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聽國培計劃專家講座的簡短評語有哪些
聽《國培計劃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資中雙龍鎮鏵頭小學 吳其林 聽了劉德武專家的的這一講座深有感受,覺得作為一名優秀教師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自己要有一定的情趣趣味。
要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懂幽默風趣。他的這個講座中的每一個自己的教學案例不僅教學方式靈活新穎,設計獨特。
而且教師語言親切、幽默富有感 染力。讓人看后印象深刻。
【案例】我舉個例子說,好吧,這是我們六年級的一節課,叫做分數乘法當中的第一節,分數乘整數,我向大家匯報的是我曾經上過這節課,分數乘整數,當年的例題是2/9*4,那么我想學生會有什么需求呢,我們在講這節課的時候,它是一節法則課,那我們就不應該僅僅讓同學學會這節課的內容,比如說分數乘整數該怎么上,該怎么做,得多少,不是。因為滿足同學另外一個更加深層次的對知識需求,比如說分數乘整數,這個內容與分數相加、分數加法有什么聯系,有什么關系,與整數乘法又有什么關系,因為在這節課之前,他在中年級學過整數乘法,對吧,他在五年級學過分數加法,那么分數乘整數,就與整數乘法,與分數加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通過這個聯系,學生可以深入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深入理解分數乘整數的算積,并能夠更好的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所以我上課是這樣上的,請大家看,我會給同學出一組分數相加的口算題,大家看,我問問同學們,同學們看這是幾,小孩會說2/9,沒問題,請做第一道題,誰也不舉手,全班搶答,看得幾,看誰搶的又對,又快,我把第一題拉開,小孩一看,4/9,前面都會說4/9,沒問題,對吧,到現在每逢暑假,我還經常愛上這節課,因為它特別適合在暑假里面上。
好了,我又把它拉開了,同學們這道題得幾,小孩看了看,6/9,6/9,當然也有同學說了,老師要約分的,要約分,就是2/3了,2/3,好啊約分是2/3,不約分就是6/9,挺好的。這道呢,搶答人更多了,因為它已經形成規律了,8/9,異口同聲說,這道題呢,有人說10/9,當然也有同學說1 ,正在他們亂糟糟的,我就把全打開了,我說這道題多少,全打開了,這么多,讓他去看,小孩一看,全笑了,如果聽課老師他們也會笑,這么多2/9相加,他一下子誰也說不出得多少,都在笑,我也跟著在笑。
老師你想,這節課我沒有出示課題,我沒有告訴他們今天講分數乘法,我出示只是這么多2/9連加,老師您想,他看著這么多2/9在相加的這樣一個算式,他們自己主動說老師有,用乘法,您說是不是在他腦子里面就已經初步構建了一個分數乘法的一個模式,一個模型,也就是說他能夠主動的把這樣的分數相加題,如果和分母乘法給它相溝通,這就是在進行乘法意義教學,而這種乘法意義教學,不是老師說出來的,不像同學看那個文字,不是機械的去讀和記,而是他自己內心的理解和遷移。通過這個遷移來建立分數乘法的概念,我覺得這點是很有意義的。
當然我還會問,能用乘法做嗎,小孩說:能。好了,如果真的把它改寫成乘法算式的話,你現在特別需要知道什么?這是根據學生的需求,他一定會知道,一定想知道,我想知道幾個2/9。
讓同學編題,我一個不落的都把它寫在黑板上,豎著寫,寫在2/9*28的下面,一般來說能寫個六七個,寫這么多,學生編的題有什么用呢,我覺得意義非常大。遠的不說,這節課兩件事可以做,第一說一,課堂板述以來,那個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這個的話我們取消了,刪掉了,不寫了,沒關系。
但是我覺得真正一個具體的算式還是要說出意義就更好,這是第一個意義。第二當這些個新課講完之后,該練習的時候,我幾乎就不再出什么筆答題了,就完全讓同學做他們自己編的題,按順序做,你編哪道題,我做哪道題,同學做自己編的題那他是一種享受,他覺得這個題是那么的真實,那么的生動。
有時候我說這誰編題,我可不知道得多少,我真的不知道得多少,同學相信你是剛剛編出來的,對不對?那么他會有一種責任心在編,責任心去做,我一定好好把題做對了,告訴劉老師這道題得多少,因為他都不知道得多少,很有意思。 我還可以說,同學們,3/7*18,既然表示18個3/7在相加,我們能不能把它還原成,還原成這個加法算式呢,小孩說“能”,于是我就帶著同學們去加,這么說,3/7+3/7+3/7+3/7+3/7+3/7+3/7+3/7+3/7+3/7,大點聲,+3/7,快點,+3/7+3/7+3/7+3/7+3/7,學生讀完以后,我這叫習慣**挖苦他們,當然有的老師說不許挖苦學生,要尊重學生,我想:善意的,不是不可以。
我怎么挖苦他們呢,我說你瞧瞧你們,讀18個3/7就累成這個樣子,你們聽聽我怎么讀,小孩就充滿了意愿,充滿了期待,就聽聽老師怎么讀,我就站在那里,站的很直,我認真的讀,大家聽,聽我怎么讀,3/7*18,小孩一聽,這么讀,就立刻有一種上當的感覺,這么讀我們也會,是吧,就通過這兩種不同的讀法他就感受到,那個讀那么麻煩,這個這么簡單,甭說寫起來那么麻煩,這個這么簡單,甭說計算起來那個也那么麻煩,這個一定很簡單,對吧。 我還會說同學們,盡管大家讀18個3/7相加,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你們還得感謝我。
2. 家長會聽了專家的講座有什么感想
尊敬的園領導、老師:
你們好!感謝你們給我們廣大幼兒家長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因為工作、生活等好多原因,好久沒有拿筆寫字了,如有哪寫的不好,還望老師給予指導。
通過上次的家長會,讓我知道了我們對教育孩子方面有好多不足之處,我平時認為讓孩子吃飽、穿暖,給她物質上的東西,就能夠讓他滿足,從來不知道孩子也需要心靈的溝通,也從沒想過孩子心里的想法,有些事情都強迫于她。但通過上次的學習,讓我知道了原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重要,我以后也會努力的打開心扉和她多溝通,找一些合適的教育方法,去教孩子的。以前我不知道怎樣讓孩子集中注意力,聽老師上課,我也找一些方法幫助孩子,讓她從小培養集中注意力,以后上學時學東西會更快些;我還學到了專家老師教的一個檢測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是個五乘五的公式,大人也可以用,我記得老師還說了孩子每年生長的黃金月,是每年的3月到5月,這個期間孩子的身高和大腦的發育都比平時快,專家還告訴我們這期間一定要注意孩子早餐的營養,教育孩子從小要養成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懂禮貌等好多禮儀方面的知識,有位家長也交流了一些禮儀教育的事,我深受教育,我以后會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多學一些別的幼兒家長的教育方法。
人活到老學到老,我也渴望學到很多有關孩子教育的知識,希望以后有機會還會聽到這樣的講座和別的家長多溝通,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個懂禮貌有上進心的孩子。我的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好多壞習慣,還望老師在幼兒園多幫助她、教育她,我也盡量在家里多輔導。
同時我也希望別的家長和我一樣,在下次開家長會的時候,能放下手里的工作,來聽一下這樣的講座,你會聽到好多有關孩子的話題,學到好多知識的,再次感謝時思幼兒園給我們廣大幼兒提供的這樣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但愿我們能齊心協力教育好每個孩子。水平有限,寫的不好,還望老師給予指導。
3. 農村行專家講座感想300字作文
由于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于我們來說真可畏謂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后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于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并無論處于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們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于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么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么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么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4.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 聽梁恕儉老師《課堂如何創新與生成
其次,梁老師告訴我們觀念的轉變,是進行課堂創新的前提。
很多教師骨子里始終沒有放棄“以師為本”的理念,即使你表明上或口頭說一千遍“以生為本”,“生中心論”也是沒有用的。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 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媒體,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
故而,教師單純的講解,遠沒有學生自主學習、向其他人教授、自己實踐探究、小組合作討論、對所學的知識內容等立即運用效果好。因為,教師的講授等,可能通過學生的理解、想象,原先正確的、科學的東西,反而變了味、變了形,就如小魚向青蛙請教奶牛的樣子時,在心中勾勒的奶牛形象。
當然,“喚醒激勵:我的課堂我做主”、“推成出新:另辟蹊徑尋鮮活”、“變式訓練:多種方式多技能”、“求異思維:大破常規有洞天”、“成果意識:倉庫充盈勁更足”等很多方法,都能巧妙地提升課堂的創新與生成。教書的最高境界是發動自學。
教師要做畢福劍,不做易中天。因為前者是做平臺,讓大家展示表現;后者是成就自己,獨占講壇!李炳亭說得好:“課改就一句話:變“二傳”為“一傳”,讓學生與知識直接對話。”
果真如此,善莫大焉。
5. 聽言語康復專家講課總結
2012年5月17日,武漢市的教授、專家代表來我們實驗小學親臨指導教學工作。
教學分三組:語文、數學、英語。我認真聆聽了武漢市兩位數學專家教師的授課、說課及教授的專題講座,專家們的專業知識;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學習;條理清晰的說課過程;教授幽默詼諧的講座。
使我感受頗深,受益無窮。 我聆聽了兩節課,第一節是武漢市鄒杰老師的課,他講的是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扇形統計圖》。
去年我也教五年級數學,鄒杰老師上的這個內容我非常熟悉,更能感悟特級教師的風采。這也是我第一次現場聆聽特級教師上課,以前總是聽同事們說特級教師上課怎么好,今天如愿以償。
整節課沒有很精彩的設計,也沒有很精美的課件,只是按書上的內容講,但老師教學節奏緊湊、語言準確精煉,重難點很突出,學生學習效果也非常好。數學課的原汁原味,讓人細品,韻味無窮。
我覺得很適合平常的教學。 第二節是武昌實驗小學魏小英老師的課,他講的是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方程》。
課堂首先介紹天平、砝碼,天平怎么稱東西。以天平稱物體的重量左、右相等為主線,找等量關系,列出等式。
一步一步由淺入深,最后引導學生發現、歸納總結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下面我就談一談聽取了這兩位專家老師課后的感受。
常態長效的課堂教學呈現,樸實無華、課如其人。樸實更顯典雅和莊重,無華更增添了教學藝術返樸歸真的魅力。
新課程改革進行了這多年,常規、高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共同追求的。這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讓我感受到了常規、高效課堂理念的重要性。
整堂課的教學形式就是一堂常態課、家常課,沒有更多的修飾和虛華的成分,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動畫,沒有臨場作秀的氛圍,自然、得體、和諧,這是我應該努力去學習的。 數學來自于生活是兩位老師課堂教學的一大亮點,鄒杰老師在課堂練習中利用課件展示出:神農架森林面積占神農架總面積與武漢市森林面積占武漢市總面積的對比圖,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們積極思考、大膽發言。
魏小英老師首先利用課件展示出生活中人們用過的天平,利用天平稱重量左、右相等這一關系引出物體之間的等量關系,列出等式……這樣,就把數學知識系統的連在了一起,不僅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而且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引發的情境,帶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們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去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興趣油然而生,興致高漲。學生學的積極,教師課上的流利、連貫、自然。
這也正是教師教學藝術的充分體現。 教法自然,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
教師對學生并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系是自由進行的,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了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今后我應努力研究教學方法,做到課堂教學向自然高效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