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直接選擇法(簡單選擇排序)對以下幾個關鍵字實現從小到大的排序
34,56,98,78,23,11,9,54,22,71第一次排序:9,56,98,78,34,23,11,54,22,71第二次排序:9,11,98,78,56,34,23,54,22,71 第三次排序:9,11,22,98,78,56,34,54,23,71 第四次排序:9,11,22,23,98,78,56,54,34,71 第五次排序:9,11,22,23,34,98,78,56,54,71 第六次排序:9,11,22,23,34,54,98,78,56,71 第七次排序:9,11,22,23,34,54,56,98,78,71 第八次排序:9,11,22,23,34,54,56,71,98,78第九次排序:9,11,22,23,34,54,56,71,78,98從第2個元素開始,依次與第一個元素作比較,如果比第一個元素小,則交換,否則找下一個元素與第一個元素比較;從第3個元素開始,重復第2步,直到比較完。
2. 各種排序算法最好和最壞情況比較
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各種排序說的也太多了,這里講幾種簡單的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比如n個順序存儲元素進行排序,a[0]做“哨兵”(即a[0]不存數據,而是用作輔存空間使用)的情況
1 直接插入排序:比較次數 最少n-1次;最多(n-1)(n+2)/2
移動次數 最少0; 最多(n-1)(n+4)/2
使用一個輔助存儲空間,是穩定的排序;
2 折半插入排序:比較次數 最少與最多同,都是n*log2n(其中2為底,下邊表示同),
移動次數 最少0,最多時間復雜度為O(n2);(n的平方,以下也如此表示);
使用一個輔助存儲空間,是穩定的排序;
3 冒泡排序: 比較最少為:n-1次,最多時間復雜度表示為o(n2);
移動次數最少為0,最多時間復雜度表示為O(n2);
使用一個輔存空間,是穩定的排序;
4 簡單選擇排序: 比較次數沒有多少之分,均是n(n-1)/2;
移動次數最少為0,最多為3(n-1);
使用一個輔存空間,是穩定的排序;
5 快速排序:比較和移動次數最少時間復雜度表示為O(n*log2n);
比較和移動次數最多的時間復雜度表示為O(n2);
使用的輔助存儲空間最少為log2n,最多為n的平方;是不穩定的排序;
6 堆排序: 比較和移動次數沒有好壞之分,都是O(n*log2n);
使用一個輔存空間,是不穩定的排序;
7 2-路歸并排序:比較和移動次數沒有好壞之分,都是O(n*log2n);
需要n個輔助存儲空間,是穩定的排序;
另外還有很多的排序方法如 希爾排序,基數排序,2-路插入排序 等等很多的排序方法,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希望列舉的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