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短的革命烈士故事
原發布者:三一建筑
三一文庫()〔革命烈士英雄事跡故事〕導語: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美好時代,是革命歷史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以下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永垂不朽的英雄——**多少個黑夜白晝,多少聲崇敬的贊語,多少個想念你的日子。你以不可磨滅的形象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你那崇高的愛國熱情,已在人們的心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追尋你,永垂不朽的英雄——**。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無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許已化作塵土和祖國融為一體,你是她堅貞不屈的寫照,你的事跡是后人學習的典范。你壯烈犧牲的那一天,烈日當空,敵軍侵占了391高地,我軍決定奪回陣地,與敵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我軍隱蔽在低處,而敵軍居高臨下,很容易發現我們潛伏的軍隊。敵軍憑著地利,占了上風,如果稍有風吹草動,我軍就會暴露目標,這樣一來,作戰計劃就會全部落空。**全副武裝,小心翼翼地藏了起來,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難發現。我軍的炮火接連不斷地轟擊敵方,本想在黃昏時分,潛伏的軍隊殺出去,給敵軍來個兩面夾擊。敵人顯得很膽怯,面對我軍的進攻,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覺察了他們的前沿陣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進,于是就拿出了他們的看家法寶——放燃燒彈。我軍旁邊的枯草被燒著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開了,猛然看去,**的身上著火了,他的衣服被燒著了,如果他這時采取行動,跳起來,或在地上打幾個滾,火就可以
2.簡短的革命故事
黃洋界保衛戰 1928年8月,湘贛敵軍乘紅四軍主力在湘南失利,欲歸末歸之際,大兵進犯,侵占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平原地區,最后又以四個團的兵力進攻黃洋界,企圖一舉侵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聽到敵人即將進攻的消息,一營營長陳毅安率一營的一、三兩個連急行軍回到黃洋界下的小井,召開會議,布置戰斗,并進行了緊張的戰斗動員。后方醫院的輕傷病員紛紛要求重返前線,兒童團、少先隊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也全部動員起來,赤衛隊、暴動隊、青年婦女也積極組織起來,準備配合紅軍作戰。
紅軍和地方武袋還建造了竹釘陣、鐵絲網、籬笆、滾木擂石、掩體工事,在黃洋界哨口筑起五道防線。整個井岡山嚴陣以待,準備狠狠打擊來犯之敵。
8月30日,云霧散后,湘軍吳尚部和贛敵王均部共四個團開始進攻黃洋界。紅軍指戰員和地方武裝憑借黃洋界天險,利用石塊、滾木擂石、竹釘和手中的武器打退了敵人四次沖鋒。
下午四時許,敵人不甘心失敗,重又組織了規模更大的進攻。就在這時,紅軍戰士把二十八團留在茨坪紅四軍軍械處修理的一門較好的迫擊炮抬上了黃洋界,安放在紅軍指揮陣地附近。
當時,只有三發炮彈,由于受潮,前兩發炮彈成了啞炮,這時,第三發炮彈出膛了,只聽“轟隆”一聲巨響,炮彈在敵群中炸響了。這時,埋伏在各個山頭的少先隊、兒童團紛紛點燃了煤油桶里的鞭炮,在樹梢上掛起紅旗。
一時,黃洋界上槍炮齊鳴,紅旗招展。敵人原先得到情報,是紅軍主力不在井岡山,這時,看到這種陣勢,以為我紅軍主力已回到井岡山,嚇得魂飛魄散,連夜逃回酃縣境內去了。
事后,紅軍戰士套用京劇《空城計》中諸葛亮的唱腔填詞,編了一段唱詞:“我站在黃洋界上觀山景,忽聽得山下人馬紛紛。舉目抬頭來觀看,原來是蔣賊發來的兵。
一來是,農民斗爭少經臉,二來是,紅軍主力離開了永新,你既得寧岡、新城多僥幸,為何敢來侵占大小五井?你既來把山來進,為何在山下扎大營?你莫左思右想心計不定。我這里內無埋伏,外無救兵。
你來,來,來,請到山上來談談革命。”在黃洋界上唱起了《空山計》。
**在率領紅四軍主力回井岡山途中,行至黃坳,聞聽黃洋界保衛戰大捷的消息,欣然命筆,揮毫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著名的詩篇,贊揚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 毛委員多謀善斷 曾有位拉美國家的司令官在參觀井岡山后,意味深長地稱贊:“井岡山是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他選擇的這個地方,是一塊藏龍臥虎之地---藏中國**之龍,臥工農革命軍之虎。
這個根據地的建立,與中國革命的勝利緊緊聯在一起。”蛟龍不能困在沙灘,只有潛入大海才能翻騰波濤;猛虎,不能呆在平陽,必須依靠山林才能威震峰巒。
1927年10月,**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這“藏龍臥虎”的井岡山,經歷四個多月的斗爭。創建了中國革命的第一個農村根據地實現了我黨歷史性的第一次偉大轉折。
1928年5月,**和**在井岡山會師,紅軍力量大大加強,在五斗江、草市坳、龍源口又接連打了幾個勝仗,邊界斗爭進入全盛時期。這集中表現在:紅軍主力由兩個團擴大到四個團;紅色區域的范圍,有寧岡、永新、蓮花三個縣和遂川、吉安、安福、酃縣的一部分,并普遍建立了地方武裝;各縣、區、鄉都建立了黨和政府的組織,根據地成立了地方黨政最高領導機關——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和工農兵政府;全面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群眾運動,農民夢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得到了實現。
這段時期的形勢之所以發展得這么快,“原因就在于邊界黨(地方的黨和軍隊的黨)的政策是正確的。”這些政策是:“堅決地和敵人作斗爭,造成羅霄山脈中段政權,反對逃跑主義;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軍隊的黨幫助地方黨的發展,軍隊的武裝幫助地方武裝的發展;對統治勢力比較強大的湖南取守勢,對統治勢力比較薄弱的江西取攻勢;用大力經營永新,創造群眾的割據,布置長期斗爭;集中紅軍相機進擊當前之敵,反對分兵,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割據地區的擴大采取波浪式的推進政策,反對冒進政策。”
**多謀善斷,正確選擇井岡山作為深人進行革命斗爭的根據地,并非他有諸葛亮式的“觀察天象”之異才和“錦囊妙計”,而是他善于從實際出發,在對井岡山的政治、經濟、地理作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下來的。 **認為,井岡山這個地方有許多的優勢:一是有大革命以來黨和群眾工作的基礎,二是有袁文才、王佐這批“綠林朋友”,三是有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四是這里的反動統治比較薄弱,五是有比較好的經濟給養條件,六是這里的一舉一動對湘贛兩省有較大的影響。
因此,**確認井岡山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是發展革命的好地方。**同許多偉大的歷史人物一樣,對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終堅貞不渝,即使是在受到高壓和處分的情況下也是這樣。
當時說他率領部隊舉行秋收起義之后不去攻打長沙,把部隊拉上井岡山是“在政治上犯了嚴重錯誤”,因而撤銷了他的中央**候補委員和前委書記的職務,而這個決定傳到井岡山時又走了樣,說是開除了他的黨籍,只能當師長,不得任。
3.短小的革命故事
**的扁擔 1928年,**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會師。
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
不料**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革命故事兩則。
4.簡短的革命前輩的故事
簡短的革命前輩的故事如下:1、**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2、劉胡蘭解放戰爭時期,年輕的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審訊中,敵人千方百計誘使其供出同黨,并相許給她一塊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給我個金人也不要”!接著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義正辭嚴地說:“怕死不當**。”
敵連長惱羞成怒,命令機槍對準群眾:“把這些人全掃光。”她斬釘截鐵地喊道:“不許殘害群眾!”從容不迫走近鍘刀,英勇就義,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3、****,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小時候讀過幾天書,后因家貧而輟學。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獎章”一枚。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因部隊受阻于敵軍的橋型暗堡,**毅然抱起炸藥包,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危急時刻,**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英勇犧牲,此時,未滿19歲。
聶榮臻題詞"舍己為國,人之楷模"。1957年5月29日,**委員長為**烈士紀念碑寫了"舍身為國,永垂不朽"的光輝題詞。
4、**的扁擔1928年,**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
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
大家見了,越發敬愛**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5、****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
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放棄自救壯烈犧牲,用生命換取了整場戰斗的勝利。時年26歲。
1953年8月30日被追認為中國**黨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于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5.求一個簡練的革命小故事
這些糧食大部分從寧岡的大隴運來,地勢十分險要,一會兒就把一面黃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大家一商量、藥材以及糧食奇缺,自己動手。
第二天,同**帶領的工農革命軍會師。 11月中旬、陳毅帶領湘南起義的隊伍,**任黨代表,專門編了一首歌贊頌他、鋸 1928年4月,紅軍集合在寧岡,**的扁擔的故事傳開了,戰士們仍然穿著單衣,所需要的食鹽,粉碎敵人‘圍剿’”,籌款也遇到很多困難,熟練地削,走起路來十分穩健利落,進行冬季訓練,井岡山根據地同國民黨統治區幾乎斷絕了一切貿易往來,大家齊心協力,嚴冬已到,累壞了怎么辦,組成工農革命軍第4軍(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
大隴的糧食是礱市:“**挑谷上坳,年青力壯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遠,每人每天5分錢的伙食費也難以為繼、古城一帶。從此、棉花,有時還吃野菜。
由于湘贛兩省敵軍的嚴密封鎖。**沒了扁擔,紅4軍司令部發起下山挑糧運動,三星未落,心里很著急。
四十開外的人了,就在上面刻了“**記”3個大字,做成了一根扁擔,感到十分驚奇、古城等地集中起來存在那里的。他的兩只籮筐裝得滿滿的,根據地軍民生活十分困難、刮,糧食絕對可靠,一天往返50公里。
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飯、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湘贛兩省的交界,他破開竹子,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幾分干勁。紅軍官兵除糧食外。
**也常隨著隊伍去挑糧、南瓜湯,他讓警衛員到老鄉那兒買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地處羅霄山脈中段,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
為防止戰士們再藏他的扁擔,大家看見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擔。戰士們從心眼里敬佩朱軍長,**仍然走在戰士們中間。
井岡山軍民為了永遠紀念**這種身先士卒。 為了解決眼前的吃飯和儲備糧食問題,為革命日理萬機,就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
周圍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嶺、布匹,挑糧的隊伍又出發了。月光下,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礱市,但又心疼他,連夜做起了扁擔,**任軍長、新城,**。
6.搜集一個簡短的革命先烈的故事
諾爾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
1916年畢業于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35年被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
他的胸外科醫術在加拿大、英國和美國醫學界享有盛名。 白求恩1935年加入加拿大**,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斗爭。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后,為了援助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和美國**派遣,率領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延安。白求恩積極投入到組織戰地流動醫療隊出入火線救死扶傷的工作中,為減少傷員的痛苦和殘廢,他把手術臺設在離火線最近的地方。
他提議開辦衛生材料廠,解決了藥品不足的問題;創辦衛生學校,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編寫了多種戰地醫療教材并親自講課。他拒絕了很多特殊的照顧,他的犧牲精神、工作熱忱、責任心,均稱模范。
白求恩以年近50之軀,多次為傷員輸血,一次竟連續為115名傷員做手術,持續時間達69個小時。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省淶源縣摩天嶺戰斗中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但他不顧傷痛,發著高燒,堅持留在前線指導戰地救護工作。
他說:“你們不要拿我當古董,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用。”終因傷勢惡化,轉為敗血癥,醫治無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
臨終前他講的最后一句話是:“努力吧!向著偉大的路,開辟前面的事業!”12月1日,延安各界舉行追悼大會,**題了挽詞,并于12月21日寫了《紀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贊揚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稱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并號召全國人民向他學習。
7.革命小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兒童團團長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樓的路線圖,并寫了一封信準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后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8.簡短的革命前輩的故事
簡短的革命前輩的故事如下:
1、**
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
2、劉胡蘭
解放戰爭時期,年輕的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審訊中,敵人千方百計誘使其供出同黨,并相許給她一塊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給我個金人也不要”!接著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義正辭嚴地說:“怕死不當**。”敵連長惱羞成怒,命令機槍對準群眾:“把這些人全掃光。”
她斬釘截鐵地喊道:“不許殘害群眾!”從容不迫走近鍘刀,英勇就義,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3、**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小時候讀過幾天書,后因家貧而輟學。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獎章”一枚。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因部隊受阻于敵軍的橋型暗堡,**毅然抱起炸藥包,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危急時刻,**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英勇犧牲,此時,未滿19歲。
聶榮臻題詞"舍己為國,人之楷模"。1957年5月29日,**委員長為**烈士紀念碑寫了"舍身為國,永垂不朽"的光輝題詞。
4、**的扁擔
1928年,**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
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5、**
**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放棄自救壯烈犧牲,用生命換取了整場戰斗的勝利。時年26歲。
1953年8月30日被追認為中國**黨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于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