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班發明傘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
那時候,人們出門很不方便。夏天,太陽曬得皮膚火辣辣地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濕漉漉的。
魯班想:要是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該多好呀!一天,天氣熱極了,他一邊做工,一邊抹汗。忽然看見許多孩子逗撲通撲通地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一會兒,一個孩子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腦袋上。
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逗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么呀看地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逗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地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仔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一面有一絲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以涼快。
魯班心里一下亮堂起來。他趕緊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細的條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
逗好啦,好啦!地他高興得叫起來,逗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輕輕巧巧。地 魯班的妻子聽見他大呼小叫的,趕緊從屋里跑出來問他:逗出了什么事了看地 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逗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后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地 魯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說:逗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東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攏起來,那才好呢。
地 逗對,對!地魯班聽了很高興,就跟妻子一起動手,把這東西改成可以活動的,用著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這東西是什么呀看就是咱們今天的傘。
2.魯班造傘的故事<短一點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那時候,人們出門很不方便。夏天,太陽曬得皮膚火辣辣地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濕漉漉的。魯班想幫人們解決這個困難,心里很著急。他心里想:要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才好呢。
魯班動了好多腦筋。后來,他跟幾個木匠一起在路邊造了一個亭子,亭子的頂是尖尖的,四面用幾根柱子撐住。接著,他們隔一段路造一個亭子,造了許多亭子。這樣,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來了,躲一躲;太陽曬得難受了,歇一歇,喘口氣兒。
魯班給大家辦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魯班自己挺不滿意。他想,要是雨下個不停,那該怎么辦呢?人總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
還得再想辦法!魯班心想: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讓大家帶在身上,該多好啊!可是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輕輕巧巧呢?為了這個事兒,他吃飯不香,睡覺不安。
魯班想了許多天,還是沒有想出來。一天,天氣熱極了,他一邊做工,一邊抹汗。忽然看見許多小孩子在荷花塘邊玩,一會兒,一個孩子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腦袋上。
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
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仔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一面有一絲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以涼快。
魯班心里一下亮堂起來。他趕緊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細的條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興得叫起來,“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輕輕巧巧。”
魯班的妻子聽見他大呼小叫的,趕緊從屋里跑出來問他:“出了什么事了?”
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后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魯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說:“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東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攏起來,那才好呢。”
“對,對!”魯班聽了很高興,就跟妻子一起動手,把這東西改成可以活動的,用著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這東西是什么呀?就是咱們今天的傘。
3.魯班造傘的故事主要內容
古代的時候是沒有傘的。夏天,太陽曬得皮膚火辣辣地痛,出門都不方便;下雨天,會把衣服淋濕。于是魯班有了一個想法:要是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該多好呀!
一天,天氣特別熱,他邊做工邊擦汗。看見許多孩子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歇涼,一會兒,一個孩子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腦袋上擋住太陽。
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么呀?”小孩子說“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發現荷葉圓圓的,朝頭上一罩,就可以遮擋太陽。
魯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他趕緊跑回家去,把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的木條,扎了個架子,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1346461又找了一塊羊皮,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興得叫起來,“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方便。”
魯班的妻子聽見他說話,趕緊從屋里跑出來問他:“出了什么事了?”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后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魯班的妻子看了一眼,說:“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東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攏起來,那才好呢。”“對,對!”魯班把這東西改成可以活動的,用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漸漸的它就發展成我們的傘了。
擴展資料: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
2400多年來,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魯班
4.魯班造傘的故事主要內容
古代的時候是沒有傘的。
夏天,太陽曬得皮膚火辣辣地痛,出門都不方便;下雨天,會把衣服淋濕。于是魯班有了一個想法:要是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該多好呀!一天,天氣特別熱,他邊做工邊擦汗。
看見許多孩子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歇涼,一會兒,一個孩子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腦袋上擋住太陽。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么呀?”小孩子說“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
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發現荷葉圓圓的,朝頭上一罩,就可以遮擋太陽。魯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他趕緊跑回家去,把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的木條,扎了個架子,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1346461又找了一塊羊皮,蒙在竹架子上。
“好啦,好啦!”他高興得叫起來,“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方便。”魯班的妻子聽見他說話,趕緊從屋里跑出來問他:“出了什么事了?”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后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魯班的妻子看了一眼,說:“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東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攏起來,那才好呢。”
“對,對!”魯班把這東西改成可以活動的,用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漸漸的它就發展成我們的傘了。
擴展資料: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
2400多年來,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魯班。
5.傘的發明故事
傘是誰發明的?對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蕓。有的說是在公元前1200年,由埃及人發明的。
咱們中國人認為傘是中國發明的,是在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云氏的提示,并且由魯班親自制作的。
據說當時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云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可是亭子雖好,但總不便多設,而且四季雷陣雨,說來就來,說不定雨就“迅雷不及掩耳”地下起來。云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就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傘就被發明出來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魯班發明傘的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