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樂觀的名人事例
1、羅斯福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家中被盜,丟失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
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生活。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的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2、拿破侖
拿破侖在一次與敵軍作戰時,遭遇頑強的抵抗,隊伍損失慘重,形勢非常危險。拿破侖也因一時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滿身泥巴,狼狽不堪。
可此時的拿破侖渾然不顧,內心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打贏這戰斗。只聽他大吼一聲,“沖啊!”他手下的士兵見到他那副滑稽模樣,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但同時也被拿破侖的樂觀自信所鼓舞。一時間,戰士們群情激昂,奮勇當先,終于取得了戰斗的最后勝利。
3、桑蘭
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后,默默無聞的、17歲的中國體操隊隊員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高位截癱。
但在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后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后,她也絕不后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
4、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是美國女學者,生于亞拉巴馬州的小鎮塔斯康比亞,1歲半時突患急病,致其既盲又聾且啞。盡管命運對幼小的海倫是如此的不公,但在她的啟蒙教師安妮莎利文的幫助下,頑強的海倫學會了寫,學會了說。
海倫熱愛生活,她一生致力于盲聾人的福利事業和教育事業,贏得了世界輿論的贊揚。她先后完成了《我生活的故事》等14部著作,產生了世界范圍的影響,她那自尊自信的品德,她那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被譽為人類永恒的驕傲。
5、首富卡內基
有人曾經根據美元價值等時代因素計算,認為美國工業巨子卡內基創造的財富至今尚沒有人能企及。在他小的時候,曾經給匹茲堡的一家電報公司當報童,也就是挨家挨戶地送電報。
他將此視為天賜良機,義無反顧地接受了。報童是典型的跑腿族,看起來無足輕重。但卡內基不這么看,他看重這是個白領工作,屬于信息高科技的行業。
多年以后,卡內經掌握了匹茲堡大量的商業信息,他又跳到鐵路公司,最終自己建起鋼鐵廠。經過自己的努力,最終他的工廠生產的鋼鐵,超過了整個英國的鋼鐵產量。
2.名人樂觀的簡短例子
林肯身上有許多可愛之處。
他從來不遮掩自己,當有人笑話他的父親曾是個鞋匠,林肯笑笑說:“不錯,我父親是個鞋匠,但我希望我治國能像我父親做鞋那樣地嫻熟高超。”林肯善于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表達最深刻的道理。
他被人最常引用名言是:“你可以在任何時候愚弄某些人,也可以有時愚弄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總是愚弄所有的人。” 林肯雖生活坎坷,飽經挫折,卻仍樂觀地等待明天。
縱觀林肯的一生,他歡樂的時刻要遠遠少于悲痛與煩惱的時分,但他還在堅持不懈地拼搏。這一點就連他的對手都對手都對他敬佩不已。
斯蒂芬,道格拉斯這個兩次擊敗過林肯的競選對手在評價老對手時說:“他是他黨內強有力的人物,才智超群,閱歷豐富;因為他那副滑稽可笑和說笑話不動聲色的模樣,他是西部最優秀的競選演說家。”南軍總司令羅伯特。
李將軍也曾言:“林肯是他一生中最敬佩的人,盡管他們的政見不同”。 林肯的可愛還在于他雖在政界混打了多年,卻不改其樸實無華的本色。
林肯不是一個完人,有著許多毛病,但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頑強的人,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一個通情達理的人。林肯入主白宮時,想的只是要推翻奴隸制,他沒想到這競會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在當時,他曾十分耽心這樣做會導致國家的分裂,但他不惜國家分裂也要推翻奴隸制,因為他堅信《獨立宣言》的開場白:人生來平等。盡管林肯的個人生活很不幸,但他卻使千千萬萬的老百姓獲得了幸福。
別人博客上的,不好全文復制,您可以去看看。其實樂觀,你可以說是一種面對逆境的態度,但具體的事例其實并不太好舉。
幽默感? 參考資料: 。
3.關于名人樂觀的簡短例子 議論文
我的九年級生活人生在世,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轉眼間,我來到九年級的教室里,一陣莫明的心情涌上心頭,說不上是什么滋味. 當初一的孩子們成群結隊地走向電影院;當初二的女生
在學校走廊上嘻嘻哈哈、談笑風生,初二的男生在操場上馳騁、興致高昂.而我——九年級的一名學生,坐在與世隔絕的北樓,埋在一摞一摞的講義中奮筆疾書,心中只能一陣叫苦、嫉妒、
羨慕、傷心? 九年級了,每天陪著星星離家,又陪著月亮回家,每個夜晚都與夢神依依不舍,每杯咖啡都帶有同樣的感覺——苦!只想說一句:“好想回到童年!” 九年級了,我只能與電視
、電腦、隨身聽道聲“BYE——BYE”;九年級了,我只能與“當代歌壇”、“體育周刊”說“夕U拉la”;初三了,我只能與排球、羽毛球進行一場生離死別;初三了,隊了試卷、書本,其
它一切的一切都與我無緣.單調嗎?我無言. 九年級了,那隔三差五的考試令我頭疼,可謂是“一天三小考,三天一大考”,真應了那句“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還真有“典故”呢!考試前,我埋頭苦干,與“難友”們集體抱佛腳:考試時,除了寫字時的“沙沙”聲,其它便什么也沒有了;考試后,同胞們便怨聲重重:“我完了!”“又考砸了!”
“Our 命over!”“嗚啦,神啊救我!”只因為我們上初三,初三生活的特點就是如此. 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究竟怎樣?我更不知道現在生活的滋味又是怎樣?苦嗎?我無語. 每天被函數、
ABC、之乎者也、串聯并聯、原子分子包圍得團團轉,又被“√”、“*”、“-1”、“-3”打敗,雖然慘了點兒,但我卻在不知不覺中進步著.其實初三的生活是積極的,是有趣的;學習
的緊張,競爭的激烈是鍛煉我的好機會,我想對自己說:即使再苦再累,我也不會畏縮,因為暴風雨過后,我迎來的將會是彩虹. 打開天窗,去看星空,那漆黑的天幕上綴著幾顆星星,它們是
那樣閃耀、迷人.我突然恍然大悟:那漆黑的天幕不就是九年級的生活的外表,而那些亮晶晶的星星不就是生活中的內在之美嗎? 心中充滿理想,不管未來怎樣,永不放棄拼搏,世界任我闖
蕩. 當花兒盛開,樹葉不再飄落;風兒不再捎來寒意,我就會張開雙臂,放飛理想,將初三的點點滴滴積累,對全世界的人說:“我的未來不是夢!”
分享
4.關于樂觀的故事和信念的故事(都要簡短的哦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只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仿佛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欲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只斷箭,箭囊里裝著一只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于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5.求從容與樂觀的小故事各10則
1話說,有位老媽媽生養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一個賣傘的生意人,二女兒在染坊工作.這使這位母親天天憂愁.天晴了,她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天陰了,她又憂傷二女兒染坊里的衣服晾不干。
她這樣晴天也憂愁陰天也憂愁,不多久就白了頭。一天,一位遠方親友來看她,驚訝她的衰老,問其原由,不覺好笑,那親友說:“陰天你大女兒的傘好賣,你高興才是,晴天你二女兒染坊生意好也該高興才是。
這樣你每天都有快樂的事,天天是好日,你干嘛不撿高興專拾憂愁呢?”老媽媽換個角度想:“言之有理!”從此,她笑口常開,幸福每一天。 人的一生,總免不了磕磕碰碰,遇到不快而生氣,或遇到天災人禍而痛不欲生等等。
每當這個時候,我們是怎樣去處理的呢? 2 記得有位哲人曾說:〖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而產生的。〗這話很有哲理,它引導我們要會解脫。
說到這里,我想到另一個故事: 話說,夏天的傍晚,有一美麗的少婦投河自盡,被正在河中劃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艄公問:“你年輕輕,為何尋短見?”“我結婚才兩年,丈夫就遺棄了我,接著孩子又病死了。
您說我活著還有什么樂趣?”艄公聽了沉吟有頃。說:“兩年前,你是怎樣過日子的?”少婦說:“那時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呀……”“那時你有丈夫和孩子嗎?”“沒有”“那么你不過是被命運之船送回到兩年前去。
現在你又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了。請上岸去吧……” 話音剛落,少婦恍如作了一個夢,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便離岸走了。
從此,她沒有再尋短見。少婦回心轉意。
是因為她從另一個角度看自己,從而看到一種生的曙光。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力度。
在很多時候,我們所有的苦難與煩惱都是自己依靠過去生活中所得到「經驗」做出的錯誤判斷,這時,我們不妨跳出來,換個角度看自己,你就不會為戰場失敗、商場失手、情場失意而頹唐;也不會為名利加身、贊譽四起而得意忘形。換個角度看待自己,是一種突破、一種解脫、一種超越、一種高層次的淡泊寧靜,從而獲得自由自在的樂趣。
轉一個角度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待人事,人事無不輕安。愿你天天是好日! 當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實現時,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人生。
換個角度,便會產生另一種哲學,另一種處事觀。 3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 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掌握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她把快樂的鑰匙交在孩子手中。男人可能說:「上司不賞識我,所以我情緒低落。
」這把鑰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我真命苦!」年輕人從文具店走出來說:「老板服務態度惡劣,真把我氣炸了!」 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他的心情! 當我們容許別人掌控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對現況無能為力,抱怨與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
我們開始怪罪他人,并且傳達一個訊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此時我們就把這一項重大的責任,托付給周圍的人──即要求他們使我快樂。我們似乎承認自己無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憐地任人擺布。
這樣的人使別人不喜歡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一個成熟的人能夠掌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必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
他情緒穩定,能為自己負責,和他在一起是種享受,而不是壓力。 修行人教我們要:作自己的主人,不要被環境、物欲左右;圣經教我們要「常常喜樂,凡事包容,凡事感恩。
」你的鑰匙在哪里?在別人手中嗎?快去把它拿回來吧! 快樂的源泉來自自己,而非他人! 4失意時要懂得心寬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難免,一向得意容易讓人忘形;為失敗哀怨,對現實不滿也是無用之舉,一切當以心寬化解之。 俗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
」如此人生豈不讓人傷心透了?否。有句話你是知道的,叫「好事多磨」。
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念:失意是一種磨煉的過程,心即使在冰凍三尺之下也不會涼的。有瑞雪兆豐年之說,雪愈大,年愈豐。
「比海更寬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靈。」生活不論如何磨人,如何將你壓縮在一個四方的小盒子里,但思維的空間是不受限制的,心靈的視野沒有藩籬,無比寬廣,任你馳騁。
來去自如,生命的迷人之處就在這里! 站得高,你就看得遠。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樂悲恐驚,七種情感,品之不盡。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如果一生無挫折,未免太單調、太無趣、太乏味。
沒有失敗的尷尬和忍辱哪來成功的喜悅?也許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敗的打擊,抱頭哀嘆,早已說過「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還會遇到,那就當它是橫亙于面前的一塊石頭吧。擺正它,蹬上去!也許視野會更開闊、心胸會更豁達呢! 人很善良,常常把寬容給了。
6.積極向上的短故事
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呀!告訴你這幾個,我覺得簡單還富有哲理,也積極向上!1:生命里的“碗”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里他順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
然后去試下一只碗……他幾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沒有一只滿意的,就連老板捧出的自認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搖著頭失望地放回去了。老板很是納悶,問他老是拿手中的這只碗去碰別的碗是什么意思?他得意地告訴老板,這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的訣竅,當一只碗與另一只碗輕輕碰撞時,發出清脆、悅耳聲響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遞給他,笑著說:“小伙子,你拿這只碗去試試,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儀的碗”。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
奇怪!他手里拿著的每一只碗都在輕輕地碰撞下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驚問其詳。老板笑著說,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必然渾濁,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就像一只碗與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樣,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誠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自己帶著猜忌、懷疑甚至戒備之心與人相處,就難免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前提條件是你應該與人為善。
你付出了真誠就會得到相應的信任,你獻出愛心就會得到尊重。反之,你對別人虛偽、猜忌甚至嫉恨,別人給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墻和一顆冷漠的心。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碗里盛著善良、信任、寬容、真誠,也盛著虛偽、狹隘、猜忌、自私……請剔除碗里的雜質,然后微笑著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并發出你們清脆、爽朗的笑聲吧!2:一個心理學教授到瘋人院參觀,了解瘋子的生活狀態。一天下來,覺得這些人瘋瘋癲癲,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開眼界。
想不到準備返回時,發現自己的車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個瘋子干的!”教授這樣憤憤地想道,動手拿備胎準備裝上。
事情嚴重了。下車胎的人居然將螺絲也都下掉。
沒有螺絲有備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籌莫展。在他著急萬分的時候,一個瘋子蹦蹦跳跳地過來了,嘴里唱著不知名的歡樂歌曲。
他發現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來問發生了什么事。教授懶得理他,但出于禮貌還是告訴了他。
瘋子哈哈大笑說:“我有辦法!”他從每個輪胎上面下了一個螺絲,這樣就拿到三個螺絲將備胎裝了上去。教授驚奇感激之余,大為好奇:“請問你是怎么想到這個辦法的?”瘋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瘋子,可我不是呆子啊!”其實,世上有許多的人,由于他們發現了工作中的樂趣,總會表現出與常人不一 樣的狂熱,讓人難以理解。
許多人在笑話他們是瘋子的時候,別人說不定還在笑他呆 子呢。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3:意大利洞穴專家毛里奇·蒙塔爾曾只身到意大利中部內洛山的一個地下溶洞里,親身經歷一個長達一年的命名為“先鋒地下實驗室”的實驗。“先鋒地下實驗室”設在溶洞內一個68平方米的帳篷內,里面除配備有科學實驗用的儀器外,還設有起居室、衛生間、工作間和一個小小的植物園。
在洞外山頂上的控制室里,研究員通過閉路電視系統觀察蒙塔爾一個人在長期孤獨生活的情況下,生理方面會產生哪些變化。在兩千多米深的溶洞里,死一般的寂靜,剛開始二十天左右,由于寂寞與孤獨,蒙塔爾曾經感到害怕,懷疑能否堅持到底,但是后來還是頂住了。
他給果樹和蔬菜澆水,看書,寫作或看錄像片,實驗室內還備有一輛健身自行車,他共騎了一千六百多公里。度過了一年多暗無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爾重見天日。
這時,他的體重下降了21公斤,臉色蒼白瘦削,人也顯得憔悴,免疫系統功能降到最低點;如果兩人同時向他提問,他的大腦就會亂;他變得情緒低落,不善與人交談。雖然他渴望與人相處。
蒙塔爾說:過了一年我才知道,人只有與人在一起時,才能享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全部快樂。過去,我喜歡安靜,常傾向于獨處;現在,我寧可選擇熱鬧,而不要孤寂。
這場實驗使我明白了一個人生的奧秘:生活的美好在于與人相處。這讓我們忽然想起了一種小動物蜒在深海底層中小小的扇貝,它們終日緊閉著自己的殼,讓人以為它們都是無情而堅硬的石塊;可是,它們的內心明明是柔軟如緞,而且有著美麗珍珠,卻那樣不被周圍的人熟識。
所以,如果想要得到快樂,就把自己展示出來吧。快樂與美好應如風中的花粉,帶給了別人一縷愉悅,你自己也暗香盈袖。
7.樂觀成功的名人事例短
勇把挫折當動力(凡爾納的16次投稿)
19世紀法國聞名的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第一部作品《氣球上的五星期》一連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賞識,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國作家杰克。倫敦最初投稿,也沒有一家出版社愿意發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來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舉成名。丹麥聞名童話家安徒生處女作問世,有人知道他是一個鞋匠的兒子,即攻擊他的作品“別字連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辭”。但他毫不氣餒,筆耕不輟,終于成名。英國詩人拜倫19歲時寫作的《閑散的時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罵得“狗血淋頭”,說他“把感情抒發在一片死氣沉沉的沼澤上”。然而拜倫并未退卻,而是以更為優秀的詩作往返敬那個誹謗者。
逆境奮爭,苦中尋樂(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國科普作家。在外國留學時,有一次做實驗,一個裝有培養腦炎過濾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腦。從此留下了身體致殘的禍根。他忍受著病毒的折磨,學完了芝加哥大學細菌學的全部博士課程。回國以后,他拖著半癱的身子,到達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惡化,說話和行動都十分困難,連睜、合眼都需要別人幫助。但他仍以驚人的吃苦精神進行創作,先后寫成100多萬字的作品。有人問他苦不苦,他笑著說:“不苦!因為我天天都在斗爭,斗爭是有無窮樂趣的。”
苦難也是一筆財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賓)
王洛賓,這位被譽為中國“西部民歌之父”的音樂大師,一生歷經飲坷,身陷囹圄,妻離子散,長期處于心理壓力極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卻以“勝似閑庭信步”的態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煙之中,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經歷挫折,更能發憤(貝利與記者)
貝利成名后,有個記者采訪他。“你的兒子以后是否也會同你一樣,成為一代球王呢?”貝利回答:“不會。因為他與我的生活環境不同。我童年時的生活環境十分差,但我卻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磨練我堅強斗志,使我有條件成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沒有經受困難的磨練,他不可能成為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