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單搞笑相聲劇本
相聲小段《下象棋》甲:聽說你喜歡下象棋乙:沒錯甲:你爸爸也喜歡下象棋。
乙:是啊甲:可不,以前我老和你爸爸下棋。乙:對甲:有一回我們倆下棋,我還剩一士,你爸爸還剩一象。
乙:那不和棋了嗎?甲:是啊,依著我也是和棋,可你爸爸不干,非得接著下不可?乙:啊??那怎么下呀?甲:呵呵,你爸爸有主意。乙:什么主意?甲:你爸爸說了“要不咱們士象都過河吧。”
乙:沒聽說過!甲:然后呢你爸爸的象就過河了,我的士也過河了,你爸爸就拿他的象象我,我就拿我的士士你爸爸。
你爸爸再象我,我再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
乙:去你的吧!。
2.相聲小品大全劇本 簡單一點的
甲:電話人人都會打。
乙:可不是嘛。
甲:電話是現代通話的一個工具,聯系工作辦點兒事都比較方便。
乙:是比較方便。
甲:但是打電話的時候要注意一個問題。
乙:什么問題?
甲:盡量的節約時間。
乙:對。
甲:是吧。不要打起來沒完。有個別人好像跟電話有濃厚的感情,只要拿起來,他就說個沒完。
乙:還真有這樣的人。
甲:是呀,可真有這樣的人。那天我在長安街上碰到了一位,這位拿起電話打個沒完沒了,打的是公用電話。
乙:就是呀,那就更不應該時間長了。
甲:其實是一點兒小事情。
乙:什么事呀?
甲:約他的朋友看戲,這點兒事,讓我們打電話一分鐘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乙:那可不是嘛。
甲:拿起電話來,撥通了號。喂,你是廣播文工團吧?郭先生在不在?
乙:就是我呀。
甲:哎,郭老啊,我是小馬,我給你買了戲票啦,六點半鐘您在劇院門口等我,就這樣呀,不見不散呀。回見回見,完了。
甲:不到半分鐘呀。
乙:就是呀。
甲:那位也是這么一點事,他不是這樣打,我給他算了算,連來帶去他打了兩個多小時。
乙:就這點事打了兩個多小時?
甲:就是呀。我給你學學。
乙:怎么打的?
甲:拿起電話來。“嗞嗞……”。
乙:這是干什么呢?
甲:撥號啦。喂……喂……喂……,“嗞嗞”。
甲:喂……喂……,怎么不說話?誒呀,拿到了喂,你的電話是四局5678嗎?我這是一局2345喂,你貴姓呀?哦,老胡啊,呃,不是老胡。
乙:沒聽出來。
甲:老張呀。誒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老劉呀。呃,不是老劉。
乙:還不對。
甲:是耗子呀。這人外號叫耗子。
乙:怎么這么個外號?
甲:四害之一,接電話來了,好哇。前些日子消滅四害你沒敢出來吧?嗯,我是誰?我是誰你不知道?
乙:那她怎么知道呀?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夠啰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甲:你別搞錯了。嘚兒啷……你們幾位怎么回事?等著打電話?
乙:可不是嘛。
甲:哎呀,你們到別的地方打行不行?坐電車三站,那邊還有個公用電話,我這還早著呢!我這要四個鐘頭差不多。
乙:好家伙!他全包了。
甲:喂,小王,我是啰嗦呀。
乙:甭提這名了。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是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甲:什么戲呀?你猜猜。
乙:怎么又叫別人猜。
甲:嗯,京戲?不——對,嗯,評戲?不——對。越劇?哎!
乙:對了?
甲:不——對。
乙:不對你樂什么呀?
甲:真猜不著了,我告訴你,歌劇《劉三姐》,沒看過吧?看看吧,好極了。腔調美著呢,其中有一段我可喜歡了,就那段,小王,你現在不是沒事嘛,你拿著電話,你注意,我給你學一學。你們幾位再等一會兒。小王,我現在開始學:
唱山歌來——
這邊唱來那邊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不怕灘險彎又多……
甲:小王,你看我表情怎么樣?
乙:那怎么看得著!
甲:什么?沒聽見?還沒吃飯呀?我給你準備吧。我買十二塊餅干,我吃四塊,給你留八塊。
乙:還行,挺照顧人。
甲:長安大戲院,從你家出來,坐六路公共汽車,往前坐三站,車上有座你就坐著,人多你就站著。
乙:盡是廢話。
甲:下車之后你往對面走,從西邊數第三個電線桿子,我在那兒等你。七點一刻開演,我七點等你。七點鐘。
甲:哎,小王,你別來了。
乙:怎么不來啦?
甲:現在都八點半了。
3.二人小品劇本搞笑短一點
《吃飯》
旁白:兩個人去吃飯,卻來到了一家奇特的飯店,在飯店里,他們會遇到什么呢?
A:客官您好,請問您要點什么?
B:有鮑魚嗎?
A:對不起,沒有。
B:那你們開個什么店啊!
C:算了算了,我點吧。
A:請問您要……..?
C:來個大龍蝦吧。
A:(面無表情)沒有
B:(暴怒)那你有什么!!
C:別生氣,吃飯是件好事,別找氣受
服務員,總有面條吧!
A:有
C:來兩碗,別放蔥花,別放油,別放蛋,別放小強。快點
A:來了(端兩碗面條上)
B:總算能吃飯了
(兩人狼吞虎咽的吃)
B:服務員,結賬!
A:來嘍
C:別別,我請客(攔住B掏錢)
B:哎,你這就不夠哥們了,我請,必須我請!
C:別別,服務員,多少?(伸手掏錢包)
A:2億(臉上露出不在乎的表情)
C,B兩人怔住
C把手拿下,說:呵呵,老兄,還是你請吧,下次,下次我請。
B:別呀
A:你們到底誰付錢
C:就這樣,這么定了,服務員他結賬
B:別,你過來(兩人耳語一陣)
A:現金還是刷卡?
B:我們要………
C:快跑!!
兩人跑出酒店
A:我還沒說完呢,你們是第一個消費2億的人,可以獲得4億的贊助金啊!!!(看兩人跑走的地方)唉,錢都不要。
A收拾桌子,端著碗筷下臺。
可以么
4.短,又不是特別短的相聲臺詞
對春聯 作者:馬三立、趙佩如 馬:作一個相聲演員可不容易——首先說口齒要清晰、嗓音得好。
趙:腦筋啊還得快。 馬:對,另外呀,還得有文化。
當然了,相聲演員不必有太高的文化。 趙:我們說相聲的也沒有多高的文化呀。
馬:可是也需要多認識幾個字。有好處,你就不錯呀,你的學問就不小啊! 趙:嗨,我有什么學問啊。
差的遠吶。 馬:哎——客氣、客氣,他們所有這些個相聲演員當中,趙佩茹,高。
趙:嗨——高什么呀?您別捧我了。 馬:哎——不是捧,在所有說相聲的人里面,他們誰也比不了您。
趙:您知道。 馬:。
當然啦,比我那還。
差點兒。
趙:不、不、不,您先等會兒吧——你是捧我呀是捧你自己呀?!——相聲演員里我的學問最高,可比他還差點兒,這么說你比我們全高了? 馬:其實高也高不到哪兒去,也就高那么一點兒。 趙:從哪兒看出來高呢?再者說了有學問沒學問得別人說呀,有自己說的么? 馬:哎——認'ZHER'多、知道'SIR'多。
趙:知道還'SIR'多? 馬:你到天津你打聽打聽——我們這名寫家“華、馬、嚴、趙”,你打聽打聽…… 趙:你先等會兒,你說天津誰?誰? 馬:你不懂啊,我們——“華、馬、嚴、趙”,寫字兒的。 趙:我不懂?我要是幾歲的小孩你能把我唬住了,沒經過、家大人也沒告訴過,我在天津住幾十年了我不知道?天津的四大名寫家,華、孟、嚴、趙——華世魁、孟廣惠、嚴修、趙元禮,這里哪兒有你呀? 馬:我就說華、孟、嚴、趙啊。
趙:剛才你不是說華、馬、嚴、趙嗎? 馬:我。我說錯了,說錯了還新鮮?是華。
華、孟、嚴、趙啊。華、孟、嚴、趙、馬——后續的我,華世魁、孟廣惠、嚴修、趙元禮、甘綿陽、杜小岑、劉道元。
這都是名寫家。馬三立。
我們這些位都是名寫家。 趙:您說那老幾位我都知道,就您這馬三立我沒聽說過。
馬:沒聽說過?你是沒見過我寫的字兒啊,我那會兒寫字兒我學華世魁華老,他那個叫什么——顏體兒啊。知道他的字么? 趙:知道啊——勸業場那塊匾那不就華世魁寫的么。
馬:對呀,那叫顏體么,我照那個練吶。我有那什么呀,那什么呀。
就那玩意。 趙:你有什么呀?你有貼餑餑呀是怎么著? 馬:就。
就是那個。白底兒黑字的那個。
那。這么厚的一本兒。
折子啊。 趙:那叫折子嗎?他連帖都不懂! 馬:我說帖我怕你不懂,有帖。
我那會兒寫字我凈學。學張伯揚。
趙:誰?! 馬:張伯揚啊! 趙:張伯揚?那你就不如學石慧茹了,石慧茹那藝術多好啊? 馬:我學石慧茹干嗎? 趙:唱單弦啊。 馬:我唱單弦干嗎?我是說寫字——學張伯揚。
趙:張伯揚會寫字嗎? 馬:少見多怪么,你根本沒見過他老人家寫的字么——北京琉璃廠,兩邊那字號掛的匾差不多全是張伯揚寫的。 趙:對嗎?你看清楚了再說——寫琉璃廠那些個匾的那叫張伯英——前清的八顧,名寫家張伯英。
馬:張伯英?我記得有個張伯揚來著? 趙:張伯揚唱單弦的。 馬:噢——對、對、對,張伯英,我跟他學呀,我要叩他么。
趙:我不懂什么叫叩他啊? 馬:叩頭嘛,叩頭拜師嘛! 趙:你就說你拜他不就完了嗎,還叩他?學這么一嘴爐灰渣子。 馬:就是叩頭嘛,拜師嘛,人家也看得起咱、愿意教咱——咱說膀的立的啊。
趙:你這什么詞匯啊?膀的立的?大伙您聽聽,哪個有學問的一張嘴膀的立的? 馬:我跟你轉文干嗎?我跟你轉文你聽的懂嗎?這可不就大白話么。
我們寫字的時候得。得這樣,胳膊肘不能粘桌子,這叫懸肘你懂嗎? 趙:哪只手?這只手,右手知道不知道?他連哪只手寫字都不知道。
馬:。
我這只手也行,倆手都行。 趙:我還沒聽說過倆手寫字的呢。
馬:哎,我就行啊——“雙手能寫梅花篆字,太后老佛爺十分寵愛,封為御兒干殿下,加封九千歲之職。” 趙:你說的這是劉瑾啊。
馬:對呀,我們就是要學他老人家,他是我們上輩,我們老祖先。 趙:你怎么濫認祖先這不沒有的事嗎?你不姓馬、你不馬大學問嗎?劉瑾姓劉啊,怎么會是你的祖先吶?你們祖先是馬寡婦——開店的。
馬:你少理我,少理我!打這兒你別理我,我告你說你趙佩如你算完了,你哪點兒都好你沖這點兒你就完了——不尊重老前輩。 趙:你算哪門子的老前輩呀? 馬:我沒見過你這么當面耍笑的——“你呀、你呀?”,我給人寫字那會兒人家甭提多客氣了——“喲嗬,您來啦?請坐!”那么多人都站著呢單給我找一座,“請坐,快、快,倒茶。
給對碗熱的。” 趙:還對碗熱的?真夠渴的。
馬:“端面去!” 趙:您瞧這吃喝吧——端面去?當初請華士魁寫字的時候沒一個端面的啊!人家都是酒席,到他這兒一碗單勾鹵全打發了。 馬:我不在乎那碗面,我主要在乎人這心——“端面、端面!快,給包蒜。”
大個的、整頭的紫皮兒蒜隨便吃、不限制! 趙:嗬——您瞧您這口兒,包蒜。弄一嘴蒜氣哄哄的?這什么寫字的呀? 馬:你甭管吃什么啦,就說我給人買賣家開張寫的那副對聯,好——北京,四九城轟動啦——“了不得啦!馬大學問吶,這詞兒寫的可太好啦!嘩——!” 趙:您那是什么詞兒啊這么轟動?那一定是出奇了? 馬:買賣家開張啊——上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
趙:好、好、好——下聯是“財。
5.短一點的相聲臺詞
甲:聽說你喜歡下象棋乙:沒錯甲:你爸爸也喜歡下象棋。
乙:是啊甲:可不,以前我老和你爸爸下棋。乙:對甲:有一回我們倆下棋,我還剩一士,你爸爸還剩一象。
乙:那不和棋了嗎?甲:是啊,依著我也是和棋,可你爸爸不干,非得接著下不可?乙:啊??那怎么下呀?甲:呵呵,你爸爸有主意。乙:什么主意?甲:你爸爸說了“要不咱們士象都過河吧。”
乙:沒聽說過!甲:然后呢你爸爸的象就過河了,我的士也過河了,你爸爸就拿他的象象我,我就拿我的士士你爸爸。
你爸爸再象我,我再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士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你爸爸象我我是你爸爸。
乙:去你的吧!。
6.相聲臺詞(超短)
甲:人生一世,轉眼就是百年。
乙:那可不。
甲:到了一定的歲數,世間的事也就看淡、看透了。
乙:沒錯。
甲:尤其是在洗澡的時候,人往熱水池子里一泡,人生的感悟由然而生。
乙:是啊。
甲:那天洗浴中心來了一位教授,脫了衣服往池子一躺那叫一個舒坦,張口說了一句話。
乙:什么話?
甲:“哎——阿基米德不過如此!”
乙:嗬,那是位偉大的古希臘物理學家。
甲:最后來了一位廚子。
乙:做飯的大師傅。
甲:伸手摸了摸池水,覺得不夠熱,下了池子往里一躺沒到兩分鐘皮都燙紅了,其他人都看傻眼了。
乙:受的了嗎?
甲:不但受的了而且很舒服,這位大師傅躺在水中說了一句話,比那三位說的都有哲理。
乙:他說什么了?
甲:“哎——炸油條不過如此。”
7.搞笑相聲短劇本
相聲臺詞:你爺爺 我爺爺甲:唉!乙:啊?甲:問你個事?乙:什么事啊?甲:你認識我爺爺嗎?乙:噢!你爺爺啊!甲:熟悉吧?乙:不認識!甲:。
.我認識.乙:唉呀,真了不起啊,你連你爺爺都認識。甲:要不人家說我智商高呢!乙:要這么說啊,我智商比你更高。
甲:嗯?怎么回事?乙:我不但認識我爺爺,我還認識我爸爸。甲:我不但認識我爸爸,我還認識我媽媽。
乙:我不但認識我媽媽,我還認識我自己。甲:嗐,倆神童。
乙:什么神童啊?!你認識你爺爺也值得吹?我從小就和我爺爺一塊玩。甲:從小我爺爺就抱著我玩。
乙:從小就喜歡摸胡子,我經常揪我爺爺的胡子。甲:從小我就喜歡吃奶,我經常吃我爺爺的奶。
乙:什么?甲:不是。我經常吃我爺爺熱的牛奶。
乙:我爺爺比你爺爺歲數大。甲:我爺爺比你爺爺資格老。
乙:我爺爺參加過抗美援朝。甲:我爺爺參加過抗日戰爭。
乙:我爺爺參加過義和團。甲:我爺爺參加過大禹治水。
乙:大禹治水的時候,我爺爺胡子都白了。甲:噢,我明白了。
乙:你明白什么啦?甲:你爺爺啊,類人猿。乙:去你的。
甲:告訴你,我爺爺已經退休了。乙:我爺爺早就退休了。
甲:對對對,你爺爺是早該退休了。乙:為什么?甲:你看看,哪個單位還有類人猿上班哪?乙:不許你瞎說!甲:我是說你爺爺是老前輩。
乙:我爺爺是退休干部,每月有一千多塊錢退休金。甲:我爺爺是退休工人,每月有八百多塊錢退休費。
乙:我爺爺的退休金,完全由自己支配,口袋里經常裝著錢,自己喜歡什么就買什么。甲:我爺爺的退休費,完全交給我爸爸,就剩兩個一塊錢的鋼嘣,也讓我爸爸給換成兩個五分的啦。
乙:你爺爺沒有自主權。甲:你爺爺沒有責任心。
乙:我爸爸說:你爺爺這輩子不容易,該盡的責任早就盡到了。甲:我爸爸說:你爺爺多活一天,就能給家里多掙一天錢。
乙:我爸爸經常勸說我爺爺: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當馬牛。甲:我爸爸經常鼓勵我爺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小車不倒盡管推。乙:我爸爸支持我爺爺參加夕陽紅旅游團,出去游山玩水。
甲:我爸爸支持我爺爺買輛三輪車,出去收破爛掙錢。乙:我爺爺最喜歡唱:最美不過夕陽紅。
甲:行行行,你爺爺不如我爺爺唱的好聽:乙:你爺爺怎么唱啊?甲:破爛的賣?乙:那是唱歌嗎?甲:一樣一樣。乙:我爸爸給我爺爺買了兩把京胡,還有一只嗩吶。
甲:我爸爸給我爺爺買了一個墩布,還有兩把條帚。乙:我爺爺高興的時候就拉京胡,吹嗩吶。
甲:我爺爺高興的時候就拉墩布,吹條帚。乙:啊?甲:不!我爺爺放下墩布就拿條帚。
乙:我爺爺經常找老朋友們唱戲扭秧歌。甲:我爺爺天天在家里擦地收拾屋子。
乙:你爺爺不喜歡娛樂活動?甲:我爺爺特別喜歡娛樂活動!拿著墩布嘴里還念叨著交誼舞的鼓點。乙:怎么念啊?甲:嘣察察,嘣察察,嘣察察乙:唉,你等會兒,他怎么沒有舞伴呢?甲:有啊!這個舞伴與我爺爺形影不離。
乙:誰啊?甲:墩布。乙:墩。
他怎么不去廣場跳舞呢?甲:我爸爸說了:勞動是最美的舞蹈,讓我爺爺在勞動中體驗舞蹈的快樂。乙:你爸爸的主意還真不少!甲:我爸爸的主意多,也不如我媽的主意多。
乙:你媽還有什么主意?甲:我媽給我爺爺唱流行歌曲!乙:這主意真不錯!甲:我媽媽把一堆臟衣服交給我爺爺:唱吧!我爺爺一邊洗衣服,一邊唱:乙:怎么唱啊?甲: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歐歐,(咳嗽)。.乙:你爺爺都干不動啦!甲:我爸爸說我媽媽給我爺爺選的歌不對,乙:那你爺爺應該唱什么呀?甲:咱們工人有力量,咳,咱們工人有力量。
乙:別把你爺爺累壞了。甲:我爸爸說越干活越健壯。
乙:我爸爸教育我:要做個尊老的孩子。甲:我爸爸鼓勵爺爺:做個愛幼的模范。
乙:買了西瓜,把最甜的瓜瓤給我爺爺吃。甲:買了西瓜,把最甜的瓜瓤給我吃,剩下的才給爺爺吃。
乙:我長大以后,我要。甲:等等,你長大以后?乙:對呀!我長大以后,我要是有了女兒,我要讓她好好關愛她的爺爺。
甲:對對對,我長大以后。乙:唉,你長大以后干什么啊?甲:我有了兒子,我讓他嚴格要求他的爺爺:乙:買了西瓜,我讓女兒把最甜的瓜瓤給她爺爺吃。
甲:買了西瓜,我讓兒子把西瓜皮給他爺爺啃。乙:讓你爸爸啃西瓜皮,他樂意嗎?甲:為了讓我爸爸啃的舒服,啃的甜蜜,啃的開心,我爸爸一邊啃西瓜皮,他孫子一邊唱歌:乙:這樣你爸爸就開心了?甲:我兒子唱得好聽哪!乙:怎么唱啊?甲: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乙:像話嘛。
8.簡單的相聲臺詞
這有兩個1、相聲:講禮貌 (馬季/唐杰忠)文本:馬:這個,現在提倡呀講禮貌。
唐:講禮貌反應了一個人修養,反應了一個民族的文明。馬:對人呢要用尊稱。
唐:嗯。馬:說話呢要講文明。
唐:這樣才和咱們這個文明國家相稱。馬:比如說我見著您了。
唐:你見著我了。馬:我得跟您這么說話。
唐:怎么說呀?馬:哎,同志勞駕,我跟您打聽點事。唐:你瞧這多客氣呀。
有什么事,你就事吧。馬:我跟您問一個人。
唐:你要問誰呀?馬:我問的這個同志呀。唐:嗯。
馬:長的是高大魁梧、濃眉大眼。唐:哦。
馬:聽說他是一位相聲演員。唐:哦,你說的這個人叫什么名字呀?馬:他叫唐杰忠同志。
在您這單位嗎?唐:哦,在在在。馬:啊!唐:在在在。
馬:您給我請出來,我跟他見見面。謝謝您呀。
唐:別謝了,我就是。馬:哎呦,您就是唐杰忠同志。
唐:哎。馬:哎呦,太抱歉了。
唐:嗯?馬:這么半天沒看出來你。對不起呀!唐:這有什么呀。
馬:你聽這話你心里?唐:我聽著舒服呀。這多謙虛多客氣呀。
馬:你看看,抱歉、對不起、謝謝、您、請。唐:客氣話。
馬:這不是客氣話。唐:嗯?馬:這表示了對對方的尊重。
唐:哦。馬:自己的謙虛、自己的講禮貌。
唐:是呀。馬:哎,都得這樣說話。
唐:哦哦。馬:你要換一種方法,沒有這些客氣話。
你聽這你心里不是滋味。唐:那怎么說呢?馬:就這么說呀。
唐:嗯。馬:嘿!我說。
唐:這叫什么稱呼呀。馬:我跟你打聽個人。
唐:你要問誰呀?馬:這個人呀。唐:嗯。
馬:長的比武大郎高一點,腦袋跟茶盤子是的,聽說是個說相聲的。叫什么名字,大伙叫唐稀松呀。
唐:嗨,你干嗎叫外號呀。馬:啊?唐:我就是,有什么事嗎?馬:你就是!唐:嗯。
馬:別逗了。唐:什么叫,別逗呀。
我就是唐杰忠,有什么事嗎?馬:有事呀,沒事能找你來嗎?唐:有事你就說吧。馬:說呀,別說了,兩頭都不樂意。
說什么呀?唐:你干嗎來了?馬:我說你,別瞪眼,別瞪眼。一瞪眼比骺還難看。
唐:喝!馬:你看,這模樣干嗎呀,別,不至于這樣。別介,行不行,干嗎呀這樣。
你看看,回頭你一生氣你回頭得病,一病回頭哏屁著涼了,麻煩了吧,你不愿意告訴我,我找別人打聽,別介,傻老爺們。2,一 吐 不 快梁藝甲:別人遇到新鮮空氣,總想做做深呼吸。
乙: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甲:我二叔不是這樣。
乙:他呢?甲:喜歡一吐為快。乙:聊點什么呀?甲:跟聊天沒關系。
乙:那怎么叫一吐為快呢?甲:把痰吐出來,他就痛快了。乙:這么個一吐為快呀!甲:早起上班兒,蹬著自行車兒,他能從家門口兒一直吐到單位的大門口兒。
乙:隨地吐痰哪!甲:你以為呢?乙:這可太不道德了!甲:要怎么你看騎車人都是走直線,唯獨在我二叔后邊兒騎車的,都跟那蛇行似的——曲里拐彎的。乙:怎么回事兒呀?甲:還用問嗎——怕唾沫星子濺到臉上。
乙:這可太不像話了!這一路上,就沒人出來管管他嗎?甲:用老北京的話說,叫臊著他;用上班人的話說,叫沒那閑工夫兒搭理他;用環衛工人的話說,叫素質低下;用執法人員的話說,叫別讓我碰上他。乙:沒說他好的。
甲:也是無巧不成書,那天,還真就碰上了。我二叔正一吐為快呢,被大喝一聲:“你給我下來!”乙:這口氣可也夠難接受的。
那你二叔呢?甲:二話沒說,乖乖兒地就從那車上下來了。乙:也是覺著理虧。
甲:“這一路上,你倒是痛快了,別人受得了嗎?”乙:(扮二叔)“我錯了!”甲:“剛知道啊?你是愿打還是愿罰呀?”乙:(奇怪地)怎么還帶打的呀?(扮二叔)“我認罰。”甲:“認罰呀,把這個戴上。”
說著,遞過一個口罩來。乙:“非典都過去了。”
甲:“我是怕你把病傳染給別人。還有,把你吐的痰都給收拾干凈嘍。”
乙:“我還是認打吧!”甲:“打,也得等你收拾完了再說。”乙:連罰帶打呀!甲:“再說了,打,我也不能當著這么多人打你呀——等回了家再說吧!”乙:還要追家打去呀?誰呀,這么厲害?甲:你問管我二叔的這個人呀?乙:啊。
甲:我爺爺呀!乙:我說的呢。
9.短一些的相聲臺詞,最好是800字左右
郭:感謝于老師,帶病來參加演出.這段時間您身體不好 于:不舒服 郭:尤其這次這個病很重,都破了相了 于:怎么破相了? 郭:痔瘡 于:痔瘡破相啊? 郭:不完整了 于:沒聽說過 郭:乍看看不出來 于:仔細看也沒有 郭:好啊,希望你沒病沒災,希望你一帆風順,希望你萬事如意,希望你別跟我似的 于:您怎么了 郭:我太不容易了 于:您啊? 郭:今天到了這兒沒有外人,跟大家伙說說我心里的苦啊 于:您有什么苦可以講一講 郭:這說來話長了(上桌子) 于:您先等會兒,您先下去在說怎么樣 郭:在家上炕上慣了 于:這位站著不會說話 郭:打小兒就不順,這輩子活的冤了,太不容易了 于:怎么這么難呢 郭:說出來人都不信 于:您說一說 郭:知道嘛?咳嗽這環兒都掉了,打噴嚏得針眼了, 于:這都不挨著啊 郭:橫壟地里拉車一步一個坎,吃糖餅燙后腦勺 于:您這怎么燙得啊 郭:糖餅拿來了,吃吧,這一撕,糖下來了,一舔,嘩啦--- 于:嗨,您到不糟踐東西,您舔它干什么啊 郭:其實我從小立志報效祖國,作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于:有這個理想好啊 郭:我打小兒要作一個運動員,為國爭光 于:這行啊 郭:有朝一日我也站在獎臺上,國歌響起我跟著一塊兒嘩嘩流眼淚 于:多光榮啊 郭:我的愿望啊,我自己訓練,我要成為一個游泳健將,我天天練,自學成才 于:哦,自己練 郭:沒有不會的,各種姿勢全都會,練的正好呢,受到了園林部門的阻撓 于:游泳和園林部門挨著嗎? 郭:我跟門口草地上練 于:干撓啊 郭:他們攔著我,我說活該,死去(發怯音) 于:人家還死去。
10.簡短的相聲臺詞(一定要短,我要寫出來)
老師:今天,我們來練習反義詞,我說一個,同學們回答一個,咳,下面我們開始!老師:今天天氣很好學生ab:今天天氣很壞老師:今天晴空萬里學生ab:今天烏云密布老師:站立學生ab:躺倒老師:年輕學生:老年老師:有一位年輕人站立在地上學生ab:有一位老年人躺倒在地上老師:撿到一元錢,交給老師學生ab:丟了一元錢,去偷老師老師:這樣不對!是錯誤的!【表情動作耐心一點】學生ab:這樣對的,是正確的!老師:同學應該聽老師的【聲音稍微大一點,帶些命令】學生ab:老師應該聽同學的老師:停止!【聲音再大一些,微怒】學生ab:繼續!老師:讓你們停止!【聲音大,中等怒火】學生ab:讓我們繼續!老師:你們都是蠢豬!【不耐煩,怒火,微微跺腳】學生ab:我們都是天才!老師:停止練習!【大怒,跺腳,兇一點】學生ab:繼續練習!老師:聽我的才對!【聲音大,不耐煩、怒火沖天、跺腳】學生ab:聽你的才錯!老師:你們!【話短促一點,拍拍胸,喘口氣兒】學生ab:我們!老師:真那你們沒辦法!【無奈+氣憤】學生ab:真拿我們有辦法!老師:哼【氣的跺下腳,抱著書本離開教室】旁白:老師氣呼呼的抱著書本走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