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
今天我們站在這里,悼念XXX.
至于我們的心情,我只想借用弘一法師李叔同一句話:悲欣交集。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過于雙節重孝,白發人送黑發人;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在生能作比翼鳥,在地結作連理枝。
就在幾天前,陽光是那樣晴朗,天空是那樣幸福。然而,臺風羅莎已挾持著太平洋的烏云暴雨與哀愁而來,一切的不幸發生在僅僅的幾秒之中。
"造化弄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愁云,決眥雙歸鳥"。一切發生時,我們只能眼睜睜等待陰陽兩隔,人神殊途,卻無能為力。
我曾在內心一千次許愿,愿借出我一生的幸福,換出他的一瞬間的平安;我曾在內心一萬次假如,如果傾我一生的前程,換出他一起苦難重生,面對無數的祝愿與安慰,替代不了所有的悲傷與絕望;面對無數的希望與假如,我們無法阻擋死亡之手、招魂之歌。
當這一切成為現實,我們只能接受:接受--父母少了孝順兒女,接受--賢妻少了夫婿,接受--少兒是去了慈父,接受--朋友少了良師益友,接受--學校痛失骨干,接受---社會棟梁摧折;接受以回憶來品味他的優雅,以思念重溫他的清純;接受以追悼來將他的善良、聰慧和所有我們不能忘記的良好風尚、高貴品格,烙印于我們的心頭。
我想世人也和我一樣在懷念他們,懷念這個一個悲劇的同時,記住世界上,曾經有過的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有著那樣一份經典悲痛的美麗。
盡管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但是我還是要向上帝祝賀,祝賀上帝從此有了一個最美的天使。我想,就在今晚,天堂里應有歡歌。
落花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想逝者的靈魂希望有人替代行使未盡之孝義,我想逝者的亡魂也愿意,父母從悲痛中重獲歡笑。
讓我們重積身上的勇氣與力量,把我們的關注目光從逝者的靈柩移開,將更多的愛與關心投注于逝者的父母,賢妻良和孩子。我從心底認為,從今天起他們就是我的父母,朋友和孩子,我從心底認為,我們今天所想要的,不是死者的熱鬧而是生者的如何避免陷孤獨與哀愁。
但愿每一個睹物思人的瞬間,不是生者的悲痛,而是死者的安慰。
感謝XXXX領導,感謝來場的各位朋友,感謝在場的每一個善良。
愿逝者在薄薄的秋霽之中將愛的雨露和陽光灑于每一個人 ,從此天氣很好,幸福很長。
2. 90歲老人悼詞(最少600字)
尊敬的各位親友、各位來賓: 首先,我代表我的家人衷心感謝大家今天來到這里,與我們全家一起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追思過去,悼念我那為速記而奮斗一生的偉大的父親——xxx。
我的父親19xx年出生于xxx省xx市,于200x年xx月x日在xxx逝世,享年90歲。 加老人生平事跡 我父親的一生是與xx相伴的一生,在他異常艱難的90歲人生里程中,xx是他一生的追求和精神支柱,他為xxxx作出了的貢獻,寫下了光輝的篇章,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作為父親他博愛慈善,以其博大寬厚的胸襟,培養教育每一個子女茁壯成長,人人都成為國家有用之材,而今x氏家族四世同堂的天倫盛況,是他老人家頤養天年的最大歡樂和福份!各位親友、各位來賓: 千言萬語表達不完我對慈父的無限崇敬和愛戴;萬語千言訴不盡對他老人家的深切追思和懷念。
安息吧,我的父親!安息吧,偉大的父親!您一生無愧于教育子女事業,最后一刻也長眠于子女的關懷中 您的兒女、家人和好友們將永遠懷念您;您的子女將繼承您的遺志,發揚光大,將永遠繼續完成您未盡的事業,讓您含笑九泉,安息吧。 駕鶴西歸的老父親,您一路走 你的兒女和親戚 2012年12月18日浦水曲終陰雨細訴蒼天無情萬里云低昏鴉猶泣落日吞悲2003年12月6日凌晨三點零兩分,***、***、***三兄弟的母親與世長辭了,年僅60歲的母親離我們遠去了,操勞一生的母親離我們遠去了,幾天來,兒孫們淚水早已枯竭,悲痛難以言表。
在送別母親蓬山西去的時刻,我們兄弟三人再一次飽含深情,緬懷我們平凡而偉大的母親。慈顏已逝,德傳梓里。
媽媽啊,您的一生是含辛茹苦的一生。您三歲喪父,十歲喪母,那時,兩位舅舅也只有十幾歲,缺少童年的甜蜜,沒有少年的快樂,但苦水沒有泡散你對生活的希望,貧窮沒有挫垮你對生活的信心,兄妹三人相依為命共同熬過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艱難歲月,正是那一段異常艱苦的歲月鑄就了您堅韌不拔、勤儉持家的美德。
1962 年您和父親成家,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家呀,兩間破漏的土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一點生活用品,家徒四壁,一窮二白。您除了手腳不停地干家務,還得背著孩子參加生產隊的體力勞動掙工分養家糊口,起早摸黑,四十多年您停留過嗎?您休息過嗎?三更樹搖隨鶴唳,殘山剩水念好人。
媽媽呀,成家以后您身板并不結實,卻要支撐起一個大家庭,贍養老人、哺育小孩、照顧小姑子、團結眾鄰居,您勤扒苦做,任勞任怨,艱苦奮斗,熱情待人,您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的勞動婦女,您擁有中國勞動婦女所有的樸素情感。姥姥一直在念叨您的好,您把她從初中送到大學畢業,供她吃,供她穿,幫她洗衣,為她鼓氣,姥姥含淚說,沒有您這樣的好嫂子就沒有她的今天,您的大恩大德讓她永志不忘。
媽媽呀,黃泉路上有奶奶在迎接您,你孝敬婆婆早已成為團坊四鄰的美談,在農村,婆媳關系不好處,奶奶卻逢人就夸自己有個好兒媳,那些年生活十分緊張,有了一點好吃的,您總是盡孝在先,我清楚地記得,有幾次您受了奶奶的委屈,飯桌上您噙著淚水也在為奶奶夾菜添飯,奶奶晚年中了風,半身不遂臥床五年,您每次勞動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病床前問寒問暖,久病有孝媳,白天,您為老人梳頭洗澡,端飯熬藥,晚上,您和奶奶同睡一張床,侍侯奶奶大便小便,還惟恐自己做得不好,五年過去,奶奶病逝了,您也熬壞了身體。因為過度勞累,您晚年患了腰椎骨質增生病,但您不輟勞作,我們勸您休息,您說做了一輩子,就是勞動的命,不做事就渾身不自在。
直到去世的前一天,您還在操持家務。您的一生,是勞動的一生。
倚門人去云影淡,瞻容兒悲月光寒。媽媽呀,您識字不多,文化不高,但您希望每一個兒子都成人成材,您把畢生的心血都耗在家人身上,惟獨忘記關心自己。
從1961年9月大哥出生到現在,整整四十年您都在為我們四兄弟嘔心瀝血,大哥1967年發萌讀小學,小弟1998年中專畢業,連續31年您撫育三個孩子讀書求學,物質的貧乏、生活的清苦、勞動的繁重、家庭勞動力的欠缺,天大的困難您都扛在肩上,您自始至終都把三個兒子的成長放在第一位,節衣縮食地供養孩子上學讀書,您那顆望子成材的心可與歷史上的孟母爭輝。我們病了,您整夜整夜地守護在醫院,我們冷了,您擠出一丁一點的時間為我們縫補衣服趕做布鞋,我們餓了,您看著空空如也的家急得直掉淚,我們學習,您頂住疲憊陪在煤油燈下。
您不會講什么大道理,但您知道怎樣在品行方面嚴格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上校正我們的言行,大哥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他小的時候打豬草,有一次順手割了生產隊里的幾兜油菜苗,回家以后被您嚴厲地教育了好幾天,您的言傳身教時時為我們四兄弟的成長端正方向。如今,我們幾兄弟都已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工作,日子逐漸好起來了,想想您一生對我們的好,弟兄幾個開始思考怎么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剛剛為您改善了住房條件,增加了一點生活設施,還想在您的晚年做更多的回報,您卻匆匆地撒手而去了,就這樣把無盡的悲痛留給了我們,沒有完整地盡孝,這讓我們幾兄弟一生不安哪!難道上天注定您到這個世界上來只求奉獻。
3. 祭文大全
格式內容 1.標題。寫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輩份或與生者關系。 2."維"起。 3.死者逝世的情況。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跡。 6.表示哀痛之情。 7.結語用 "伏食尚饗"。
開頭人們寫祭文,習慣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別的意思。祭文以“維”字開頭后,緊接著即言明吊祭文時間及祭誰,誰來祭。這是開篇明義,首先要點明的問題。 內容祭文的內容必須簡短,語言必須精煉,要以簡明扼要之詞表達悲哀況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為宜,切忌拖泥帶水。過去的祭文,語言均押韻。可—韻到底,也可變韻——即押兩個以上韻。 結尾祭文用“尚饗”一詞結尾。“尚饗”是臨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詞。尚,是庶幾,希望也;饗,設牲犧以品嘗也。
下面是一份祭文,“天堂在線”紀念網上有。
維: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齊期刊、大維、二維等,虔具清酌庶饈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靈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僅七旬。奔波勞碌,終生耕耘。風雨無阻。不避艱辛。勤儉持家,生活平穩。教育吾輩,克己恭人。對待敵友,愛憎分明。維護集體,不講私情。祖父之德,足啟后人。老當益壯,宜壽長春。無奈不測,急病纏身。一臥不起,迅速辭塵。嗚呼祖父,百喊不聞。肝腸斷絕,血淚沾巾。哀號祭奠,悲痛難陳。黃泉有覺,來品來嘗。嗚呼哀哉! 尚饗!
4. 如何寫老人的悼詞
悼詞又稱悼文、祭文,是由領導同志代表組織在追悼會上對死者表示緬懷、敬意與哀思的一種應用性文書,屬于禮儀類文體。通常在于追悼會上宣讀,或在報刊上發表以示祭奠。
悼詞范文: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追悼會,深切哀悼***老人,緬懷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寄托各位子孫、親戚和朋友的哀思,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
***老人是湖北省松滋市街河市鎮栗林子村人。1923年農歷正月十六出生,2006年農歷六月二十九因心力衰竭而停止呼吸,永遠離開了他十分留戀的人世間,離開了他摯愛的子孫和親朋,享年84歲。他的高壽,是上蒼的恩賜。他的溘然長逝,讓親友們十分悲痛!
*老是中國農民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他終身熱愛土地,甘當老黃牛。他勤勤懇懇了一輩子,也默默奉獻了一輩子,將勞動的汗水灑滿大地。他曾經身披蓑衣、腳踏草鞋,風里來雨里去,靠勤勞樸實的品格,維持著一家老小的生計,支撐起一個興旺的家。他與千千萬萬普通老百姓一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5. 朋友的父親葬禮悼念詞怎么寫,要求簡單
各位領導?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
? 今天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我朋友的母親XXX的不幸病逝?并向他的遺體作最后的告別。首先?我代表我的朋友及他全家衷心地感謝各位不辭辛勞地來到這里與我們共同分擔這份悲傷。下面?我受朋友XXX委托?代表他們家人向XXX的神靈致悼詞。 伯父XXX?于今年X月?不幸身患肺炎?病情日益加重?反復發作?經醫治無效?于XXXX年X月X日晚上X 點X分與世長辭?享年XX歲。在 伯父XXX生病住院期間?承蒙各位領導和親朋好友的關懷?多次探望、慰問?給了 伯父XXX莫大的安慰?家屬們也心存感激。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感謝醫院的領導?親朋好友給 伯父XXX家庭的悉心幫助。在此?我們對這些匯聚著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慰問?表示由衷的感謝? 19XX年X月XX日? XXX出生在一個赤貧家庭?他的父母早年投身革命?倍受鄉紳與國民黨反動派的懸賞捉拿和迫害?四處奔走藏身?家境之寒苦非一般人家所有。但他的父母在解放后? 堅持讓獨身女讀私塾?上小學。 伯父XXX目睹了家境的困頓?卻養成了樂觀堅強的個性?他從小就自立自強?XX歲參加XX學習?成為一名XX.。以下是生平
在我小時的記憶中以下是回憶
伯父XXX退休十多年后?依然有許多昔日的老同事老朋友與他保持經常的聯系。有的還成為 伯父XXX的忘年交。在 伯父XXX住院病重期間?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前來探望?比自己的子女還要細致周到。我們為有這樣的 伯父XXX而感到自豪。
6. 老人去世哀悼詞
老人去世哀悼詞可以從老人的平生經歷進行介紹。
各位親友、各位來賓、父老鄉親:
今天,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xx老人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遺體作最后告別。首先,請讓我代表她的家屬衷心地感謝各位親友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不辭辛勞來到這里參加老人的悼念活動。
xx老太太生于1928年12月20日,一年前由于不慎摔倒致骨折留下后遺癥,臥病在床,歷盡病痛折磨于201X年11月17日中午離開人世,享年86歲。
老人作為一位普通勞動婦女,雖然沒有高深的文化知識,也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他像千千萬萬勞動婦女一樣,有著中國普通勞動婦女所具有的美德。
老人一生勤勞樸實。農家出生,繁重的農活的磨練,造就了她健康的體魄。一生生育10個子女,平日里,撫育子女侍候公婆,家務勞動瑣碎而繁重
另外還要參加田間勞動,沒天黑夜地忙碌在田間地頭,粗重的農活樣樣在行,比起那些男子也毫不遜色。她就是這樣,對于家庭總是做的多,索取的少。
她生活節儉,甚至到對自己苛刻的地步,有好吃的總是留給公婆和孩子,常年積月總是穿破舊的衣服,很少添置一件衣衫。在家庭,上孝公婆,下愛子孫,辛勞操持,默默無聞,任勞任怨。與鄰里相處,寬以待人,與人為善,樂于助人。
盡管自己家庭日子過得并不富裕,但左鄰右舍遇到困難,都會主動幫一把,鄰家婚喪嫁娶、總是熱情幫忙操持。對待鄰居的老人如同自己的老人,對待鄰居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由于她的善良真誠,與兄弟叔伯、妯娌子侄都能和睦相處,一生從來未與別人爭過一句嘴,紅過一次臉。
農村家庭大多是艱苦的,但老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樂觀堅強的。老人經歷不少的社會變化及喪夫失子的家庭變故,經歷的挫折磨難不少,她都能樂觀面對,十二歲來到婆家,種菜挑水拉車磨面,很勞累,但她干的樂呵呵的,沒有絲毫的埋怨;
年輕時,在生產隊里,擔任婦女隊長,重活累活搶著干;在人生的最后兩年,患病在床,生活難以自理,為了不給小輩添麻煩,表現出了少有的堅強,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自己做,有時難免摔跤,跌破身體,也不叫苦。
老人如今撒手人寰。天地含悲,山河共泣。子孫想你,難見您音容笑貌;鄰里念您,憶不完您慈善美德。言有盡,情無限,千言萬語,萬語千言,說不完您給子孫留下的賢德懿范,也難以表達親人子孫對您的深切悼念。
愿您地下安息!愿您天堂有靈,福佑子孫!
擴展資料
悼詞是對死者表示哀掉的話或文章。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悼詞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狹義的悼詞專指在追悼大會上對死者表示敬意與哀思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掉的文體悼詞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今天的悼詞是從古代的誄辭、哀辭、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來的。誄辭作為我國哀悼文體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種專門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讀性的哀悼文體
7. 老人去世一個月說什么悼詞
浦水曲終陰雨細訴蒼天無情
萬里云低昏鴉猶泣落日吞悲
2003年12月6日凌晨三點零兩分,***、***、***三兄弟的母親與世長辭了,年僅60歲的母親離我們遠去了,操勞一生的母親離我們遠去了,幾天來,兒孫們淚水早已枯竭,悲痛難以言表。在送別母親蓬山西去的時刻,我們兄弟三人再一次飽含深情,緬懷我們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慈顏已逝,德傳梓里。媽媽啊,您的一生是含辛茹苦的一生。您三歲喪父,十歲喪母,那時,兩位舅舅也只有十幾歲,缺少童年的甜蜜,沒有少年的快樂,但苦水沒有泡散你對生活的希望,貧窮沒有挫垮你對生活的信心,兄妹三人相依為命共同熬過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艱難歲月,正是那一段異常艱苦的歲月鑄就了您堅韌不拔、勤儉持家的美德。1962 年您和父親成家,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家呀,兩間破漏的土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一點生活用品,家徒四壁,一窮二白。您除了手腳不停地干家務,還得背著孩子參加生產隊的體力勞動掙工分養家糊口,起早摸黑,四十多年您停留過嗎?您休息過嗎?
三更樹搖隨鶴唳,殘山剩水念好人。媽媽呀,成家以后您身板并不結實,卻要支撐起一個大家庭,贍養老人、哺育小孩、照顧小姑子、團結眾鄰居,您勤扒苦做,任勞任怨,艱苦奮斗,熱情待人,您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的勞動婦女,您擁有中國勞動婦女所有的樸素情感。姥姥一直在念叨您的好,您把她從初中送到大學畢業,供她吃,供她穿,幫她洗衣,為她鼓氣,姥姥含淚說,沒有您這樣的好嫂子就沒有她的今天,您的大恩大德讓她永志不忘。媽媽呀,黃泉路上有奶奶在迎接您,你孝敬婆婆早已成為團坊四鄰的美談,在農村,婆媳關系不好處,奶奶卻逢人就夸自己有個好兒媳,那些年生活十分緊張,有了一點好吃的,您總是盡孝在先,我清楚地記得,有幾次您受了奶奶的委屈,飯桌上您噙著淚水也在為奶奶夾菜添飯,奶奶晚年中了風,半身不遂臥床五年,您每次勞動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病床前問寒問暖,久病有孝媳,白天,您為老人梳頭洗澡,端飯熬藥,晚上,您和奶奶同睡一張床,侍侯奶奶大便小便,還惟恐自己做得不好,五年過去,奶奶病逝了,您也熬壞了身體。因為過度勞累,您晚年患了腰椎骨質增生病,但您不輟勞作,我們勸您休息,您說做了一輩子,就是勞動的命,不做事就渾身不自在。直到去世的前一天,您還在操持家務。您的一生,是勞動的一生。
倚門人去云影淡,瞻容兒悲月光寒。媽媽呀,您識字不多,文化不高,但您希望每一個兒子都成人成材,您把畢生的心血都耗在家人身上,惟獨忘記關心自己。從1961年9月大哥出生到現在,整整四十年您都在為我們四兄弟嘔心瀝血,大哥1967年發萌讀小學,小弟1998年中專畢業,連續31年您撫育三個孩子讀書求學,物質的貧乏、生活的清苦、勞動的繁重、家庭勞動力的欠缺,天大的困難您都扛在肩上,您自始至終都把三個兒子的成長放在第一位,節衣縮食地供養孩子上學讀書,您那顆望子成材的心可與歷史上的孟母爭輝。我們病了,您整夜整夜地守護在醫院,我們冷了,您擠出一丁一點的時間為我們縫補衣服趕做布鞋,我們餓了,您看著空空如也的家急得直掉淚,我們學習,您頂住疲憊陪在煤油燈下。您不會講什么大道理,但您知道怎樣在品行方面嚴格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上校正我們的言行,大哥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他小的時候打豬草,有一次順手割了生產隊里的幾兜油菜苗,回家以后被您嚴厲地教育了好幾天,您的言傳身教時時為我們四兄弟的成長端正方向。如今,我們幾兄弟都已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工作,日子逐漸好起來了,想想您一生對我們的好,弟兄幾個開始思考怎么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剛剛為您改善了住房條件,增加了一點生活設施,還想在您的晚年做更多的回報,您卻匆匆地撒手而去了,就這樣把無盡的悲痛留給了我們,沒有完整地盡孝,這讓我們幾兄弟一生不安哪!難道上天注定您到這個世界上來只求奉獻不求索取嗎?蒼天不公啊!
教子齊家語不聞,寸草何曾報母恩。
望云路斷親何在,空余血淚灑新墳。
媽媽呀,今天陰陽界上為您送行,何時才能再相見?我們在淚花和松柏中銘記您慈祥的面容,我們在夢中期待著聆聽您親切的教誨,您平凡而偉大的人格將永久地激勵后人,面對您的遺體,我們兄弟四個對蒼天無情有千萬個想不通,我們只能強忍悲痛,向您老人家道一聲“謝謝”,除此以外,我們默然無語。
媽媽呀,偉大的媽媽,安息吧,黃泉路上請您一路走好!
望采納
8. 七字祭文詩詞歌賦妻子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作者: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
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
月夜,短松崗。
2、悼亡詩三首(其一)
作者:潘安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回①遑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溜承檐滴。
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9. 最悲痛的祭父文七字句
回想往日,猶見慈容面,神采奕奕,奈何,
如今天人永別,青山依舊,故影還熟,父親卻已駕鶴西去!
古有云:子欲養而親不待,悲乎!痛哉!
歲無情而思欲追,憶我幼年,母親雜事瑣碎,無暇顧及,
全由父親照看。長憶幼時,相伴而眠,每夜蓋被哄睡,
唯恐驚之凍之,偏袒愛護,縫補叮囑,無微不至,
視若掌上明珠。每每若此,惟凄凄然,不感言陳。
今仙蹤渺渺,過往種種,
一一難表,思念及此,惟凄然淚下,感無以為報
擴展資料
祭父文
文體名。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主要為哀悼、禱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業績,寄托哀思,激勵生者。
同時,祭文也是為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時誦讀的。它是由古時祝文演變而來,其辭有散文、有韻語、有儷語。而韻語之中,又有四言、六言、雜言、騷體、儷體之不同。
祭文出現于漢代。古時的祭文在內容上可分四類,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驅除邪魔,祈禱降雨,而多用于哀悼死者。新時代,大興科學,破除迷信,應該反對,但是用于哀悼死者還是可以的。
因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辭,就應該以真摯的感情與質樸的風格寫作為好。祭文是讀給人聽的,特別是給死者后人聽的,所以內容以表彰死者功德為主,并要通俗易懂。
舊時寫的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較濃厚,多為亡親亡友而作的追記、生平,稱頌死者,念起來如哭如泣,如咽如訴。如袁枚的《祭妹文》,韓愈的《祭十二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