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井岡山的句子有哪些
1、昔在井岡,漫步穹蒼。千峰相連,龍蛇奔放。翠竹松杉,煙霞恍漾。五井茅坪,稻菽爭長。
2、昔上井岡山,革命得搖籃。千流歸大海,奔騰卷巨瀾。羅霄大旗舉,紅透半邊天。路線成眾 志,工農有政權。
3、五指擎天秀井岡,險峰無限過黃洋。三灣改寫新軍制,一法分完舊地疆。星火燎原傳赤色, 工農革命聚戎裝。如今山上風光好,綠嶺青山遍地香。
4、井岡山杜鵑的花朵大而熱烈,因為,它也曾被熱血浸染,讓杜鵑更加紅艷。
5、花的井岡讓人陶醉,詩的井岡讓人振奮,信念的井岡讓人堅強。
6、第一次登臨井岡山,滿懷新奇,滿盛神圣。
7、隱隱約約,仿佛在遠處流動的水響,一種聲音輕拍著早晨的井岡山,繼而更像拍著了心靈的 堤岸。
8、七月的井岡山,沒有了曾經隆隆的戰鼓漫天,也消逝了昔日的滾滾硝煙,在這片曾戰火遍布 的土地上,如今卻早已盡染了層林青翠飛流著瀑布的絕美。
9、井岡山是江西的一個旅游勝地,也是風景優美的好去處,那里有各種各樣的景點,如筆架 山,八角樓,五指峰,龍潭……真是數不勝數啊!
10、看井岡,彌漫的是種醉人的安詳,再嘆井岡,承載著并傳承著的是無數英烈們的故事與永 久不滅的信仰!
11、井岡山精神,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新世紀征途上,全黨和全國上下要大力 弘揚井岡山精神。
12、井岡山,讓我感到人類集體崛起時的悲壯,也讓我感到不肯低頭時的蒼涼,更讓我感到思 想點燃火炬的無窮力量。
2.井岡會師的故事 100字左右
因為在安仁縣文化局任職和當前又在創作唐天際將軍電視連續劇《連理樹》的原因,我對腳下安仁這片熱土倍加飽含著深情和敬仰。
那是在2000年至2001年間,閱讀安仁縣文物管理所劉立春所長報來轎頂屋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推薦材料,我突然從材料中領悟到了中國革命的開篇歷史留在安仁很是值得驕傲、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朱毛井岡會師決策在安仁!我興奮不已,反復閱讀歷史資料,并立馬找來文物所劉立春、陳芳同志一起會商,大家同我一樣興奮得都像發現了“新大陸”。后來經得縣主管領導同意,我要文物所立馬制作了一塊“朱毛井岡會師決策地”的白底紅字四方牌,在轎頂屋前有些冒昧地掛了出來,以略表心中一時壓抑不住的喜悅。
一次,省委副書記文選德來郴州考察,我連夜趕出“關于朱毛井岡會師決策地在安仁的選題報告”,并以安仁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正式行文,第二天我隨同縣委書記唐武生、縣長顏新民趕赴永興縣向文副書記匯報,文選德同志在報告上當即批示:“請省委宣傳部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召開論證會予以確認”,后因人事調動的原因此事擱置。2008年5月份我接受縣委常委交付的創作唐天際將軍電視連續劇的任務,組織了張少先、陽啟明一個三人創作組,張少先同志同我走訪了唐將軍的部份親屬、老故知和將軍過去生活、工作過的地方,尤其是我后來在湖南圖書館查閱大量有關史料,堅定了我的決心和信心,要寫以唐天際為首的安仁農軍幫助**“決策會師上井岡”這一主題的電視連續劇,謳歌安仁農民為馬列主義、為中國革命、為人間正道英勇獻身的精神。
2008年11月,我把從資料海洋里捕作了半年所得的創作靈感,以書信的形式,分別提供給了創作組的另外兩位同志,并明確我們每個作者都以此主題思想于2009年春節后交出二十集的故事腳本。2009年3月,我以《連理樹---決策會師上井岡》為題脫稿(這時創作組三人也僅這一稿)交縣委領導審閱,縣委書記鄧黨雄同志審讀后提議在郴州市為《連理樹》召開了省市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座談會。
根據座談意見我適當作了修改,《連理樹》改以長篇小說體載先在目前較大的中文網站---《起點中文小說網》全文發表并以概要重點推介,也有其他文學欄目在連載和選載。2009年11月16日(正值安仁文聯成立十周年之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又給安仁縣委、縣政府發來《關于拍攝電視電影(暫名)的函》,公函指出:“更重要的是,**在安仁作出的挺進井岡山同**會師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中國革命影響之巨”。
從2000年文化局工作開始,間或歷時十年研習,尤其是近年因創作電視連續劇而對史料的系統研究,這一蘊藏心中十年的課題更加割舍不下,那些已用史料鑄就的安仁農軍的形象,個個都像影視一般在腦海里不停地回放,閱讀歷史和寫作時的熱淚、還有今日的熱血,都不允許一屆長征學子和安仁文化人愧對家鄉這片熱土和江東父老---僅僅這兩個數字:湘南暴動成立的郴州6個縣級蘇維埃政府主席,還有唐天際帶300安仁農軍隨**上了井岡山,待中國革命成功時,這兩批人中只有唐天際一個人有幸見到了新中國成立的禮花?! 中國革命的艱難,今日的幸福和新中國發展的來之不易,我作為安仁人上井岡山那300農軍的后人,對這個課題難以放下。 “朱毛紅軍的會師,是中國工農紅軍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傳》第一卷第180頁) “沒有湘南起義,就沒有井岡山的朱毛會師,就不會有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肖克:《湘南起義》第129頁,) “當**和**兩雙大手握在一起的時候,一位文學家用詩一般的語言,這樣描寫道:‘地球一陣輕抖,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大將粟裕》第45頁、《**的這一生》第50頁) 可想而知,朱毛兩雙大手能在井岡山握在一起,決定于湘南起義,更決定于促成湘南起義中的朱毛井岡山會師的戰略決策。 “**在轎頂屋一樓會議室主持召開了重要軍事會議,作出了將部隊向井岡山轉移和**會師的偉大戰略決策。”
(《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轎頂屋檔案資料》) 因此,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管理局于2002年5月19日公布轎頂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時,應該同時也認定了轎頂屋的文物檔案,也就同樣認定:朱毛井岡會師決策在安仁。 2009年11月8日21:49,我手機信息鈴聲響起:“范懿同志:若你能以《井岡山會師決策在安仁的歷史研究》為題速寫成一論文,這是有實質意義的工作。
論文若有價值和份量,將是一大貢獻。”這是縣委書記鄧黨雄同志交給我的一大歷史研究工程,我滿腔熱血地于第二天重又潛入圖書館的資料海洋……縣委書記的重托、全縣40萬人民包括那些早上了井岡山卻再也不能回家鄉的九泉之下的人民都在憧憬、期待,只憑一腔熱血沒有滿腔學識能行嗎?十年研習,未敢放下,我只好硬著頭皮,再度扎入歷史的深海。
通過查閱和分析大量史料,我認為:朱毛井岡會師決策在安仁是由以下三個方面決定的: 一、決策主客體分析:朱毛井岡會師的主客體是**和**雙方,但決策的關鍵最終在**,決策的位置在井岡山下 **時有紅小兵對何長工說的。
3.作文:弘揚井岡精神200字
【弘揚井岡山精神】綠色井岡,紅色搖籃,革命圣地,心神向往,在井岡山傾聽紅軍后代講訴紅色故事,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登黃洋界哨口,重走朱毛挑梁小道,面對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照片、一段段故事,一個個遺址,無不讓人感動。
這是一次心靈的震撼,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堅定信念,解放思想,服務人民,奉獻于黨”,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在這里傳承。
短短3天的學習,井岡山精神已溶入我的血液里,更滲透到我的靈魂深處。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敵我力量懸殊,以**同志為代表的**人,憑著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革命信念,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憑著解放思想的勇氣和首創精神,開創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第一支中國工農紅軍;憑著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的服務和奉獻精神,受到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和人民群眾結下了魚水之情。
井岡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世紀的征途上,在推動創先爭優,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我們要牢牢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不動搖,肩負起把黨的事業代代相傳的重大責任,筑牢黨性根基,加強黨性修養,把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作為畢生追求,并自覺把人生價值目標融入到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奮斗中去,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為了群眾,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做一名無愧于黨和人民培養、期盼的優秀干部。 最后,用一首小詩作為演講的結束語: 心潮澎湃上井岡,群山翠竹綠茫茫, 昔日戰場硝煙盡,唯有杜鵑似驕陽。
紅色圣地緬先烈,堅定信念緊跟黨, 牢記宗旨為人民,寶貴精神永發揚。
4.誰知道廣州軍區第42集團軍163師師歌的歌詞
秋收起義是我們
井岡星火數我們
萬里長征看我們
解放全國有我們
大渡河上雄風長存
狼牙山上英名永存
英雄之師所向披靡
功勛卓著彪炳千秋
戰無不勝使命在肩
這就是英雄的一六三
戰無不勝使命在肩
這就是英雄的一六三
建設祖國有我們
踏平洪峰數我們
國家安寧看我們
鐵血雄獅是我們
聽黨指揮鑄就軍魂
服務人民牢記宗旨
英勇善戰確保打贏
雄立南疆鋼鐵長城
戰無不勝使命在肩
這就是英雄的一六三
戰無不勝使命在肩
這就是英雄的一六三!
作詞:師長王兵
演唱:戴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