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
1、詩意: 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后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2、《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
原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4、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南京市)丞,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
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2.芙蓉樓送辛漸的意思
詩名的意思是: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
這首詩一共有兩首,
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其二: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譯文: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云深深。
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四周一片寂靜,對著寒冷江天,只有高懸的明月照我心。
擴展資料:
這組詩大約作于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縣丞時。
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兩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芙蓉樓送辛漸
3.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其二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譯文: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云深深。
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寂靜清涼的江水泛著寒意,天上那皎潔的明月就是我最真摯的心。
擴展資料:
這組詩大約作于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縣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兩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作于作者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邊送別辛漸的情景;第二首寫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的情景。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參考資料:芙蓉樓送辛漸二首_百度百科
4.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作于作者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邊送別辛漸的情景;第二首寫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的情景。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其二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白話譯文
其一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其二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云深深。
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寂靜清涼的江水泛著寒意,天上那皎潔的明月就是我最真摯的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芙蓉樓送辛漸意思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