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的游記
這樣行嗎《鉆潭記 》鉆潭,在西山西。
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嚙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
有樹環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
予樂而如其言。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于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
尤與中秋觀月為宜,于以見天之高,氣之迥。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石澗記》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亙石為底,達于兩涯。若床若堂,若陳筳席,若限閫奧。
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
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后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得之日,與石渠同。
由渴而來者,先石渠,后石澗;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后石渠。澗之可窮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焉。
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
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岳 陽 樓 記 作者: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2.一篇好的游記 稍短
古寺黃昏作者
每次回老家,去爬子房山是必需的行程。山本身倒是平淡無奇,不很高,也不險峻,甚至因為有人居住而顯出幾分人間煙火味,但是我對她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大概寄托著對故鄉的眷戀罷。
子房山腰有一座小小的古寺,名喚“東山寺”。久遠的年代使原本精致的雕廊畫棟顯得殘損滄桑。香火并不興旺,只有幾個尼姑,總是在院子里坐著,有時會和常來的老太太說話。有時會有廟會,那么就十分熱鬧了,可惜總是沒有碰上。
我在一個盛夏的黃昏又來到這里,抬起右腳跨過那道高高的門檻的瞬間,我感到一種神圣和莊嚴。仰望著四周供奉的神像,燭光熒熒的閃著,昏暗的室內彌漫著香的味道,更添了幾分肅穆陰沉。我靜靜立在一旁,看著拜謁的人們虔誠地重復著禮節繁多的跪拜動作。跨出正殿,我去廂房,看看那幾個尼姑是否還在看電視,順便期待放生池里會不會游出幾尾黑魚。我喜歡這里煙熏火炙的味道,還有耳邊似有若無的經音佛語。孤燈黃卷,佛經鐘鼓,也許可以徹底洗凈一個人的靈魂。我站在空曠的庭院里,環視著余暉里的東山寺,夕陽以掠過寺頂的飛檐,檐縫里生出荒草,染綠了夏日,斑斕了季節。遙望遠方,夕陽要落下了,又一天過去了,這座古寺,流過了多少時間的逝水,守望了多少歲月的朝陽,花開花落,云卷云舒,都不過是時光手中的一步閑棋罷了。正在此時,晚鐘響起,我該下山了,我深吸一口氣,再輕輕吐出,向前走去,在跨出寺門的霎那,我看到了正對著我的,山下的景色,那是城市,有樓房,有道路,除流不息的汽車火車鳴笛呼嘯,籠罩在暮色的城市顯得繁忙而溫馨。我突然感到自己站在空門與紅塵的交界。晚鐘的余韻仍在回蕩,聲音穿透了我,傳向四方,仿佛在感召,在呼喚,天邊似乎都有那悠遠綿長,純乎天籟的聲音。我望望身后,又看看前方,我向前跨出這一步,是歸來,還是離開?
踏著“咚咚”的暮鼓,我向山下走去,我希望可以在這樣的山上隱居,忘卻一切,迎著山風,聽著汽笛,閑敲棋子,笑看世俗。枕著火車汽笛聲入睡,夢也許都可以馳向很遠的地方,沐浴在佛光的朗照中,即使不能大徹大悟,也可以去除一切虛妄的雜念。走到山腳,我感到暮鼓那蒼老沉悶的聲音還在耳邊,我回頭向山上看去,可是古寺飛揚的墻角隱沒在了茂密的林中,我只看到天邊那一彎淡淡的月了。
3.求一篇游記
游蘇杭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前兩天,我和表哥一起去蘇州、上海和杭州游玩,才真正體會到蘇杭的美麗.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蘇州了.
我們坐著大客車先到了蘇州的寒山寺,在張繼的“楓橋夜泊”處留了影,接著又去蘇州的周莊.那里是個水鄉,到處河網密織,縱橫交錯,沒有繁華的大街,沒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更沒有惱人的汽車鳴叫聲……
我們坐著小船在水中蕩漾,兩岸的綠樹白墻青瓦從眼前閃過.小船沒行多遠,劃船的女船工開始給我們唱起江南小調.啊,那歌聲是多么美妙動聽呀!魚兒在水中自由的嬉戲,好像也在仔細聆聽船工美妙的歌聲.天氣盡管非常炎熱,可是一到了水邊就感覺清涼多了.我們乘著小船從石橋下鉆過,江南的小橋分外別致,有簡潔粗獷的平板橋,有造型精致的石拱橋,在水面形成形態各異的美麗的倒影.小河兩邊綠樹成蔭,幾顆柳樹婀娜多姿,像是披著長發的江南少女站在水邊梳妝打扮.河面碧波蕩漾,像是一塊晶瑩的翡翠,映襯著兩岸的綠樹、人家.我正在沉迷于這美景,忽然,旁邊的一位阿姨說道:“也不知道這房子多少錢,我真想住在這里,享受享受這人間仙境.”
時間到了,總覺得還沒盡興,我們卻不得不離開這江南小鎮.一路上,還在回味那小鎮的小橋、流水、人家.
4.古今中外經典游記(短篇)有哪些
給你篇<格列佛游記>故事梗概 小說以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險的經歷為線索,一共由四部分組成。
第一卷: 利立浦特(小人國)游記。敘述格列佛在小人國的游歷見聞。
這里的人,身長不滿六英寸,他置身其中,就象巍巍的大山一般。小朝廷里充斥陰謀詭計、傾軋紛爭。
穿高跟鞋的一派與穿低跟鞋的一派互相攻擊,誓不兩立。 第二卷: 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游記。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個寵然大物,但一到布羅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間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表演展覽。
后來,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辭,夸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第三卷: 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游記。
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飛島)和格勒大錐(巫人島)的游歷。飛島上的人長得畸形怪狀,整天擔憂天體會發生突變,地球會被彗星撞擊得粉碎,因而惶惶不可終日。
在科學院里,設計家們正在從事研究如何從黃瓜中提取陽光取暖,把糞便還原為食物,繁殖無毛的綿羊,軟化大理石等課題。在巫人島上,島主精通巫術,擅長招魂,他們博覽古今,發現歷史真相被權貴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騙人世。
第四卷: 慧駰國游記。敘述格列佛在智馬國的游歷。
在這個國度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誠實的智馬,供智馬驅使的是一種類似人形的畜類耶胡,后者生性淫蕩、貪婪、好斗。
5.關于三年級簡單的游記作文有哪些
范文:
【游記作文:印象杭州】
杭州,許仙、白娘子斷橋相會,梁山伯、祝英臺化蝶齊飛……對我來說,杭州有著一股神秘的氣息。這個暑假,我游覽了杭州。它帶給我的,卻是一種與想象截然不同的感覺。
坐著大巴,從一進入杭州市開始,映入我眼簾的,不是繁華的街市,而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打開車窗,空氣清新極了。
我去了很多景點,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錦繡風水洞”。沿著石子鋪成的小徑,我一邊哼著喜歡的歌,一邊徘徊玩耍。自然風景區的空氣真是新鮮,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夾雜著泥土的芬芳氣息、混著青草味兒和花香的沁人心脾的空氣,真是神清氣爽。山上的小瀑布飛流而下,水滴散落在樹上、草葉上,閃閃爍爍,還朝我眨巴著小眼睛呢,似乎在召喚我快進入它們的世界,去飽覽這大自然創造的神奇魅景。站在洞口,一陣涼氣朝我吹來,舒服至極。聽導游介紹,洞里只有10攝氏度,最深處還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往里走,感到有絲絲涼意。剛剛還被火辣辣的太陽曬得滿頭大汗,現在竟冷得微微發抖,我不由得夾緊了衣服。
洞內的鐘乳石和石筍千奇百怪。有老人頭,他用慈祥的眼神,望著遠處的小孩,長長的胡須有兩米長,還往下滴著水;有玉菩薩,她晶瑩剔透,高大威武,據說把硬幣丟上去不滑下來,就會心想事成,她身旁的硬幣數不勝數,看來有許多人對她許過愿;最栩栩如生的是一頭猛犸象,它長而細的毛,一根接著一根,層次分明,比4D電影還逼真,巨大的身形更顯威猛。
之后,我還與鑲嵌在杭州的明珠——西湖來了個親密接觸。坐在游船上,欣賞著如詩如畫的西湖,讓我有感而發吟詠起“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湖岸兩畔,種了許多柳樹,密密麻麻的人群紛紛在湖邊圍著柳樹拍照。從遠處看,西湖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而柳樹則是眼睫毛,明眸善睞,美不勝收。
一滴水,一把傘,一個湖,一朵荷花的笑靨,杭州的自然魅力讓人醉!
6.關于游記的摘抄,越精辟越好,還要有點評
安順游記 我的故鄉貴州安順是一個風景別致的地方。
我的故鄉它很美!那一片片卡斯特地貌,堪稱天下獨絕! 最美的去處要算世界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了。當年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記》中用包含深情的筆墨寫道“瀑聲震天,十里相聞。”
用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形容黃果樹大瀑布是非常恰到好處的。
如果說你是在太陽雨天看黃果樹大瀑布,瀑布旁邊的那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彩虹,更叫人驚嘆!那就叫彩橋吧!興許我們也可以變成仙人,乘鶴飛過彩橋,從一端走向另一端,那才叫愜意。其實黃果樹瀑布中間有一溶洞名叫水簾洞,可以從瀑簾中橫穿而過,在洞中可以看飛瀑從眼前而下,那雄偉壯觀的景色是霞客沒有見到的。
如果徐霞客在世,又再次來到黃果樹瀑布,親自進入水簾洞,那他一定會有很好的游記擁毫端。畫家劉海粟九十高齡還來黃果樹寫生,可見黃果樹是怎樣的迷人了! 其次要算著名的風景區——安順龍宮了。
龍宮有山有水有溶洞,特別是那溶洞,更叫人留連忘返。乘小舟沿天池緩緩進入洞中,各式各樣的鐘乳石進入眼簾:大石側立千丈,如壽星其樂無窮;如少女亭亭玉立;如蓮花盛開;里面雖然很森然,但并不怎么害怕。
因為同游的人很多。到極致處,只聽飛瀑的聲音:仔細一看,龍宮飛瀑傾泄而下,如樂作焉!這種景象真是絕了!出了洞庭,沿著石級往上爬,便到了竹林公園。
那里的竹子遮了一片陰涼!心中會想起“無竹令人俗”之句來。龍宮有山有水有竹,可見龍宮之妙了。
在石凳上休息下,看著藍藍的天,白云悠悠,遠處農家,心情格外高興。難得的人間仙景不就是這里嗎?還有旋塘湖,聽人講,那水是旋轉的,因而取名旋塘湖。
其三來到安順北面的虹山湖,乘船在湖中蕩漾,周圍是一些垂釣者,靜靜地盯著浮飄,那是垂釣者之快樂。九孔橋倒影在水中,醉心蕩漾在湖中,心情是無比的歡暢! 西秀區,西秀山頂上的白石塔最為著名了。
塔山廣場周圍環境幽美,是小息的地方。園通寺正在修建。
旁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高樓林立,一片欣欣向榮向榮的景象。新大十字街心花園荷花開得正旺,看著來來往往的車馬行人,心里想著他們正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 朋友!我的故鄉安順的美景不只是以上所寫的幾個方面,如果你到我的故鄉安順來,一定會為這里的美景所吸引。
朋友,我們期待著你到我的家鄉安順做客,那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都會打動你的。祝你一路順風。
7.我要20篇暑假日記,最好短一點的
我要省錢
省錢,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反正用的是父母親的錢,也沒事兒,可你啃炸雞、喝可樂時,有沒有想過,這是父母用心血掙來的呀!
我想省錢,是因為我做了一個夢。
夢里,我的家是一個靠近垃圾場的破舊小木屋。我的爸爸媽媽渾身亂糟糟的,頭上頂著幾根雜草,狼狽極了。媽媽在一個用木頭架起來的鍋上煮飯,鍋里只有些水,其他什么也沒有。媽媽說:“倍加,你愣著干嘛,快去菜場上撿菜梗呀!”于是我就跑到菜場上撿菜梗。一個小男孩踢了我一下:“臟小孩,你在干嘛?沒錢買菜就來撿菜梗,真好笑!”他手里還拿著包薯片吃著,我咽了口口水,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吃到了。那小男孩還把薯片一扔,讓我去撿……
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開始省錢吧!
8.一篇短一點的旅游記
那是在去年暑假剛開始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河南省白云山旅游。
在乘車去往目的地的途中,我暈車了,感到很不舒服,直想吐。這時,坐在車座前排的一位叔叔趕忙把自己的座位讓給我,并對我說:“你坐前邊會感覺好些的。”
于是,我坐到了車座的前排。可過了一會兒,我還是吐了。
這時,坐在我旁邊的一位阿姨趕忙拿出衛生紙,幫我擦嘴,然后又和媽媽一起清理我吐出的臟物。坐在后面的一位叔叔忙將自己的礦泉水遞過來,讓我漱漱口。
一位年齡比我稍大一些的哥哥,忙遞給我一片暈車藥,讓我服下,并告訴我:“別總想著暈車,想些愉快的事,看看窗外的美景,就會好些的。”于是,我按照他的說法做了,果然好了許多。
之后,又有幾位叔叔和阿姨先后給我講起了笑話,猜起了謎語,以分散我的注意力,使我慢慢地戰勝了暈車。就這樣,我們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旅程。
雖然之前我們互不相識,但是,在我遇到麻煩的時候,他們都爭先恐后地關心我、幫助我、照顧我,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相互關愛的美好,令我非常感動。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近一年了,但是,至今我仍然記憶猶新。
9.摘抄游記散文加賞析
現推薦《故鄉的十月》一文,這是一篇寫得很好的優美散文,主題思想好,文筆簡潔,詞句優美。現賞析如下:
首句總起,生動忙碌的鄉村場景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向我們走來,“雞、鵝、鴨子的啼叫聲,匯成歡樂的樂曲,鄉親們懷著一張張笑臉,挑著一擔擔金黃的稻谷歸來”。作者以心理變化為線索,展開行文,家鄉人民在不同時期生存狀態和生活狀況為主線,分層描述。抗戰時期,土城的痛,痛在家鄉人民的心間,也痛在我的心里,特殊年代,一道道傷痕讓人民沒有了歡笑。現在的十月,正是收獲的季節,看“鄉親們懷著一張張笑臉,心頭上不再感到痙攣,再不受到悲愁的壓力。” 而當我“從土城歸來,看著那鋪滿綠葉的銀色小路,心顯得情意切切。”心理變化的起伏亦可照見時代變遷的過程。
結尾,作者提升了主題,“故鄉的十月,盡管已從貧困線上擺脫出來,可是,與我心中所想象的十月,相差得還遙遠。那種云雀歡歌、機器隆隆、陽光和煦,那種風吹草低牛羊壯的十月,什么時候才能到來呢?”這個結尾有點出人意料,作者往往停留在對現有沸騰豐收景象的贊美上,作者宕開一筆,點出了不足,提出了新的藍圖,讓故鄉的十月,更加令人憧憬。
作品如散文詩,文筆優美清新,如詩如畫場景中穿插對過去往事的描述及自己的不同心理變化,結構嚴謹,寫的不錯,欣賞拜讀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