該受到愛戴。”馬道:“要得到人們的愛戴不難,只要你能發揮自己長處,給人們實實在在地辦點事就行了。拿已封生肖的動物來說吧,牛能耕田,狗能守門,豬供人肉食,龍可降雨,你天生金嗓子,說不定對人類有幫助呢。”
雞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終于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喚醒沉睡的人們,于是每天拂曉,雞王就早早起床,亮開嗓子歌唱,把人們從睡夢中喚醒,人們對雞王的功勞十分感激,決定請玉帝把雞也做為生肖賜封為神。
可是當時玉帝封生肖的標準只要走獸,不要飛禽,六畜中的馬、牛、羊、狗都有份,唯獨沒有雞,這下可急壞了雞王,它急紅了眼,喊精了脖子,可是毫無結果。
一天晚上,雞王為這事想不通,翻來覆去睡不著,一縷幽魂直飛天宮,來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訴,自己每天司晨,喚起眾生,功勞順大,卻不讓入選屬相,實在想不通。說完后,淚流不止。玉帝一想,雞王的功勞實在大,自己規定的挑生肖標準確實有誤,于是摘下一朵殿前花戴在雞王頭上,以示嘉獎。
雞王醒來后,發現頭上真有一朵紅花,于是它戴紅花去見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認出這是玉帝的“御爐紅花”,知道玉帝看重雞王,于是破格讓雞王參與生肖競爭。到了爭排生肖的那天,雞與狗同時起床,相并而進,快到天宮時,雞怕狗沾了先,就連飛帶撲到前面去了。狗急起直追,一直沒追上,結果排在雞之后,從此,狗對雞再無好感,見到雞就追,直到今天也余氣未消,“狗攆雞飛”的現象至今可見。而雞呢,至今還是紅臉每天司晨,頭上戴著一朵漂亮的大紅花。
4. 有關雞的成語故事簡短
雞鳴狗盜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
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
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
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么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 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
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
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于鉆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舍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
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鉆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并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
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
怎么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
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5. 雞的一些小故事
小雞們學藝
小雞們慢慢長大了。
有一天,雞媽媽對它們說:“小雞們,以后爸爸來教你們學知識。”有一些小雞聽了,高興得又蹦又跳。有一些小雞聽了,愁眉苦臉地說:“要聽課了,玩的時間少了。”
第二天一早,公雞就叫小雞們起床了,教它們讀書,給它們講故事,要它們不能去哪里,如果去了就要扣一顆星星。上課開始了,有一些小雞聽得很認真,有一些小雞上課,很不認真,一會兒做小動作,一會兒東張西望。
雞爸爸看著那些不聽話的小雞說:“你們幾個每人扣2顆星星!”那幾只小雞聽了,連忙坐得端端正正。它們上課再也不敢不認真聽了!
小雞學本領
從前,一只小雞和一只小鴨是好朋友。
有一天,小雞到河邊,看著小鴨子在河里游泳,非常羨慕,就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你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泳,真好!你教教我吧!”小鴨子笑嘻嘻地說:“其實我也沒怎么學,我們下水的時候就是浮著的,我只是把腳往后劃,我的腳糊里糊涂向后劃,我就往前游了。”小雞不信,生氣地說:“哼!鴨子哥哥,你騙我,你是不想教我吧,我不理你了。”不管小鴨子怎么解釋,小雞就是聽不進去,不理睬下鴨子,它索性在河邊亂跳,小鴨子想:“如果讓小鴨子下水,會淹死它的,我不想失去這個好朋友,我該怎么辦呢?”在小鴨子十分為難的時候,小雞不小心掉到水里,小雞拼命地喊著:“救命!救命!”還好,水不深,小鴨子急忙向小鴨子那邊游了過去,把小雞馱在背上,然后游到岸邊,小雞說:“謝謝鴨子哥哥! 我差點被淹死,多虧你救了我,我不學游泳了。”
過了一會兒,一群小鳥從空中飛過,小雞看了羨慕極了,心想:“我要是能飛,和小鳥一樣要去哪就飛到哪,比小鴨子出息多了。小鴨子天天在這條小河游,也游不到哪里去呀。”于是它走到小樹邊,正好有一只小鳥正在樹上休息,小雞對小鳥說:“小鳥姐姐,你飛得真棒,你教教我吧!”小鳥知道小雞是不可能會飛的,就干脆對它說“不是我不肯教你,你是學不會飛的!你看看雞媽媽會飛嗎?”小雞說:“我有興趣,有耐心學,怎么會學不會呢?”小鳥依然無動于衷,說:“對不起,小雞弟弟,我真的幫不了你。”小雞很失望,以為小鳥瞧不起它,不肯教它,然后垂頭喪氣地走,但是它又很不甘心,它自言自語地說:“我就不信:小鳥不幫我,我就不會飛,我要變成大鵬,將來飛得比小鳥還高遠呢。”它爬到茅草我頂,張開雙臂,雙腳一蹬,還沒撲騰沒兩下,就重重地摔到地上, “哎呀,疼死我啦!” 小雞痛得嘰嘰直叫,“難怪人們說‘站得越高摔得越重’,要飛也那么不容易,我不學了。”還好在茅屋不高,小雞的傷并無大礙,它吃力地爬起來,一拐一拐地走回家。
小雞回到家里,雞媽媽看了小雞的傷后很心痛。小雞把心思告訴了雞媽媽,雞媽媽語重心長地它說:“好孩子!你想學本領,我贊成你。可是,你應該選擇適合你的方面去學習,并堅持不懈才行。”小雞聽了媽媽的話后,好像明白了小鴨子哥哥和小鳥姐姐不教它的原因,又去找小鴨子玩了。
后來,它向公雞叔叔學唱歌,經過不懈努力,它終于能唱好多動聽的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