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素材加評論長篇
秋天的腳步走進了我的家鄉,小草慢慢的變黃了,花園里好好像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秋天的小草已經無精打采了,不像春天那樣挺拔.莊邊一個小花園里,有金色的桂花飄來濃郁的花香,在空氣中飄蕩,令人陶醉.
在家鄉這個遍地是金黃而又涼爽的地方里,到處都有喜氣洋洋的場景.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紛紛揚揚地散飛在空中,襯托著秋天的美景,構成一幅五彩繽紛的風景畫.也許,你會滿肚子疑問:在秋天里,動植物不是冬眠就是南遷,哪里會有蝴蝶在飛呢?其實,只要你再仔細地觀察,就會發現,那不是蝴蝶在飛,而是樹木們換下的舊衣裳.它們都覺得要過冬了,穿了一年的衣服也舊了,就換件衣服吧.可松樹卻恰恰相反:它們還是那一套綠衣裳,好像是覺得扔掉太浪費了,還是“節約”一點.而那些楓樹呢?
是在趕時髦,還是為了出一下風頭似的,出乎意料地換了一件紅色的連衣裙,連那本來綠得引人注目的臉也變得緋紅,是剛剛喝醉了酒,還是做錯了事而害羞呢?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金色的季節,無邊的稻田里,稻子成熟了,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滿眼是令人心碎的金色波浪,在陽光的照射下,越發光彩奪目,好象滿面地是黃金.嗬!怪不得割稻的農民樂得連嘴都合不攏,看著這樣豐收的景象,誰不心里樂開花?睢!稻田南邊,白花花有那是什么?呀!好大地一塊棉花地,雪白的棉花在灰色的棉葉里真像桃子一樣呢!難怪人們叫它棉桃.看,那一盆盆菊花正在傲霜怒放哩.它們五彩繽紛,紅的像火;白的如雪;粉的似霞;黃的賽金.它們千姿百態,有的像一個獅子頭,威風凜凜;有的如女孩頭上的小辮,多姿多彩;有的似少女嬌羞的臉龐,亭亭玉立.這美麗的菊花為金色的秋天增添了許多生機.
秋天的黃昏,更是美不及言,太陽收斂了刺眼的光芒,夜幕已經垂下了,天空也變得暗了.夜也是溫馨,迷人的.也是涼爽,安靜的.星星眨著眼睛,月亮在歌唱,把大地變成了音符,升升降降.
我喜歡秋天,是那么燦爛,那么美好,那么五彩繽紛.
2.美文摘抄加點評
我喜歡淡淡的感覺,也許是因為一種憂郁?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我是否快樂。
我只是喜歡淡淡的感覺
我喜歡看枝頭那淡淡的嫩綠
它是生命的象征、它是春天的使者,淡淡的一抹勝過喧囂的姹紫
我追求淡淡的友誼
是朋友,也不必常相見,偶爾電話中的一句:“你好嗎?”
淡淡的問候此時就象發了芽的思念一樣蔓延開來,一縷溫情溢滿你的心頭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殊不知一個“淡”字就包含了多少的真誠與默契
愛也要淡淡的
還有那種淡淡的微笑喜歡淡淡的水,渴極了,白開水最能解渴
它讓女人更溫柔嬌羞,讓男人更成熟大度
它讓孩子更天真美麗
淡淡一點的裙衫很俏
淡淡的
而現在
因為在淡淡的想你
所以才有了這些淡淡的文字……
一切都是淡淡的
只是那么淡淡一點的
過去,現在與未來,
人生的畫卷輕輕地描繪
落下的淚和展開的笑
都用那淡淡的筆畫
走在人群中,總有那么些女孩讓人不斷回首
沒有紅裝綠裹的耀眼,風中飄逸的藍衫紫裙
只有一身的青春和一派的清純
淡淡一點的微笑很醇
當孩子見到陌生人,總會藏到大人的背后,然后悄悄地露出半邊臉
淡淡的笑意,很自然地從眼中從嘴角流露出來
少年將散著淡淡一束芳香的玫瑰送到少女手中時,他已經裝滿了少女的心
淡淡一點的天空很高
沒有朵朵云彩,沒有藍得逼眼的鮮亮,只是淡淡的
灰中有藍,藍中含灰
那繚繞著的,淡淡的炊煙
喜歡低吟“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
淡淡鄉愁……
一個人,就一個人靜靜地
將自己融化在裊裊的清香和悠揚的音樂中,翻開舊日的像冊,打開塵封的回憶
回憶著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你
這“淡淡”之中又引出多少的感慨萬分,多少的幽怨無奈
淡淡的,總是那么讓人難忘……
不知聽誰說過“不是你的拽也拽不住,是你的跑也跑不了。”
朋友,記住:淡淡的愛才會有幸福到白頭……
3.議論文范文加點評
淺 談 寬 容
雨果曾感嘆:“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中國古代,也流傳著這樣的俗語:“宰相肚里能撐船。”由此可見,寬容是一種不分界限的人人稱道的美德。
寬容是一種智慧。
牧羊人懂得包容自己的過失,及時的補上羊圈,從此不再丟失羊只: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李世民對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
由此可見,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當犯下了不可原諒的大錯時,學會寬容,讓自己讓他人都能獲得新的收獲。
寬容是一種修養。
一名婦女向林肯總統提出無禮的要求時,總統只是微笑著用幽默的方式回絕了這位婦女,有此心胸才能擔當總統這一大任;韓信未發跡時曾受無賴之徒的胯下之辱,當他再遇那無賴時,卻賜其巡城校尉,有此修養才有大將之風。
由此可見,人人都有失禮的時候,寬容他人,笑納他人,便能獲得最大的尊重,這也是一種修養的體現。
寬容是一種人格。
魯迅筆下的阿Q,生性不能包容他人,這便決定了他是心胸狹隘,性情偏執的人;因為有了寬容,伏爾泰說:“雖然我不贊同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因為鮑叔牙的寬容,管仲才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才能。
由此可見,能夠寬容別人的人都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質,寬容不了他人,便使內心扭曲,人格不健全。
寬容就像海洋一樣,容納百川;
寬容就像大地一樣,厚德載物;
寬容就像天空一樣,寧靜志遠。
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寬容,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簡評:
本文文筆流暢,表述很有層次,結構安排合理,思路特別明晰。同學們要借鑒她開頭引用名人名言、正文部分提出分論點,結尾部分首尾呼應的結構特點。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練習,你的作文水平會很快提高。大家還要注意她的正文部分,每一個分論點的論述方式,先用3個概括事例,然后進行歸納總結,這對我們的寫作是很有啟發的。
4.優秀作文開頭(文章加點評)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
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并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讀書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并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許多學生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
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并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
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
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
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并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
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仿佛變成第二個天性。”
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
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于“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于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
愿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
那么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于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
無論多么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
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于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后,人云亦云,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
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
5.寫人的作文加點評
我 的 同 學
瞧她那黝黑的臉蛋,透露著一種不服輸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閃著一雙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視著對手的一舉一動,機警靈活。凹凸的輪廓勾勒出了她對乒乓球的不懈追求。雖然個兒矮,也并不強壯,但她仍然瘋狂地熱愛運動。正如她那個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點,雷打不斷!
她的對手現在是Q同學,她毫不示弱地舉起乒乓板,習慣地聳聳肩,扭扭脖子,職業性地蹲好馬步,微微抬起頭,露出她那雙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聲,輕聲地說:“發球吧!”那個黃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來,她毫不猶豫地一側身子,掄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誰知,對手也不甘示弱,又一個直射球。她警覺地皺了皺眉頭,左腳往后一跨,右手對準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離開球。對手直接一個“殺球”,使她防不勝防,輸掉一球!
“可惡!”她咬了咬牙,伸手抓來一塊毛巾,擦擦汗,又隨便扔了回去。
“小子,不錯嘛!”她握緊了板子,輕輕地把球往空中一拋,以閃電的速度把球運了過去,留下兩聲脆響。對手是個能將,不好對付。時間過去了很久,也沒分出個勝負。她心里有些著急,那黃色的小球似團小火焰,燒得人心里發慌,盡管她左閃右閃,提打旋殺,對手卻紋絲不動。
她心中很是惱火,額頭上的汗珠都要發燙了,她一聲怒吼,眉毛把汗攪在了一起,球“刷”地蹦了過去,正中對手要害,對手往后一個踉蹌。冷不防輸了一個球!
點評:好!!!
6.高中記敘文范文加點評
路
是 月 的 痕
依稀想來,已有幾年未踏上這一條灑滿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親親手用鵝卵石鋪成的,在月下泛著朦朧柔和的光。路的那頭,連著河邊的小屋,連著我的父親。父親呵,你是否依然執著地坐在岸邊,哀怨地吹著笛子,等著兒子歸來?
父親愛好吹笛。小的時候,父親的笛聲載滿了我童年的樂趣,像那條絲帶一樣的小河,牽引著我的童心在父親愛的港灣里晃悠,父親很疼我這個唯一的兒子,老喜歡用粗糙的雙手捏我的臉蛋,不顧我疼得哭起來,還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父親帶我到河邊的草地上放牛,父親常常放開牛繩讓牛自己去吃草,他便從背后的草簍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間最美妙的音樂。我就靠在父親腿上,看著天邊的夕陽將父親的頭發染上點點金色。我愛父親,父親的笛聲最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討厭起父親來,討厭他滿嘴煙味,討厭他的黃牙;討厭他背個草簍到學校找我,還從窗外傻傻地盯著我看;我還討厭他沒有本事,只知侍弄幾畝薄地,連我的學費也沒能賺回。我和父親逐漸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幾次后,父親不再打著赤腳去學校看我,不再嘮叨著讓我好好學習。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訴,而在我看來,這又成了他不務正業的標志。
我要到外地上學去了。離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條熟悉的小路,感覺到一絲眷戀與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劃過的痕,也劃過我的心。幾年時間里,我未回過一次家。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我走后,父親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飯不思,只知去河邊吹笛子。最終,我應母親的請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剛升起,當我懷著無盡的思緒在小路上行走時,遇到了等我的父親。我忽地一下子哭出來,緊緊抱住了他——我的父親。我請求父親給我吹笛,他答應了。硬咽的笛聲又在耳畔響起,響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曾經的回憶。我感覺到父親眷眷的愛子之情,感到愧對父親的笛聲,父親愛我,愛著自己的兒子。他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發現它和我的心竟產生如此強烈的共鳴。
路很美,很美,是月劃過的痕。月是路的魂,父親的笛聲是我的心魂!gyoi
7.
宰相肚里能撐船
有句俗話叫做"宰相肚里能撐船。"此話的由來是這樣的:相傳,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喪妻,后娶名門才女姣娘為妾。婚后,王安石忙于國事,常不回家。而姣娘正值妙齡,難耐寂寞,便與家中一仆人偷情。事情很快傳到王安石的耳朵里。一天,他假稱外出辦事,悄悄藏在家中,讓轎夫抬著空轎子出了門。深夜,他躡手躡腳地溜到居室的窗外,聽到倆人正調情。很生氣,但他并沒有驚動屋里的人,而是拿起一根竹竿朝樹上的老鴰窩捅了幾下,老鴰驚叫著飛了。屋里偷情的仆人聞聲忙從后窗逃走。
轉眼到了中秋,王安石想借飲酒賞月之時婉言相勸姣娘,便趁著酒興說:"飲空酒無趣。我吟詩一首你來答如何?""是。"姣娘答。王安石吟道:
"日出東來還轉東,烏鴉不叫竹竿捅,鮮花摟著棉蠶睡,撇下干姜門外聽。"
姣娘一聽就臉紅了。"撲通"跪在丈夫面前答到:
"日出東來轉正南,你說這話整一年。大人莫見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撐船。"
王安石見她誠心認錯,心也就軟了。他想:自己已經花甲,而姣娘正值花季,不能全怪她,與其責怪他們不如成全他們。中秋節后,王安石贈白銀千兩,讓仆人與姣娘成了親。事情傳開后,人們對王安石的寬宏大量贊不絕口,"宰相肚里能撐船"成了千古美談。
8.優秀議論文兩篇并加點評
例文二 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 多少個世紀中,我只是地球上一只普通的動物,整天四處奔波——為尋覓食物,也為逃避高級動物的捕殺。
可是,現在,我卻成了重點保護對象,被成百個高級動物侍候著。多么奇妙的事啊! 高級動物——也就是自稱人類的動物,給我制作了一大片“樹林”。
林中有“山”、有“瀑”,有“花”、有“鳥”,還有滿枝頭的“果實”。可是,山不巍峨,瀑不壯觀,花不芬芳,鳥不歌唱,更不用說,果實也不能吃。
盡管如此,每天還是有許多人類來觀賞這假林以及假林中真實的我。據說,這星球上已不存在哪怕是一小片真正的樹林了,而我,已成了這星球惟一的低級動物。
每當我看見人類進入“林中”后所表現出的歡欣時,我就想,若他們看見了真正的大森林,不知會有什么樣的表情。 我小時候,就住在真正的大森林里。
那里有藍天,有碧水,有綠草,有紅花,還有我親密的伙伴們以及其他的住戶。 清晨,林中薄霧被緩緩揭去,陽光透過葉縫照進來,在地面上留下一個個閃動的亮點:小鹿們頂著美麗的犄角,徜徉在青青的草地上;鳥兒們歡快地亮開嗓子,吐出清脆的音符;我和小伙伴們嬉鬧著從這棵樹攀到那棵樹……森林中繁忙而快樂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傍晚,夕陽給森林披上了一件奇異的紅霓裳。林中,處處回蕩著母親喚兒歸巢的聲音。
這是一個美麗而祥和的地方。只有老虎出現時,才會引起騷動,但老虎不餓時,絕不會輕易來打擾我們的生活。
但是,人類不知怎的,侵入了我們這個地方,于是,一場滅頂之災悄然降臨。 人類首先抓走了老虎,然后,成群成群地搜捕小鹿,殘忍地鋸下它們美麗的犄角。
最讓我驚懼的是人類對待我的親人的手段。我親眼看見:他們怎樣麻利地將我的親人的四肢縛在鐵架上,怎樣從容地敲開他們腦袋,怎樣興高采烈地品嘗那灰白色的腦漿。
老虎是為了生存捕食,人類是為了什么? 有時,我真想自絕以免慘遭毒手,可是我不能。母親臨死前,曾這樣預言:“人類發跡于智慧,也將毀滅于智慧。”
我要親眼看看人類怎樣走上末路。當人類千方百計延長我的壽命時,我也很積極地配合他們,到現在,我已記不清自己有多少歲了。
我知道,這一天即將來臨了。他們砍伐森林,濫采礦藏,鐵爪伸進了地核,空氣被污染得無從治理,地球升溫,一年到頭炎熱干燥,風沙鋪天卷來,江河漸細漸斷,X病的疫苗雖研制成功,卻出現了新環境的怪胎——Y病,這種病靠空氣傳播,很快將席卷全球,以智慧自居的人類恐怕再也難逃此劫了。
我要笑,學著人類發出那種獰笑;我又想哭,母親的預言實現了,我這最后一只猴子也可以“壽終正寢”了。可那些在綠色樹陰下搖晃的美妙記憶也將灰飛煙滅,永遠消失在浩瀚的宇宙,這使我不禁悲從中來……如果當人類不那么自以為是,不那么貪婪,能把一點點新生和寬容給予其他生物,與自然和平共處,那么,也許在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人類所走的將是另一條道路。
但是,一切已太遲了,太遲了 評點:“領異標新二月花”,本文領異標新之處在于借地球上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表現環境保護的主題。作者根據當今人們對環境的恣意破壞,推論演繹出若干年后的故事:森林消失,物種消絕,江河斷流,地球升溫,“人類發跡于智慧,也將毀滅于智慧。”
所幸,這一切還未成為現實,人類現在已覺悟到保護地球家園的重要。 為你??為我??為他 你,曾深情地抬頭望著藍天白云,你說,藍天是面鏡子,照得你的心靈如此純潔;我,曾在綠樹的環抱下盡情游耍,我說,綠樹是個伙伴,讓我的生活充滿樂趣;他,曾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留下足跡,他說,土地是他的根,永遠系著他的心。
你、我、他,都曾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生活,都曾感受到藍天、白云、綠樹、土地時時刻刻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希望!隨著時光的流逝,你,蓋起了現代化的工廠,高聳的煙囪中滾滾濃煙直奔向那鏡子般的藍天。你說,你要成為企業家;我,平地而起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把綠樹的王國變成了繁華的商場,我說,我要立足于商界;他,建起了設備齊全的化工廠,工廠里流出的污水遮蓋了他曾經留下的足跡,他說,他要追趕現代人的步伐…… 藍天變成了很久沒有擦過的鏡子,黯然失色,污穢不堪;綠樹像患了大病的伙伴,無精打采地痛苦呻吟;土地像潰爛了的根,傷痕累累,千瘡百孔。
你、我、他在夢中看到了明澈的藍天,快樂的小鳥,綠樹成陰的美景和那大片大片開滿鮮花的土地。可醒來后的你、我、他再也尋不到那個夢中的五彩繽紛的世界了,只看到陰暗的天空、光禿禿的樹木和那荒無人煙的沙漠…… 你驚覺了,我醒悟了,他明白了,藍天、白云、綠樹、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沒有家,哪有你、我、他?藍天、白云、綠樹、土地是我們生命的支柱,沒有支柱,哪有你、我、他?藍天、白云、綠樹、土地是我們希望的源泉,沒有源泉,哪有你、我、他?你,在藍天下思考;我,在綠樹旁深思;他,在土地上回憶。
那往日的歡樂,為何在失去時才發覺它的可貴;多么希望時光能夠倒流,留住你、我、他曾擁有的快樂和希望! 輕輕地告訴你: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你、為我、為他,保護。
9.好段摘抄加點評加感悟
您好
(原文)有一個人看見花匠給蔬菜澆水,就停下來問花匠,野生蔬菜沒有人照顧,也一樣會開花,而且長得很好,可是在家栽培的菜為什么這么弱?花匠回答說:對野生的蔬菜來說,大地是母親,但養在家里的蔬菜,則是由繼母照顧的。
不可否認,現代的父母,因為生活條件不同了,再加上子女數少了,所以對于自己的子女,都有著過份的關愛,甚至是過份的溺愛。殊不知,正是因為父母的這種“愛”,使子女喪失了競爭性,奮斗性,結果,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都落了空。這種背道而馳的結果也最終傷透了父母的心。
這種“愛”下結出來的果子,大多都像是人工栽培的蔬菜。從而導致這些剛離開校園,剛離開家鄉,到新的地方尋夢的人,大多都會不太適應于一個新的生活空間,不太適應社會這個新的人生舞臺。都在新的生活環境中沉思,面對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我們將何去何從?扮演怎么樣的一個角色呢?無所適從和無法適應的生活,結果是有的在現實生活中失落了,有的則沉淪了。
面對著這樣一件件就活生生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我們做父母的是否該從中警醒了?
還是雷鋒同志說的好:我愿做頂風傲雪搏擊風霜的青松,不做溫室里的一棵弱苗。大膽的放開手中牽著的線吧,由著孩子,讓孩子們勇敢的接受風雨的洗禮,迎接人生的挑戰,承受前進途中的挫折與陣痛。相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終有一天,這些空氣、陽光、水份、養分、土壤都一切得之自然的“野生蔬菜”,會自由生活發展的很好的,雖然可能會遇上風雨的侵襲和蟲病災害,但,他們都已經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禮,有著強壯的體魄了,他們不會經一些小磨難就倒下,相反,卻會愈來愈壯,愈來愈勇,而且生生不息的。那時,他們會在他們成功的天地里笑傲江湖的。
(原文)一個人經常受到跳蚤的騷擾。一日,他抓到一只跳蚤大叫道:“你怎么可以在我的身上亂咬,吸走那么多的血?”跳蚤回答道:“那是我的生活方式,請別殺我,我又沒有做什么大惡事。”那個人笑起來說:“不行。我應立刻把你殺了。因為只要是壞事,不論大小都必須連根撥掉才行。”
誠哉斯言!嚴重支持“那個人”的言論。
因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些人,就是對自己的一些小毛病壞習慣視而不見。其實,我們應該做到:對壞事情壞毛病壞習慣,就應是堅決鏟除,不能因為了這顧及了那,就姑息遷就。平時,要養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好習慣。真的,壞習慣就像是一個長在我們身體內的一個腫瘤,我要是在腫瘤還小的時候不接除它或是指望它越長越小,那都是徒勞的。因為,它只會越長越大,只會徹底的把你的身體搞壞,直至要了你的小命。
你身上有沒有一只這樣的“跳蚤”呢?
跳蚤的理論,只是他人的一句歪理正說,大可以認為是狡辯一笑置之可也!
(原文)有一頭瞎了一只眼的鹿來到海邊吃草,它用那只完好的眼睛瞪著陸地,隨時警惕著獵人的到來,而用另一只看不見的眼睛對著海洋,以為海上絕無危險。過了一會兒,海上駛過來一艘船,船上的人看見鹿,就瞄準箭,把它射殺了。鹿在臨死時自言自語道“我真是太疏忽了,以為只要注意危險的陸地就可以了,沒料到我以為更安全的海,卻反而更為危險。”
世間處處危機四伏,到處充滿了鮮花與陷阱。但是陷阱邊上可能盛放著一朵朵的鮮花,鮮花底下呢可能就是無底的深淵了。人世間的險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有道是:天路險,險不過人心。“而我們要安然的渡過這些險,最好的武器就是提防。《增文賢文》有句話說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提防身邊的人,遇事多考慮,洞悉他們的居心與目的,才能較為有效的保護自己,才能避免受到類似鹿的傷害。有句話說:最危險的地方是最安全的。但是我卻要說:“感覺上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是最危險的。”因為,正是因為感到安全,所以就放松了應有的警惕,從而喪失了安全。人心叵測,誰又能保證今天你認為最最可相信、最最可信賴的朋友不會是你明天就制你于死地的敵人呢?
朋 友,擦亮你的雙眼吧。別學那只只有一只眼睛的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