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關于志愿者的小故事,簡短點的
1、世博平安志愿者:平安志愿者邱木英,三月中旬,居委招聘世博平安志愿者,被云錦居委錄用后,擔任158弄區域巡查員。五月中旬的一個傍晚,在巡查中發現下水道的窨井蓋沒了,大大的洞口翹起一段10幾公分的鋼筋頭。她立即向物業值班員作了匯報。物業值班員在她的催促下,搬來了一塊水泥板蓋在上面,可那鋼筋頭還是翹在上面,會妨礙居民們的出行,她不依不饒地要求物業值班員把鋼筋頭弄沒了才肯離開。六月初的一個早上,在巡查時聞到一股臭味,從臭味的源頭看:原來是小區的化糞池滿了,糞便正朝洼處淌著。她隨即向居委作了報告,維修人員及時地疏通了糞池通道,還給了社區居民一個清新的早晨。
2、青海玉樹災區志愿者。曾慧蓮,來自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08級護理班。得知團省委在招募青年志愿者的消息,她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她說:“我只想到災區去,用我所學的專業知識,為災區的群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災區,她每天都和醫療隊的隊員們為傷病員包扎傷口、測量血壓、注射。曾慧蓮回憶說,在為一個剛出生四天的嬰兒做臍帶包扎換藥的時候,自己被感動了,“在廢墟面前看到了一個新生命,就像春天的小草破土而出,讓我看到了希望。如果有機會,我愿意把根扎在這里。”
3、四川汶川地震志愿者。成都雙流縣的志愿者尹春龍今年20出頭,前年5月14日,他步行一天趕到災區,在映秀鎮的廢墟上憑借個人力量打通一條“生道”,使被埋179小時的馬元江成功獲救。后來,尹春龍又參與了萬人搜尋抗震救災中失事飛機任務,并將失事飛機機長邱光華的遺體背出深山。因此,尹春龍被網友們譽為“最牛80后志愿者”。
4、放生志愿者。王小英今年24歲,現在南寧一家外貿公司上班,工作之余,她經常抽空到南寧市福利院看望孤兒。充滿愛心的王小英去年剛參加過魚苗放生活動,她是通過朋友了解到這個活動的。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她結交了很多同樣熱衷于公益事業的朋友,她說:“魚苗放生是對社會和環境的一種回饋,能參加這樣的活動是對心靈很好的洗禮。”2008年魚苗放生活動當天下著毛毛細雨,王小英看到一些媽媽抱著一兩歲的孩子參加活動,并堅持到最后,為此她覺得很感動,這也更加堅定了她繼續參與愛心活動的決心。
5、尋訪老兵志愿者。韋先生等人接觸了不少抗戰老兵。通過接觸了解,他們的“感動也在一天天地加深”。志愿者們主要是通過從新聞報道中找線索、老兵之間互相介紹等方式,尋找抗戰老兵,再經過老兵自己陳述抗戰經歷,比對史料等各種辦法核實,3年下來,他們訪到居住在廣西的老兵近百人。看到抗戰老兵的生活窘況,志愿者們決定將力所能及地捐助和將其作為長期扶助對象。志愿者在尋訪到抗戰老兵后,都給老兵們獻上一枚紀念章。這是他們自行設計、給予參加過抗日戰爭老兵的“民間勛章”。他們說,這是對那些默默無聞,但為了保衛祖國而不言悔的老兵們的“最高榮譽”。除了紀念章,他們更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給予那些為祖國而戰的老兵們“哪怕是一點援助,一個微笑”。
2.報名表中的志愿者小故事怎么寫
例子:我平凡,是因為我只是蕓蕓眾生中一員;我不平凡,是因為我有一顆善良、火熱的心,以及將這顆樂于助人的心付諸實踐,讓自己的愛感化、幫助盡可能多的人。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從小開始,做一名志愿者一直是我的一個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一直以來,我就以助人為人生一大快樂。進入大學,社會實踐變得越來越豐富,我先后參加多次志愿服務活動,在每次活動中,我始終牢記志愿者的誓詞: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愿者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而貢獻力量。
我深深知道,我們的使命是幫助需要幫助之人,為社會和諧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也許我們所從事的崗位是平凡普通的,但我們的青春是火熱的,在志愿服務的日子里,時時刻刻都以志愿者精神激勵自己,生命也因此而豐富多彩。
四年來,時刻叮囑自己,平凡的是普普通通工作崗位,不平凡的是我們這個集體、這個團隊,是這樣一群激情澎湃的年青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如今我踏入社會,這顆志愿服務的熱心反而更加炙熱,我由衷的希望自己能為社會、為他人做出更多、更有意義的服務活動。
3.關于大學生志愿者的故事
時光如梭、歲月蹉跎,又是一路風塵仆仆、又是一夜星光燦爛、又是一味苦樂酸甜、又是一曲人生凱歌,問世間志愿為何物,只叫人百感交集。
遙想剛剛步入水立方之時,我們興高采烈、志存高遠,對美好的志愿生活充滿著無限的期待與憧憬,想讓水立方這支魔幻般的畫筆在我們潔白無瑕的心靈畫紙繪制出絢麗的藍圖。我們極目遠眺,看不見大千世界里的燈紅酒綠,嗅不到萬花叢中的醉人芳香,聽不到高樓大廈間的靡靡之音,感受不到橋頭湖畔的雪月風花,一心只想著奮發圖強,一心只為著精忠報國,一心只裝著祖國和人民,一心只有堅守崗位。
于是我們用鋪天蓋地的”冰露”來裝飾生活,用堅持不懈的站立來陶冶情操,用永無止境的觀眾抱怨聲來磨練意志,用各式各樣的盒飯來確保健康的體魄。我們認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我們決心繼承先人的意志,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人生信條,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于開拓,無欲則剛,為水立方的繁榮勝景錦上添花。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經歷了工作上的挫敗,情感上的失落和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的折磨,我們終于認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學習的道路是無邊無際的,憤怒的抱怨是無處不在的,場館的缺憾是觸手可及的,未來的道路更是荊棘滿布的,而正因為如此,我們前進的動力才是永遠不會枯竭滴! 其實,我認為志愿工作的成效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志愿者的積極性。
如果你積極地投入、熱情地參與、耐心地引導、不厭其煩地解釋說明,那么任何棘手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同時,志愿工作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你付出得越多,收獲越大,積極性也就越高,就會繼續投入,取得更大的成果。然而,邁出第一步對于每個人來說并不容易,話說萬事開頭難。
可當經歷了無從下手的慌亂、承受了屢被指責的苦惱、體味了氣溫驟變的無奈,以及在志愿工作中觀眾的憤怒、煩躁、冷漠、挑剔所帶來的委屈,就會發現志愿工作才真正是挑戰者的樂園。它能給予一個意氣風發卻又稚氣未脫的年輕人縝密的思考、嚴謹的行動、周詳的言語和親善的姿態;它告訴每個深入其中的人事在人為的道理和協作共事的重要,甚至讓人體味到物競天擇的一絲殘酷。
它鍛煉人的思維,更磨練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它能給予每個積極的挑戰者極大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慰。
它讓人知道了付出與回報之間的等價關系,更讓人了解到懶惰與一事無成之間的必然聯系。它讓人學會洞察與觀望他人的意圖和態度,讓人懂得積極進取和不懈奮爭。
它給人無限的動力,激勵我們在這個能夠證明自己實力和展示個人才華的舞臺上,勇往直前。
4.急求一篇志愿者服務小故事
志愿者服務中的小故事——記一次看望孤老的活動
我們班的志愿者服務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居委里、馬路上、校園內,都留下了我們服務隊隊員的身影,通過接觸社會,我們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這些活動也帶給我們許多難忘的回憶,其中一次看望孤老的活動雖然發生在上學期,但現在回想起來還記憶猶新。
那是在去年的重陽節,我們從耀江居委了解到家住半淞園路659弄57號的夏慧珍老人的情況。她已經94歲高齡,老伴去世了,兒女平常又不在身邊,生活雖然還能自理,但精神上很孤獨。得知這一情況后,我們的志愿者小隊決定登門去看望她。
那天一放學,我們一行十幾人就出發了。盡管天色已晚,但同學們興致還是很高,大家來到超市,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湊在一起,為老人購買了水果、奶粉等食品,來到老人家里。
我們進門時,老人正一個人想著心事,臉上有著落寞。我們連忙就說:“老奶奶,我們看望你來了!”說著,遞上我們的禮物,“這是我們的一點點心意。”
我們的到來顯然讓這位94歲的老人興奮不已。她笑著,臉上的皺紋也舒展了開來。
“來來,別站著,快坐呀!”她拉我們在她身邊坐下,如同我們的奶奶一樣慈祥和藹。大家的拘束立刻飛走了,我們興致勃勃地聊了起來。我們饒有興致地向老人講述著我們的校園生活,講我們嚴厲卻也幽默的班主任,講我們的慶生會,講我們的拔河比賽,講我們的籃球賽,也講我們班同學的糗事、搞笑事、尷尬事。同學們講得眉飛色舞,老人也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仿佛年輕了許多。她跟我們講了許多陳年舊事,講了她年輕時爬黃山的經歷,講迎客松,講一線天,講妙筆生花,講天都峰。老人記憶力特別好,爬山時的點點滴滴都依然清晰地印在她的腦海中。我們聽得全神貫注,在老人繪聲繪色的說解中,身臨其境。
老人也十分關心我們的情況。聽聞有些同學是翹了競賽課來看望她,她連忙搖著頭說:“你們現在還年輕,腦子好使,要趁現在多學點東西,將來才不會吃虧。下次可千萬別不上課啊!”我們點著頭,“奶奶,你放心,我們會的。”老人又想起來什么似的:“對了,還有下次來看我時,可別再帶禮物了。再帶禮物,我可就不讓你們進門了!”大家都笑了,溫馨充盈著整個空間,而溫暖,則流淌在每個人的心中。
臨別前,居委會阿姨為我們拍照留念,將這美好的瞬間化為永遠。老人依依不舍地與我們一一握手,看著她高興的樣子,我們對她說:“我們還會來看你的!”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覺得關心老年人是我們大家的責任。敬老,不只是重陽節的事情,更需要我們無數人在平時的延續。
但丁說:“是愛也,動太陽而移群星。”多一份愛心,就會對生命多一份呵護;多一份愛心,就會對社會多一份責任。
5.有誰有好的材料,關于志愿者感人事跡,并感染他人,盡量簡短
作時,這就已經不再平凡。
記得,我第一次參加志愿者服務工作是在十二月里一個充滿朝氣的清晨,當我的同學還在溫暖的被窩里,我早己踏著穩健的
步伐邁向了我的志愿者之旅。我時刻對自己說:我要盡自己所能做好志愿者這份工作。但那時,當我知道自己被分在一個陌生
的團隊里,開始時我感到有點失落.,因為和我同道而來的幾個同學卻沒有一個能跟我分配在同一組,面對著六張陌生的面孔,
我深深一呼吸,繼而微笑著和他們逐個握手,因為志愿者的大家庭里,無論你來自四湖五海,無論你是哪個民族,在這里,有
的不是陌生,有的是大家志同道合為人民服務的目標。還記得那天我接到的第一個任務竟是看好哪些介紹文化的招牌。雖然這
看起來是簡單的事,但我卻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因為我知道在一個團體中,每位成員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機器,沒人都是一個不
可缺少的齒輪。我們的共同目標是讓這個機器運作起來,所以卻一不可!
雖然在志愿者的工作中很辛苦,但是每天都有不同的樂趣。依稀還記得那天。我們要為一個展銷會做文件整理和傳單的發
送,這可是一個國際性的展銷會呀,自然在傳單的數量不會少。我們在堆積入山的文件堆里走來走去,我們做的事很簡單不過
是把傳銷單和印著會徽的帽子、有關的報紙,水和一些不同的資料裝到一個袋子罷了,不過可是要做一千多份呀。剛開始大家
顯然都很是勤勞,不過在做了一半以后很多人就開始放慢手腳了。就在這時候,不知是哪位隊友帶頭唱起歌來,接著更多的人
開始一邊唱歌一邊工作起來了。最后我們越唱越起勁,不過神奇的是打家的手腳反而快了起來。呵呵,就這樣大家都提早的完
成任務了。
志愿者的趣事很多,不過在短短的幾個月工作中,它不僅給我帶來了許多學校學不到的知識,還讓我的性格慢慢的變化。
在面帶微笑的臉旁下,我們不僅留著熱汗,也留下腳印,我們不僅是帶走了知識,還留下了精彩,我們得到了疲勞,還得倒了
人格的升華。所以我熱愛這工作!
6.志愿者的感人事跡
最美的奧運志愿者志愿精神無處不在十大志愿者事跡震撼人心(圖)-搜狐2008奧運為奧運獻力——走近奧運會上的浙江志愿者 喬岱虎:從火炬護跑手到奧運志愿者 最美的奧運志愿者原來是她(心靈美)不完全是容貌 .cn/policy/txt/2008-07/14/content_* 國資委:央企系統奧運駕駛志愿者的報告 里面好像有先進事跡 太長我沒看完 /*?member_id=1 奧運志愿者感人事跡_社團文集_ (這個你的注冊)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0%C2%D4%CB%D6%BE%D4%B8%D5%DF%CA%C2%BC%A3 這是圖片。
7.求一篇《我的一次志愿者經歷》作文
志愿者這個詞語對于我已不陌生,這個暑假我有幸成為了其中
一員。當我得知和社區的小志愿者們要一起去孤兒院看望那里的小
朋友,我的心情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志愿
者奉獻一份愛心去幫助那些小朋友們。當我們和工作人員走進孤兒
院的房間時,出現在我眼前的并不是那活潑可愛、行動自如的小朋
友,而是一群患有各種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我的心一下就沉
痛起來,他們失去了父母的愛還要承受身體上的傷痛,這是什么樣
的童年經歷啊!
通過老師們的介紹和學習的簡單護理知識,我們很快就和小朋
友玩在一起了,陪他們玩玩具、看書、講故事,教他們寫字、畫畫
我們盡自己的能力照顧他們。很快一天的時間就過去了,雖然很
辛苦但看著小朋友們臉上天真可愛快樂的表情時我還是感到十分值
得!希望他們在孤兒院和大家的幫助下享受本該屬于自己的童年,
同時相信他們一定會戰勝病魔,用堅強、樂觀的精神面對未來!這
就是我的一次志愿者經歷,雖然很累,但感到很值得,我幫助溫暖
了需要幫助的人!
8.找一個志愿者的故事
在2008年年初南方冰雪災害中,13位普通農民在大年三十下午4點,在各地張燈結彩,鞭炮齊鳴時,自發、自覺、自愿、自費組成一支特別的行動隊,租了一輛車,向重災區湖南郴州進發。
而在時隔數月后的汶川大地震中,又是這十三義士,在第一時間趕赴四川抗震救災。 50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凍災害,摧毀了中國南方的電網,停水、停電、通訊不暢……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中,位于湖南省最南部的城市郴州成為“孤島”。
全市443座電塔倒塌,數萬根電桿折斷,350多萬人口的供電全部中斷。大年三十下午4點,宋志永和同村的王寶國、王加祥等眾村民租了一輛面包車,出發前往湖南。
他們在郴州的半個月里,參與搶修了十幾座電塔,在這個特別的春節,他們樸實的身影帶給無數郴州人特別的感動和溫暖。 也是這十三義士之一的宋志永,在得知汶川大地震時,第一時間奔赴災區。
飛機停飛,鐵路斷了,他就打車,在花費了數千元后,宋志永終于趕到了受災最嚴重的北川,一方面為志愿者服務小分隊探路,一面投入當地的抗震救災活動。與此同時,宋志永愛心志愿者服務小分隊也沒閑著。
12個莊稼漢子一邊等待宋志永傳回災區的消息,一邊在唐山市發動了募捐活動。隨后,他們帶著唐山人民捐的善款和愛心衣物趕赴災區,20多天里轉戰北川、安縣等地抗震救災。
他們用最直接、最樸實的方式詮釋了唐山人民的感恩情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十三義士感動了13億中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5306234國人。
9.志愿者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抗震救災感人故事 抗震救災感人事跡
這幾天來一直關注四川地震災區的情況,通過網絡,電視了解到一些感人的故事。
1.“為什么我們總是被這樣的聲音,這樣的畫面感動,為什么我們總是看著看著就會眼含熱淚,因為我們愛這塊土地,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懂得相互關懷。”
央視主持人趙普在直播“抗震救災”節目時動情落淚。
2.“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一個遇難的母親用身體護住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手機上寫下了這樣的留言。
3.“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
5月13日,四川綿竹。一所學校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100多個孩子瞬間被埋在了地下,數名戰士在廢墟中刨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尸體。正在搶救時,廢墟因余震和機吊操作突然移動,隨時可能再次坍塌。消防指揮下死命令,所有人員馬上撤離,待穩定后再進入。
但隨即,幾名戰士大叫還有活著的孩子,轉頭又要往里鉆,另幾名戰友將他們死死拖住。突然,一名剛從廢墟中帶出一個孩子的戰士跪了下來,大哭,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4.“那四個娃兒真的都活了嗎?昨天晚上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兒,我哪知道就是你……”張關蓉撲到丈夫的遺體上放聲慟哭。“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向記者描述。張關蓉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么硬啊!”張關蓉輕揉著丈夫的手臂,慟哭失聲……操場上,學生家長按當地習俗為譚老師燃起了一串鞭炮……
5.4個小時,他用雙手刨出同學 一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崇州市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后,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一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我哭著對他說,馬健你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的,你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堅持住。’”
6.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后,小孝廉終于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
面對巨大的災難,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時,也在用勇氣和堅毅,傳遞著生的信心。
7.家人喪生不見最后一面
校長堅守救助一線
“一個、兩個、三個……”在施救現場,一個削瘦憔悴的中年男子堅守在最前沿,每當有學生被施救人員從廢墟里抬出時,不管生死他都要上去仔細地看上一眼,念著他們的名字。他,就是學校的老校長康玉龍。
“看著他們這樣,我真是……”說著說著康校長像個孩子似地哭了起來。
老師們透露,在這次地震中,校長的岳父因房屋垮塌喪生。聽到這一消息時,康校長正忙著在學校參與救助學生,他當時只是呆了一下,擦了一下眼淚,說“知道了”,然后又繼續全身心地投入救助學生,不肯離開。他告訴記者,“只要還有一個學生沒有救出來,我就不會撤離現場!”
這是一場特殊的救助,這是一個危險重重的救助!但讓人感動的是,在鎣華鎮中學的垮塌教學樓廢墟里,前來搶險的300多名官兵經過一天一夜的拼死相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
8.民警在兒子呼救聲中含淚救30學生
地震開始前,北川縣擂鼓派出所民警李國林正在擂鼓鎮召開轄區企業穩定工作會議,突然有一只獅子狗沖進四樓的會議室,朝著大家狂吠,還咬住李國林的褲管朝門外拖。突然,大樓晃了兩晃,李國林明白了:有地震!他大聲呼喊,與會的八個人全部涌向大門邊的廁所,逃過了一劫。自救成功后李國林趕到了北川中學,兒子所在的初中部五層教學樓變成了三層樓,原來的一樓和二樓都不見了。呼喚中出現了兒子的求助聲:“爸爸,我在這兒,快救我!”可是當時兒子被壓情況較重,李國林要求幸存人員從容易處挖起,先救外圍的。至當日中午,兒子聲息漸無,李國林卻已經成功救出了30多個鮮活的生命。
9.3人20小時喝一瓶水
5月13日,四川綿竹市。陰雨中,朱天強等三名來自德陽的志愿者身著短袖,在傘下瑟瑟發抖。從12日7時到13日下午4時,他們仨分享了僅有的一瓶礦泉水和二十塊小餅干。在這20個小時里,他們一刻不停的奔波在學校、煤礦的廢墟上,幫助醫院救助傷病員。
這些從省內各市趕來的志愿者,數量無從統計,僅和朱天強同來的伙伴就有54名。目前,他們已成功救出100多人。
10.志愿者幫助他人的事例
汪昭是北京某外語學院的學生,因為外語好而被選為奧運村志愿者。
但他坦言,當初報名時心里更多想的是熱鬧:可以隨時找大牌運動員簽名、合影。但進入角色后,他很快就改變了初衷:在這個崗位上,需要服務的運動員太多了,而他也充分體會到了服務他人的快樂。
他大拇腳趾的指甲有些“扎肉”,由于天天跑來跑去誘發了炎癥,站著都疼痛難忍,醫生建議他干脆做個手術取出“隱患”算了。但考慮到因此要離開崗位好幾天,他就只外涂了藥水,忍著痛每天堅持來回跑上七八個小時。
他甚至都忘了自己的初衷:快閉幕了,他只是在路上巧遇了一個知名運動員才得到了一個簽名。